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彙總七篇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彙總七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彙總七篇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簡析

二年級教材為人音版教材的實驗本,教材貫穿了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以《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音樂教科書》內容為依據,突出教科書以審美為核心的思想,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先進、便捷的多媒體手段和豐富、生動的教學資源。

二、任教年級基本情況

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初步具備一定的課堂常規,對音樂的感受力,我們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教學目的及要求

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生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生樂於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樂觀的學習態度和友愛精神

五、教學措施

創設良好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發展音樂感知和鑑賞

六、教學進度安排

1~2周第一單元春天來了

3~41周第二單元難忘的歌

5~6周第三單元童趣

7~8周第四單元快樂的舞蹈

9~10周第五單元獸王

10~11周第六單元愉快的勞動

11~12周第七單元小音樂家

12~13周第八單元靜靜的

13~14周第九單元飛呀飛

14~15周第十單元跳起舞

16周總複習、考試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上課紀律也不錯,舉手發言的學生很多。在音樂欣賞這一塊,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較輕快、又朗朗上口的樂曲,因此學生在仔細聆聽後能有自己的想法,並勇於表達自己獨特的看法。

二、教材分析:

二年級下冊共編成10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二年級採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

作為全新的教材,在編寫中體現了已下基本理念: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以審美為中心;以文化為主線;加強實踐與創造。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允許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

三、教學目標

(一)學段目標

1、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2、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情趣,促進個性的和諧發展。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3、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接觸外國優秀音樂作品,擴大文化視野。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

4、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具體目標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5、創作實踐

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面向團體,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五、教學課時安排

(略)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對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過程,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將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因此,音樂審美教育不僅要完整地體現在課程中,更要體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班現有學生44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6人,少數民族學生6人,留守兒童5人。年齡均在8-9歲之間。學生大多數思想品德良好,天真活潑,要求上進,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但個別學生的思想境界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少先隊員中亦有思想要求不嚴的情況。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二年級段的音樂教學,學生的基本情況瞭解得比較透徹,大部分學生在唱歌的姿勢上,習慣較好,而且表情也較豐富,能根據歌曲情緒進行表達,部分班級還能識讀簡單樂譜,並參與表演。但在讀譜知識的運用上較弱,咬字、吐字也不夠清晰,特別是男生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常會出現喊歌現象,導致缺乏對聲音美感的正確認識,缺乏氣息的支撐。各個班的同學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佔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同學還可以,20%的同學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三、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本冊教材內容有:分為七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律動,創編等。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瞭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瞭解中外傑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認識各種打擊樂器,並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漸漸培養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和協作能力。律動:要求學生配合音樂,跟老師示範,在技能訓練上,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律動,創編等。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瞭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瞭解中外傑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認識各種打擊樂器,並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漸漸培養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和協作能力。律動:要求學生配合音樂,跟老師示範,在技能訓練上,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着一定的興趣。但由於每班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較差,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別差異,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5、創作實踐

(1)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2、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情趣,促進個性的和諧發展。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3、學習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接觸外國優秀音樂作品,擴大文化視野。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

4、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創造思維。教學難點: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難點:

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素材,在音樂活動中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培養學生勇敢自信的表演。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多渠道的創造自制打擊樂器。

五、教學措施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説,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悦和能力。

2、要積極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鑑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淨化心靈。

3、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因地制宜地設計、組織音樂教學,發揮音樂教師各自特長,積極探索,勇於開拓,努力實踐音樂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六、教學進度安排

課 題 課時數

第一單元 到郊外去 4課時

第二單元

進行曲 3課時

第三單元 勞動最光榮 4課時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5課時

第五單元 五十六朵花 4課時

第六單元 童謠 4課時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基本情況

二年級的學生在一年級時培養了一定的音樂常規,對音樂的興趣很強。尤其是對活潑的、貼近生活的歌曲更加喜愛。學生的發展很不平衡。大部分學生音樂感覺很好,音準也不錯,也有少數學生音準、表現力、常規都不是很好,需要繼續,培養這方面。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感受樂器的聲音,能聽辨打擊樂器的音色,能用打擊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音。能夠感受並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或樂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風格。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用教材是國家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湘教版)。本教材針對新課程標準精神而推出的。從教育觀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學科特點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穿始終。新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性的可聽性。朗朗上口,易聽易記,學生愛聽愛唱。在識譜要求上降低了難度,欣賞曲主要以主旋律以圖譜為主。各年級歌曲還兼顧了年齡特點。比如:本冊教材的圖譜、字母譜就是特色。對於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四二拍到四三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本冊教材豐富和拓展了唱遊的形式與內容。唱遊是兒童得心應手的學習音樂的方式,也是能夠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式。教材挖掘和整合了以往唱遊教學的成功經驗,創造性地豐富和拓展了唱遊的形式與內容。教材系統安排了律動、歌表演、集體舞和音樂遊戲等多種唱遊活動。

