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5篇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5篇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

《永遠的白衣戰士》這篇課文講述了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抗擊“非典”的戰鬥中,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救人,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蹟。“非典”對於我們教師來説印象深刻,可“非典”對於學生來説,他們沒有什麼印象,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非典時人們的生活和心理。

進行第二課時的學習時,我出示了學習單: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選一兩處你感動的地方,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學生自學思考小組交流後小手如林。緊接着開始了全班交流。學生們能抓住有關的重點詞句並能初步體會出葉欣對工作高度的責任心,對患者無私的愛心和對同事無微不至的關心。但是在表達中只能説出一些詞語或短語,不能把感受到的內容通過動情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後在全部交流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把這些語句連綴起來,用幾句通順連貫的話來表達時,教室裏就鴉雀無聲了。我知道,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説有點難了,我趕緊提示他們從剛才交流的內容入手,小手慢慢地舉起來了。可是自始至終不太如意,學生只是讀着課文裏的句子,不會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這些語句的意思,表達能力跟不上。我發覺自從推進了理想課堂,進行了預習和小組合作後,課堂氣氛也比原來活躍多了,閲讀理解能力也提高了不少。我相信,只要做一個有心人,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採取適合他們的方法,那麼他們會學得快樂而紮實。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説説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從而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課文中的語句,體會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上一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大家都知道永遠的白衣戰士指的是——學生接(師板書:葉欣)。

二、學習4-7小節。

1、過渡(範讀)2003年春節前後……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問:為什麼説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請同學們自讀課文4-7自然段,把最讓你感動的地方用線畫下來,想一想為什麼讓你感動?

2、組織學生交流(點評,相機指導朗讀) 。

三、學習第8、9兩自然段。

1、過渡:病魔終於沒有放過她,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播放追悼會錄象),

2、出示:“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3、面對這樣一位英雄,我們心中一定會有很多話要對她説。

假如你是葉欣的同事,你會怎樣説?

假如你是葉欣的孩子,你會怎樣説?

假如你是葉欣救治過的病人,你會怎樣説?

4、配樂齊讀這兩自然段。

四、總結課文

1、在萬物復甦的陽春三月,年盡47歲的護士長葉欣永遠地走了。她倒在了與非典型肺炎晝夜搏鬥的戰場上。(齊讀第一小節)雖然她已離我們而去了,但人們依然無限地懷念她,她的音容笑貌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2、為什麼課題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而不是“永遠的白衣天使”?

五、課外延伸

過渡:讀了葉欣的故事,我們真切感受到葉欣是個好護士,是個好同事,她對病人和同事的無私關愛,也贏得了人們對她的尊敬和愛戴。

2、收集介紹全國人民抗擊“非典”情況的資料,搞一次展示活動。

3、收集葉欣生平事蹟的資料,補充閲讀。

臨危不懼

11、永遠的白衣戰士 葉欣 身先士卒

捨己為人

忘我工作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3

本篇生字較多,第一課時能讓學生讀通全文,讀懂大意已經不錯了,僅讓學生自由讀書就化了很長時間。原本在設計時也要讓學生分段的,只是上課時講“雙引號”的用法以及簡稱的時候又多化了一些時間。特別是簡稱,因為我聯想到在2003年小學畢業會考時,我市教研室的老師就曾出了關於“非典”題材的短文分析。其中有這樣一道題:“非典”是非典型肺炎的簡稱,您還能舉例一些例子嗎?至少三個。於是,我就引導學生理解“央視”、“中國”、“美國”以及自己學校的簡稱。也算彌補當時教畢業班時沒給學生教過的遺憾吧!

