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實用的高一下學期物理教學計劃三篇

實用的高一下學期物理教學計劃三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下學期物理教學計劃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高一下學期物理教學計劃三篇

高一下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説明:

本學期繼續使用人教版《必修二》,共三章,分別為第一章《曲線運動》、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第三章《機械能守恆定律》。

同時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門基礎學科,與九年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相銜接,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高中物理課程有助於學生繼續學習基本的物理知識和技能;體驗科學探究過程,瞭解科學研究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探索自然、的興趣和熱情;認識物理學對科學進步以及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為終身發展,形成科學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打下基礎。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平拋運動》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單元第一節:講述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曲線運動的特點。

第二節、第三節:講述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運動的合成和分解,並用這個方法具體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這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

第一單元第四節、第五節、第六節:講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規律。

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實例以及離心現象。

第一單元第七節:講述圓周運動的實例分析。

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節:學習開普勒關於行星運動描述的有關知識;

第二節和第三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

第四節、第五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運動中的有關知識;

第六節:學習經典力學的侷限性。

第三章《機械能守恆定律》可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二、三節:講述功和功率;

第四、五、六、七節:講述動能和動能定理、重力勢能;

第八、九、十節:講述機械能守恆定律及其應用。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以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為例,瞭解物體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研究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規律;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及其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恆定律。

(2)瞭解研究物理學的基本觀點和思想,學習研究問題的方法;

(3)瞭解物理學的發展歷程,關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和發展趨勢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4)能應用有關物理知識和技能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

2.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讓學生領略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發展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樂於探究自然界的奧祕,能體驗自然規律探究的艱辛和喜悦;

(2)具有敢於堅持真理、勇於創新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有關信息是否科學的意識;

(3)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願望,敢於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具有團隊精神。

3. 過程與方法:

(1)學會運動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萬有引力定律發現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2)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律;

(3)通過物理規律和概念的學習過程,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中的作用;

(4)具有一定的質疑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四、具體實施:基礎+學法+培養興趣

1.精講

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講解務必要清晰。為此應該對重點的內容反覆強調,對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應用要多舉例,結合情景進行教學。其次,把握好進度,不隨意增加難度。例題和習題的選擇要慎重,應符合學生的實際,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講,在高一階段的例題仍然是對概念的理解和簡單的應用。對於提高題,由於主要面對的是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以方法指導為主,而一般的習題必須考慮到大多數的普通學生,並且要結合精練。

2.及時的反饋

課上和課後都有一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要及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以課後習題為主。作業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瞭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常溝通。

3.加強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其中要求之一是讓學生重視課本。做法:筆記直接做在課本上,課後習題都要在課本上有完整的解答,把課本補充成為一本好的學習資料。

4.對於學習困難學生的具體措施

一定要讓這些學生都把該弄懂的基礎知識掌握,一發現問題立即幫助他們解決。對他們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防備,適當放慢速度,使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着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幫助我上好每一堂課;維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保持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要用真誠去關心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6.教師間的合作與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向備課組各位老師請教,尤其要多聽老教師的課。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和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整合。

7.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1)培養學生的興趣,從興趣入手;

(2)指導他們培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幫助他們舉一反三。

五、教學進度表:

教學進度周計劃安排表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1 2.13—2.18 曲線運動及習題課

2 2.20—2.25 運動的合成及分解、平拋運動

3 2.27—3.03 平拋運動及習題課

4 3.05—3.10 圓周運動

5 3.12—3.17 圓周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6 3.19—3.24 圓周運動的實例分析及習題課

7 3.26—3.31 圓周運動部分練習及單元測試

8 4.02—4.07 行星的運動(清明節)

9 4.09—4.14 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及萬有引力定律

10 4.16—4.21 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及習題課期中複習

11 4.23—4.28 期中考試

12 4.30—5.05 萬有引力定律理論的成就及宇宙航行(勞動節和青年節)

