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600字(通用8篇)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600字(通用8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600字(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600字(通用8篇)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1

軸對稱圖形是一個較抽象的概念,在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着力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思考、交流、討論等等活動,主動獲取知識,掌握和理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和基本特點,並在自主探索中體會到探索之趣,成功之樂,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更發展了學生的能力。從以下幾個途徑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活力和效果。

1、從直觀引入,將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具體化,學生較易理解,得到了初步感知。

2、動手操作充分,通過對各種圖形的折、畫、剪,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理解了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及對稱軸的含義。

3、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知覺感官來學習知識,整個教學活動中留有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在判斷正方形、圓形等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中,學生自主探索,探究,理解了對稱軸的意義,同時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發現了有的圖形的對稱軸不止一條,可能是1條、2條、3條……無數條。

整節課的安排,努力貫徹“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原則。教師只是對概念的引入加以指導以及對整個教學流程加以控制,其餘都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操作、聯想;討論、口述,這樣將有利於每位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動口、耳聞、目睹,各種器官並用,使全體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其中動手操作不僅適合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處於一種躍躍欲試的求知狀態,從而創設良好的求知氛圍,這樣將有利於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發現與掌握新知識。我認為,在經歷了親自探索、討論交流、相互啟迪的過程後,每位學生的自主意識、自主能力都將得到提高,最終將達到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教育目的。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2

《軸對稱圖形》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的教學內容。在這階段教學中,讓學生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會判斷軸對稱圖形並畫出對稱軸,能用剪刀剪出簡單的對稱軸。為了上好這節課,我認真閲讀了教師用書,認真撰寫教案,並精心設計教學課件。

課後,總覺得這節課教學效果不理想,感覺學生學得很累。認真分析一番,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上不合理。課前,我認為這個內容不是本冊的重點,決定用1課時授完。課後,才發現這樣安排,時間太倉促,學生對新內容的消化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囫圇吞棗,這也學一點,那學一點,動手操作、練習、思考的時間大大縮水,最終未能掌握好新內容。

2.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把握不到位。由於在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上不合理,導致學生的思考、練習的時間不夠,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沒能深入地思考、理解,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困難,重難點不夠突出。

3.教學缺乏引導策略。特別是畫對稱圖形,讓學生畫,畫完後教師演示,這樣匆匆而過,學生沒有真正體會找對應點在畫軸對稱圖形的作用。這裏我沒有引導學生深刻掌握,導致學生對對稱軸的認識仍很膚淺,不能很好的正確地畫出對稱軸。我認為教學策略是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原因,學生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只能是在原地踏步。

由於以上原因,造成這一節課重點不突出,難點沒有突破,教學主線不鮮明,效率低。知道了自己教學上還存在的不足,我將繼續對數學教學進行研究實踐,希望在今後的課堂上能上出越來越精彩的數學課。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3

《軸對稱圖形》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而且比較熟悉的圖形。所以在本節的教學中,一開始就出示了四個圖形的一半讓學生猜這是什麼?在學生猜出結果後就將圖形補充完整。很直接的告訴學生象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接着讓學生觀察這幾個圖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什麼是對稱。

接着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等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再創造,以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進一步體會軸對稱的含義。學生在整個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了對稱圖形的形成,感受到了對稱圖形的內在美。通過欣賞同學的作品這一活動,使學生在欣賞漂亮圖案的同時與大家分享“創造美”的愉悦,體驗數學的美和創造的美。

學生在相互交流和觀摩同學作品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啟發而獲得一份寶貴的學習資源。挖掘教材中可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因素,不僅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讓學生自主地摺紙、剪圖案,發揮他們的想象,創造性地剪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學了“軸對稱圖形”後,又讓學生説説生活中利用了“軸對稱圖形”的例子,更為主要的是讓學生説説你準備在哪些地方利用“軸對稱圖形”。這些活動,從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總的來説,這節課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找出生活中的對稱圖形以及它們的對稱軸還是不錯的,只是從實物上過渡到圖上畫對稱軸時畫的就不太好了,掌握不住尺度還有待加強。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4

