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荷塘月色説課課件資料

荷塘月色説課課件資料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為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歷來頗受人稱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向來是重點講解篇目。

荷塘月色説課課件資料

一、 説教學目標

本文學習重點就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文章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掌握一定的賞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二、 説教材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寫景散文在現代文學的散文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他在景物描寫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僅具有繪畫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朱自清先生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堪稱現代白話文的典範。因此,學習這篇文章不僅要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讓學生仔細品位語言,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

重點:

1、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課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過品讀語言,尤其是精彩語段的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難點: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複雜的感情

2、寫江南採蓮舊俗的作用。

三、 説教法

“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閲讀的促進者。”“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閲讀。”因此,這一堂課,在教法上我採用對話式教學模式,主要採用提問法、講解法,引導學生自主閲讀課文

四、 説學法

1朗讀法形式多樣的讀、大量的讀。

2討論法通過提問思考討論,引導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確答案。

3質疑法引導學生從無疑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4查閲資料法

五、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引導學生初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對四、五自然段深入分析。

第二課時深入理解感情,賞析第六自然段,理解《採蓮賦》作用。

現在我着重講講第一課時。

1、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被毛澤東稱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這一故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凸顯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

2、 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是這一堂課中佔時較多的一部分。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讀是讓學生體驗這篇文章最好的辦法。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讀”就是“自主”學習方式的最直接體現。巴金説過:“寫吧,只有寫,才會寫。”我們是否也可以這樣説:放手讓學生讀吧,只有讀,才會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這一部分大約分這樣幾步:

(1)學生自由讀,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我覺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2)第二步,抽學生起來朗讀。教師予以適當的評點、指導。讓學生聽一部分範讀。

(3)再次自讀。聽完範讀後還是讓學生自己讀課文。

3、仔細品讀,把握感情

經過幾次誦讀之後,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感知。再次請學生起來朗讀課文,這次是請學生挑出自己最有體會的語段來讀。在我設想中,學生選四、五自然段及《採蓮賦》這一段的比較多。若有學生提到自己比較喜歡《採蓮賦》這一段,我想以此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感情基調。設計幾個問題:“為什麼喜歡這一段文字?”它與全文的中心是否協調?引導學生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

當然,課堂是生成的。教師應善於利用課堂生成性資源,抓住學生髮言的閃光點,或切入對精彩語段的品位,或是對寫作手法的揣摩。

4、 賞析語段,品味語言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調的基礎上,請同學找出自己最有體會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或提出自己的疑問,在此基礎上逐步引導學生賞析課文精彩語段四、五、六自然段,引導學生欣賞朱自清筆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體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特色。

請喜歡第四自然段的同學有感情地朗讀,並談談自己為什麼喜歡這一段。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教師作必要的啟發指點,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處,以下僅舉幾例:

(1)“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為什麼用裙來比喻葉子?(引導學生用比較法揣摩語言)

(2)如果把“曲曲折折”換成“曲折”好不好?(引導學生用替換法揣摩語言)

(3)這裏寫的是月下的荷塘,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月亮的影子?(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結合)

(4)作者對月光下的荷塘僅僅是做靜態的描繪麼?(理解作者動靜結合的寫法)

(5)荷香與歌聲有什麼可比的共同點?(領會通感手法的運用)

(6)一個人在這月夜,能夠如此細緻地欣賞這樣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體會借景抒情)

(以上所啟發引導的地方,在備課之時皆已儲存,到了課上就要隨機使用。這些問題的設置,主要引導學生從修辭、疊字疊句的運用,融情於景的手法這三方面賞析文章。這些問題有學生未發現的,有已發現而仍用心不細的,可從不同角度發問。既是揣摩語言,提問就必須緊緊扣住語言,切忌架空)

品讀賞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礎之後,引導學生用剛才所學的賞析方法試着對第五自然段從語言、情感、描寫角度這幾個方面進行賞析。特別對於這一段中幾個動詞的使用如學生在論述中未觸及,教師可予以適當點撥。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希望語文教學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體會到這篇文章的佳處,而且掌握一些賞析散文的手法,學會自己賞析文章。在引導學生充分探討的基礎上,教師做一個小結,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體會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點明在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並告訴學生作者描寫的細,來自作家對客觀物象觀察的細,體味的細。

第一課時結束,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背誦四、五自然段

第二課時

繼續品味語言,深入領會作者思想感情,爭取當堂背誦。

1、 請學生朗讀課文

2、 引導學生重點賞析第六自然段

3、 講解《採蓮賦》在全文作用

4、 背誦四、五、六段

5、 拓展延伸

課後練習

學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寫一段景物描寫的文字,抒發自己的某種感情。

課後反思:

《荷塘月色》是傳統名篇,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備課時,我花了一些心思,閲讀了多篇文獻和課堂實錄,積累了九千多字的資料,教案五易其稿,收穫如下:

一、對朱自清的生平事蹟有了較多理解。

朱自清,1898年出生,1948年離世,年華雖短,但生命璀璨。我提煉出四個關鍵詞——懂事、能力、才氣、骨氣,從求學、成長、治學、做人四個角度來講述朱自清的一生,重點突出,言簡意賅。

二、根據不同的文段設計多個問題。

以前,我比較會“依文答題”,但往往不會“依文提問”。現在,有了長進。《荷塘月色》的第4段、第5段是重點段,我設計了10個問題,有難,有易,還有趣味性。比如: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否改成“葉子出水很高,像鍋蓋”?為什麼?

“月光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可以換成哪些動詞?它們和“瀉”相比,誰更好?

三、弄懂了“以動寫靜”和“以動襯靜”的差別。

課文中有好幾處“以動寫靜”的句子,它和“以動襯靜”有什麼差別,以前我沒有深究;這一次備課,我弄懂了。

“以動襯靜”的目的是要烘托環境,使靜景更靜,它主要運用反襯手法來表現;“以動寫靜”的目的是要寫活靜物,讓靜物呈現出動態的形象,它主要通過想象來刻畫。另外,“以動襯靜”的“動景”可能是現實中存在的自然之景,而“以動寫靜”的“動景”則完全是虛構的、想象的。

四、部分知識講解,做到了“活學活用”。

講“以動寫靜”時,我以教室裏的燈管為例,要求學生把靜止不動的燈管,通過想象,讓它動起來。(燈管亮着,就像一隻白燭正在流淚。)

講“反襯”時,我以學生午餐為例,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很多學生不去食堂吃,而是爭前恐後地擁到校門外的小吃攤前,為什麼?(“反襯”學校食堂伙食差。)

講“通感”時,我以“聽班主任講話,就像 ”為例,讓學生造句,試着把“聽覺”分別轉化成“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學生真是太聰明瞭,有兩個答案,我難忘:

聽班主任講話,就像投進了媽媽温暖的懷抱,幸福極了。

聽班主任講話,彷彿美麗的春天就在眼前。

五、重視了課堂結束語。

以前講課,我多是“虎頭蛇尾”。開篇語,反覆醖釀;結束語,卻草草收場。這一次,我特地寫了一個結束語,以託物言志為主線,串起了文章的兩大內容(柔美恬靜的荷塘、素淡朦朧的月色),表達了“荷、月是朱自清的精神棲息地”的觀點;以一副對聯為副線,勾勒了朱自清一生的平凡與輝煌,表達我對他的欽佩與敬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r4rpj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