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精選5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精選5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1

在這節課上,我並沒有單純地逐字逐句地講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創設的情境,抓住對重點字詞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詩的大意,新課標也明確地指出了對於閲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即可。而且,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學習古詩的一定基礎,完全可以通過突破重點字詞的理解去解讀詩的大意,所以我把重點落在想象詩歌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上。

根據上述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個教學目標,就是突破重點字詞,理解古詩的大意。第二個目標,就是領會古詩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這也是本首古詩的教學重點。古詩的學習,更應注重對詩人內心情感的體驗。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發的心靈獨白,那麼詩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幾個句子裏,所包含的情與感,更是顯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導學生去理解和體會詩人那時那刻的內心世界,是學生真正讀懂古詩的關鍵。第三個目標,是注重古詩的朗讀和積累。古詩是很具有一種韻律之美的,多讀古詩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語感和朗讀水平。小學是基礎教育,多積累古詩是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打基礎的,小學生是記憶的最好時期,就更應該讓他們多積累古詩,讓他們通過反覆的誦讀,轉化為內在的修養。

為了達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我在課前就預先製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課前蒐集了李白與孟浩然、黃鶴樓、廣陵等的相關資料,整個教學流程就按照“情景導入,瞭解背景,課題質疑、自學釋疑,感悟詩境、誦讀詩文”來進行。

一、情景導入,瞭解背景

在上課前,講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順勢就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反思]在這一板塊中,迅速帶領學生進入本節課的學習。交流資料,達到資源共享,從而使學生對古詩的寫作背景有了一定的瞭解,讓他們真正地走近詩人,體驗其人、其境,併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課題質疑、自學釋疑

在這一個板塊中,第一步就是讓學生首先緊扣一個“送”字引導學生提問題(誰送誰?在哪送?送到哪?何時送?怎麼送?)第二步就讓學生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藉助註釋和收集的資料,在小組中自行解決以上問題。

[反思]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通過自學與小組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充分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訓練學生自學和口語表達能力,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三步就是讓學生彙報自學情況。在學生彙報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困難,我就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何時送”和“怎麼送”這兩個問題。

在處理“何時送”這個問題時,我注意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感悟煙花三月的美麗,體會作者對友人在這麼美麗的三月到揚州去的喜悦和羨慕之情。同時也注重引導了學生入情入境地讀。

[反思]讀書要展開想象,這是讀書的好方法。本詩中“煙花”一詞是學生感悟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就通過讓學生用優美的詞句來表現三月的美麗,不但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還訓練了語言,促使學生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並之得以活化。同時又輔以課件展示煙花三月的美麗,讓學生感到三月的美麗,美得並不空洞,為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奠定了基礎。

三、感悟詩境、誦讀詩文

在本環節中,學生通過第二板塊的學習對詩的意思已經大致瞭解了,所以通過學生再讀詩句,就肯定會在詩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質疑。果然不出我所料,學生很快就在看似矛盾處提出了問題。比如:“這時長江裏只有孟浩然的一條船嗎?李白為什麼只見‘孤帆’呢?”“為什麼帆船會走到天空裏去了呢?”等問題。

在解決深層次的疑難後,我再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最後兩句詩句,用自己的情感去誦讀古詩,用自己的聲音抒發自己的情感,就使孩子們與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反思]我這樣處理,主要是促使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抓住關鍵詞語‘孤帆’‘碧空盡’深入理解,進而領悟全詩情感,看似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以便孩子們更深入理解孟浩然和李白之間的深情厚誼。

總之,在課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學生,努力給他們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環境,給他們自讀自悟的機會,爭取使學生都“動”起來,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目的。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1、語言不夠精煉,沒有經過精雕細作。2、節奏顯得前鬆後緊,整體把握不夠好。3、對於難點的突破,由於時間的關係,現得比較匆忙等。但我相信,隨着經驗的積累和不斷地學習,以及個性化教學風格的形成,以上這些不足會逐步得到克服。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2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短短28個字表達了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通過組內交流課執教這一課,我的收穫還是不少的,有喜有憂:

在教學中注重體會一:煙花三月下揚州——三月的揚州煙霧迷濛、繁花似錦。在這春光明媚的陽春三月,是大家相聚的大好時光,可好友即將遠行,分別時的戀戀不捨使人感到憂傷。陽春三月的美景與故人離別時的憂傷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為後面學生的想象做好鋪墊。在交流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抓住“煙花三月”的傳神,來引發學生對春天美景的遐想,聯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藉着一喜一憂讓學生説説、演演臨行前,李白的心情如何?又會對孟浩然説些什麼?讓學生通過感受、理解,再用言語、行動表達內心情感,融理解、感受、運用於一體。這是反思一。

老朋友乘船漸漸地遠去,“我”望不見老朋友了,只能望見滔滔江水向天邊奔流。作者心中“流”的僅是長江水嗎?這又是一個研讀點。在教學中,我巧設疑問下“金鈎”,通過情景描述,誦讀激情,啟發誘導,學生感悟充滿了靈性、洋溢着人情,教學也由此走向成功。

師:滾滾東流的僅僅是長江水嗎?

生:流的不僅是水,還有李白心中的那份情,一份依依惜別之情。

生:是呀,流的還有李白對孟浩然的思念之情。

生:還有李白的祝福之情。祝老朋友此去能一帆風順,萬事如意。

師:這一份份情誼,都像這滾滾長江水一樣,流向廣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

一個“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時此刻,難道我們還能説作者心中流淌的僅是長江水嗎?通過這樣設問、點拔、交流,學生深深感悟到的是作者對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別之情。這是反思之二。

據史料記載,李白與孟浩然的關係非同尋常,相似的經歷和遭遇,致使兩人成為生死之交。他們一生中雖然相聚次數不多,但每次相聚後的離別是那麼的依依不捨,《送孟浩然之廣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黃鶴樓與“我”告別,坐船順長江水東流而下,越去越遠。長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嗎?其實,陽春三月,長江上千帆競發,不會只有一條船。可作者為什麼把孟浩然的船稱為“孤帆”?這是因為在作者看來,故人是隻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麼的孤單。這個“孤”不是客觀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正是這個“孤”顯出兩人情誼之深。所以,“為什麼把孟浩然的船稱為孤帆?”是教學的研讀點之一,是引導學生挖掘、體驗詩句豐富的人文內涵,促成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的一個關節點。可當時我沒有發現、把握這一教學契機,引發學生深入感悟。致使教學索然無味,人文薰陶和感染不能潛移默化。這是反思之三。

語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滲透在字裏行間,對學生進行人文薰陶,他們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師引導是關鍵。以上教學片段不正是有力的説明?教師巧妙的啟發、引導,融情感於詩句之中、讀者心中。所以教師須研讀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擁有足夠的人文意識和人文積澱,在語文知識教學、能力訓練中有意識地貫徹人文精神,潛移默化,春風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3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第六組課文的主題是“人間真情” ,精讀課文《古詩兩首》安排了兩首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其中的一首。

本詩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開元盛世,陽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樓,繁華都會——這樣的創作背景使盛唐詩人筆下的這次離別在感傷之外,更充滿了少年人青春昂揚的氣息,充滿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麗,體現了盛唐獨有的精神風貌。因此,在“送別詩”中獨放異彩,是歷來傳頌的名篇。

引導學生誦讀是經典詩詞教學之根本,誦讀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語言和精神的言語感知活動,“讀”是主線,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讀準、讀通、讀出節奏、讀出詩韻、讀出詩情,層層遞進,顯象得意。隨着對古詩語言逐步深入的品味,隨着放飛想象產生的多彩體驗,學生的古詩誦讀能力漸漸趨於個性化,成熟化。

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歸納、積累學習的方法,以培養學生今後獨立閲讀古詩的能力。各個步驟結束時及時總結並寫在黑板上,成為板書的一部分。

注重氛圍的創設,注重引導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4

詩,永遠是美妙的代名詞,《古詩》,更是以其深邃古樸的意境感染着我們。華夏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裏,誕生的那無數膾炙人口的優秀詩篇,更是朗朗上口,韻味無窮。其中送別詩更以其獨特的魅力感染眾人,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山水,或沉醉於江湖。詩中離別依依之情躍然紙上,怎不叫人為之驚歎,為之折服。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正是這樣一首傳唱千古的名篇,詩人李白寓情於景,傾訴着離別。原本送別之中必然會有互訴衷腸,互致珍重的話語,但詩人卻惜墨如金,只寄情於江水,以水傳情,更顯示出開闊深遠、超凡脱俗的送別意境,表達出含蓄深沉的送友之情。如何讓學生自己去領略其中的意境,達到與詩人“同情共感”的藝術境界呢?我想:只有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大膽想象,把送別場面拉到孩子們眼前,讓他們模仿課文,自編古詩,來開拓和深化意境的創造,這樣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文學鑑賞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

