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所見》的教學反思

《所見》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所見》的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所見》的教學反思

《所見》的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教學時,我重點引導學生張開想象,想像當時的情景,讓學生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於牧童腦中的念頭,讓學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蟬,體會那種妙趣,體會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指導學生誦讀詩文,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帶領學生通過吟誦來完成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唱歌的神情,讓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

不足的是課堂不夠活躍,學生不是很積極的去學習古詩的方法,而是忙着記老師的講解。

《所見》的教學反思2

【教學情景】

袁枚詩作的《所見》描寫了一個鄉間牧童坐在牛背上,在林中快樂地邊唱歌邊放牛,突然間見到了一隻蟬,想把它抓住,所以閉上嘴巴,跳下牛背這一動靜結合的有趣的畫面。

本詩生動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播放笛子曲:《快樂的小牧童》,課件出示畫面: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快樂地唱着歌兒。

師:(動情地)你們看,你們聽,小牧童坐在黃牛寬厚的背上走來了,他搖呀,晃呀,就像坐在搖籃裏,真舒服呀!小樹林裏,花兒在笑,風兒在吹,蝴蝶兒在飛,多美呀!多快樂呀!小牧童忍不住放聲歌唱,歌聲飛出了密密的樹林。我們來讀一讀這兩行詩。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學生自由練讀──點讀──點讀──男生讀齊讀)

師:你們都是快樂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樣騎黃牛的?

生:我是這樣騎黃牛的。

(邊説邊做動作)

師:做上動作,你再來讀這兩行詩,看看是什麼感覺?

生:(得意的邊做動作邊朗讀。)

師: 好神氣呀!小朋友們是不是都想騎一騎黃牛呀?那我們一起做上動作再讀這兩行詩,每個人的動作可不一樣

哦!

(播放笛子曲:《快樂的小牧童》)

生:(騎黃牛,讀古詩。)

師: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聲那麼嘹亮!(突然停止音樂)“噓!咦?歌聲怎麼停了?你們看,(出示畫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樹下。)小牧童怎麼不唱歌了?他為什麼不唱了呀?”

生:因為他可能唱累了,想歇一會兒。

生:他可能怕吵着別人了。

生:小樹林裏沒別人,他是看見了樹上有一隻蟬,他想把這隻蟬捉回家。

師:你為什麼這樣想啊?(讓學生觀察畫面和聯繫詩句。)

生:因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樹上,大樹上有一隻蟬,所以我這樣想。

生:還有詩的後面説了,“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就是説他想住蟬。

(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體驗到小牧童是想捉樹上的蟬。)

師:小牧童太喜歡這隻蟬了,特別想把它捉回家,於是,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咱們讀這兩句

的時候,可要小點聲,千萬別把蟬給嚇跑了!”(引導孩子在讀的時候入情入境。)

(自由朗讀)

師:誰來讀一讀?

生:(很大聲地讀)

師:哎呀,蟬兒飛跑了,你太大聲了。你再讀一讀。

生:(小聲地讀)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注意,可千萬別把蟬嚇跑了。

生:(齊讀)

師:你們説,小牧童捉到蟬了嗎?

生:(眾説紛紜,有的認為捉到了,有的認為沒捉到。)

師: 你説捉住了,怎麼捉住的?來,到講台上來試一試,看看小牧童是怎麼捉住這隻“蟬”的?(指大樹上的“蟬”)

生1:(上台後沒有捉到蟬,太高了。)

師:哎呀,樹太高了,夠不着,怎麼辦哪?快幫小牧童想想辦法呀!

生2:用他手上的竹竿靠近蟬,然後讓它爬下來。

師:好主意,那你來試一試!

生3:騎到黃牛身上去,踩在黃牛的背上,就可以夠得着蟬了。

師:好辦法呀!那你也來試一試!

生:(把小凳子當黃牛,踩在黃牛上捉住了“蟬”。)

(鼓勵孩子有獨特的意見,引導孩子幫小牧童想辦法,克服困難,把蟬捉住。讓孩子用自己想出的辦法模擬表演,捉住黑板上的那隻蟬。)

師:小牧童終於捉住了這隻蟬,你高興嗎?