至於本課的分段,我倒傾向於教參上的提示。其實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敍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的。只是文本採用了倒敍的寫作方法,對四年級學生來説可能有點陌生。因此,我認為在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的時候,建議先把第一自然段除外,只讓學生根據事情的發展順序給課文的2-9自然段進行意義分段。我相信只要學生按照事情的起因(出現“非典”,收治病人)-→經過(搶救患者,不幸感染)-→結果(牽動人心,離開人世)的順序,估計這對學生是不難的。至於第一自然段教師完全可以直接告訴學生,這段是整個事件的結果,按照一般邏輯應該放在文本的結尾,現在放在文本的開頭就可以單獨作為一段。至於文本的結構為什麼這樣安排,在第一課時是沒有必要與學生討論的,可以在學完整篇課文,學生已經比較充分地感悟了主人公葉欣的偉大形象後再來討論這種寫作方法的好處,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對文本主題的進一步感悟。學生不僅能感悟到葉欣精神的崇高、人格的偉大和形象的美好,也能體會出人們對於這樣一位“戰士”離去的不捨、不忍和對她的深深懷念。

白衣戰士葉欣的事,對於我們老師來説不陌生,因為那次兩個月的戰爭太可怕了,那場戰爭全國人民都動起來了。非典宣佈結束後,很快國家搞了個表彰會,葉欣就是被表彰的,在表彰會上,中央電視台現場轉播了她的動人事蹟,我們還知道葉欣獲得了白衣天使南丁格爾獎,後來圍繞葉欣的事蹟還創作了一部電視劇,再後來,廣東還專門給她建立一個紀念館……但這些對於學生來説,可能早已經忘記,甚至是不知道。因此,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先向學生介紹了2003年的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一些故事,講述了“非典”的可怕。看得出,學生的心靈有些觸動,但部分孩子感觸不深。剛才看到高子陽老師所撰寫的《讓學生到葉欣紀念館去——《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思考》,我覺得,這篇課文學習之前,如果領着孩子們去電腦房,讓孩子自己查閲資料,相信課堂中學生會有更多的感悟。

不過,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孩子預習作業都能很認真地完成,他們在課中交流的感悟令我感動。在朗讀全文時,孩子們帶着自己的感情去朗讀,帶着遺憾,帶着沉痛的思念,帶着拳拳的愛意去朗讀。學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因此,課結尾的一個問題“平常我們都把醫護人員稱為‘白衣天使’,課題‘永遠的白衣戰士’可不可以改成‘永遠的白衣天使’?”對於學生來説輕而易舉,幾乎全班學生都舉手了

《永遠的白衣戰士》主要描述了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蹟。第四、五、六、七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課堂上,我引導學生自主閲讀——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兩個段落認真讀一讀,用“——”畫出直接描寫葉欣的動作、語言的句子,再想一想從這些語句中體會中體會到了什麼?(可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體會)在學生充分自主閲讀的基礎上,加強討論和交流,當然教師也尊重學生對重點段落的個體體驗和獨特感悟,並進行適當點撥。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比賽讀、小組齊讀、男女生對讀……這樣來構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探究,使學生受到崇高精神的薰陶和偉大人格的感染。

但上完課,總覺得有點兒遺憾,因為學生沒有充滿深情的朗讀,對葉欣精神的崇高、人格的偉大、形象的美好還比較模糊,沒有真正的被感動。後來我看到了高子陽的一篇教學思考——《讓學生到葉欣紀念館去》,覺得這種方法不錯,決定嘗試一下。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4

在教學本課時,我首先讓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非典”的資料,瞭解“非典”的情況後,結合課文的前後兩段,初步體會人們對葉欣的懷念之情。其次,讓學生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並通過細讀,交流感受,進一步理解任務形象。

最後,換位思考。在學生進一步入課文情境後,從葉欣的親人、同事、孩子等角度,進一步體會人物形象,表達自己的情感,加深對人物的理解,昇華自己的情感體驗。

我覺得從這節課學生的課堂反映來看,學生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這樣的教學活動發揮了學生集體學習的功能,給學生的閲讀和表達提供了充裕的時間,為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供了一個平台。

對課文理解得也更深刻,對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更到位了。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5

