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橘逾淮為枳》教學反思

《橘逾淮為枳》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教學思路源於餘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法,四個環節:講一個故事——做一次研究——想一對問題——聽一次講座,很明顯,分別要完成:整體感知——字詞落實——內容析讀——拓展積累,因此這堂課最大的優點是思路清晰,層次明顯。但因為是初次這種教學設計方法,不足之處也相當多。

《橘逾淮為枳》教學反思

正如王校長指出的,首先,板書很差,當然這是因為自己的字從小寫得就不好,後來也沒怎麼練過,就入職前練了一段時間,效果也不明顯,有必要現在開始好好練了,畢竟這是優秀語文老師的基本素養

其次,板塊與板塊之間缺乏銜接。當“做一次研究”完成之後,直接説“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想一對問題”。這確實很突兀,不自然,如果有一段總結之前的內容,又能開啟下面的活動的過渡性語句,就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了。這一點,經常被我忽略,今後該是一個需重視的問題了。

再者,“做一個研究”,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一點固然很好,但在學生交流研究成果的時候,如果把他們的'文字投影,讓大家看到,而不是用學生的答案來認證自己預設的媒體,那效果會好得多。因為自己預設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成不可能完全一致,這就導致我在呈現預設的時候沒有和學生的成果協調起來。

此外,導入也可以更好一些。出示人名,學生可能不熟悉,如果用“完璧歸趙”的成語來導入,那不但能達到先前的效果,還能幫助學生積累,有助於他們今後的考試。

還有許多細節方面的不足,比如複述故事的時候不一定要“起因+經過+結果”,也可以是“誰+幹什麼”,這種更簡練的概括模式也要教給學生。還有“重要字詞”不應該和“一詞多義”、“通假”、“古今異義”等分開,事實是“一詞多義”等本身就涵蓋了“重要字詞”,因此今後總結重要字詞的時候只要從歸納的那幾方面的文言現象來做就可以了。

以上是從這節課中看出的一些問題,今後若都能改善,教學效果當更上一層樓。

標籤: 教學 反思 橘逾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w9427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