生3:高興。

師:這隻“蟬”就是你的了,你可要好好對待它喲!小朋友們喜不喜歡這個小牧童?(喜歡)喜歡就記住這個可愛的小牧童吧!

師:那我們記住這個可愛的小牧童,我們把這首詩背下來。

(練習背誦)

【教學反思】

古人云:“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見》中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着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該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只有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這種詩趣,他們才能在學習全過程中全心投入,渾然忘我。而一旦學生領悟到這種詩趣,那麼他對詩的意境就體會得更真切。那麼,在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

第一、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

詩重趣,想覓得詩趣,須進入詩境。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課的教學,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段,優美的笛聲,情趣的畫面,讓學生在《快樂的小牧童》的笛聲中,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於牧童腦中的念頭……於是,整首詩不再是 20個漢字的排列,破紙而出的是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第二、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

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反覆的多種形式的吟誦來完成的。學生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 “我”為牧童。正所謂:“文章讀的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所見》的教學反思3

古詩的教學,一直覺得在詩句的理解,特別是出現一些跟現在的意義具有較大出入的字詞的時候是最大的難點。

《夜書所見》在備課就猜到學生對“書”字的理解以及對後兩句出現倒裝句的情況可能存在困難。果然,板書課題後,讓學生想一想夜書所見,是指詩人在做什麼?書指什麼?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説書是那個人在看書,有的人説那個人在看東西把這些東西當成書,這時我讓學生看圖然後再反覆讀課題,又讀了三遍課題後一位同學站起來説,他認為書是寫,那個人把看到的寫了下來。這時,學生也茫然不知所措,我不急於讓學生下定論,因為開課前我也查了不少資料正在這個書上為難呢,這個書字是應作寫來講,但很容易讓人感到是詩人在看書看到了一些景象,我想如果他們説不出來都認為是看書的話,也不能説錯,但學生竟能悟出來,看來多讀確實有好處。而這兩首詩的難點也就是夜書所見,這首詩的詩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讓學生再看圖聯想明月,獨自一人,江邊靜靜的夜這些會讓人想到什麼,學生都説會想到自已的家。再讓學生朗讀古詩,從古詩中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學生能夠説出來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辦了,學生再反覆讀詩句並結合註釋,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卻是倒裝句,為此我先讓學生讀最後半句“夜深籬落一燈明”結合圖學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麼晚只看到燈又看不到人,那個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讓學生抓住“知”(料想)就馬上能理解了。學完了古詩,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然後我又重新回到課題,讓學生説説“書”字到底怎麼理解,這回大家都能明確地説出是“寫”的意思了。有了這樣的基礎,第二首詩學生基本可以*自學理解。

《所見》的教學反思4

在浩淼的古詩長河中,有許多詩歌均以淺顯含蓄的筆調,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鄉,或謳歌大好河山……同一主題的古詩比比皆是。在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中,也有意識地把同一主題的`古詩,放在同一單元中教學,以開闊學生的認知視角,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功效。

最近,筆者嘗試進行了“主題建構式”的古詩教學,既以一個母線為主題,整合多種古今相似閲讀資源,進行較為開放的語文學習,從而引導學生在詩中漫步,往詩外暢遊,思接千載,遨遊萬里。通過實踐發現,古詩教學中的主題建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領會詩人的感情,感受詩歌的藝術形象,體味詩美,引導學生進入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美妙的詩歌藝術境界。

下面簡要描述將《夜書所見》和《泊船瓜洲》兩首古詩,放置在同一單元主題“想家的心情”中的教學策略。

一、研讀文本,開發母線主題

每一首古詩都是詩人心路歷程的寫照,與詩人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它所反映的主題往往具有濃郁的人文色彩。

《夜書所見》的作者葉紹翁客居他鄉、輾轉漂泊,在梧葉飄飛,寒聲陣陣,秋風瑟瑟中,看到兒童挑燈夜遊、捉弄蟋蟀的生活場景,想起故土家園的温馨美好;想起親人朋友的音容笑貌……從而含蓄地抒發了一種思鄉念親、懷想故園的感情;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則藉助皓月當空的意象,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 “明月照我還”的畫面,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強烈願望。兩位詩人,雖然處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生活閲歷,但是思念家鄉、對故土的依戀之情卻是相同的。細細咀嚼,便能深深體悟到返回家園在詩人心中的渴望。繼而從主題出發,上下延展,左右逢源,開發出一個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豐滿立體的微型母線主題──“想家的心情”。

