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1

以小朋友們喜歡的“你喜歡哪個課外活動?”引入,新穎、有趣,使學生在開課階段情緒就處於十分活躍的狀態。“要想知道喜歡哪個活動的同學最多,該怎麼辦呢?”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了學生的內在知識衝突,誘發了學生探索的熱情,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必要性,統計與生活密不可分。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

將過去的老師講變為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過學生之間交流調查方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小組合作前,教師提出了十分明確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項,為後面的調查做好了準備。

在小組合作調查中,教師不停地巡視、指導,與學生一同投入到調查之中,尤其關注需要幫助的小組,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促進了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係,同時,也使學生經歷了蒐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從活動中體會到成功感。使學生認識到統計的結果和調查的人數必須一致。

在彙報的過程中,不僅使學生明確了各組採用的方法,而且各組之間取長補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培養了學生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

本課能較好地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融入其中。從整體上創設了一個完整的情境,圍繞“喜歡哪個活動的同學最多?”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同學們情緒高漲,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感受到統計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情境的創設者、知識的引導者、活動的組織者,而參與、體驗、主動獲得知識的是學生自己,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教學思想。

但在小組調查時教師指導的不夠到位,小組內同學合作得不夠理想。上課靈活應變的能力還不夠,以及引導學生的語言都還很不到位,評價學生時缺乏創造性語言。在活動課的開展中能放能收,如何在玩中真正學到知識是我這節課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在學生合作等方面加強指導,注意平時的培養與提高。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2

統計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通過這些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本課教材與上一冊的教材比,最大的變化就是隨着統計數據的增大,條形統計圖的每格代表2個單位或多個單位。

教學一開始,以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喜羊羊與灰太郎”引入,新穎、有趣,使學生在開課階段情緒就處於十分活躍的狀態。要想知道四個卡通人物中,喜歡哪一個的人數最多,用什麼方法能知道?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了學生的內在知道衝突,誘發了學生探索熱情,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必要性,統計與生活密不可分。

第二,實踐活動。①全班參與收集過程,強調語言完善。②如何記錄調查得到的數據?學生就記錄的符號有打“√”、畫“○”、畫“△”、畫“正”字等等,學生一致認為用畫“正”字的方法比較簡便,全班一起用這種方法記錄。引出統計圖後,發現“一格表示1”格子不夠的問題,共同探討出“一格表示2”的方法,從而解決了這一課時的重點。

從準備試講到比賽我收穫頗多,同時也認識到自身在課堂教學方面的諸多不足:1、讓每個孩子經歷收集過程中,我忽視了督促在黑板上記錄的孩子,導致統計的總人數和班上的總人數不吻合。2、在學生畫統計圖的時候,花的時間太長,導致拖堂。3、分析統計圖之後,應對孩子加以追問。例如:統計全班喜歡的體育運動,最後問“看到這幅統計圖,你想對學校提什麼建議?”有的孩子可能會説,或都引導他説:“喜歡游泳的小朋友這麼多,我想建議學校開設一個游泳興趣班,使這些小朋友的興趣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樣一問,又可以給這節課增添一點點色彩了。

總之,在小學階段就要重視對學生統計觀念的培養。引導他們真正投入到統計的全過程,體會到數學為生活服務,從而實現“人人學有用的數學”。

整堂課肯定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慢慢地改正。通過這樣的磨鍊過程,讓我的課堂教學又有了新的進步,我會繼續努力!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3

在二年級上冊已經安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初步知識,學生學會了運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單、複式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並解答簡單的問題。因此,我在下冊的這節統計課上,首先以讓學生齊動手操作、與教師共同合作完成統計表與統計圖為回顧舊知識的主要學習方式,做到與新知識的銜接。隨之,引用兔博士的話“還可以用下頁條形統計圖來表示”導入新知識。在新授知識時我採用的是懸念式,即“你知道條形統計圖是什麼樣子的嗎?”來激發起孩子們的好奇心。隨即我出示一張未完成的條形統計圖的`課件,再由大家共同合作,齊心協力完成它,並讓學生觀察兩個統計圖,讓他們自己發現異同,進一步深化知識。接着做課本的練習,以檢測鞏固。最後安排立一個課下調查活動,統計我班同學最喜歡吃的蔬菜。