這是一篇特殊的教學反思,不僅是反思我的教學設計,更多是我的教學方式。

在上這課之前,有幸聽了方老師這一課的“生本課堂”公開課。當時方老師以他高超的文本駕馭能力和獨特的教學方式帶孩子們深入地瞭解了非典戰爭和無數個像葉欣一樣光榮偉大的白衣戰士。那堂課,方老師上得聲情並茂,孩子們聽得無比投入,講到動情處,很多孩子和聽課老師都潸然淚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堂課使我很震撼,我希望自己在上課的時候也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讓孩子們真正感動於葉欣的事蹟。

於是我在班上這節課前準備的時間很長,大多借鑑了方老師的教學設計,希望也能達到較高的效果,但是課堂效果卻比較令人失望。首先,可能我自身對於文本的理解並沒有方老師那麼深刻,所以直接引用方老師的一些設計顯得比較生硬;其次,在課堂把控上也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雖然有的語言是一樣的,但還是難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另外就是我們班的課堂秩序較差,總有學生情不自禁地高聲發問或談自己的想法,打斷了教師的節奏和營造的氛圍,不能讓全班同學都全神貫注地跟走指引的方向走。

所以我覺得以後我要在以下方面作出改正:

一、即使再好的教學設計,也必須自己先徹底瞭解文本,有自己的想法,再適當借鑑,否則難以融合,弄巧成拙。

二、多多磨鍊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帶動學生的感情。

三、更加關注課堂情境,把握好課堂節奏、氛圍。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6

課文主要描述了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抗擊“非典”的戰鬥中,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蹟。考慮到當年,學生們年齡還小,沒有切身體會,於是,課前特意讓他們查找了有關“非典”的相關資料,以及當時湧現的先進人物的事蹟。課標中獲知:情感是語文教學具有鮮明特色的個性目標,培養學生情感,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感情,讓學生與作者同喜同悲,教會學生敢愛敢恨,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基於此,本課中,我以自身的激情引導學生,用理智、經驗和情感引導學生感受、領悟、欣賞課文的內涵。多處“移情”進課堂,注重體驗。隨着體驗的深入,學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南丁格爾那執着堅毅、勇敢無畏、仁愛無私的高尚美德,體會到作者隱匿於語言文字深處的感情,濃濃的情在孩子們的心田中流淌,課堂中多了應有的人文情懷。語言不僅僅是工具,而且還是人的一種生命活動,一種心靈的顫動,文章中的人文底藴,是藴含在字裏行間的。本課中,本人引領學生用心感悟,領會語言背後的意境,進而穿透形象而領略其背後之人文理念。這堂課的設計,無不充滿深深的人文內涵,閃現濃濃的人性精華

整堂課,我讓學生自主學習,有着老師充滿激情的精當的講授和適時的點撥,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讓學生想像、説話,有着老師縝密的思維和亮麗的思想、方法來引導,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讓學生讀書,有着老師充滿激情的優美語言的渲染在課堂上的閃光,使學生的心靈陽台多了一縷明媚的陽光。可語文是一門充滿詩意的學科,語文的本性、本體和本色是詩意,語文的活力、靈魂和生命是詩意,語文的希望、出路和最高境界還是詩意。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應是一篇流淌着詩意的美的散文。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課堂境界。反思這堂課離我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我清醒地認識:對於一個老師來説,教學是一門高深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汲取、融會貫通,以提高我們的專業水平,實現我所追求的目標。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7

今天早上,帶着學生繼續學習11課《永遠的白衣戰士》。講到“非典”,講到那段特殊的歲月,我的情緒就忍不住激動了起來。

也許是因為親身經歷過,才能真切的感受到那的確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結合着護士長葉欣那句名言:“這裏危險,讓我來吧!”結合着讓學生理解詞語:白衣天使、玉潔冰清、救死扶傷、處變不驚、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捨生忘死……我給學生講起了當時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一封封自願書、一次次的主動請纓,面對着死亡,面對着拿自己的命換別人的命……我已經無法流暢的説下去,我知道此時的我已經要熱淚盈眶……教室裏變得出奇的安靜,孩子們沉靜而又肅穆,空氣中瀰漫着一種異樣的氣氛……