二、再現意境,撥動情感心絃

古詩內容的時空跨度太大,加之學生的閲歷背景又太淺,他們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時,就需要根據古詩中提供的意象,真實而藝術地再現原詩意境。

在葉紹翁的《夜書所見》一詩中,向讀者呈現了多個意境:悽清寒冷的江上秋景、温馨可親的家居休閒場景……需要教師超越時空,引導學生透過作者勾勒的場景,通過意境的再現,引動學生情感心絃的敏感點。在介紹葉紹翁離家在外的背景知識外,教師提出了教學要求:走近詩人,成為他的知心朋友,通過學習古詩去了解他內心的想法。引導學生誦讀“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讓學生試着從詩句中感受江邊的詩人聽到了什麼?再輔以梧桐樹葉被風吹過的沙沙聲,在音響效果的作用下,學生彷彿與詩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江邊的涼意,感受到了孤獨。除了從聽覺中感受古詩的意境之外,讓學生從視覺上進一步體會古詩展現給我們的畫面,引導學生從“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中體會作者看到的場景,學生潛心會詩,一個個温馨的意象出現在學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籬笆、低矮的茅屋、昏暗的燈光、提着燈籠的兒童……這不僅是意象的組合,更是對古詩意境的藝術化再現。學生彷彿聽到了蟋蟀的叫聲,聽到了孩子的歡笑聲,看到了孩子燦爛的笑容……平面的詩句通過學生的想象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

三、藉助意象,解讀內心世界

詩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藴,在“意象”的召喚和引領下,噴湧而起、一瀉千里。緊緊抓住這一中介,讓學生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當學生伴隨着意象進入詩境的時候,教師略帶眷戀的敍説:望着這稀稀落落的籬笆、望着昏黃的燈光,望着兩個調皮的小孩、聽着孩子們的歡笑聲,這是一種濃濃的家的感覺,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你會是怎樣的心情?你有什麼想法呢?有的學生説:我真想去抓抓蟋蟀;有的説:我真想回到童年;有的説:我想回家了……一句句未經雕琢的話語,不經意間理解了詩句中的“動客情”,憑藉着意象的召喚,引領學生感受到詩句背後的那份情、那顆心、那種味。

正當學生在《夜書所見》中詩人的思鄉戀家的情結中切己體察、感同身受時,教師呈現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詩,根據教學圖片,簡要介紹了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然後,讓學生憑藉着註釋,讀通順古詩,也來猜一猜這位詩人心裏在想什麼?學生通過誦讀,感受到了江南花紅柳綠的勃勃生機,更從“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體會到了詩人強烈的思家情緒和深深的無奈。

四、古今融合,建構立體課堂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環境,同樣的心情,同樣的感受。此時,相似主題的兩首古詩有機地整合為一體,在比較朗讀中,再次引領學生在情緒場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禮,從而把握詩人內心的情感歷程。此時,同一主題:想家的心情。已經緊緊地建構在一起。

想家的心情,這不僅是王安石的想法,也是葉紹翁的內心所需。自古以來,無論遊子走到哪兒,家是永遠的牽掛。想家的心情,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那都是一樣的。在學生內心形成了這樣的情感認同後,通過多媒體呈現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教師深情地配樂朗誦:異鄉的天空/我是斷線的風箏/異鄉的水面/我是無根的浮萍/異鄉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裝不下/想家的心情/異鄉的人羣中/家是一團火/異鄉的路上/家是一盞燈/異鄉的夜晚/家是一個夢/如何也圓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親倚欄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遊子憑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誰都感受的到,誰也説不清。

在悠悠的音樂聲中,在教師的娓娓述説中,學生與古代詩人、現代詩人的心產生了共鳴,通過主題構建,在古今同一主題的詩歌整合中,在學生立體的、多頻道的接收中,在超越時空的跨度中,學生與詩人之間架起一道絢麗的彩虹,從而建構起了一個互相聯繫、互相延拓的立體課堂。

如此的主題構建型的古詩教學,能引導學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地欣賞古詩,使語文教學有了鮮活的靈魂,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多了一份灑脱和厚重,少了一份蒼白和飄浮。