考慮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我讓學生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的顏色。我想進行與他們自身有關的學習活動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首先我以課件的形式出示了一張絢麗多彩的彩虹圖片來激發起孩子們興趣,並導入到課題。“彩虹的七種顏色中一定有你們最喜歡的對不對?”“想不想知道咱班到底有多少人和你喜歡同一種顏色?”這樣一來孩子們的熱情高了。為了讓孩子的熱情保持住,我又採取了用“貼橡皮泥”的方法來計數,具體做法如下:教師邊示範邊講解,“我呢,非常喜歡紫色,我就把紫色的橡皮泥粘在黑板寫有‘紫’的地方,非常簡單吧!”為了讓孩子人人蔘與,但又為防止課堂紀律亂,我又採取分行的形式。通過孩子們課堂上的表現,發現孩子確實願意接受又樂於接受。

授課的大部分形式是教師與學生共動,共同合作,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體驗到了合作的力量。具體細節:在填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報數我在黑板上繪圖。這樣做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具體更直接的看到圖表的製作過程,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下將知識內化。但也有學生獨自完成的學習活動,如:自己動手完成象形統計圖以及課本中的練一練,可以讓學生感到自己也能行。

同時又安排了拓展延伸部分,讓學生動腦想一想:用統計都可以調查(最想調查)什麼?他們的想法可能很幼稚但仍需鼓勵,並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想法在課下實施。我的用意是讓他們懂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最後又通過滲透人文性的知識“多吃蔬菜多健康”讓學生在課下搞一個小小的實踐調查活動,統計西紅柿、黃瓜、土豆、青菜、豆角5種蔬菜中我班同學最喜歡吃什麼。並且這項調查又可以解決孩子小不會製作圖表的問題,因為學具袋中已為孩子準備好了。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4

在二年級上冊已經安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初步知識,學生學會了運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單、複式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並解答簡單的問題。

因此,在這裏我以同學們喜歡的“動畫片”引入,新穎、有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在開課階段情緒就處於十分活躍的狀態。“該放哪部動畫片呢?同學們的意見不統一怎麼辦呢?”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了學生的內在知識衝突,激發了學生探索的熱情,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必要性,統計與生活密不可分。聯繫生活實際,給學生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展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

將過去的老師講變為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意識的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通過調查方法的變化,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學生興趣正濃時,又結合學生喜歡的體育活動來組織調查,小組合作前,教師提出了十分明確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項,為後面的調查作好了準備。

在小組合作調查中,教師巡視、指導,與學生一同投入到調查之中,將傳統教學中單項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促進了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係,同時也使學生經歷了蒐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從活動中體會到成功感。使學生認識到統計的結果和調查的人數必須一致。

總之這節課能較好的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從整體上創設了一個完整的情境,圍繞“該放哪部動畫片?同學們的意見不統一怎麼辦?”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同學們情緒高漲,主動參與。教師只是一個情境的創設者、知識的引導者、活動的組織者。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勇於實踐。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5

從現代課程理念來看,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學生主動發展的過程。因此評價一堂課,最重要的是要看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自始至終參與了學習的全過程,他們學習的情緒是不是達到了興奮點,是不是獲得了主動發展。基於這樣的觀點,我的反思如下:

