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高一體育教師教學計劃

高一體育教師教學計劃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悦中收穫着,這也意味着,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計劃了。以期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體育教師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體育教師教學計劃

高一體育教師教學計劃1

一、教學目的要求

體育與健康課程模塊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餘地。本學期課堂教學力圖以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運動參與的目的,提高學生科學鍛鍊的主動性、自覺性與積極性,通過籃球模塊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術與技能,增強體能,同時在運動中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團隊協作精神,學會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形成運動專長和技能,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1)—(8)班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好,具有初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學生進入了生長髮育的高峯,身體素質有了明顯地提高,為進一步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在心理上,高一學生剛剛從初中進來,心理還不成熟,控制情緒能力較弱,心理極不穩定;另外,她們雖然對高中體育具有極強的好奇心與新鮮感,但合作意識與團隊觀念較為薄弱。

三、教學具體措施:

1、利用室內理論課,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動作技能。

2、利用實踐課,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運動技術要點,形成運動專長,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3、採用分組教學法,培養體育骨幹。

4、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5、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提高學生運動參與的積極性。

高一體育教師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本課以新課程標準為指針,堅持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啟發思維、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練結合為主旨,充分體現興趣性、師生互動性和學生的個性化教學背景。本課突出一個“新”字,體現一個“改”字,通過運動技能的學習,鍛鍊學生的心肺功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樹立勇於戰勝困難、挫折的信心和勇氣,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意志品質。

二、教材與學生情況分析

跑的這個教材,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勞動、體育活動中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也是每個人都具有的自然活動能力。高一年級跑得教材內容主要以跑得專門性練習和跑的技術為主。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實踐等教學活動,改進跑的技術,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同時還是培養學生自信、果斷等良好心理品質的有效手段。

課的授課對象為高一(22)班學生,該班學生身體素質整體一般,參與跑等項目的活動興趣不高,以前雖接觸過快速跑教材但對快速跑的技術動作掌握情況不夠理想,尤其是對擺臂技術的掌握缺憾較大,從而對跑速和跑成直線造成了直接影響。因此在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運用了各種方法安排了各種跑的練習,利用遊戲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合,有效的激發團隊精神、合作精神,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悦,正確引導學生的心理傾向。

三、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與目標: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並大膽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動作。

2、運動技能與目標:通過遊戲活動,讓學生學會30米快速跑的正確方法,提高奔跑能力,並瞭解跑的知識、對身體的作用及注意事項。

3、身體健康目標:通過跑和遊戲發展學生跑的能力,促進身體正常的生長髮育,培養頑強的精神。

4、心理健康目標:在學習中充分展現自我,感受和體驗其中的樂趣。

5、社會適應目標:通過遊戲活動,體現合作交往,團結合作的拼搏精神。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發展快速跑的能力,及身體靈敏性、協調性。

教學難點:體驗、觀察、合作探究的鍛鍊方法。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從觀察體驗入手,創設適合學生特點和教材特點的情景,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展現自我和體現團隊精神。

五、教學方法:

通過體驗觀察、啟發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運動的參與性。在教學設計和教材處理上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實施:

1、導入與熱身

課前預設知識問題,讓學生帶着自己不同的認識進入角色,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和思維,教師以學生朋友的身份,主動地融入課堂之中,自然的走向過渡。採用蛇形移位跑,徒手操和專項練習,起到熱身運動,調動和激發學生的練習情趣,並逐漸導入新課,進入教材。

2、合作與探究

合作與探究是本次課的重點,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練方式。貫徹於課的始終,並在教學中得以突現。以掌握合作跑技術和接力跑技術為難點,以“體驗觀察——思考比較——感知——尋找問題,選擇方法——學會解決問題”為教學流程,在教學中將重難點分為三個層次循序漸進地進行。

第一層:體驗與觀察:強調教學過程以學生體驗與實踐為主,讓學生帶着問題學,有針對性的練,以演示、激勵、指導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採用體驗法、觀察法、嘗試法、討論法、合作法、互助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的放矢地實施教學過程,達成目標。

第二層:鞏固與加強:把合作跑作為重點,讓學生在快速跑的基礎上,以小組競賽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團結合作積極向上的精神。在競賽中建立正確的合作跑,並藴含規則要求,進一步鞏固、提高合作跑的能力。