《所見》的教學反思5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學史上,古代詩歌是五彩繽紛的文學殿堂裏最耀眼的瑰寶,是燦爛的中華文明的象徵之一。從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怏怏大國的詩風詞韻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詩歌短小精悍,字字珠璣,常常是一字驚人,一字道破天機。錘鍊的語句包含着豐富的內容,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一段精彩的敍述。讀者在誦讀過程中,大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神遊萬仞。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對於人類的高尚情操的培養也大為裨益。新教材選編的古詩,集思想美、語言美、藝術美、形式美於一體,同時,在課後又編了小學生古詩教學70首。可見在課改的今天,古詩文學習的重要性。那麼,如何進行古詩文的教學呢?

雖然,我個人對古詩是情有獨鍾的,但是我始終認為古詩教學教師本身應該有深厚的功底,而我自己還好象欠缺了許多,加上古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韻味,更是無法將自己的理解準確地傳遞給學生。而且,我認為,小學生誦讀古詩應該有一定的文化、語言積澱。因此,我雖然喜歡古詩卻不感輕易嘗試。這次之所以選擇上古詩,源於幾個原因。一是去年在網上看到全國第五屆閲讀教學大賽上,王自文的古詩教學課堂實錄,雖然,我沒有親臨現場,但也看得心潮澎湃,網上更是好評如潮。於是,有一種想嘗試的衝動。其二是因為去年的平湖雙高課選了許多古詩,難度很大,我也想挑戰一回自己,最後是因為,我覺得教材選擇這麼多古詩肯定有它的道理,作為教材,我們肯定要教,而且要教好,於是,我就大膽的嘗試了一回,因為女兒生病了,

所以偷了點懶,選擇了去年備好的一份一年級的教案。由於自己的水平和一年級學生的底藴還不夠,所以,嘗試可能不是很成功。下面,我就把自己的教學意圖和大家商討一下。

一、誦讀──縱情地渲染詩味

讀書百遍,熟讀成誦,是語文教學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許多有識之士認為,要搶救兒童記憶的黃金時代,摒棄繁鎖的講解,在青少年中實施中華古詩文的誦讀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蔡玉琴老師在關於人教版小語教材中特別提到:低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順應兒童喜讀好背,記憶力強的特點,鼓勵學生多讀多背,教學重點放在讀、背和識字寫字上。古詩內容教師一般不要主動講,生字詞稍加解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作簡要回答,要把時間放在熟讀成誦和識字寫字上,切不可逐字逐句講解。新課標也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大量事實證明:低年級學生學古詩,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地藉助讀,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閲讀能力及習慣。低年級古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始終以學生讀書為本。於是,在初讀古詩時,我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拼音,劃出生字,做到讀準音,不丟字添字,把詩讀正確流利。自讀後,又指名個別學生大聲朗讀,讓學生相互評議,讓他們糾正指導讀錯的字詞。接着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同桌讀、齊讀。為了激發讀的興趣,我又建議舉行朗讀比賽,組內朗讀後推薦比賽讀,分男女生讀、全體讀等,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

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短短10分中左右的時間,學生讀詩不下八遍,學生讀得不累,而且越讀興致越高,他們的朗讀一次比一次讀得有味,大多學生能夠熟讀成誦,當堂背誦是根本不成問題。

“詩是有聲的畫”。在安排充裕的時間給學生反覆朗讀,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我又以配樂吟誦做示範,學生吟誦的熱情更高了,吟誦的效果也更好了。學生就是在熟讀成誦的過程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美的滋養和藝術美的薰陶。同時我又圍繞詩的題眼“所見“,請學生説説,讀着讀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去感受和體驗詩的優美意境。使學生與詩人產生共鳴,用朗讀表現了牧童活潑機靈的性格。學生讀熟了,背會了,記牢了,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這樣的誦讀,猶如動聽優美的音樂融入於耳,愉悦於心,何樂而不為?

