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高一生物學科教學計劃

高一生物學科教學計劃

首先,要先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其次,從基礎開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高一生物學科教學計劃,歡迎大家閲讀與借鑑,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高一生物學科教學計劃

高一生物學科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教材內容分析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必修一《分子與細胞》模塊是以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構建知識體系,包括科學家訪談,走近細胞;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細胞的生命歷程等部分。 具體內容分析如下:

1、走近細胞主要是讓同學們知道生命活動是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瞭解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瞭解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和聯繫,瞭解細胞學説建立的過程。

2、組成細胞的分子,介紹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水、無機鹽、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有機物的結構和功能,這些是後續學習的基礎。在本部分內容中,糖類、蛋白質和核酸是重點內容,教學中要重點突出。由於學生缺乏有機化學的知識,這將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要重視實驗教學,讓學生學會規範化的實驗操作。

3、細胞的基本結構要求學生掌握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4、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要求學生掌握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生物膜的結構,瞭解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5、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主要介紹降低化學反應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質,酶的特性;細胞的能量ATP;ATP的主要來源(ATP),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

6、細胞的生命歷程,主要介紹細胞的增殖,細胞的分化,細胞的衰老和凋亡,細胞的癌變。細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講述細胞增殖的方式和過程。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及特徵是這部分內容的重點。因為本部分內容大都微觀而抽象,教學設計應注重訓練和學法指導。同時,要切實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部分。是生物個體發育重要的生理過程和生理現象,是前面所學細胞內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體生長髮育、遺傳變異的基礎和前提。因此,要加強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1、知識目標

(1)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知道生物科學和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瞭解生物科學知識在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

(3)積極參與生物科學知識的傳播,促進生物科學知識進入個人和社會生活。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樂於學習生物科學,養成質疑、求實、創新及勇於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3)認識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性質,能準確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關係。能夠運用生物科學知識和觀念參與社會事務的討論。

3、能力目標

(1)能夠正確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採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生物學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

(2)發展科學探究能力。課程具體目標中的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力三個維度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學情分析

教學對策 根據學校安排,本學期我擔任高一年級3,10,11班的生物教學,其中3班是實驗班,學生的基礎有一定的不同,在具體的教學安排上,我將會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做具體的安排,並在教學工作中做及時的調整。 由於課程設置等原因,初中生物課程的學習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剛從初中進入高中的高一學生,生物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往往比較薄弱;與初中的生物教材相比較,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識涉及更廣泛,內容更豐富也更抽象,知識的層次更深,對於學生的學習要求更高。造成學生感覺高一生物難學,老師感覺高一生物難教,針對以上具體問題,教學過程宜適當放慢教學進度,以便於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初中所學知識與高中生物知識相關的'內容,以便於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計劃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學習新課標的有關理論,領會新課標的精髓實質,明確新課標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課標的教學方向,使得學科教學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

2、充分利用教材的特點,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學生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多用研究性學習、探討性學習的方法,同時也要使教學更富有人文色彩。

3、嚴格執行教學要求,做到充分備課,認真上課,精心佈置作業和批改作業,耐心輔導,準確地考查評定。

4、精心安排實驗,想方設法開足開全教材中的實驗,使學生學會生物學實驗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四、教學進度、安排

科學家訪談 (1課時)

第一章 走進細胞 (共5課時)

第一節 從生物圈到細胞(2課時)

第二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2課時)

單元複習(1課時)

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共9課時)

第1節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課時)

第2節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2課時)

第3節 遺傳信息的攜帶都——核酸(2課時)

第4節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1課時)

第5節 細胞中的無機物(1課時)

單元複習(2課時)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共7課時)

第1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2課時)

第2節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2課時)

第3節 第3節 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2課時)

單元複習(1課時)

第四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共5課時)

第1節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2課時)

第2節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1課時)

第3節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1課時)

單元複習(1課時)

第五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共11課時)

第1節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3課時)

第2節 細胞的能量“通貨”——ATP(1課時)

第3節 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2課時)

第4節 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3課時)

單元複習(2課時)

第六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共7課時)

第1節 細胞的增殖(3課時)

第2節 細胞的分化(1課時)

第3節 細胞的衰老和凋亡(1課時)

第4節 細胞的癌變(1課時)

單元複習(1課時)

期末總複習(4課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7re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