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續寫新的篇章,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教學計劃吧。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曆史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1

站上講台一個多月了,和學生們漸漸熟絡起來,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課堂上,學生們最活躍的時候往往是在我穿插一些小故事的時候,真正講到重點教學內容時卻顯得有些無精打采。發現這一現象後我開始反思,逐漸發現了一點緣故。

仔細想想,當初我們坐在課堂上的日子似乎也是這樣一種狀態。記得高中時候開始對歷史感興趣是因為一位老師。老師耳順之年,風度翩翩,印象中他似乎從來沒有碰過歷史書,每節課好像都在講故事,上下五千年,古今多少事,於他都是信手拈來。也是那時候起大家都開始每天期盼着歷史課的到來。從來沒有隨堂測驗和默寫之類的,我們班的歷史成績卻出乎意料的並沒有落後,甚至比之前有所提高。而我們對於這位老師,至今提起,都難掩崇敬之情。

這是很值得思考的。

在大學課堂上,教授們對於袁xx之類的歷史講授都不贊同,甚至有些反對大家通過他們來了解歷史。但這是從歷史專業角度來説的。在高中教學中來説,也許這種方式恰恰是最合適的。高中生並不需要對歷史有深入瞭解,而只是有一個大致的歷史思維,對歷史事件有初步瞭解,以這種初級要求來看,如果按照枯燥的傳統教學,收效甚微,即便有效,也有可能造成學生對歷史這門學科的反感,提起歷史只能想到默寫和考試,從心裏牴觸這門學科。而能讓學生在輕鬆愜意,感興趣的狀態下掌握基本歷史知識,這樣的高中歷史教學必然是事半功倍。

要成為一個“袁老師”並不容易,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求我們有紮實的基本功,否則想要“侃侃而談”也會無從下手,自身素質對課堂效果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其次是語言表達能力,要清晰流暢富有感染力,沒有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豐富的知識儲備也可能使學生聽起來像是在背書。

歷史教學看似容易,實際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歷史老師並不容易,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實踐方能出真知。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2

為更好的抓好七年級的教學工作任務,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四有一代新人,本學期初一歷史除傳授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之外,還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學生髮展為本”為宗旨,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初一學生總體水平查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初一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的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共22課。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三、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教學措施:

第一、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標,

1、目標統一,準確。

2、以“內容標準”的要求為依。

3、體現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統一。

第二、使學生主動叁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第三、積極開展歷史活動課,鼓勵學習參與歷史小製作,通過課外讀物,網上探訪古蹟、名人軼事,擴大歷史的知識面,通過自主的學習方式,提高探究學習能力。加強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實踐能力。

第四、集體備課強化教學質量,讓教師之間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每週進行集體備課一次。

第五、上公開課及聽課,課後評議互相促進,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進度

新教材初一歷史第一冊總共有22課,其中新課講授佔二十二個課時,單元複習佔四個課時,期中複習佔兩個課時,期末總複習佔四個課時。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歷史課程標準》為依據,按照現行課本,堅持課改新理念,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改進教法,培養能力,提高學生素質,大膽探索,勇於創新,落實教學常規,努力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二)要求:

Ⅰ。教學內容要求:①七年級、八年級均上本年級的《中國歷史》;②九年級上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世界歷史》。

建議對九年級上冊的1-3單元古代史內容,可作一般瞭解。教學重點應放在九年級上冊的4-8單元。

Ⅱ。教學環節要求:

1.備課:

①教師要深入鑽研現行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和中學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本學期的教學任務與要求,作好學期教學總體安排,根據大綱和新課標的要求,明確本章、本課的教學目的與任務。

②要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知識體系,明確每個單元與每節課的任務,找出重、難點,注意掌握各課的內在聯繫,準確掌握歷史課本中史實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結合教材,注意開展活動,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③每節課的教案要能體現出教學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歷史教學任務,寓思想、政治教育於教學過程中。

④每節課要有簡明、系統、突出重點、層次分明的板書設計。

2.上課:

①提倡結合教材,結合實際使用得體的教學方法。做到講練結合,點面結合,圖文結合,重點突出,師生互動。

②用普通話教學,語言力爭準確、簡單、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

3.批改

有練則改,以及時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狀況和學科能力的情況。

4.輔導:

①指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審題能力及回答問題的能力。

②指導學生收集、整理、閲讀歷史資料,注意引導學生閲讀課後“自由閲讀卡”,上好活動課,組織興趣小組開展課外活動。

(三)教學安排

初一:

時間 教學內容(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期中前 1-11課

期中~期末 12-22課

初二:

時間 教學內容(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期中前 1-13課

期中~期末 14-22課

初三:

時間 教學內容

期中前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1-8單元

期中~期末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1-7單元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1、明確目標,注重雙基,理清線索。

2、整合考點內容,構建知識網絡。

3、總結規律,提高記憶效率。

4、關注社會熱點,注重聯繫現實。

二、複習過程

1、系統複習,夯實基礎

開卷考試同樣也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靈活運用。要積累就要重視基礎。"萬變不離其宗",掌握基礎知識是關鍵。縱觀近幾年的期末考試,無一不體現着基礎性的原則。為達到鞏固基礎、查找不足的目的,可採用一下集中方法:一是按照提綱的重點,在書中找出知識點;二是按照時間順序理出知識脈絡。三是每單元的主題,整理出單元知識結構表。

2、專題歸類,縱橫聯繫

根據每階段歷史發展特點整理出若干專題如世界歷史的資產階級革命史、美國史、資產階級改革史、文化史等專題;四是根據時政熱點,整理出一些新的專題,比如改革史專題、思想解放史專題等,經濟危機專題等。在單元複習、專題複習基礎上,找出歷史發展線索,探尋出歷史發展規律。然後以線帶點,迴歸課本,鞏固基礎知識點。

3、綜合模擬,查缺補漏

訓練可以把一切落在實處,但訓練的效果,又取決於訓練題的質量與數量,不能沒有選擇,更不能搞題海戰術。一是突出重要的主幹知識,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考試的知識點不是很多。因此,必須根據考試説明中要求的考試知識點及其能力目標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幹知識點就可以,一來便於減輕學生的負擔,而來便於學生正確把握知識、理解和運用三個層次的知識,幫助學生抓住主幹知識,在回答問題時也就心中有數了。二是複習過程中明確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複習目標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強針對性。

4、迴歸課本,考前複習

同時,在不同階段都應注重搞好試卷的講評工作,精細設計的試卷講評課,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大幅度的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能力。

總之,初三歷史複習應該合理安排,緊扣考綱、教材,打牢基礎,理清知識脈絡,專題彙總,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能力、技巧。在複習過程中,以教材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是關鍵,我相信只要紮紮實實的搞好本階段的複習工作,就一定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在全面推進試教教學的指導下,在學校教學部門的領導下,以創建高效課堂、注重自學能力為目標,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情況

(a)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表現為:好奇、主動、上進心強、學習積極性高;但是他們不能聽課,不能自學,不能做筆記,有些學生不交作業,上課吵鬧,學習習慣差。四個班各45人左右,每個班的班級風格和學風都有差異。許多學生不重視歷史的學習。雖然大部分學生上課都能把老師的思路轉過來,但還是有學生答非所問。由於學習態度不當、習慣差、理解不足,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一般來説,有很多人不願意學習,智力低下。因此,從年級開始,就要注意定期的課堂管理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嚴格管理和規範學生的行為,下大力氣備課,做好每一個課件,及時鞏固和消化,爭取每一節課都能取得實效。

(2)教材分析

1、教材的特點

這學期第一天的第一冊歷史是人教版教材,集思想政治科學知識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增加了很多有趣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本學期的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分為四個單元,講述了從祖國古代中華文明的起源到魏晉南北朝的興衰過程和經濟、民族融合、文化的`歷史,共22節課。

本教材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文字有特色,色彩豐富。克服了重教法輕學法的弊端。注重學生活動的多樣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有趣。

教材第一單元主要講人類文明的起源,從最早的人類講座到華夏民族的形成,共三課。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的生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單元主要講述奴隸制社會的產生、發展、衰落和社會變遷,讓學生深刻理解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遷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影響。第三單元主要講述秦漢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讓學生從學習中瞭解秦漢對後世的影響。第四單元講述政權分離和民族融合。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教材側重於與歷史發展線索相關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三、任務目標

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掌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和發展趨勢。培養學生閲讀歷史資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組織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完成七年級語文日曆。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總結每個階段的歷史特點,尋找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是這學期教學的核心內容。因此,我們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6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4】班歷史教學,在他們當中,有的同學學習歷史的興趣很濃,有的同學根本沒什麼興趣。所以上學期歷史的平均成績在50分左右,整體成績還不理想,原因都是不愛學習的學生很多,因此,成績取得高分的學生平均被拉了下來。這個學期要想辦法使學生的成績有較大的提高。我應該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來改善一向把歷史視為副科,不好好學習、認真對待的學生心理,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歷史課的學習上,力爭培養一批熱愛歷史學科的愛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據七年級歷史課程標準,整合人民版、人教版歷史教材,在改革中創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漸建構帶有自己特色的歷史教學模式,爭取各個班的每個同學的歷史成績都有所提高。