二、想象──入情地再現意趣

古詩文中異彩紛呈地閃耀着美的光華,令人為之心熱,為之神往。其描景記事寫人表意,無不悦人目、動人心、觸人思、怡人情。一首詩就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詩的意境是詩人匠心經營的心靈王國。雖然,我們屏棄支離破碎地分析理解,但是讀了以後,我們也要讓學生明白詩中寫了什麼,這個明白的要求是能借助插圖、情景,明白大意即可。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前一階段學生反覆讀文的基礎上,學生是可以憑藉自己的知識經驗對古詩有所感悟、有所理解的。原來的設想是讓學生交流你讀懂了什麼,但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特點

和水平,我還是不敢放手,於是通過情景的再現來讓學生了解大意,通過想象來感受意趣。

如:片段一

1、情景導入:

一天,詩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腳步,他看到了什麼呢?

(課件演示:牧童騎黃牛的情景。)

2、引導學生髮揮想象説具體説生動。

3、是呀,小牧童騎在牛背上,多麼自在呀,他看到藍藍的天、綠綠的樹、青青的草,紅紅的花,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就唱起歌來了。(播放音樂)他的歌聲怎麼樣?(你的聲音也很響亮)

4、袁枚看到這麼活潑可愛的牧童,聽到這麼嘹亮動聽的歌聲,脱口就吟出兩行詩。

出示: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5、自己讀讀:

試着想想這兩行詩是什麼意思呀,然後跟同桌交流一下,有不懂的字詞把他圈出來,等會兒請大家幫忙。

交流理解:

有不理解的詞嗎?重點理解“振”、“林樾”。

6、看看圖上牧童的神態,聽聽他的歌聲,想象一下他的心情,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兩句詩的意思?

7、他正唱得高興呢,忽然聽到了──(放蟬鳴聲)於是,他就??(想象他會幹什麼)隨機出示圖片。

學生猜測牧童“下牛、閉口、捕蟬”的情景。

這一環節的教學我藉助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將整首詩以“袁枚出遊所見”的故事形式貫穿始終,讓學生形象感知詩中所描繪的畫面,從而讓學生進入詩所描繪的情境中。強調學生的自悟自得,互助交流,重視朗讀的指導。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體會到的詩意,從而積澱語感。最後,我又讓學生做一個小牧童,邊表演,邊誦讀,相信古詩的大意學生是可以明白的。

三、拓展──積極地閲讀和創造

由於古詩語言精煉、意境深邃,往往突破時空的限制,詩意跳躍性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擴展、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盡情地在思緒的太空中翱翔。教師可讓學生藉助畫筆,將詩中描繪的情境簡單地勾勒出來,或將古詩改寫成小故事等等。由於這首詩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於是,我佈置的一個作業是把這首詩編成一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詩從自然中來,從勞動中、從生活中來。在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受到直觀的薰陶感染,我們還可以開展一些有創意的活動,如帶學生走出來,下鄉村欣賞“一去二三裏”,上田頭體驗“汗滴禾下土”,臨池畔傾聽“曲項向天歌”,在夜晚模仿“舉頭望明月”??這樣,詩與意相印證,情與景相交融,使學生在真切的體驗中怡情、悟性、開智、明理。

《所見》的教學反思6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獨在異鄉,觸景生情而寫下的一首古詩。整首詩歌所見之處無不觸動着作者思念家鄉親人的情思,所聽之處無不撩動着作者孤獨鬱悶的心緒。如何讓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走進詩歌寂寥惆悵的意境之中,感觸一位孤獨異客的悠悠思鄉情,我想就從這所見、所聽入手吧!

多種渠道解疑惑

堂伊始,讓孩子們獨自吟誦、有節奏吟誦、全班齊誦,在聲聲誦讀聲中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領悟詞意、詩意。顯然,若要領悟詩意,僅靠誦讀是單薄的,同時引導學生藉助註釋,藉助同伴,最後藉助老師理解詩意。這不僅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了教師的具體指導。在此過程中,相機提問:詩人所到之處見到了哪些景物?有梧葉、秋風、兒童、燈火、籬落、秋江等。繼而提問:同學們是否能描繪這些景物是怎樣的?飄零在空中泛黃的梧葉、蕭瑟的秋風、一縷隱約的燈光,稀疏的籬笆等。如此再度深入提問:你能這一幅幅畫面中感受到些許什麼呢?果不其然,班級中有不少孩子感受到了寂寥的氛圍,這就為孩子們走進詩歌意境奠定初步的基調。