律動可以與歌曲、樂曲、情境結合等多種方式靈活安排。另外,遊戲體現了趣味性和活動性,使學生在快樂的遊戲中輕鬆愉快地獲得知識、技能,得到多方面的發展。教材將音樂遊戲的形式分為兩類,一類是活動性音樂遊戲,旨在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地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培養其韻律感及動作的協同性。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體驗音樂情緒的相同與不同。

三、教學重點

1、能自然流暢的唱歌,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2、開發學生的音樂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四、教學難點

1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即興創造活動

2培養學生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五、教學措施

1、注意通過設計情景或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能自然大方的演

2、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創設良好的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也從中得到樂趣。

4、紮實的訓練和鞏固學生的音樂知識(樂理知識等),唱歌時,教師親自示範,帶讀帶唱,力求吐字、咬字正確。

5、充分運用音樂課自身的特點,利用彈、唱、演、奏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6、充分落實每課的重點,教師要注意引導,儘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不能走過場,多運用淺顯的語,形象的示範、多種多樣的直觀教具,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7,加強備課和教研活動,認真鑽研教材,精心準備,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8,及時做好文藝特長生的工作。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6

教材分析

二年級用的是《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音樂教科書》,這套書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始終。

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將是一潭死水。

美的感染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因此,音樂審美教育不僅要完整地體現在課程中,更要體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

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本教材就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教材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新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的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各年級的歌曲還兼顧時代性。

朗朗上口,讓學生愛聽、愛唱。另外還有自制樂器、創編小品、遊戲、舞蹈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想象中去創造,促進思維,發展智力。

培養目標

音樂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眾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為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教育條件的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因而其對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回有所不同。音樂本身就具有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所以一切的音樂教學活動都不應該強求一致,應該給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1、從聆聽有關"春"的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並展開想象、聯想,即興創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頌,教育學生要熱愛大自然,要保護環境,不能破壞生態,這樣才能永遠看見春天。

2、從充滿童趣的作品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教育學生要珍惜童年的大好時光,從不同風格的樂曲中感受不同音樂作品的情緒並能聽辯獨奏樂器的音色。

3、聆聽表演中外牧童題材的音樂作品,讓學生懂得音樂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

4、在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的感染下,進異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欣賞、表演愛國主義題材的音樂作品,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5、教育學生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篇7

為了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真正地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技巧,讓學生在音樂中學有所獲,並能夠掌握音樂課所要求的基本知識,同時又能夠感受到音樂的快樂和情趣,從而提高音樂審美能力,特制訂本計劃。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音樂教學,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各種律動,並能夠在聽賞樂曲中感受音樂的情緒,能夠正確地表達音樂的情緒,對音樂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聽賞,能夠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理解樂曲所包含的思想,樹立基本的價值觀。

2、知識與技能

(1)能夠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知道換氣記號等音樂知識。

(2)能夠用有彈性的聲音並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夠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齊唱、領唱和合唱等形式表現歌曲。能夠背唱部分歌曲。

(3)能夠對歌曲進行編創動作和表演,並能夠用簡單的樂器為歌曲伴奏,編創伴奏節奏。

(4)能夠在音樂聆聽中感受樂曲的旋律走向和情感。

3、過程與方法

(1)通過模仿建立學生的音樂認知感受,讓學生對音樂有感性的認識。

(2)通過聽賞、動作、律動等不同形式體驗音樂,在體驗中感受愉悦的審美享受。

(3)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合作完成音樂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創造合作的氛圍和意識。

(4)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探究音樂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探索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識。

(5)注重音樂教學方法的實踐,特別是對音樂欣賞中對比欣賞的使用,引導學生對比欣賞,從對比中感受音樂的不同特點。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接受了一年的音樂正規學習,在這一年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基本音級的認識,並能夠跟琴演唱簡單的旋律。在節奏方面能夠認識基本的簡單的節奏,能夠在音樂中表現出一定的律動自覺性來。但是,在旋律的鞏固上還不夠,獨立識譜的能力缺乏,節奏的綜合運用能力缺乏,律動的自覺性還需增強。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共有六個單元,其中有唱歌11課,欣賞13課,編創4課,活動2課,歌表演3課,集體舞1課。比較上期的教材來看,欣賞的部分有了較大比重的增加,在歌表演、活動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重視。

四、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增強學生對基本音樂技能如節奏練習、旋律跟讀的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知識。

2、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能夠有意識運用彈性的聲音輕聲演唱歌曲。在歌曲演唱的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能夠掌握集中基本的演唱形式。

3、能夠認識一些樂器並瞭解其基本的演奏方式,能夠辨別其中的音色。

4、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音樂的編創和表現,在編創和表現中積極合作。

(二)難點:

1、對音樂技能的掌握和學習,特別是對一些特別的節奏的練習是難點。

2、歌唱的技巧和方法,特別是在優美的音色訓練方面有着重要的探索價值,但也是有着較難地方。

3、在欣賞中如何掌握欣賞的方法,以及對樂器的音色的聽辨是極為困難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9wlm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