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課文《翠鳥》課堂教學反思

課文《翠鳥》課堂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文《翠鳥》課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課文《翠鳥》課堂教學反思

課文《翠鳥》課堂教學反思 篇1

課前安排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蒐集有關翠鳥的資料。運用自己已有的語文學習經驗與方法去自主識記生字,以便課文的理解。本人在教學上着力設計了朗讀的訓練與課文同步的寫作練習的實踐,本課在教學時間上不受限制。

在教學思路上: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自主閲讀課文,對文本內容整體感知;讓學生逐段有序地學習課文。緊扣文題展開教學,明確課文寫翠鳥的樣子,動作、生活習性等特點,從中感悟作者對翠鳥的喜愛。在這其中本人是將本文段與學生熟悉的動物“一一對號”訓練,説一説,寫一寫。比如,第一自然段也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寫了翠鳥的外形特點,可以説是學生最好的下水文段。引導學生抓住翠鳥“爪子、羽毛、眼睛”反覆練習句式,填讀句式。學生幾乎是熟讀成誦了,我立馬讓學生掏出本兒也像本文作者一樣,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園,用上文本中的寫作方法,寫出自己對所寫動物的可愛之處。15分鐘左右大部分學生完成了,感覺樂呵呵的。

下面是一女孩兒田青苗寫的一段話:在我家有一隻大公雞和大母雞。是過年的時候,媽媽在舅舅家買來的,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大公雞。大公雞的頭上的羽毛像紅色的頭巾,繡滿了黃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橙黃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淡黃色的對襟,公雞的尾巴像一把五彩的扇子。它高大雄壯,黃黃的腳掌站在地上直跺的,走起路來咚咚直響;小豆子似的眼珠骨碌碌直轉,一張尖尖的嘴神氣又可愛。學生這段話不但寫出了公雞的來歷,還能從中取捨,寫出了公雞的外形特點,是符合文本寫作特色的。

以下的兩個部分,鼓勵學生用以上的學習方法,先熟讀,理解關鍵字詞的作用,學着這些方法自已去接着上段仿寫的動物,抓住所寫動物在某項活動中的動作特點,注意動詞運用的準確性。學生完成情況比第一部分還好,幾乎都能抓住自己所寫對象在某項活動中動作描寫。特別是寫貓的學生,寫得更好。(學生習作片段略)。再把學生從實踐中拉回文本,不用老師去提示,大多數學生能勾畫句中的關鍵字,並能説出自己的感悟與體會,還能仿説這樣的句子。比如“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叨起小魚,貼着水面往遠處飛走了。”“蹬、叨、貼”寫出了翠鳥的動作之迅速。有的學生寫的是貓,捉老鼠,有的寫的是公雞捉蟲,有的寫的是青蛙捉蟲……真不錯。

最後部分我牽着走了。因為愛……所以寫……説明動物與人類要和諧相處,這是一種教育意義。抓住文中結尾“希望”一詞,多麼想……可又不能……。還是一種愛。就這樣“讀讀寫寫”“寫寫讀讀”“對一對”“練一練”不但完成了教學,寫作也跟上來了,而且很務實。學完本課,本人感到教得輕鬆,學生學得輕鬆。回到家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思路:

一、引導學生妙悟寫法。

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文本中作者在介紹翠鳥時,雖緊緊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動作上的特徵,但表現方法不是簡單地平鋪直敍,而是採用了擬人,比喻,對比等多種方法。比如、“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中的“喜歡”“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中的“等待”無不反映了作者賦予翠鳥的人格化的色彩。

二、引導寫法運用。

如何抓住事物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首先要根據事物的特點仔細觀察,初步確定從哪些方面體現事物的特點。然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具體描寫。其次展開豐富的想象,把事物寫法。比如説,寫“家鄉的美”就可以通過對家鄉的花草樹木,家鄉的建築,家鄉的街道等進行描寫,從而突出“家鄉的美”這一主題。在引導的過程中特別提示學生,世間萬物,多姿多彩,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種東西,由於設計,製造的不同也會各有獨特的地方。本文對翠鳥的介紹作者就緊緊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動作上的特徵,將翠鳥的美麗,敏捷,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這還得回返文本,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地描寫呢?第一要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在寫作文之前,要對所寫對象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細緻觀察,或從上到下,或從整體到局部抓住它的形狀,大小,顏色及各部分的特點。第二,怎樣展開豐富的想象,把事物寫“活”。如寫“小鬧鐘”可以從整體到局部抓住形狀及各部分特點來寫的,特別是對鬧鐘正面的圖案展開想象,把畫面描繪得形象逼真。