情境渲染悟情感

我試圖設計情境,讓學生聯繫上下展開想象。想象眼前凋零的梧桐樹葉在蕭瑟的秋風中四處飄落,面對此情此景,客遊在外的詩人會想些什麼?想象夜深人靜,寒意正襲向詩人之時,可他卻看見遠處的人家閃耀着一縷燈光,籬笆下閃動着兒童玩耍的身影,料想着兒童正在捉蟋蟀,此時客遊在外的詩人又會想些什麼?如此一問一答,一一往,學生順理成地被帶入情境之中,而走進詩人的內心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過這節,我有幾點感悟:在語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古詩教學不僅要渲染情境,還應引導學生反覆吟誦;備時要準確設計教學中的問題,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

《所見》的教學反思7

《夜書所見》是新課程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組第九課的第一首古詩。這組以秋天為專題,由4篇課文組成。《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角度描寫秋天,有的表達了在秋天裏人們對家鄉、對親人的懷念;有的記敍了孩子們在秋天裏活動的歡樂;有的描寫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裏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聲音,都會使人們心中產生不同於對其他季節的感受。而《夜書所見》這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又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於是那種鬱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

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可以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藉着學校開展的“書香滿校園,古詩伴我行”活動之風,班裏的孩子大都背誦了不少的古詩名篇,但是這首詩對於部分孩子來説,比較陌生,特別是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在閲讀方面也許會有一定的困難。基於這樣的認識,我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一)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會寫“促、深”兩個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三)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本詩是作者客遊在外思念家鄉、親人而作,三年級的孩子長時間離開家鄉的可能性不大,他們對本詩的理解可能會有缺失,因此,我確定了教學本詩的重難點為:感情朗讀,理解詩意,悟出詩情。

《所見》的教學反思8

《所見》是一首充滿了童趣的古詩。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古詩還是初步接觸。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應注意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教學這一課的重點及難點是:通過引導學生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詩中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着捕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該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只有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這種詩趣,他們才能在學習全過程中全心投入,渾然忘我。而一旦學生領悟到這種詩趣,那麼他對詩的意境就體會得更真切。在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我在教學本節課時是這樣做的:

第一,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

想覓得詩趣,須進入詩境。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課的教學,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段,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

1、利用課文插圖,把學生帶到綠色的樹林中,林蔭小道上,牧童和黃牛是那樣的充滿田園的氣息,感受着初夏的新綠和泥土的芬芳,學生的情緒瞬間萌動起來。

2、藉助錄音帶,播放《快樂的小牧童》,在悠揚的笛聲中,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緩緩走來,一下子讓學生融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中。

3、與此同時,我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走在這林蔭小道,你彷彿聽見什麼?很多學生一下子就説,聽到了牧童的歌聲,還有的説聽到知了的叫聲。我繼續追問,還有耳朵靈敏的同學還聽到什麼?學生們楞了一會兒,馬上就有人回答説,聽到了黃牛的叫聲,風吹過樹林的沙沙聲,甚至還有的學生説聽見山澗溪流的嘩嘩聲。他們在自己繪聲繪色的描述中來到了詩歌的情境中,和牧童一起騎牛,玩耍。

第二,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詩歌只有通過反覆朗讀、吟誦,才能完成對它的全方位理解體會。在本課教學中,對於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通過集體吟誦,男女聲吟誦,師生吟誦,分組吟誦,表演吟誦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反覆迴環吟誦中,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想捕蟬又生怕嚇跑蟬兒的憂慮以及“忽然閉口立”的機靈;在吟誦中,孩子們將自己化為牧童,真真切切地領會了農村孩子鄉間生活的樂趣。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課堂中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領悟詩意。教學中作為教師稍作點拔,旨在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激發學生的情感,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所見》的教學反思9

本組課文以秋天為專題,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將秋天的特色描寫出來。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組教學的一個重點。

《古詩兩首》是精讀課文,收錄了葉紹翁的《夜書所見》和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抒發了詩人在秋天裏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這一課安排兩課時,一個課時學習一首古詩。《夜書所見》的教學目標如下:

1、 自學生字詞,會認讀。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我班學生大多是外來工子弟,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在家鄉應該生活着很多親人,而教學本課的時候,正值中秋佳節之後。為了使同學們更好地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在課前,我首先引導孩子們説説在家鄉的親人,以及在中秋節時爸爸和媽媽是如何與家鄉的親人相互祝福的;再朗誦耳熟能詳的《靜夜思》;然後引入新課學習:“同學們,八百多年前,也有一位詩人獨自站在蕭蕭秋風裏,思念着家鄉的親人,寫下了千古偉誦的詩句呢!”