二、教學目標

1、要在上冊歷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5、從嚴治教,提高成績。

四、具體措施

學為主,並採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2)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學掛圖等教學工具;積極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3)爭取每期都要開設歷史活動課,要求自己必須自始至終參加學生的活動,並且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進度安排

本學期總課時為38課時,每週2課時。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10課時

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

8課時

第三單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7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2個班歷史教學,在他們當中,有的同學學習歷史的興趣很濃,有的同學根本沒什麼興趣。上學期歷史的平均成績在80分左右,整體成績比較理想,這個學期要想辦法使學生的成績有較大的提高。我應該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來改善一向把歷史視為副科,不好好學習、認真對待的學生心理,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歷史課的學習上,力爭培養一批熱愛歷史學科的愛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據七年級歷史課程標準,在改革中創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漸建構帶有自己特色的歷史教學模式,爭取各個班的每個同學的歷史成績都有所提高。

三、教學目標

1、要在上冊歷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5、從嚴治教,提高成績。

四、具體措施

(1) 以啟發誘導式教學為主,並採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2) 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學掛圖等教學工具;積極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3) 爭取每期都要開設歷史活動課,要求自己必須自始至終參加學生的活動,並且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進度安排

本學期總課時為24課時,每週2課時。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10課時

第二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

8課時

第三單元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10課時

總複習

附錄

6課時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8

 一、 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本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為重點,努力把本期的歷史成績提高到全市的中等水平。

二、 工作任務

1、初二⑴⑸班歷史,每週兩節。

2、《中國歷史》第三冊,共27課。

三、 教學目標

1、平均分達到60分;

2、合格率達到2/3;

3、優良率達到1/3;

4、名次力爭上到中等。

四、 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普遍對歷史科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

2、綜合分述史實的能力較差,有待在這方面的提高。

 五、 教材分析

1、本期歷史第三冊教材內容有所刪改,在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大目標的前提下,突出了三點:(1)減負,降低難度;(2)增加啟發性和生動性;(3)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本冊內容敍述了從清朝到國民革命失敗的歷史,共27課,每課一課時,有星號的為彈性課,由提示、正文、閲讀、圖表、資料、註釋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部分是必掌握的內容。

六、 教學措施

1、採用堂上獎分積分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約束課堂紀律。

2、通過堂上練習、小測、設問等方式進行知識的反饋及鞏固。

3、充分利用圖片,投影,小黑板等教具,突出每課的重點、難點、以增強直觀感。

4、在教學過程中滲入環保教育,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部分教育學生: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令到人多地少,不利於社會發展,學習中國近代史部分。教育學生:戰爭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破壞了社會的發展,環境受到重大的污染、破壞,我們要珍惜,保護自然環境。

 七、 具體安排

周次 內容

1 1、2課

23、4課

3 5、6課

4 7、8課

5 9、10課

6 11、12課

7 13、14課

8 15、16課

9 複習、小測

10 中考

11 17、18課

12 19、20課

13 21、22課

14 23、24課

15 25、26課

16 27課,複習

17 複習,檢測

18 複習,檢測

19 複習,檢測

20 終考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9

一、指導思想

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為指導,根據歷史學科和歷史教學的特點,充分發揮歷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通過各種渠道閲讀和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和概括,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教學設計與學生學習方法的融合,使歷史學習成為積累歷史知識、加深對歷史和現實認識的過程;成為一個積極參與和學習的過程,一個逐漸掌握歷史學習基本方法的過程。通過學習歷史,可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養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歷史意識,吸收歷史智慧,開闊視野,瞭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趨勢,增強歷史洞察力和歷史使命感。

二、整體教學目標

根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整合人民版歷史教材,在改革中創新,在探索中完善,逐步構建具有清河中學特色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爭取在高一歷史系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教學措施

1、深入學習新課程教材,根據歷史課程目標和學校、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歷史教學課堂。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準備教學大綱、教材、學生和教學方法。

2、認真教每一節課。課堂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將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引入課堂,採用問題教學法和討論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激活思維。同時注意基礎知識,做好課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要構建知識體系,注重知識轉移,培養分析、綜合、比較、總結和概括史實的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3、運用“情境教學”,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愉快地學習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運動要慎重選擇。教師要立足學校條件,研究條件,優化選擇題。鍛鍊要有選擇,反饋要及時。有必要通過練習來評價方法和規則,同時加強學生對試題的掌握。複習時要重點理清每個題目的框架,儘量讓每個題目有重點,邏輯清晰。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10

