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青島版數學課件

青島版數學課件

青島版數學課件需要怎麼寫呢?我們一起來參考下範文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以下是小編為您蒐集整理提供到的青島版數學課件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閲讀參考學習!

青島版數學課件

青島版數學課件

 教學內容:

青島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第78——79頁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知道1米=100釐米。

2、通過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3、在測量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養成做事認真的習慣。

4、在具體的測量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上次阿福去裁縫店做了一件新上衣,結果滿意嗎?為什麼?這次阿福又來做長袍了,請看.(出示阿福做長袍的情境圖)師傅吸取了教訓,買了一把尺子,師傅用尺子給阿福量完説:“長1米。”可徒弟連忙説:“不對,不對,長100釐米。”如果你是阿福,現在你會有什麼樣的疑問?

生1:1米=1oo釐米嗎?

生2:尺子沒變,為什麼師傅和徒弟説的不一樣呢?

師:是啊,怎麼説的不一樣呢?米和釐米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學習米的認識。(板書課題:米的認識)

二、自主探索,

(一)認識1米的長度。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釐米,那一釐米有多長?在你的印象中1米有多長?比劃一下。

師:那到底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請看,這就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師畫線段)比劃一下。想不想親身體驗一下米究竟有多長?

生:想

師:想一想,用米尺來量1米的長度時,為了保證精確,應該注意什麼?

生:要把米尺拉直,手要握住住兩端,不能握住太多。

那我們一起來試試:

(1) 每個小朋友手中有一個米尺,請你輕輕的拉齊米尺的兩端,(示範)這時你兩臂之間的距離是多少?手臂不要動,手指輕輕一鬆,放掉米尺,看一看,你兩臂伸開的距離就是米。再試一試,同桌合作,一個比量,一個用尺子量。

(2)測量幾步為1米。

(3)誰來告訴老師,1米有多長?

生:手臂,3步的長了來表示

(二)感知一米的高度。

師:看,象這樣把米尺豎着放,從地面到牆上的哪個位置的高度是1米?

請大家估計一下,從老師腳底到哪個位置的高度是1米? 1米正好到老師的`腰部(師站在米尺前量)。你覺得1米能到你身體的哪個地方呢? 同桌兩人合作,用米尺量一量。

質疑:為什麼都是1米的高度,都是從腳底量起,到老師的腰這裏的高度是1米,而到這位同學下巴的高度是1米?

生:一米的高度是相同的

(三)聯繫生活。

師:我們認清了1米,你能找到教室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高度大約是1米嗎?

(屏幕的寬,黑板的寬,門的寬,桌子的寬,課桌的寬等)

師:我們量一量自己估計得準不準。(請兩名代表分別量一量)

(四)聯繫估測。

師: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天天帶着米尺,如果身邊沒有米尺,你能用什麼方法來估計物體的長度呢?

生:手臂伸開的長度差不多是1米,量一量就能估計出來了,我們剛才步測3歩大約1米,我們可以走一走,看大約有幾個3步,就有多少米。

師:小朋友們剛才説的都非常好,這樣看來,我們身上又多了好幾把尺子呢。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這些尺子來幫忙測量一下吧!可以怎樣測量,請在空格內打對號。

師:通過聯繫,你發現了什麼?

生:估計較短物體的長度,可以用手測量,估計較長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步測更合適。

(五)米和釐米的關係。

師:同學們剛才在用軟尺的時候,有沒有新的發現?

師:仔細觀察軟尺,上面都有什麼?

生:有數字0-100,有刻度。

師:確實是這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的發現。

出示課件。

(1)領生觀察,課件出示刻度:0、10、20 ……100cm

100cm(1米)

有什麼發現?

生:我發現在1米的下面寫着100釐米。所以我認為1米就等於100釐米,100釐米就等於1米。

師:我們在生活中如果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就會有很多的發現。板書:1米=100釐米

師: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這個式子還可以怎樣寫?

1m=100cm

師:阿福的這件長袍到底是1米還是100釐米?現在能解決了嗎?

生: 1米和100釐米相等的,一樣長。

(2)認讀刻度。

我們通過觀察軟尺知道了米和釐米的關係,那麼軟尺上的刻度會讀嗎?

課件出示:0—30cm

0—42cm

20—40cm

 三。自主應用。

師:刻度讀熟了,我們也知道了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

1。現在看看誰的反應快。我説長度,你打手勢。

2。穿越隧道。

迷惑隧道。連一連

課桌的長 比1米少得多

鉛筆的長 比1米多得多

教室的長 比1米多一些

信心隧道。連一連

課桌的長 28米

鉛筆的長 10釐米

教室的長 1米30釐米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標籤: 數學 課件 青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z7pwj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