第三層:自主鍛鍊:讓學生根據自身需要,自由結合,發揮想象,選創動作,進行柔韌靈敏練習,使學生學會柔韌、靈敏的練習方法,安全措施,突出學生的組織能力,再次展現師生互動、合作鍛鍊的課堂情景。

3、放鬆與小結

在教師的帶領下做自上而下的放鬆活動,力求生理和心理徹底放鬆。課後小結,對同學們的體會和練習進行講評。

高一體育教師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國家體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新課改綱要,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廣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二、學情分析

高一年級新生,來自不同學校,剛開始比較有新鮮感,所以在開學初就要把體育的課堂常規紀律抓好,讓學生養成好的習慣,為今後上課打好基礎。班級是男女混合且人數較多,就要考慮如何示範和分組練習,現在看來總體還是很好的,興致較高,但是有個別同學的基本身體素質,還要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三、教學目標

(一)理論目標

1、運動參與

①知道科學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則,積極參加體育運動並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②根據自身情況設置鍛鍊目標、制定鍛鍊計劃並按計劃堅持體育鍛煉;

③能用簡單方法瞭解自己的體能變化並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的體能測試結果。

2、運動技能

①通過收聽或觀看有關體育節目或閲讀報紙或上網等手段,對國內外重大體賽事瞭解,懂得競技運動與健身運動與體育鍛煉的區別,認識體育運動對身體、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價值。

②積極學習並運用所學體育運動知識與運動技能進行健身活動,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和比賽。

③瞭解體育運動中出現的創傷、扭傷的簡易處理方法。

3、身體健康

①通過體育課各項目的學習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與腰、腹肌力量和耐力。

②瞭解體育運動對進一步發展體能和提高運動能力的作用,以及對其他運動項目技術和技能與進行選項學習的促進作用。

③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和健康行為。

4、心理健康

①通過參加體育活動,改善心理狀態,並在體育運動中運用所學方法調節情緒。

②設置合理目標,使自己在體育運動中不斷提高體育運動能力,並在此過程中體驗成功。

③努力克服體育運動中的心理恐懼等現象,體驗在困難環境中或在具有挑戰性的運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5、形成健全的人格

體驗到運動過程的快樂性與成就感,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能利用體育活動解除心理的煩悶,提高自我情緒控制能力。運動過程中具有勇敢、頑強、果斷、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質。運動中能與同伴和諧相處,尊重他人,遵守比賽規則服從裁判,有良好的體育道德作用;具有協作配合意識,體現良好的團隊精神。

(二)具體措施

將教材大綱內容落實到課堂教學中,遵循體育鍛煉的科學原則並認真落實“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力求切實的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力爭讓每一位學生都參加到體育鍛煉中來,讓學生在每一堂體育課中都能學有所得。

1、課課練:有氧耐力跑,有氧徒手操

2、田賽項目: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原地定向擲鉛球,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

3、徑賽項目:短跑(50m,100m,),接力跑(4x100米,男女混合迎面接力),耐力跑(800m,1000m)以及跑的專門性練習(小步跑,高抬腿跑,後蹬跑等)

4、身體素質練習:主要運動關節的柔韌練習,上下肢及腰腹主要運動肌羣的力量素質練習

5、技巧:團身前滾翻,魚躍前滾翻

6、球類:乒乓球(握拍法、準備姿勢、基本步法、發球與接發球、擋球與推擋球、以及比賽的基本規則)

四、期末測試與學生體能素質評價

1月1日—1月20日,利用體育課時間對學生本學期所學體育項目進行測試及考核評價。

高一體育教師教學計劃4

一、教學工作計劃

高一年的學生選項為武術教學班人數較多,高二年選項出現一些人數參差不齊的現象,但也基本上是上個學分選項時的基本情況,對於學習時起到這個項目的連續性有一定的幫助。學習時也能瞭解到教師的教學意圖,這樣方便教學的總體安排,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些技術難度與要求。

二、教材與教輔分析

①分析教材與教輔的內容與結構:這個學期採用2個學分同時選項,這樣有利於全學期的學習計劃與安排,不用再教基本功,本學期我安排了校本課程永春白鶴拳裏的兩個套路進行教學,採用一套拳,一套器械的方式配合實用技能進行教學,這樣有利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內容與結構上的安排是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動作的到位,學不在多,而在精。