我不認為自己失態,只要具備起碼的良知的人,面對着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對着無聲的戰場上,獻出自己年輕生命的英雄,都無法無動於衷。我知道孩子們能夠理解,所以才能夠和老師產生感情的共鳴。在那一刻,知識不重要了!學習也不重要了!我和孩子達到了教學的最高境界!我帶着孩子超越了平凡的生活,用心靈看到了崇高,看到了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我和孩子共同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8

圍繞教學的重難點,我在教學中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用好課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我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帶着問題來閲讀文章,最後,讓學生在自主閲讀感悟中釋疑,再次領會課題的含義。這樣的教學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閲讀過程。教學中我這樣設計:

1、第一課時讀課題,説説通過預習你對“永遠的白衣戰士”這個題目,有了哪些瞭解?

師:我們以前都稱護士們為白衣天使,為什麼這裏卻稱為白衣戰士呢?

這裏我沒有急着讓學生回答問題,而是帶着問題引領學生走進文本,一起來研讀和體會這篇感人的文章,這樣激起了學生閲讀探究的強烈慾望。

2、第二課時從人物入手,深化課題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普普通通的醫護人員——葉欣,她在2019年春季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抗擊非典的戰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平凡的人物去感受她不平凡的事蹟。從這個導入語中既回顧了葉欣的事蹟又引出了新的探索問題。

3、第三課時結束時又迴歸課題

平常我們都把醫護人員稱為"白衣天使",那課題可不可以改成“永遠的白衣天使”呢?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這時的學生對課題的理解是深刻的,他們懂得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課題,此時他們明白了:葉欣是“白衣天使”,但更是一名戰士,因為她是在抗擊“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犧牲的。課題用“永遠的白衣戰士”比用“永遠的白衣天使”好,這樣更能突出“戰爭”的殘酷和葉欣的英勇精神。再次齊讀課題。

二、抓重點句段突破難點

課文的(4-7自然段)詳細描寫了護士長葉欣的英雄事蹟。為了使學生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在教學中,我直接進入主題:課文哪個自然段直接描述了葉欣的英雄事蹟的?什麼地方最讓你感動?讓學生再讀課文,找找受感動的地方,把有關的詞語和句子劃出來,然後説説為什麼感動,再好好把受感動的地方讀一讀,讓別的同學也能受到感動。這個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學生的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抓住重點句段以及其中的重點詞來研讀、體會、感悟,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中去咀嚼和品味語言文字,同時,在交流和評價中指導感情朗讀,情感得以昇華。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在教學中沒能突破難點,就是“説説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本來目的是讓學生結合前面劃出的一些受感動的句子連起來説話的,但是學生好像在討論的過程中沒能很準確的找出體現葉欣高強度、高效率的句子來,也由於時間的關係,沒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説話練習,致使學生對這個問題不是很明瞭,我對這個過程處理的很倉促,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9

《永遠的白衣戰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記敍了護士長葉欣面對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顧個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從死神手裏把患者一個一個地奪回來,自己卻染上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犧牲的動人事蹟。

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朗讀、感悟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説説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從而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説過:教學決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告訴,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歷,一種體驗,一種感悟。而經驗是體驗的基礎。要想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課文情境,必須緊密聯繫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和頭腦中儲存的相關信息作為感悟課文內容的前提。最根本的手段還是要抓住課文的關鍵詞句,精心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去體會,鍛鍊其敏鋭的語感。一句話,激活經驗,以讀求悟,讀中見悟,品讀悟情。

通過師生的平等對話交流,讓學生自己發現受感動的地方,然後根據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經驗認真讀讀,細細品味。這樣,不僅能體會人物形象,表達自己的情感,還加深了對白衣戰士的理解,激活了自己的情感體驗。白衣戰士葉欣的事,對於我們老師來説不陌生,對於學生來説,可能早已經忘記,甚至是不知道。非典宣佈結束後,很快國家搞了個表彰會,葉欣就是被表彰的,在表彰會上,中央電視台現場轉播了她的動人事蹟,我們還知道葉欣獲得了白衣天使南丁格爾獎,後來圍繞葉欣的事蹟還創作了一部電視劇,再後來,廣東還專門給她建立一個紀念館......想到這一些,我覺得引領學生學這篇文章教學方法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讓學生廣泛收集資料。

