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高一英語上學期教學計劃精選

高一英語上學期教學計劃精選

高一英語上學期教學計劃

高一英語上學期教學計劃精選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按照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習高中英語模塊一和模塊二的全部內容。

二.工作重點

1.培養習慣,打好基礎。培養基礎與指導學法是一致的,培養習慣的過程也是打下紮實基礎的過程。高一起始教學階段,除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鞏固,基本技能的培養訓練外,最主要的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如:讀背的習慣,聽説的習慣等等。

2. 減小坡度,平穩過渡。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而言,初高中有很大差別。初中較簡單淺顯,高中較複雜深奧;初中教學注重的更多的是知識的傳授,教學模式還主要是以“講講,讀讀,練練”的傳統模式為主,而高中則要求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側重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經過三年的高中學習,基本技能得到發展,智力得到開發,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高一教學很重要的一點在於要使初高中的教學自然銜接和平穩過渡。教學中要適當降低起點,適當減小坡度,適當放慢速度,注意以舊帶新,以新温舊。

3. 激發興趣,培養能力。充分利用高一學生剛入校的“新鮮勁”和外語教材自身的'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求知慾;在教學中堅持用英語授課,多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產生使用英語交流的“自豪感”;重視情感因素,進行情感教學,不放棄一名學生,重視中差生的輔導關懷,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使其內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

三.具體措施

1.切實落實好集體備課活動。把集體備課落實到實處。大體統一教學思路,教學重點,講解模式。

2.從學生的具體實情出發,落實好分層教學的具體措施。快班要抓好基礎知識落實的程度,要有培補(拓展延伸)的措施(內容,方法),平行班要抓好尖子生的能力提高基礎知識的落實到位,後進生的興趣培養和基礎補差。

比如:對快班學生多進行閲讀訓練,多進行寫作訓練;對平行班後進生加強單詞詞組句式的檢查等等。

4. 合理使用好手頭資料,協調好教學,作業考卷,單元檢測,講解評析的內容,進度,方法,重難點。大體上每9課時完成一單元教學內容,期中,期末前各複習一週。完成報紙和同步輔導書籍上的訓練題,

5.積極開展多種課外活動。如: 學唱英文歌曲,用英語講故事,表演話劇,英語演講,參與校園英語廣播節目,放英文電影等等。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英語學習的氣氛。

6.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着眼於學生的未來和持續發展,要有三年備考的大局觀,克服教學的功利行為,聽説讀寫並重,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語言訓練活動,讓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語言實踐,早自習強調學生“開口”,形成讀,背的習慣,

四,課程進度安排

周次



課程內容



structures



1——2周



Module1。Unit1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statements and questions



3——4周



Module1。Unit2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request and commands



4——5周



Module1。Unit3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5——6周



Module1。Unit4



The Attributive Clause (1)



(that,which,who,whose)



7——8周



Module1。Unit5



The Attributive Clause (2)



(when, why, prep+which/whom)



9——10周



期中複習,期中考試




11——12周



Module2。Unit1



The Restrictive and Non-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



12——13周



Module2。Unit2



The Future Passive Voice



14——15周



Module2。Unit3



The Perfect Passive Vioce



15——16周



Module2。Unit4



The Perfect Progressive Vioce



16——17周



Module2。Unit5



The Attributive Clause(prep+ which/whom)



18——19周



期末複習,期末考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822g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