首先,我試着在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方面做了一點嘗試。

1、創設故事情境,讓學生樂於參與

《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這就要求數學教學從內容到方法要更貼近兒童,儘可能順應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要不斷地觸發他們的興趣點,從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過程。課一開始,我就通過事先設計好的一個事例,讓學生能從生活中的事例,感知東西要分門別類的放好了,這樣才不會出錯,其目的也是為了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正所謂“未登殿堂,先入佳境”。再用計算機向學生呈現了一幅動物運動會的畫面,這幅畫面既富有現實生活的氣息,又充滿了童話的色彩,一下子就緊接着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仔細觀察,操場上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參加了哪兩項活動?”從而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遷移到統計問題上來,接着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幫小動物們“發運動服”、“訂午餐”等一連串的問題,產生按不同的標準分類統計的意識。

2、引導學生經歷統計過程

在本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沒有把教學目標僅僅侷限在掌握簡單的分類統計方法上,而是着眼於讓學生感受統計問題的產生,體驗統計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首先,通過學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問題,引發統計的需要,這種需要很自然地轉化為學生經歷統計過程的內在動力。

其次,我又試着在教學的安排上做了一點嘗試。

1、授課的大部分形式是教師與學生共動。

具體細節:在填統計表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報數我在電腦前操作。我的想法是: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更具體更直接的看到圖表的製作過程,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下將知識內化。但也有讓學生獨自完成的學習活動,如:學生自己動手完課本第95頁上的“想想做做”的第2題。我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到自己也能行,感到只有“動手又動腦,才能有創造。”。

同時又安排了活動和實踐作業部分,讓學生動腦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今天學習的知識進行統計的?我考慮到學生可能一下子發現不了,我就作一些小小的提示:“全班的小朋友,你想怎麼分類呢?”,接着課件出示“中國象棋”和“積木”幫助他們開動腦筋,他們的想法會可能很幼稚但仍需鼓勵,並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想法在課下實施。我的用意是讓他們懂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很大的不足:

如:在教學的第二個環節“合作學習,探索新知”,我如果這樣設計或許會更好些:先讓學生自己試着把看到的小動物“數一數記下來”,當學生用以前學的一個統計表來統計自己提出的小狗、小兔、小猴各有幾隻,跳高、賽跑的動物各有幾隻時,他們遇到了一個麻煩,那就是由於分類不清,讓人很難一下子看明白到底一共有幾隻小動物(看圖數是13只,看統計表算是26只)。這時,學生便對掌握更好的統計方法產生了期待。當學生面臨這個新問題時,他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思維異常活躍,都紛紛投入到尋找新的統計方法的探究過程中,我想這時的參與將會是更深層次的參與。

運用以前的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學生的“記錄”顯然不夠科學,別人不易看懂,感受到了“挫折”,正因為有了這種“挫折”,才激起了他們主動尋科學的統計方法的積極性。接着,讓學生經歷了一個從獨立思考到小組討論、班級交流的過程。最後,把分類統計的方法告訴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更能體現學生始終是在自主探究,對分類統計這一方法的認識不斷加深,從而充分的經歷了統計的過程。

再如:由於某些原因,沒能充分的讓孩子説説通過觀看這兩個統計表你知道的什麼,尤其是“對於同一件事物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標準”上分析得不夠透徹。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6

1、創設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本課設計中,我首先讓學生跟我一起玩有規律的遊戲和講有規律的故事,來揭示課題——找規律;接着創設了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聯繫的情境——老師的生日會場(即教材上的主題圖),從而使知識的發現過程很快地融入有趣的生動活動之中,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

2、結合教學內容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安排實踐活動,放手讓學生觀察、操作、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我以學生喜歡的“生日會場”為主線展開教學,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同時,注意發揮羣體優勢,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合作、交流、協商,以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另外,還安排了學生塗一塗、擺一擺、小小設計師、欣賞生活中的規律、找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等,進一步加強對規律的感知體驗,從而發散學生的思維,創設出更多、更復雜的規律,培養了他們的大膽創新意識,體現了“玩中學,做中學”的理念。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7

針對本節課,我作如下幾反省:

1、本課首先讓學生充分感受單式統計表的不方便產生強烈的學習需要。然後分小組討論複式統計表該是怎麼樣的、引導學生認識複式統計表,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完善統計表,帶領學生一起經歷認識、填寫複式統計表的過程,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一方面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另一方面凸現統計數據源於實際生活,整個課堂具有現代的生活氣息,數學問題生活化,學生能輕鬆地獲取知識。