一、學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四個班歷史教學,在他們當中,有的同學學習歷史的興趣很濃,有的同學根本沒什麼興趣。上學期歷史的平均成績在79分左右,整體成績比較理想,這個學期要想辦法使學生的成績有較大的提高。我應該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來改善一向把歷史視為副科,不好好學習、認真對待的學生心理,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歷史課的學習上,力爭培養一批熱愛歷史學科的愛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據七年級歷史課程標準,整合人民版、人教版歷史教材,在改革中創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漸建構帶有自己特色的歷史教學模式,爭取各個班的每個同學的歷史成績都有所提高。

三、教學目標

1、要在上冊歷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5、從嚴治教,提高成績。

四、具體措施

(1) 以啟發誘導式教學為主,並採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2) 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學掛圖等教學工具;積極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3) 爭取每期都要開設歷史活動課,要求自己必須自始至終參加學生的活動,並且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進度安排

本學期總課時為38課時,每週2課時。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10課時

第二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

8課時

第三單元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10課時

總複習

附錄

6課時

文章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高二的歷史教學任務是要使學生在歷史知識、歷史學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態度、價值觀各方面得到全面培養鍛鍊和發展,為高三年級的文科歷史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為高校輸送有學習潛能和發展前途的合格高中畢業生打下良好基礎。

高考的文科綜合能力測試更加強調考生對文科各學科整體知識的把握、綜合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為解決問題而遷移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體現多學科、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通識教育理念。教師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教材,轉變教學觀念,緊跟高考形勢的發展,研究考試的變化,力爭使高二的教學向高三教學的要求靠攏。

按照《教學大綱》和《考試説明》的要求,認真完成高二階段的單科複習工作。堅持學科教學為主,落實基礎知識要到位,適當兼顧史地政三個學科的綜合要求,培養提高學生學科內綜合的能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落實基礎,提高學科思維能力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水平。

二、教學依據和教材使用

根據國家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和普通高校對考生文化素質的要求,參照《歷史教學大綱》和20xx年《考試説明》進行教學。使用人教社20xx版高中《世界近現代史》下冊(選修)為教材。以人教社新版《世界近現代史教學參考書》下冊為教參。教學中要注意教學大綱和《考試説明》的具體要求,針對性要強。根據新形勢下的考試要求,教學中應重視對知識系統和線索的梳理,重視知識間的橫向聯繫,加深對歷史知識理解和運用。

三、教學內容

《世界近現代史》下冊提供了自一戰後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歷史發展史實,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學校和學生的情況自行調整,靈活安排教學內容。提倡教師嘗試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積極啟發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四、教學安排

1.每週2課時,本學期共21周,約42課時。

2.4月下旬前要複習完世界近現代史下冊的前三章。期中安排區統一測試。

3.6月底提供全冊書的練習題一套,僅供參考使用。

4.本學期有《高二歷史》單元練習冊(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主編,中國書店出版)輔助教學,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希望教師及時糾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12

課堂教學指導思想:

重視基礎永恆不變;體現一定探究性;強調有效性。

其中,探究性貫穿於全過程:每節課設計1-2個問題,該問題要創設情境;要體現重點難點、能夠起到歸納整理、能夠訓練學生思維能力;要有頭有尾(除開放性題目外,要有答案)

備課上課:

要聯繫學生生活與學習實際;環節:基礎知識→問題探究→思想昇華;慎重取捨知識點;稍微向深處挖掘;經常進行知識點聯繫;提醒學生上課記、寫、看;每一節課至少要讓學生微笑一次,珍惜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

其中,歷史人物評説,在精神道德方面(思想昇華)考起來可能性較大(愛國主義、求真求實積極進取勤於探索勇於創新的人生觀價值觀、崇尚科學精神、民主法制進步觀念、正確的國際意識---)

方式方法或者注意點:

依據江蘇課標説明和08考試大綱,

凡是考綱中“認識”的知識儘量全部整理成問答題

跳遠題儘量做(跳高題已經不多);

學生做過的經典問答題都要求整理在專門的歷史主觀題積累本上,並有計劃的默寫檢查;

進行滾動式默寫,默寫不過關必須有説法,默寫必須有周計劃、月計劃、學期計劃;

江蘇各地5月試卷儘量讓學生做,掌握答案,

課間、三餐時間前後、午休前,夜寢前皆指導學生怎麼背歷史,

有耐心,儘量少斥罵學生,多口頭説教與鼓勵,

用多種方法刺激學生的歷史學習激情,讓學生喜歡老師。

堅決貫徹市教研員思路:

