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點和圓的位置關係》的教學反思

《點和圓的位置關係》的教學反思

《點和圓的位置關係》教學反思

《點和圓的位置關係》的教學反思

1、要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貼近生活。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初中數學,雖然知識越來越抽象,但是隻要我們用心發現,還是可以找到現實生活中的素材。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讓學生體會他們學習的是有意義的數學,這些知識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在享受數學美的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離不開圓,體會到學習圓的重要性。雖然小學階段學生已經對圓的有關知識有所瞭解,但只是一種感性認識,知道一個圖形是圓,還沒有抽象出“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所有點組成的圓形叫做圓”的概念。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把圓與車輪作類比,結合圓規畫圓,得出圓的本質特點“圓周上的點到圓心的距離處處相等”後,就容易歸納出圓的定義。點和圓的位置關係也可以從生活中找到原型。已投射的飛鏢和靶的位置關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是學生既熟悉又比較感興趣的事物。例1的應用更讓學生體會生活中有數學,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

總而言之,本節課確實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也就是關注生活,只不過給生活中的這些現象以新的説法。所以抽象的數學也就顯得簡單了,學生也就更加喜歡學數學了。

2、改變了學習方式。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此,我在課堂中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每位學生用圓規在本子上畫圓,同時要求他們動腦,動口,通過畫圓過程體會圓的特點,以便於歸納圓的概念。讓四位學生分兩組合作在黑板上畫圓,還讓他們談談合作成功的經驗(一位一定要固定好圓心,另一位一定要拉緊繩子的另一端粉筆頭在黑板上繞一週)。所以得出確定圓需要兩個要素即圓心和半徑。在必要時,也讓學生小組合作互相討論,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使之能夠解決較難的問題。

3、問題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從情境中的車輪到為什麼車輪要做成圓形,圓形車輪有什麼特點把圓與車輪作類比有什麼相似之處……,這些問題的設計非常連貫,學生也很主動地圍繞“問題串”思考,自然地得出了圓的概念,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再是例1的具體應用,再次讓學生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整堂課的設計從簡單到複雜,從易到難,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圓和圓的位置關係

1、課件教學中在探索圓和圓的位置關係、探索兩圓相切時的對稱性、探索兩圓相切時圓心距d和兩圓半徑R和r的數量關係時多次運用flash動畫展示,給學生以直觀感受,便於學生理解,同時,增加上課的生動性。

2、授課方式採用分組教學,對課程內容提出問題後先要學生在小組內動手交流並整理所獲得的信息內容,然後在課堂上展示組內成果,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對練習題的設計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

4、授課中貫穿了觀察、猜想、驗證等過程,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的探索過程,“過程與方法”的目標落實比較好。

在授課時適時引導,使盡可能多的'學生真正參與進來,可以採取小組之間競爭評比打分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合作交流、積極發言等各方面的參與情況。當學生回答問題後,無論回答的結果如何,要進行不同程度的關注:對回答結果清晰、正確者給予鼓勵;對回答不準確或不正確者,在其他學生糾正的同時也要給予積極參與、回答問題積極方面的鼓勵,使不同層次的同學都體會成功的喜悦、參與的必要。

在問題的設計上,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問題,問題難度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既要有梯度又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二要考慮到題量的適度,加大練習量,更好地落實知識與技能目標。

垂徑定理教學反思:

垂徑定理的推證是以圓是軸對稱圖形的性質為依據的,因此,垂徑定理既是圓的性質---軸對稱性質的重要體現,也是今後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關係的重要依據。本節內容是本章基礎,是圓的有關計算和圓的有關證明的一個重要工具。

根據初三學生的認知水平,我選用引導發現法和直觀演示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活動、多觀察,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組織學生參與“實驗---觀察---猜想---證明”的活動,最後得出定理。這不僅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

的能力。

由於明確了教學目標,因此在授課中,新知識的引入與使用過程顯得更為流暢,學生也更加的投入。經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垂徑定理的本質:2個條件和2個結論,並能在垂徑定理的基礎上推出其推論。且能應用它們進行簡單的計算和證明,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效果良好。

本節課也存在着不足和需改進之處:

1、在得出結論後,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對定理進行理解和記憶。致使一些中等以下的學生對定理的內容運用時不熟練。2、在訓練中題目較容易,應適當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體會。不僅要把基礎的東西訓練牢固,還要適當提高題目的高度,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獲,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長此以往學生便對數學產生興趣,提高成績也就容易了.

圓的複習教學反思

這幾年我一直在探究複習課的上法。特別是我校開展了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探究課題一來,怎樣使複習課有趣有效,成為我們數學教師的探究重點。對於複習課,學生總會認為是自己學過的知識,學得沒勁,老師上得累,學生學得膩。效果往往不理想,如何上好複習課,提高複習效果?怎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呢?

一、有時由於時間緊張,沒有給學生系統的將知識串一下,只是就題講題,只是給學生了幾條魚,而沒有給他們漁;所以首先應對本章的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梳理。複習課要把舊知識進行整理歸納,這一過程,就是將平時相對獨立的知識點串成線,連成片,結成網。如果教師對複習問題面面俱到,學生會感到乏味,引不起興趣,往往不能深入思考,張口就來,老師成了課堂的主角,學生則是被動接受,老師感到累而學生思維受到限制。因此,在課堂上通過問題的解決整理歸納學過的知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取得效果較好。

二、其次要提煉方法形成知識結構,圓有哪些性質?三大性質定理學生首先要明確,以及各自適用的的題型。點與圓、線與圓、圓與圓的關係分別是什麼?有關的題型又是什麼?在講課時通過典型的代表性的題目的講練結合,學生可以通過解題後的反思提煉方法,形成知識結構,加深了對定理的理解。複習不是知識的簡單再現,在複習過程中,教師也應是堅持啟發引導學生髮現思維誤區,總結方法為主,輔之以精講。充分發揚教學民主,給學生以足夠的思維空間,對於解題思路的探討過程,讓學生真正理解,從而提高複習質量和複習效率。

三、再有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消化一節課中所學到的知識;切記不能為了趕課程而讓學生獲得的知識成為“夾生飯”應讓學生自己先整理一下知識點,上課教師再補充一下,使學生能系統的掌握知識;老師們往往有這樣的感覺:上覆習課時間總是不夠用。即使這樣我們也要給學生足夠的消化吸收的時間,否則,老師的任務完成了,而學生大都在一片迷糊中,這樣的課就沒有什麼效果了。圓這一部分的複習我是安排了四節課,相對來説,效果還是不錯的。

標籤: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yg7qe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