有了上面的閲讀,在來學這篇紀實文學就簡單了,就會更有情了,就能更好的理解這篇文章了。就能用上自己的話解釋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着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就能明白這位英雄真的了不起。當時,我們有多少人被感動,今天同樣會有更多的人被感動。

學到這一步,應該説學生得到了許多,下一步怎麼辦?其實這正是水到渠成之時,我們應該讓學生拿起筆來寫葉欣,寫心中的這位白衣天使,在網上給她送上鮮花,送上一文祝福。激勵學生寫着,並且打印出來,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愛這位天使英雄,我認為這種方法最好。這些都是我個人的想法,當應用到實際當中去的時候才發現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有很多學生的家庭情況並非能夠提供他們這樣的學習方法,而且對於現在四年級的孩子,讓他們自行篩選和自由閲讀,孩子的自覺性和選擇性還很不成熟,上課的時候已經體現出來。孩子收集了很多資料,但面對這麼多資料卻沒有選擇性,這就提醒了我以後上課要注意這些相關細節的考慮。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對三高的理解不是很透徹,從而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學生對葉欣的工作情況的理解上不能體會通透。朗讀上感情就出不來。這節課在過程上感覺比較流暢,但最後資料挑選上把學生被感動的氣氛沖淡了,所以資料的挑選也是重要的,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是我要加強和改進的`。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0

學習《永遠的白衣戰士》這一課前,我在備課時發現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儘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句中“儘量”的“盡”,應該讀成幾聲呢,三聲還是四聲?拿不準,那就查查詞典吧。一查查到這樣的結果,讀四聲時該詞的意思是“達到最大限度”,讀三聲時該詞的意思是“在一定範圍內達到最大限度”。這也太相似了,從感覺上,我判斷應該讀三聲,就用紅筆在書上標註了三聲的讀音。

第二天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我放了光碟,佈置學生留心聽,我自己也特別留心地聽着,讀到這個地方時,我分明聽到播音員讀的是四聲,我便馬上用黑筆把聲調描成了四聲。

學第二課時之時之前,我又進行了分析,葉欣的儘量包攬,盡的是什麼量,那不是她個人的最大力量嗎?她個人的力量那終究是有限的,是有一定範圍的,那這個詞中,盡就應該讀三聲。定下來之後,我在上第二課時時,就帶着學生這樣分析了,還讓學生都把“盡”標成三聲。

學完課文,我看了看《學案》,上面正好有給“盡”標音這個題,看了答案,是三聲,我心裏就更踏實了。

由這個讀音,我又想到《人類的“老師”》一課中,有個糾纏老師們很久的詞“薄殼結構”,參考書中明確給了讀音“boqiao”,有了這個權威的標註,老師們就不用再爭論它讀“baoke”,還是“boke”了。其實這個詞擺在那裏不讀,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可是課文不讀怎麼行呢?另外還有“血”這個字,不管讀哪個音,意思都一樣,可是還得分清楚。

當了語文老師,常常會在這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上糾纏,讓人説“摳字眼”,可是語文老師乾的就是這個專業,不摳也不行,那些善摳的人,不是成了專家了嗎?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1

在上這一課時,學生對於非典很是陌生,所以我在第一課時開始時瞭解並觀看了有關非典的畫面,把學生帶入了非典抗戰前線。

第二課時從也信這個人物入手又安排了一組許多人與葉欣的遺像告別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了“花圈如海,淚水如雨”的動人場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什麼葉欣會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這樣帶着問題去研讀課文。

