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民辦學校語文教學的幾點反思論文

民辦學校語文教學的幾點反思論文

【摘要】:語文教學既有規律可循,又無規律可依。它不同於其它學科那樣知識系統,規律明顯,可操作性強。高中語文教學內容海闊天空,伸縮性非常大,提高成績很難立竿見影。尤其是面對一班或缺乏興趣、或基礎薄弱、或不願思考、或懶散成習的大多數學生,怎樣才能上好語文課,讓學生每課都有所得,而且是輕鬆愉快地,這不僅涉及到教學方法的更新,還涉及到教學內容的調整,更涉及到教育情感的投入和觀念的超前。

民辦學校語文教學的幾點反思論文

【關鍵詞】:語文教學技術層面藝術層面人生層面

語文教學規律的體現,一是如何體現語言知識本身的系統性;二是如何處理好語文教材課內外之間的關係;三是教者如何根據本班學生的接受能力,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四是如何潛移默化地滲透情與理,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心智。總之一句話,就是怎樣使學生越學越容易,越學越有趣,越學越靈活,越學越高貴。而且,積極面對高考,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基於上述的整體認識,我覺得有必要清醒地注意到一下幾個方面的語文教學誤區:

一是我們有些語文教師往往忽略了語文教學內容的技術層面。

所謂技術層面,就是訓練掌握術語方法,指導學生能夠讀懂文章。我曾聽過一節初中語文示範課,講的是傳統課文,蒲松齡的《狼》。教學過程是這樣的:集體讀一遍課文;接着就看課件——讓學生看圖説話,講一講屠夫殺狼的經過;然後就是老師點明主題,不要對壞人心存幻想;最後就是作業練習,教師給講另外一個古人殺狼的故事,學生還沒動筆,下課鈴聲就響了。

聽了這節課,我就明白了學生一旦上了高中學古文,為什麼對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基礎知識那麼陌生。我也聽過很多應聘老師的語文課,很多人都習慣把古文當做現代文來講,側重於文章思想內容的講解分析。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對教學參考書依賴過重,忽略了學生所需,忽略了讓學生能夠學會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語文教學大綱中的要求,忽略了高考對文言文閲讀能力考查的具體要求。聯繫起來,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進入高三第一輪複習階段,古文複習等於從頭講起,對於很多學生是一片空白。

二是我們的語文教學常常偏重於教學內容的藝術層面。

誠然,提高學生的語文鑑賞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往往因此忽略了最基礎的`文本閲讀能力的訓練。而且讀寫脱節,一招也學不來。究其原因,是我們的語文教學太陽春白雪,與學生的實際,與現實生活的關係疏遠。還有一點,就是鑑賞教學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缺乏規律性的總結。

三是我們的語文教學很難上升到情感和體悟的人生層面。

比方説,到了高三,學生閲讀一篇社科文章,很難準確找出核心的句子,關鍵的詞語,很難把握作者的態度觀點;學生閲讀一篇文學作品,總有一種隔霧看花、無從下筆的感覺;閲讀一首詩,很難準確把握住詩中的意境;閲讀一篇實用文體,也很難深入到人物的心靈深處,很難體會到當時的處境,於是乎,一切語言文字都成了孤立的符號。至於面對作文題目,引語和要求,很多學生囿於自己的讀書閲歷和情感經歷,以及思維習慣和平時的寫作積累,作文又成了一道難題。

作為一位對學生負責的語文教師,一定不會對以上的問題無動於衷。教重點班,壓力大,學生推着老師走,老師經驗多。教普通班,阻力大,老師推着學生走,老師付出多。第一要組織課堂;第二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積極性;第三要加強作業批改;第四要和學生建立起親密的朋友關係,加強感情投資。但是這些還不夠,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學生缺什麼,就要補什麼。考試考什麼,就要練什麼。要笨鳥先飛,提前積累,高一就要既要降低難度,又要擴大知識面,更要提前瞄準考綱,而且重點知識要反覆再現。不僅如此,一定要把一些術語概念種植到學生記憶的土壤中,通過舉一反三的練習和運用,使之長成參天大樹,如有微風便會婆娑搖曳。為此,就要系統地形成自己的知識教學體系,形成學生所需要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導為先,以練為主,以理為後。對普通班學生來説,

(1)課堂教學突出重點,讀讀議議,練練講講,效果比較明顯。

(2)使用教輔作業管理,強化過程,第一人人必做,第二自行校正答案,第三自行訂正錯誤。即使全錯,但是以上三步不缺,便得優秀。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作業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靜下心來,細心研究和修正問題的答案,找到提高自學能力的突破口。

(3)自編題集,經典薈萃,不斷更新,加強輔導,循序漸進。

(4)讀寫結合,開拓思維,推陳出新。例如學完《詩經二首》,師生共同作文,把《靜女》和《氓》的兩位主人公組織在一起,編寫了一個穿越時空的具有四個人物的故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學生寫作才華脱穎而出。課堂上,學生喜歡聽故事。我講的小故事,短小曲折,有情有趣。聽完之後,就讓學生説説其中的道理,無形之中就訓練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潤物無聲地進行了睿智的教育。語文教學如果能撥動學生情感的琴絃,那麼就架起了溝通教材和教育對象的橋樑,縮短了通向高考的征途。既然高考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我們為何不先行一步呢?應試與素質教育並非南轅北轍,而是並行不悖,不要偏廢而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vvg4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