一、動手操作的的確確是學生理解知識的最好手段。學生通過親自的動手操作,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能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加深學生的理解。我在教學時應該讓學生深入地思考,動手操作,理解得不透徹,鞏固再多,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軸對稱含義引出時太膚淺,應該多深入地折一折,説一説,讓學生從內在自然引出軸對稱圖形含義。

二、在教學“想想做做1”時可以讓學生説一説軸對稱圖形是左右對稱還是上下對稱,這樣學生在後來的練習中就可以避免一些同學由於只看到左右對稱而忽略上下對稱導致的錯誤,減少錯誤的發生。這一點在備課時我也想到了,但是在左右思考斟酌後還是沒有將它運用到我本節課的教學中。以至於出現後來的錯誤。

三、在教學想想做做5時教師應該先做一個示範,提醒學生不僅要看外面的圖形,更要重視中間的圖案,也就是説要中間的圖案完全對稱,這樣也可以避免一些個別學生由於理解錯誤而出錯。而且該題的解決反饋方式可以從一個一個校對改成全面觀察校對,以贏得更多的時間去寬裕地解決其他問題。

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應該設計很多的環節,來鍛鍊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我們在上課時,應該更深一步的挖掘課堂,使課堂上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能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堅實基石。只有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的課堂才能成為有效課堂,我們的教學才會成為有效教學。

本節課最大感受是由於課前準備充分,所有的練習和操作活動較為自然的串聯在一起,課堂結構緊湊,學生興趣濃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5

站在並不陌生的講台上,講述着異界很陌生的課,心情很複雜,突然不知道怎麼去説話,生搬硬套的囉嗦完。通過這次講課,我主要從備課這個角度談談我的想法。

(1)必須跟老教師請教。

上述的學情該用什麼方式去引導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小孩兒的心理很奇妙,思維方式跟大人不同,好奇心很強,但怎麼樣才能充分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學習知識呢?這很關鍵。用有趣的學習方式去學習是快樂的,大多數孩子都會喜歡這種輕鬆的學習方式。心理研究很深奧,對於我這初出茅廬的新教師來説很難掌控,所以必須跟老教師請教,間接經驗是提升自己的一條捷徑。

(2)找素材。找生活中常見的物品。

第一,方便學生認識。三年級的學生對生活有所感知但生活經驗不是特別豐富,學習當中如果出現一些罕見的教具,他們就會觀察這個教具是什麼用的,為什麼長這個樣?教師如果在此時再去解釋這個問題,儘管豐富了孩子的生活經驗,但是會偏離用它引導孩子學習知識的目的。所以,找的素材最好是生活中常見的,那些罕見的可以放在課外拓展裏面,延伸一下知識。

第二,教師準備起來也比較容易尋找。我覺得最牛的教師就使用最簡單的方式教給學生解決困難的方法,常見的物品容易找到,這也可以給教師提供更多的時間去設計教學內容的講解。

(3)根據老教師傳授的教法,製作課件。

多媒體課件可以豐富課堂的內容,讓課堂更加生動,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也通過課件展示來進行,課件做得精彩有趣,就會達到吸引他們的目的。可是這裏面存在技巧性,不光要有趣,還要做到不能搶了“教學”這一主要目的,要防止孩子光在那裏看熱鬧而忘記思考。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6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認已有的對稱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進行教學的,重點教學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畫法。

成功之處:

1.課件演示,直觀形象。在教學中,首先出示一些軸對稱圖形的圖片,讓學生觀察這些圖形有什麼特點,從而引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在例1的教學中通過出示小松樹圖形,讓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應點,然後數一數每個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從而發現軸對稱圖形的性質是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最後通過連線對應點,學生會發現對應點的連線垂直於對稱軸。在這一系列的教學中,學生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非常容易發現其中的祕密,學得也自然輕鬆,感興趣。