接着播放課文錄音,讓孩子們感受古詩的節奏和韻味;再把時間交給孩子們自由朗讀,自學生字詞,並引導他們在朗讀的基礎上藉助註釋,自己試着理解詩句的意思。

之後是彙報交流,讓孩子們分享自己的理解,説説詩句的意思,我再相機糾正孩子們理解有誤的地方,特別是最後的兩句詩“江上秋風動客情,夜深籬落一燈明。”給人的畫面感強,所以我着重引導了孩子們一邊想像那種景象,一邊誦讀詩句。

最後,根據兒童表演慾望強的特點,讓孩子們比賽演一演詩人,看誰演得像。

通過聽、讀、想、演,使得古詩在孩子們的眼前和腦中一再重現,所以一節課下來,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已能熟讀能誦了。

這一節課較順利達成了教學目標。

關於書寫生字,則安排在第二課時集中指導書寫。

《所見》的教學反思10

《所見》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四組“快樂的夏天”中的一首古詩,這首詩非常的富有情趣: 野外的林陰小道上,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是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着高高的樹梢,而那不知禍的小東西仍在自鳴得意地“知了……”個不停!

第一版塊:創設情境,初讀古詩。

師:在夏天的時候,小朋友都喜歡玩些什麼呀?

教師傾聽學生的談話,瞭解學生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引出古詩《所見》。

師:夏天的農村有許多有趣的事兒,可以捉螃蟹呀,採蓮蓬呀!古時候有個大詩人叫袁枚,他特別喜歡農村的生活,有一天呀,他來到一片樹林邊,眼前的情景把他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於是呀,他把看到的這些寫成了一首詩,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所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麼?輕輕打開我們的課本,聽老師讀這首詩。(學生聽教師範讀古詩。)

師:聽出來了嗎?袁枚看見了些什麼?

生:他看見了一個小牧童。

生:他還看見了樹上有一隻蟬。

生:他看見了一片小樹林,小牧童騎着黃牛在小樹林裏唱歌。

師:原來他看到了一個可愛的小牧童。多有意思的一首詩呀!現在,我們自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好好地讀一讀。

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後,教師瞭解學習情況。瞭解字詞的認讀情況,採用的方法是“蘋果”字卡認讀,讀好了,就表示果子成熟了,可以貼大黑板上的大樹上。在認讀的過程中,教師通過三言兩語的引導幫助學生強化認識:

所:(引導:你在生活中見過這個字嗎?)

閉:(引導:閉上我們的小眼睛。)

立:(引導:立正的立就是這個立。)

蟬:(引導:蟬是一種什麼樣的小動物呀?學生暢談後出示蟬的圖片,小結:蟬是一種特別可愛的動物,夏天的時候,他特別怕熱,就趴在樹上不停地叫,熱呀,熱呀!人們也就叫他“知了”。你看,這隻蟬飛呀,飛呀,飛到了大樹上。(將圖片貼到黑板上的大樹上。))

牧童:(引導:放牛的孩子就叫牧童。)

捕捉:(引導:小動物是最害怕小朋友捕捉他們的。)

師:現在,調皮的字寶寶跑回了家,躲進了課文中,但是,我們還是認識他們,我們一定會把這首詩讀好的。齊讀古詩。

第二版塊:再讀古詩,入情入境。

播放笛子曲:《快樂的小牧童》,課件出示畫面: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快樂地唱着歌兒。

師:(動情地)你們看,你們聽,小牧童坐在黃牛寬厚的背上走來了,他搖呀,晃呀,就像坐在搖籃裏,真舒服呀!小樹林裏,花兒在笑,風兒在吹,蝴蝶兒在飛,多美呀!多快樂呀!小牧童忍不住放聲歌唱,歌聲飛出了密密的樹林。我們來讀一讀這兩行詩。

(學生自由練讀──點讀──點讀──男生讀齊讀)

師:你們都是快樂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樣騎黃牛的?