第三課時安排了:面對葉欣的遺像,假如你是她的同事、孩子或她曾救治過的病人,你會對她説什麼?然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犧牲的不止葉欣一位醫護人員,還有許許多多,又出示了一組醫護人員的照片,這樣加深了學生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犧牲的這些醫護人員的肅然起敬的感覺。結束時讓學生觀看醫護人員在抗擊非典戰鬥中工作的場景,又一次把學生帶入情境中,更體會了他們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而且更能理解課題用“永遠的白衣戰士”比“永遠的白衣天使”更恰當,説明他們不僅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士,是犧牲在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而且“白衣戰士”更能體現戰爭的殘酷和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嫻熟”、“疲憊”、“身先士卒”、“聲色俱厲”等詞語。

3、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説説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4、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説説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20xx年春季,我們都曾經歷過一場大規模抗擊“非典”的戰鬥。大家説説在那場戰鬥中,什麼人作出的貢獻最大?一些醫務工作者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你瞭解他們的事蹟嗎?

2、引出課題:永遠的白衣戰士

3、圍繞課題,説説你想了解什麼?

二、自學課文

1、先把課後生字表中的生字讀兩遍,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

3、讀後在文中將帶有生字的詞語畫出來,讀一讀,認清字形。

4、思考課文寫的什麼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朗讀,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1)引導學生互相幫助,糾正讀錯的字句。

(2)引導學生欣賞別人的朗讀,學習借鑑,取長補短。

3、默讀課文,思考和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人?什麼事?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説説哪個字比較難寫,需要特別注意。

3、教師範寫:“咳”、“測”、“器”。

4、學生在語文書上描紅。

五、佈置作業

1、在習字冊上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默寫生字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2——7自然段。

1、教師深情地誦讀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學要求,佈置學生自學4——7自然段。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詳細描寫了護士長葉欣的英雄事蹟?找出來讀一讀。

(2)邊讀邊想:這幾段課文分別描寫的是什麼內容?用一兩句話概括下來,寫在各個段落後邊。

(3)自己選一兩個段落認真讀一讀,用“——”畫出直接描寫葉欣的行動或語言的句子,再想一想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到了什麼?(也可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體會)

3、學生自主閲讀,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4、組織學生交流。

(1)説説各自概括的重點段的內容。

(2)談談選讀有關段落的體會。

注意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憊”、“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通過理解這些詞語,加深對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據學生交流過程中所選擇的段落,適時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交流,使學生受到崇高精神的薰陶和偉大人格的感染。

5、指導學生説話。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説説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3)交流。

6、學習1、8、9三個自然段。

(1)指名學生朗讀。

(2)説説這幾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麼?又是怎樣描寫護士長葉欣的?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

(3)齊讀這三個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深化課題

1、為什麼説葉欣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課題可不可以改為“永遠的白衣天使”?

2、小組討論。

3、交流。

四、課外延伸

1、收集介紹全國人民抗擊“非典”情況的資料,搞一次展示活動。

2、收集葉欣生平事蹟的資料,補充閲讀。

這是一篇令人落淚的課文,非典時期我們都曾經歷過,我們對非典的恐懼與白衣戰士葉欣等人的膽量、勇氣相比,使我們更瞭解他們高尚。

教學過程片斷回眸

(一)

讀課題,説説通過預習你對“永遠的白衣戰士”這個題目,有了那些瞭解。

生:永遠的白衣戰士是指的葉欣。

師介紹葉欣生平。

生:因為葉欣永遠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所以稱為永遠的白衣戰士。

師:你對永遠這個詞瞭解很深刻,請你再讀讀課題。

師:我們以前都稱護士們為白衣天使,為什麼這裏卻稱為白衣戰士?

生:因為這裏的護士與病魔做着鬥爭。

生:因為書上説非典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葉欣與非典爭奪病人的生命,所以説她是白衣戰士。

師:你懂得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課題,很好!

生:因為非典非常具有傳染性,得了這種病的人都可能死亡,就像戰爭一樣危險,而葉欣要上戰場一樣的去和非典鬥爭,所以説她是白衣戰士。

師:是呀,非典的傳染性,我們大家都瞭解,可是這些以葉欣為代表的醫務工作者們卻要冒着生命危險和非典做着搏鬥,他們的確是勇敢的白衣戰士。

齊讀課題

(二)

生:老師我覺得課文中有個詞用的不恰當,就是“病魔終於沒有放過她”的終於。這個詞如果換成“最終”是不是更好?