一、從初讀裏瞭解古詩

情境教學的基礎必定是建立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的,沒有良好的底藴又如何可以體會美好的情感?詩是有韻味的文學,沒有熟讀成誦,又怎麼能體會其中的精髓呢?於是,在介紹完詩人之後,我設計了一個讀的環節。讀,卻不是搖頭晃腦,漫無目的、有形無實的吟誦,讓孩子帶着問題去讀,去思考,才是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在初讀的過程中,讓他們談談了解、在詩面上做做文章。我要求孩子們動起筆來畫一畫,把自己的瞭解批註下來,把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還是那句話“不懂筆墨不讀書啊!”。就是在這樣的初讀中,讓他們從生澀的朗讀裏學會思考,而後又在思考中感受詩中的“景”。

二、在細品中理解詩意

完成初讀後,再次細細品味詩詞,古人説“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果然不錯啊!在反覆誦讀的學習活動中,原本生澀的詩句已然漸漸清晰明瞭,如同撥開濃霧一般,一一展現在學生們的眼前。此時,我適時地讓學生展開質疑,“你們真行,初讀古詩就可以瞭解這麼多。那請你們再放聲的朗讀一遍,這次把不理解的用你常用的符號畫出來。”緊接着進行集體討論,結合課文註釋解決發現的問題。(我在一旁適時地點撥了一些,發現他們的思維特別活躍,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在這裏得到了體現。)最後,利用小組彙報的機會,讓孩子來説説詩句的意思。雖然孩子們的語言並不準確,也還不能感悟到詩中的美,但聽了他們頗具文學性的譯文,我知道他們在細細品味的過程中,已經揭開了詩中之“意”。

三、在想象內領悟情感

情感,往往是厚積薄發的,特別是在這一篇詩作裏,詩人李白並沒有把情感直接地表達出來,他把這份情感巧妙地融進了黃鶴樓周圍的美境裏。 一江春水,一葉孤帆,無不處處藴含着這位大詩人對孟浩然無比嚮往之情。遺憾的是,學生稚嫩的心靈有怎麼能理解呢?這時教師的“導”便應該不失時宜的出現。在教學設計裏,我將李白與孟浩然的友情大致敍述了一番,讓學生稍微瞭解了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如此的鋪墊如同一塊小小的碎石,必然會泛起層層漣漪。我適時地拋磚引玉,一層層剝開詩作中藴含的真情: 從“這樣的朋友遠行,李白的心情將如何?”——“若是朋友要去的地方美麗無比,李白會傷心嗎?”“如此説來,李白會把孟浩然留住嗎?”連續的幾個問題,並不是盲目的,它們引領着孩子們的思維,一步步走向詩人情感的最高峯——“嚮往”。是的,正是這嚮往之情,當李白意欲同行而又不能時,才會面對滾滾江水,寫下這感人的詩篇。讓孩子們從對古人的崇拜中,走進意境,走進詩句,感悟到詩人對朋友那種真摯之“情”。

四、遊情境中感悟延伸

詩的教學本該結束了,但文本的結束並不能滿足孩子們的慾望,他們仍然激動着,渴望着。他們需要一種方式來宣泄心中的情感,朗讀就是其中之一。於是我更近一步的創設情景,用舒緩的語氣引導孩子入情入境展開想象:“李白此時想對孟浩然説些什麼?”“祝你一路順風!”“我多想和你一起去揚州啊!”……孩子們用他們自己的語言描述着這份不捨,不僅在情感上得到昇華,更在語言上得到了訓練。接着便是我的引導:李白是一個浪漫的詩人,是一個喜歡山水的人,他多希望也能到揚州去玩玩。更主要的是,他多希望和自己敬佩的朋友——孟浩然一起去遊山玩水。可是現在他只能看着孤單的小船遠去,煙花三月,長江上本該是千帆過盡的,可是他的眼裏卻只有孟浩然的那艘小船,心裏還在為朋友的遠行依依不捨。於是他輕輕地吟誦下這首詩。是啊,那小船最後也漸漸離開了李白的視線,只能看到奔騰不盡的長江滾滾東流而去。他無不感慨地再次吟誦了這首詩。