生:他是這樣騎黃牛的。(邊説邊做動作)

師:做上動作,你再來讀這兩行詩,看看是什麼感覺?

生:(得意的邊做動作邊朗讀。)

師:好神氣呀!小朋友們是不是都想騎一騎黃牛呀?那我們一起做上動作再讀這兩行詩,每個人的動作可不一樣哦!(播放笛子曲:《快樂的小牧童》)

生:(騎黃牛,讀古詩。)

師: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聲那麼嘹亮!(突然停止音樂)“噓!咦?歌聲怎麼停了?你們看,(出示畫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樹下。)小牧童怎麼不唱歌了?他為什麼不唱了呀?”

生:因為他可能唱累了,想歇一會兒。

生:他可能怕吵着別人了。

生:小樹林裏沒別人,他是看見了樹上有一隻蟬,他想把這隻蟬捉回家。

師:你為什麼這樣想啊?

生:因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樹上,大樹上有一隻蟬,所以我這樣想。

生:還有詩的後面説了,“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就是説他想住蟬。

(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體驗到小牧童是想捉樹上的蟬。)

師:小牧童太喜歡這隻蟬了,特別想把它捉回家,於是,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咱們讀這兩句的時候,可要小點聲,千萬別把蟬給嚇跑了!”(引導孩子在讀的時候入情入境。)

(自由朗讀)

師:誰來讀一讀?

生:(很大聲地讀)

師:哎呀,蟬兒飛跑了,你太大聲了。你再讀一讀。

生:(小聲地讀)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注意,可千萬別把蟬嚇跑了。

生:(齊讀)

師:你們説,小牧童捉到蟬了嗎?

生:(眾説紛紜,有的認為捉到了,有的認為沒捉到。)

師:你説捉住了,怎麼捉住的?來,到講台上來試一試,看看小牧童是怎麼捉住這隻“蟬”的?(指大樹上的“蟬”)

生1:(上台後沒有捉到蟬,太高了。)

師:哎呀,樹太高了,爬不上去呀!怎麼辦那?快幫小牧童想想辦法呀!

生2:可以搬快石頭來,踩在石頭上爬。

師:(向四周看)小樹林裏沒有找着大石頭塊呀,再説,石頭塊也太矮了!怎麼辦呀?

生3:騎到黃牛身上去,踩在黃牛的背上,就可以夠得着蟬了。

師:好辦法呀!那你來試一試!

生:(把小凳子當黃牛,踩在黃牛上捉住了“蟬”。)

( 鼓勵孩子有獨特的意見,引導孩子幫小牧童想辦法,克服困難,把蟬捉住。讓孩子用自己想出的辦法模擬表演,捉住黑板上的那隻蟬。)

師:小牧童終於捉住了這隻蟬,你高興嗎?

生3:高興。

師:這隻“蟬”就是你的了,你可要好好對待它喲!小朋友們喜不喜歡這個小牧童?喜歡就記住這個可愛的小牧童呀?

生:喜歡。

師:那我們記住這個可愛的小牧童,我們把這首詩背下來。

(練習背誦)

第三版塊:指導書寫。

一、示範指導:這節課,還有幾個生字朋友,我們要會寫。(粉筆演示,重點指導“林”,木字作為偏旁,一捺改為一點,注意點的位置。)

二、自由練習書寫。(播放音樂:《快樂的小牧童》。)

三、集體評議:引導學生觀看一個小朋友的字,觀察他哪兒寫得好?如果把哪一筆改一改,就更漂亮了?

第四版塊:拓展延伸

學生齊背古詩後教師講述:不止這一首,其實還有很多古詩是寫農村的事兒,老師這兒有幾首,把它送給愛詩的孩子。

推薦古詩:《小兒垂釣》、《池上》、《四時田園雜興》。

古人云:“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見》中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着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該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只有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這種詩趣,他們才能在學習全過程中全心投入,渾然忘我。而一旦學生領悟到這種詩趣,那麼他對詩的意境就體會得更真切。那麼,在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這堂課做到了:

標籤: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yg892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