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涉江採芙蓉教案課件

涉江採芙蓉教案課件

導語:一個愁容滿面的遊子採芙蓉準備送給家鄉的妻子,可惜,花草很快就枯萎了,卻無從寄出。送花草的人意識到送花草給遠方的親人是無法實現的一個理想,為什麼呢?我們到詩中看看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涉江採芙蓉教案課件,歡迎閲讀參考。

涉江採芙蓉教案課件

《涉江採芙蓉》的教案

文本解讀

一、知識積累

《古詩十九首》選自南朝梁蕭統《文選》,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輯。並非一人所作,從內容看,主要寫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傷,寫遊子、思婦的離愁和相思。

由於作者文化素養較高,又繼承了《詩經》和《楚辭》的傳統,吸收了漢樂府的營養,所以不但善於運用比興,而且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藝術成就很高,被稱為“五言之冠冕”。

二、信息篩選

教師範讀,自由朗讀。讀後思考:

1、你認為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遊子的思鄉思婦之情。

2、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達感情的方式是什麼?其目的是什麼?

(提示:方式是試圖採摘芙蓉,目的是“遺”遠方的“同心”者)

明確:中國人民很早對於自然就有很深的愛好,對自然的愛與對人的愛往往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古代人送給最親愛的人的禮物往往不是什麼金銀珠寶,而是一株花或是一課芳草,送別時總是折一枝柳條送給遠行的人,遠行的人為了表示對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驛使就託帶一枝梅花給好友。這種生活情調是簡樸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維的《相思》所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採花折柳,這正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一方面是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託了對親朋的美好祝願。

三、合作探究

1、品讀一、二句,你認為詩歌描寫“多芳草”的“蘭澤”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是環境描寫,也是象徵,意在從側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和所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2、品讀三、四句,這裏一問一答,在詩歌中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詩歌講究“起、承、轉、合”,這兩句在結構上是暗轉過渡,為表現主人公的情緒由歡欣洋溢轉變為下面的黯然銷魂作鋪墊。

3、品讀五、六句,想象描摹詩歌的藝術畫面。(用自己的話完成)

4、試對這首詩的藝術特點加以概括。

明確:一是意境高潔、清幽,二是含蓄不盡,餘味悠長。

四、拓展探究:

關於《涉江採芙蓉》,有人認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還顧”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認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還顧”者則是“所思”的男子,你怎麼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統一。)

課堂小結:

鍾嶸的《詩品》中評價《古詩十九首》説“一字千金”,意思是説《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今天我們通過這首《涉江採芙蓉》對《古詩十九首》精湛的語言已經有了初步的體會。

標籤: 課件 涉江採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74kk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