有人説這只是一首寫景的詩,你看:黃鶴樓,煙花三月,孤帆遠影,長江東流,這明明是寫景啊,可是,它真的只是單純寫景的詩嗎?(不是)那它寫了什麼?(寫情)寫了什麼情? (依依惜別之情,寫下了詩人對自己敬佩之人一種嚮往之情。)那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情再來朗誦一次這首詩。

學生的情感在朗讀裏得到了抒發,或舒緩,或若有所思的長吟,無不體現着孩子對詩文的理解。 在這時,我適時地要求孩子們進行背誦,這樣的情感,這樣的詩句,如果不通過背誦來積累,將會在下課鈴拉響之後煙消雲散,背誦能使這樣的情感逐漸融入、內化。當然對學生們來説,背誦是多麼枯燥而又無味的事情啊,只有展開翅膀飛將開去,才是他們所期盼的,那就讓他們也作作詩吧!我把自己寫的詩展示了一下,學生的思維開闊了起來,每個孩子都參與進來,帶着濃厚的興趣,紛紛動筆寫下了自己的“大作”,而其中更不乏突出的作品。(見附)孩子們的心情在飛揚,思緒在膨脹。我很高興可以看到這樣其樂融融的場面。我相信此時此刻,孩子們的心終於走進了古詩深邃的意境中。依然身臨其“境”了。

《古詩》——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在我和孩子們的互動中活化了教學過程,通過讀詩文——解詩意——感詩情——入詩境這樣的教學過程,重新煥發了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較好地體現了古詩教學的特點,把孩子從生澀難懂的詩文中解脱出來。可提倡的是:形成了一次有趣的語文活動,加深了孩子對古詩的印象,提高了孩子們學習古詩的興趣,讓孩子從毫無實際意義的誦讀中走出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有這樣,中華文化的寶庫才有可能被他們挖掘,被他們稚嫩的思維所接受。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5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短短的28個字表達了一種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同時又有一種闊大深遠的意境。這是唐代時期非常盛行的送別詩中的佳作,讀來很有韻味。

上這首詩歌前,我的本意既想教給學生一種學習古詩的方法,又希望學生能發散思維,大膽想象詩人與朋友分別時的畫面。於是,在在教學設計上,我從題目入手,抓住一個“送”字,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覺得就一個字來提問非常新奇,紛紛舉手想要發言,在熱鬧的發言中,我步步啟發,引導他們提出了“誰送誰”、“在哪送”、“送到哪”、“何時送”、“怎麼送”、“為什麼送”六個問題,讓學生圍繞這六個問題去反覆讀詩,一一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理解整首詩發生的背景、體會煙花三月的美景、感受詩人李白的難過和對友情的珍重並進行感情朗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的高。

有人説:詩歌是無聲的音樂。因此在課堂中要讓學生享受古詩的韻律美,畫面美以及整體美,以達到情感薰陶的目的。“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龍》。要使學生披文以入情,教師就必須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披文入境,進而入情。在 “悟詩情”教學環節時我讓學生先朗讀古詩再觀察圖畫最後音樂渲染,通過移情,換位思考:“如果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你會對即將離開的孟浩然説些什麼?”學生的情感體驗被調動起來,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上流淌的是詩意的語言,湧動的是真實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維的火花。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們積累背誦。同時指出: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的聚散離別,請你用幾句話,寫一寫與親人或好友離別時的場景或心情,並恰當運用學過的詩句來表達。這樣的教學,不僅增加誦讀積累的數量,也是一種初步的對比學習,激發並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和熱愛。最後的練筆意在讀寫結合,古為今用。

當然,這節課上也有不足之處。例如,課前學生收集的東西較少,一節課下來總覺得學生了解有關這首詩方面的信息還是太少,沒有拓寬學生視野。這也許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更應該注意這些,這樣一來既便於老師把握課堂教學,又利於學生的進步,拓寬學生視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xrkq8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