2.依據性質,學習畫法。在例2的教學中,先出示圖形的一半,讓學生獨立思考如何畫軸對稱圖形呢?也就是另一半呢?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得出軸對稱圖形的畫法,即先定點——定出每條線段的端點;再畫對應點——依據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最後連點——依次連接每個對應點。在軸對稱圖形的畫法中緊緊聯繫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性質的理解和應用。在練習二十的第6題中,主要依據軸對稱圖形的對應點的連線垂直於對稱軸來畫出圖形的另一半。

不足之處:

學生在畫軸對稱圖形時,不按照畫法去做,而是照葫蘆畫瓢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畫,雖然有的同學能畫對,但是也存在個別學生出現錯誤的畫法。

再教設計:

強化畫軸對稱圖形的畫法,讓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有知其所以然,明白不僅僅畫對就可以,還要知道依據軸對稱圖形的性質,這樣才能加深對軸對稱圖形性質的理解。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7

一、一段題外話

4月4日清明,許多學校都組織了學生去春遊。後來老同學講了一個笑話。她説清明節那天她們學校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回來後讓學生寫作文。要求寫出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就行了。有一大半的學生寫道:“清明節,我們懷着高興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

無語,不知道怎麼説。

二、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學過,感覺不是太難。書本上的題目我事先做了一下,覺得學生應該也是能夠做的。

1、操作之後的語言

今天一上課我就出示了各種圖形,讓學生説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學生很快地就把軸對稱圖形找出來了。我讓學生拿了長方形到黑板前對摺而後自己再畫了對稱軸,順便規範了一下對稱軸的畫法。再讓學生先想一下,再用自己的語言説了一下什麼叫對稱軸,哎,我發現,經過操作學生就是能夠説,而且説得是自己的理解,也還蠻到位。

2、探究部分的難度。

原題為:試一試找出正方形的對稱軸。

正方形圖案簡單,學生對正方形的感知很多,找出正方形並畫出對稱軸並不是難事,可以説,沒有探究的價值。

所以,我把題目變了一下,改為讓學生探究想想做做4.

小組合作:找出各個圖形的對稱軸。

完成下表。

正三角形

正四邊形

正五邊形

正六邊形

邊數

對稱軸的條數。

你們的發現。

學生一填,馬上找出了規律。那就是:正幾邊形就有幾條對稱軸。

這一步,還是處理得很滿意的。

3、練習的問題。

既然是新授的第一課時,練習中就肯定會出現形形色色的問題,有些在預設之中,有些在預設之外。

譬如第2題。學生的對稱軸找不全。

譬如第5題,學生的圖形設計流於簡單,缺乏美感。

四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8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冊第一次教學軸對稱圖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的特點,設計了三次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一、創設情境教學。

請會摺疊衣服的同學上台來展示一下疊衣服的方法。從而引出課題。接着1、出示軸對稱物體:天安門、飛機、獎盃、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觀察發現,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樣的。2剪小樹:通過不同剪法師生共同評價得出這些圖形兩邊都一樣的,所以先把紙對摺,然後再剪,剪定後再展開,就是這棵小樹了。

這是本節課第一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後,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軸對稱現象。學生這次操作活動看似一次無目的操作活動,但要一棵小樹甚至一個漂亮的窗花,不去尋找規律,也是非常困難的,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兩邊一樣的圖形可以對摺起來再剪,這就是軸對稱圖形特徵的初步感知。

二、動手畫一畫,折一折。

通過把同學們看到的物體畫下來得到下面的圖形(天安門、飛機、獎盃等)進行分組操作討論,得出結論——圖形對稱後,兩邊完全重合了,從而得出什麼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這是本節課的第二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徵有了初步感知之後。學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導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動過程中,探究圖形對摺後摺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這一基本特徵,在此基礎上解釋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vyrq2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