②分析教材的特點與重點、難點:教材的特點為有利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對於學習過程比較注重,方便學生的素質不同者的學習;重點在於武德,這是本個項目開設的重點,也是教學過程中最重最重的重點,讓學生知道學習的基本意圖,也讓學生能自我控制;難點在於如何去掌握套路的實用技能,提高學以致用,能有防身的本領。

③提出教學任務:在全面發展體能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靈敏、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武德的培養;引導學生學會合理掌握練習與討論的時間,瞭解實現目標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在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的過程中,表現出適宜的自信心,形成勇於克服困難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優良品質;認識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在武術學習過程中學會尊重和關心他人,將自身健康與社會需要相聯繫,表現出良好的體育道德品質,結合本身項目去了解一些武術名人並能對他們進行簡單的評價;加強研究性的學習,去討論與研究技能的實用性,加強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的環節。

三、教學目標

①總體目標:

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和體魄,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永春白鶴拳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受益,以及多樣性和選擇性的教學理念,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設計本教學工作計劃,以滿足學生選項學生的需求,加深學生的運動體驗和理解,保證學生在本永春白鶴拳選項課的學習中修滿2學分。加強學習永春白鶴拳的基本套路,加強學習的的興趣,提升學生本身的素質,特別是武德的培養。

②具體目標:

運動參與:

a養成良好的練武的`鍛鍊習慣。

b根據科學鍛鍊的原則,制定並實施個人鍛鍊計劃。

c學會評價體育鍛煉效果的主要方法。

運動技能:

a認識武術運動項目的價值,並關注國內外重大體賽事。

b有目的的提高技術戰術水平,並進一步加強技、戰術的運用能力。

c學習並掌握社會條件下活動的技能與方法,並掌握運動創傷時和緊急情況下的簡易處理方法。

身體健康:

a能通過多種途徑發展肌肉力量和耐力。

b瞭解一些疾病等有關知識,並理解身體健康在學習、生活中和重要意義。

c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與健康行為。

心理健康:

a自覺通過體育活動改變心理狀態,並努力獲得成功感。

b在武術練習活動中表現出調節情緒的意願與行為。

c在具有實用技能練習中體驗到戰勝困難帶來喜悦。

社會適應:

a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良好的體育道德與合作創新精神。

b具有通過各種途徑獲取體育與健康方面知識和方法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採用教師示範與講解,學生討論,練習,教師評價,再進行個別指導,後進行學生練習,最後進行展示與學生的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實行培優扶中輔差,採用學習小組的建立,加強學習小組的相互學習、相互討論、相互研究的功能,提升學習的效率;加強多邊學科的整合,特別是加強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強運動力學、運動醫學等進行學習,以提升學生的運動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

教學研究的計劃

1、課題研究:加強校本課程功夫青春的開發與教學;提出趣味奧運會進入校園的課題進行研究。

2、校本教研: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加強體育備課組的教研能力,做為備課組成員的我與其他老師加強討論校本的研究與開發,本次校本開發利用了三個內容:籃球、足球、排球。

3、論文撰寫:結合課題研究的內容進行撰寫,特別是利用《晉江課改》在我校主辦的平台上撰寫論文,宣揚平山體育的品牌文化建設,

4、校際、教研組、備課組教研活動:做為晉江市教育局兼職中學體育教研員、校際組成員,協助教育局、進修學校開展好教研活動,履行職責;積極參加校際組開展的各項活動,加強提升在校際組的教研水平;積極參加教研組的各項活動,提升教研水平;做為備課組長的我,我計劃着積極組織本組老師一起提高高中的課改力度與水平,集中老師的備課時間與討論在備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針對選項會出現的問題進行溝通,加強學習過程的評價,協調選項內容的評價標準及認證過程。

5、公開教學、聽課、評課。本學期繼續加強聽課的機會的掌握,加強本校的聽課,外校的聽課,繼續向各位開課老師進行學習充電。評課,提出自己的意見,針對課上出現的不同看法大膽提出,努力提升自己的評課的水平,加強談話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qm4no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