2、在學生了解了複式統計表的基本形式後,出示了幾份與例題不一樣形式的複式統計表,讓學生感受統計表的形式不是固定的,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最後充分讓學生感受複式統計表在各行各業中的作用。整節課目標明確,層次清晰,學生學有所得,學習效果好。

3、細節方面有待加強,對錶格里的數據是表示什麼意思,要讓學生充分思考,教學複式統計表時,要先讓學生思考合併後的統計表要統計哪些內容,是什麼樣子的,在初步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複式統計表的結構,讓學生學會看錶,特別是學會看懂表頭的內容。最後如果能通過滲透人文性的知識,讓學生在課後搞一個小小的實踐調查活動,來鞏固和深化知識,不斷增強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那教學實效會更好。另外,對後進生還要多加關注。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8

教材分析

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了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1個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本冊教材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和上一冊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隨着統計數據的增大,條形統計圖每一格代表2個單位或者多個單位。內容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應該比較感興趣。

學情分析

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於模仿,身心可塑性強。由於年齡小,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多組織活動,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將所學到了理論進一步在生活中應用,從而達學以致用。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1. 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並會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2. 使學生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並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積極的學習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教學難點: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設情景問題置疑,引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三、聯繫生活實際應用

四、課堂小結

五、佈置作業。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9

《讀統計圖表》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能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並能完成相應的圖表,能讀懂統計圖表並能根據數據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能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通過聽本節課給了我很大的感觸,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着這份學習的快樂。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

孔老師的課堂創設了許多情境,學生趣味盎然,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從而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這堂課的設計都是從孩子們最感興趣和親身經歷的事情來統計,主要是對學生選修課情況的調查統計、對學生近視眼情況的調查統計、對學生喜歡的遊樂項目情況的調查統計,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堂課學生的思維也非常的活躍,想出了許多不同的統計方法,每個學生都在輕鬆愉快地學習。

在這節課後面的練習設計是統計深圳歡樂谷遊樂項目情況,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這是與孩子們的生活密切聯繫的,圍繞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觀。整堂課,課堂氣氛都很活躍,幾乎每位學生都在跟着老師一起思考和做題目,這樣體現了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教程中。孔老師還在教學中對為什麼進行統計的意識讓學生充分理解,達成了對統計圖目標的理解,學生也獲得了統計方面知識的完整性,使得學生把知識應用於生活中的意識。這樣看來,孔老師這節課還讓我明白了要想進行統計的教學,不僅要理解課本的設計意圖,還要跳出課本,把相關的知識進行一個整體的把握,尋找最適合學生的突破口,這樣,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聽完本節課也給了我以後教學方面的很多思考:

1、應多努力營造一個生動、主動、和諧的學習環境,引導他們培養創新意識

2、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讓數學密切聯繫生活,讓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

3、小組討論,合作解決問題,讓學生共同享受到成功的歡樂和集體的力量,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和自主性。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10

統計在生活隨處可見,本節課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從學生的生活出發,使生活素材貫串於整個教學的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信息來自生活,並讓學生親身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具體地説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學生感興趣的事例作為切入口,激起學生統計的慾望,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的知識的程序就越高,課中教師就從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喜歡哪隻羊導入新課,從“到底哪隻羊喜歡的人數最多”來切入主題,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

2、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

從數據的收集、整理到數據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學生的親身體驗。如在這節課中,到底哪隻羊喜歡的人數最多,很自然地引入統計,然後學生又根據數據製作統計圖,通過小組間的合作交流得出當數據比較大時為了方便,可以用一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整個統計的過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充分展現出來。