專題性要加強;進度不要快;第一輪一定要打好基礎。按照歷史學科規律教學(重點知識一定要補充全、強化歷史背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學生一定要抄下來);

苗子生

目標鎖定高三6班約15人、高三3班5到8人;多談心,經常刺激其神經;作業特殊化。

課程進度

20xx年1月1日前完成第一輪複習;

20xx年3月10日前(一模)完成第二輪複習;

20xx年3月15日(一模)到5月15日進行20xx屆廣東、山東兩省地級市試卷和江蘇各地08屆高三期末、一模、二模、三模試卷(約30套)練習;

20xx年5月下旬,江蘇5月卷強化。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13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本學期初二歷史組的歷史教學工作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為重點,積極開展教研工作,努力把本期的歷史成績提高到全市的領先水平。

二、教材簡析

八年級歷史下冊教材內容有所刪改,在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大目標的前提下,突出了三點:(1)減負,降低難度;(2)增加啟發性和生動性;(3)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本冊內容敍述了從新中國的成立到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歷史,共21課,每課一課時,另有活動課4課時,由提示、正文、閲讀、圖表、資料、註釋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部分是必掌握的內容。

教學的重難點以每單元、每課時的重難點為重難點。

三、學情分析

通過一年半的學習,初二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初步具備歷史理解、分析、概括等能力,掌握了大部分基礎史實。但是在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方面,在綜合運用方面,尚需要加大訓練力度。

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達到課程標準中的三惟目標要求。

2.質量目標:合格率90%高分38%及格76%低分2%

五、教學措施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本學期,每2週一次的初二歷史組會,組織學習學校佈置學習的資料文章,要在學生觀、人才觀和教學觀上不斷更新觀念,進一步在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方面謀求創新,深化教學改革,走創新之路。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主戰場,我們要構建適應創新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地利用好45分鐘,不斷提高45分鐘的教學質量。

二)堅持常規教學

初二歷史組有計劃、有目的安排好兩週一次不少於兩節課的組活動。備課組活動每週不少於2節。教師聽課不少於15節。提倡本組內教師互相聽課,鼓勵教師們跨學科聽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三)充分利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

電腦班的老師要採用電子教案。在學校的指導下設立教學資源庫優秀教案、試題庫和課件庫等。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14

 一、基本情況:高一年級共有25個班級,五個強化班,20個普通班,其中,本學期開設歷史課的有15個班組,四位歷史老師任教,本學期學習的內容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一),按課標要求,須36個學時,2學分。

高一年級首次進入新課改,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理念上有待進一步更新,在教與學的方法上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在改革面前吸取上屆經驗,探索過程中少走彎路,這是擺在我們高一師生面前的重要問題。

 二、本學科教學要求:

歷史必修(一)着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它與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瞭解中外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等是該模塊學習的基本內容,其中包含九個專題,即: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通過學習,瞭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的階級、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蒐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鬥的人生理想。

三、具體措施:

1、從開學初起,加緊新課程理念培訓,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更新思想改進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投入新學期教學。學期初根據教研組計劃安排,在第三週請參加省級新課程培訓的張軍老師對全備課組成員做一次講座,以提高認識,借鑑外部經驗和做法。此後不間斷學習新課標,並逐一落實到教學之中。

七年曆史教學計劃15

為了更好的抓好初中歷史教學工作任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本學期除傳授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外,還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學生髮展為本”為宗旨,制定如下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的總體水平偏低,歷史不是主科,不是中考內容,所以學生都不願意學。

二、教材簡介

本學期七、八年級上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閲讀性強,圖文並茂,增添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三、教學資源開發

1、教材、教學參考書

2、專業書籍、歷史筆記本、歷史資料卡

3、媒體信息(互聯網、影視中的歷史知識)

4、課程基礎訓練、單元測試卷

四、教學措施和目標

(一)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的:

1、目標統一準確

2、以“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依據

3、體現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統一

(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答題、小組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潛能,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同時也是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三)積極開展歷史活動課,鼓勵學生參與歷史小製作。通過課外讀物,網上探訪古蹟、名人軼事,擴大歷史知識面,通過自主的學習方式,提高探索歷史的能力,加強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聽好每一節公開課,做好課後互評,互相促進,提高教學效果。

五、教學進度

七、八年級歷史課本上冊都是22課(人教版)。其中新課講授22課時(每冊),單元複習4課時,期中複習2課時,期末總複習4課時:

9月份1——4課

10月份4——13課

11月份14——20課

12月中旬結束課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v4dqn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