13 5.07—5.12 經典力學的成就與侷限性和單元測試

14 5.14—5.19 能量、功、功率

15 5.21—5.26 功、功率及習題課

16 5.28—6.02 重力勢能和重力勢能的探究

17 6.04—6.09 功與速度變化的關係(實驗)與動能

18 6.11—6.16 動能定理及動能定律習題課

19 6.18—6.23 機械能守恆定律、及實驗探究

20 6.25—6.30 能量守恆定律與能源及習題課

21 7.02—7.07 期末複習及期末考試

高一下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要求

(一)教材處理: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現行普通高中課時計劃》和 20xx 年頒發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的規定,高一物理上學期講授高中物理Ⅰ類必修1物理教材,為貫徹新頒大綱精神,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編排特點,同時滿足將來高考“3+X”的實際需要,在不增加難度。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於高二選修課的開設的前提下,對高二物理的教學作適當的調整。也就是側重文科類的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側重理科類的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必修加選修)第二冊和第三冊的部分內容。

認真鑽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中學習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揹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二、學生現狀分析

對高中一年級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於初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與實驗的基本素養。其次要注意聯繫實際,以學生熟悉的實際的問題或情景為背景,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於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

三、教改措施

1. 新課階段應把重點放在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上,並完成課本習題及相應的補充題,每章結束,進行一次單元自測。

2. 認真學習新大綱,鑽研新教材,組織好集體備課,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好難易標準。

3. 大力開展教改實驗和專題研究。對課題研究的內容要逐一落實,並有所創新,另外,根據自身的特點,對教法上以“講授性為主、自學型為主、訓練型為主、開放性為主”的四大系列進行對比實驗。並找出它們的最佳結合點。

4. 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物理的習慣和興趣,指導學生搞好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後複習,特別應注意培養學生自我獲取物理知識的能力。教師應開展如何挖掘新教材的能力價值和思想教育內容,如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專題研究。

5. 突出物理學科的特點,加強實驗教學。對演示實驗要求全做,對學生實驗有條件的學校要全做,條件暫不具備的學校至少要在課堂上演示,所有學生實驗要有實驗報告

6. 加強對聯繫生產、生活和現代科技成就的習題以及跨學科綜合習題的訓練。

7. 搞好課題研究,落實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高一下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根據上學期的期未成績分析,學生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對必修1內容掌握比較好的學生不多。學生基本知識點落實不夠好,學習效果不明顯。學生學習方法欠缺。故需在必修2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回顧。加強基礎教學及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不高,普遍認為物理難學,部分學生開始有排斥感。需引導學生改變思想認識,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材分析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塊的第二部分,大部分內容是必修1模塊的綜合或應用,也是會考要求的教學內容之一。故對學生的基礎要求比較高,在教學過程中不宜太難,要以新課程的理念轉換教學的難度與重點。

第五章《曲線運動》可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講述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曲線運動的特點.

第二單元第二節、第三節,講述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運動的合成和分解,並用這個方法具體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這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

第三單元第四節、第五節,第六節、第七節,講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規律.

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實例以及離心現象.

第六章《萬有引力定律》章可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學習開普勒關於行星運動描述的有關知識.

第二單元第二節和第三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

第三單元第四節至第六節,學習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運動中的有關知識.

第七章《機械能》可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和第二節,講述功和功率。

第二單元第三、四、五節,講述動能和動能定理、重力勢能。

第三單元第六、七節,講述機械能守恆定律及其應用。

第四單元第八節,講述伯努利方程,為選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本學年的教學重點為在鞏固必修1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必修2的教學。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與物理規律,並能在解題中有所應用。在平時的練習,注重以會考和高考的要求來進行教學。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把握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2.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3.認真積極批發作業、試卷等,及時反饋得到學生的學習信息,以便適時調節教學;

4.儘量多做實驗,多讓學生做實驗,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其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5.客觀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複習手段;

6.認真做好月考分析和教學分析歸納總結工作,教師間經常互相交流,共同促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0loo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