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精華】學期教學計劃集合五篇

【精華】學期教學計劃集合五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好的教學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學期教學計劃集合五篇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認真備課:

1.根據高二學生的生理和心裏特點,以及新的課改精神和物理學科的高考要求和特點,制定符合本校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2.認真鑽研教材,力求準確把握教材編寫意圖,抓住重點和難點,設計重點訓練和難點突破辦法。

3.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課件製作、加強演示實驗的設計和使用。

二、認真上課:

上課時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

三、認真輔導:

及時批改作業。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有利用晚自習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

四、認真學習:

1、堅持聽課,注意學習組裏老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2、積極參加市裏、縣裏及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

3、注意專業知識和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教師繼續教育的學習。

五、加強教科研工作,完成既定的本期市級課題研究工作。

六、教學進度:

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上級教育工作重點為指導,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學工作計劃,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就業和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氛圍,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能力,考出好的成績。

二、工作目標

在新課標下,我們生物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儘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如:進行課堂比賽等;教學手法靈活、應變,這樣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四、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按照學校課時安排,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作如下計劃。

周次教學內容

1概要:生物學什麼?

2第十五章動物的運動第一節:動物的運動方式

3第十五章動物的運動第二節:動物運動的形式

4第十六章動物的行為

第一節: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

第二節:動物行為的主要類型

5國慶放假

6第三節:動物行為的研究

7第十七章生物圈中的動物

第一節: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8第二節:我國的動物資源

第三節:我國動物資源的保護

9第十八章第一節: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十八章第二節:微生物與人類的作用

10第十九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一節:人的生殖和發育

11第二節: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2期中考試期中評卷

13第三節:其他生物的生殖

14第二十章生物的遺傳與變異

第一節:遺傳與變異的現象

第二節: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

15第三節: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律性

第四節:性別和性別的決定

16第五節遺傳與環境

17第六節:遺傳病與人類健康

18複習

19複習

20期末考試

學期教學計劃 篇3

為了更好地做好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完成本學期的地理教學任務,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教學中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鑽研地理教材,認真備課和編寫學案,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通過學習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由以前的“學會地理”轉變為“會學地理”。

二、學生狀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六個班的地理科教學工作,總體上講,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高,課堂上積極發言,具備一定的學習自覺性,七年級地理學生掌握的比較紮實,對八年級地理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材圖文並茂、生動形象,學生易於接受。課本結構設計中加大了“活動”的力度。力圖加強地理教學中的學生活動,通過學生討論、探究、實踐的教學途徑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八年級上冊地理為中國地理知識的宏觀闡述,主題是從整體上介紹中國的概況,主要包括從世界看中國、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經濟發展等四個大的方面。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共分三節。主要學習中國的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況,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佈。重點介紹了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指出了我國自然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共分三節。介紹了中國的交通、農業和工業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影響交通、農業和工業分佈的因素。

四、具體教學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落實“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加強集體備課,精心準備地理學案,力求每節課學生各取所需,做到天天清、課課清、堂堂清。

2、強化地理學案,以“知識問題化、問題習題化、習題基礎化”為思路,深化學案的設計和應用。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輔導,提高整體地理學習質量。

4、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和探究性學習,多給學生思考、分析的機會,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最終使學生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而非死記課本知識點。

5、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

6、重視地理讀圖、析圖、用圖能力的培養,運用好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圖。

7.密切聯繫生活和生產實際,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儘可能多地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感受地理學科的有用性。

8、指導學生開展地理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9、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10、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學期教學計劃 篇4

【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義。

2.知道速度是向量,知道速度的單位、符號和讀法。瞭解生活實際中的某些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數據。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義式,會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關的問題。

4.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及意義,知道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的區別和聯繫。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別。

【能力目標】

1.運用平均速度的定義,把變速直線運動等效成勻速直線運動處理,從而滲透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養遷移類推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解決一些問題,而向複雜問題過渡,使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2.通過師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

【教學方法】

1.通過例題和實例引導學生分析如何辨別快慢。

2.通過討論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教學重點】速度,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區別。

【教學難點】

1.怎樣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2.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及在運動中瞬時速度是怎樣確定的。