三、引導學生在寫某物外形及某物具體功能的聯繫。

比如,翠鳥的外形特點與捕魚的本領之間有何聯繫,作者為什麼這麼樣安排文路?翠鳥在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關係密切,正是由於翠鳥具有體態小巧玲瓏,眼睛靈活,嘴尖而長的特點,加上它獨特的身體構造。翠鳥的羽毛裏隱藏着許多氣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體,藉此可在水中迅速潛游而不致弄濕羽毛。翠鳥在插入水中的瞬間,能夠精確到調節因光線的折射而造成的視差。進水後仍能保持極佳視力。(查資料知)它在抓魚時才會如此敏捷迅速,二者之間有着必然的因果關係。

四、落實練習。

朗讀、背誦、討論、交流句意。

五、綜合性學習。

緊密聯繫本單元專題“環境保護”展開。可以實地調查小河的污染,空氣的污染等都可以作為綜合學習主題。以習作練筆為輔,可以寫童話。如“小河為什麼哭泣”“還我清澈的小河”等。

總之,“教材的點,實踐的面”不會過失的。語文能力的體現是語言的交流與寫作的運用,能否怎樣説,怎樣寫,這就是本人心目中的語文教學。

課文《翠鳥》課堂教學反思 篇2

一、以畫見悟,畫出情趣

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中年級學生尤其如此。於是,我課前設計了讓學生給翠鳥上色和課上介紹翠鳥外形的教學環節。其意義有三:一是可以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段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鳥形象;二是這樣做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三是訓練説的能力。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給翠鳥上色是手段,按順序、有感情生動描述翠鳥的外形特點則是目的。

二、同中求異,注重積累

剛開始上課,我就問學生:“剛才聽老師講課時,我發現同學們特別喜歡翠鳥,你最喜歡它什麼呀?”當學生説道羽毛鮮豔時,我又問“誰還喜歡它羽毛顏色?你還能換個詞形容形容嗎?”學生有的`説“好看”、有的説“漂亮”、有的説“五顏六色”、有的説“色彩斑斕”、有的説“五光十色”、有的説“光彩奪目”……我又説:“你們的詞彙真豐富。那書中用的是哪個詞?(板書:羽毛鮮豔)這麼多詞,作者為什麼要用鮮豔呢?”這一環節的設置,不僅使學生知道哪些詞可以形容翠鳥羽毛顏色的漂亮,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積累了詞語,而且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在發散中,注重比較,尋求最佳。這也就在求同中求異,求異中求佳。

三、扣讀導悟,讀出情趣

如果説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情趣則是語文教學的精神催化劑。在教學翠鳥等魚、捕魚的部分,我以“誰有勇氣也來讀讀這兩段”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讀的過程中以“聽你讀,我怎麼感覺不出翠鳥飛得快?”“同學們自己小聲練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體會‘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一動不動’,看應如何讀出變化。”“我們進行男女生比賽讀”。最後一自然段的“我聽你讀不像老漁翁,像二三十歲的打魚的人。”“下面聽別人讀讀,猜猜這個老漁翁有多大歲數。”在一個寬鬆的環境中點出學生讀書的不足,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四、讀寫結合,寫出興趣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不僅需要模仿,而且善於模仿。這是因為小學生受知識、經驗、情感等因素的侷限,他們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可以説小學生的最初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中年級學生初學作文更是如此。葉聖陶曾經説過:“課文就是最好的範文。”所以小學作文可以從模仿起步的。本課在對翠鳥外形描寫的這一段話就是一個讀寫訓練最佳結合點,是練習寫作的好材料。全段圍繞“鮮豔”一詞,分別從頭部、背部、腹部具體描寫。在讓學生真正理解這個片斷後,我要求他們嘗試模仿這段話介紹鳥的外形。學生在這一環節表現還是不錯的。

雖然如此,講課中依然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方説,讓學生到各位老師那裏介紹自己的本領時,學生因為膽小、沒有見過世面,出現了扭捏、扎堆、只到自己認識的老師那裏介紹的現象。而我又沒有及時改為組內介紹,只顧一味的鼓勵學生大膽去介紹。這影響了學生內化課文的效果。今後在教學時應注意因勢利導、見風駛舵,提高教學中的應變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yg4mv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