3、放手讓學生交流合作,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

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有時會大大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因此,在教學中,要儘可能為學生創設寬鬆的探索環境。如在教學由以前的一個格子表示一個人過渡到1個格子表示2個人時,充分讓學生討論“格子不夠了怎麼辦?”這一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想辦法,得出了在數據比較大時可以用一個格子表示2個單位的辦法。使得教學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激發了學生創新意識。

4、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學要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決身邊的問題。因此,我設計學生以自己小組所得的星數,來換取獎品的個數為素材(一顆星可換3個獎品),統計每個小組分別可得多少個獎品?並製成統計圖。學生可自由制定一格代表幾個單位,可延伸到課後完成,使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既可以拓寬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又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縱觀整節課,教師注意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在一種寬鬆和諧的氛圍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生命的活力。

二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11

鄒顯微老師曾對我説過,你要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一代二”是我需要才產生的,統計意識一定要強烈,另外還要備學生,當課上發生一些突發狀況的時候,正是考驗一個老師的教學能力,應變能力的好時機,老師需要再瞬間做出最合理的安排,還有二年級的學生是需要適當的誇獎和鼓勵,老師要抓住這個特點,進行適當的教育機制設計。對此,教案我是修改了又修改。

之前是自己對統計也沒有深刻的認識,經過第一次的試教,我認真研讀了教參,教案,看了教學實錄,懂得了教授《統計》,必須要使學生建立“統計觀念”,產生對統計的需求,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所以我着重在這幾方面做了修改,

如:

1、在引導“一代二”的方法上,學生提出了多種方法,我都在課件上,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每種方法生成的過程,直觀又形象,通過對比,學生意識到用“一代二”的方法是最合適,最好的,最後再延伸到到底“一代幾”最合適,是得要看數據的大小的。

2、第一次試教,因為自己都沒有真正去滲透《統計》,所以雖然很多問題都有設想到,卻只是過過場,使得學生並不能真正理解統計的意義,所以第二次,第三次的修改,我都告訴自己,每一個問題拋出,學生的迴應,都必須是真正理解的,要充分讓學生,想透,講透,所以“一代一”和“一代二”表示的意思,我通過反覆變着問:要塗幾個?為什麼?如果我要塗兩個,表示多少?還有先是動畫0——10,再到後來動畫0——20,另外“一代一” 和“一代二”統計圖的直觀比較,等等這些設計都是為了讓學生滲透“一代二”產生的意義。

2、平時我上慣了高段的數學,接觸的都是高段的數學,所以在最初備這堂課時,我對二年級的學生的特徵並沒有深入的去了解,而是想當然的以為,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好動,但是稍加管理,肯定還是會自覺,守紀律的,總之把她們想的特別“大人化”,所以在第一次試教的時候,學生的表現,就給我當頭一棒,我自認為繪製統計圖對二年級的學生雖然有點難度,但是隻要我適當引導一下,就一定會,可是並不是這樣的,學生知道什麼是統計圖,但是着手畫,卻這裏出問題,那裏出問題,忘記數標,圖的亂七八糟,數字不看清,塗錯位置,速度極慢,好多學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在第二次修改後,我設計了“一個和學生一起經歷,重現畫統計圖”的環節——學生充分理解“一代二”後,她們説,我在電腦上動手畫,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模範學習,回憶,這樣在學生們繪製統計圖的時候,很多問題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我講的也沒那麼吃力,很多會出現的問題還是學生自己提出並解決的,這樣省時我又省力,大部分學生也是真正掌握。

但是即使再三修改,上課的時候還是出現了很多問題的,對學生的備課還是不夠,對教材的研究還是不夠。。。不過不管怎樣,出現的問題都是我值得去反思的,這堂課我上了三次,總結就是一次比一次上得有進步,卻不會説上的好,因為每一次的授課,出現的問題,對我來説,都是一種經驗,一種學習,這堂課,我還會再修改,再教,再反思。

最後,我要感謝我們這組的成員,能把此次鍛鍊、學習的機會給我,雖然備課感覺有點辛苦,甚至備不出來的時候,有種崩潰的感覺,但是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w2njy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