採用物理學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運動來研究未知運動,用簡單運動來研究複雜運動的一種研究方法)來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通過舉例,讓學生自己歸納比較快慢的兩種形式。

2.通過實例的計算,得出規律性的結論,即單位時間內的位移大小。

3.教師講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意義。

【教學過程】

初始位置/m

經過時間/s

末了位置/m

A.自行車沿平直道路行駛

20

100

B.公共汽車沿平直道路行駛

10

100

C.火車沿平直軌道行駛

500

30

1250

D.飛機在天空直線飛行

500

10

2500

問題1:比較A和B誰運動的快,為什麼?

問題2:比較B和D誰運動的快,為什麼?

結論: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有兩種方法:

1)一種是在位移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快,時間長的物體運動慢;

2)另一種是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體運動得快,位移小的物體運動得慢。

問題3:比較B和C誰運動的快,為什麼?

一、速度

1.定義:位移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式:表示。

2)説明:

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體在t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這實際上是把變速直線運動粗略地看成是勻速運動來處理。

B.這是物理學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運動研究未知運動,用簡單運動研究複雜運動的一種研究方法。

問題8:百米賽跑運動員的'這個時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時的極限就是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時速度。

(4)瞬時速度的方向:瞬時速度是向量,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與物體經過某一位置時的運動方向相同,(若是曲線運動,瞬時速度的方向是軌跡上物體所在點的切線方向(與軌跡在該點的延伸方向一致))

三、速率

1.瞬時速率

1)定義: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2)瞬時速率的測量:技術上通常用速度計來測量瞬時速率。

2.平均速率:

瞬時速度的大小是瞬時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NO)其實我們初中所學的速度也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給了他一個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1)定義:路程與發生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

2)速率是純量。

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例1】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某時刻速度是10m/s,那麼這個物體( )

A.在這一時刻之前0.1s內位移一定是1m

B.在這一時刻之後1s內位移一定是10m

C.在這一時刻起10s內位移可能是50m

D.如果從這一時刻起開始勻速運動,那麼它繼續通過1000m路程所需時間一定是100s

【解析】某時刻速度是10m/s指的是該時刻的瞬時速度,不能説物體從此時起以後運動的快慢情況,以後做直線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或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均可能。所以選項A、B均錯。如果從某時刻(速度為10m/s)起質點做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從這一時刻起以後的10s內位移可能為50m,所以選項C正確,如果從這一時刻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那麼經過1000m路程所需時間t=100s。正確選項是C、D。

【例2】一物體沿直線運動,先以3m/s的速度運動60m,又以2m/s的速度繼續向前運動60m,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據平均速度的定義公式

整個過程的用的總時間為t=t1+t2=50s

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

=2.5m/s,這樣得出的結果是錯誤的。可見,平均速度概念與速度的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

學期教學計劃 篇5

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樹立全新的語文教育觀,構建全新而科學的語文教學目標體系、教材體系、課堂體系,拉動和促進其他學科的教育改革,相互融合,共謀發展,制定九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上學年學生期末考試的成績總體來看比較好,但是優生面不廣,尖子不尖。在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齊,對優生來説,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也較為清楚,對差一點的學生來説,有些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的掌握,學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題訓練,推理的思考方法與寫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難,對幾何有畏難情緒,相關知識學得不很透徹。在學習能力上,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向深處學習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在以後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強,以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應在合適的時候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素質;在學習態度上,一部分學生上課能全神貫注,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好高鶩遠、心浮氣躁,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還需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還不理想,預習的習慣,進行總結的習慣,主動糾正錯誤的習慣,有些學生不具有或不夠重視,需要教師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説: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是本期教學中重點予以關注的。

二、指導思想:

通過九年數學的教學,提供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較為複雜的推理。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鑽研教材,深入實施學案式教學。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組織學生自主研學、合作探究。

3.加強課後單獨輔導,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4.積極與其它老師溝通,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學水平。

5.加強對優生的監督和培養。

6.複習階段多讓學生動腦、動手,通過各種習題、綜合試題和模擬試題的訓練,使學生逐步熟悉各知識點,並能熟練運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n0dd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