師:為什麼你會認為“最終”更好?

生:因為非典極具傳染性,工作中只要一不留神,就會被傳染,葉欣高強度的工作,使她的身體抵抗能力降低,所以更容易傳染上,再加上,書上説“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裏危險,讓我來吧!”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儘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讓你毫無協商的餘地。”這樣她感染的機會就更大了。她一次次從病魔手中逃脱,可是到了最後,病魔還是逮住了她。所以我覺得用“最終”比“終於”要好。

師:你能聯繫生活實際和書本內容對課文用詞準確性提出你的想法,我覺得你説的的確有道理。其他同學對這個想法有什麼看法?

生:我覺得最終比終於要好,這個最終有着一種遺憾在裏面,還感到逃過了很多次,最後還是落入了病魔的魔爪。而終於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

生:我覺得終於也可以,因為終於的意思和最終差不多,都説的是最後沒有避開病魔的侵襲。

師:用詞的確值得推敲,我覺得換成最終有道理,這樣品味詞語是個好辦法。

(三)

師: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葉欣的工作是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的。用筆畫出來。

生:我是從“葉欣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牀搖高,讓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時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強心藥,監測心率、血壓、呼吸……”這句話中感受到葉欣工作高強度、高效率,“嫻熟”“同時”説明她效率高,很快的做着工作,為了搶救病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寶貴。

生:我從“兩小時過去了,患者終於脱離了危險,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憊的身軀投入到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這句話中體會葉欣的工作是高風險高強度的,她要救治病人,還要保護自己,身體上、心理上都很有壓力,然後連續不斷的工作,這樣她就會更加疲倦,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病菌。

生:“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必須將堵塞其間的大量濃血痰排除出來,而這又是最具傳染性的。一個“非典”重症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這句話告訴我們非典重病人是很容易傳染別人的,而葉欣是個護士長,肯定要身先士卒的。所以危險性就更大,稱為高風險。

……

(四)

師:知道什麼是身先士卒嗎?

生幾人舉手

生:就是帶頭的,什麼事情都自己先做。

師:文中那些地方寫出了葉欣身先士卒?

生:“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裏危險,讓我來吧!”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儘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讓你毫無協商的餘地。”這段話就是説的葉欣身先士卒。

生:“3月4日清晨,葉欣仍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科室:巡視病房,瞭解危重病人病情,佈置隔離病房……”葉欣每天都很早去,也説明她身先士卒。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3

本節課的教學由始直終學生都沉浸在學習的熱情之中,以至於下課了還有孩子説:老師還有5分鐘。因此,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自己教學目標已達成;有幾個亮點:

1、課前準備做的比較充分,“非典”時期,孩子們還小,對抗擊非典的事瞭解得不多,我從網上下了相關資料讓孩子們在預習的時候閲讀交流,並讓孩子們回家詢問家長,或上網看抗擊非典的影片,讓學生對03非典有了情感上的認知。

2、情景導入恰如其分,開課時,利用課件,讓學生在視聽方面對學習情景進行渲染看着課題下帶着葉欣照片的網上紀念館,伴隨着《為了誰》(從老百曉課件中得到的啟示)的樂曲學生走入了課堂,接着導入,利用《為了誰》的伴奏老師深情並茂地朗讀精選出來的網友寫的悼詞。此時,孩子們沉浸在對葉欣的無限懷念之中,我順勢讓孩子們快速閲讀,感知大意。

3、理解生字新詞,既讓學生讀通了課文,又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了詞語,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意識較強,為第二課時的教學鋪墊,訓練到位。其次,我的教學一個最大的優點也展示出來了,我的教學宗旨一貫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教學緊扣目標,教學重點突出。自己第一課時的教學模式是值得肯定的。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詞語放在語境中理解之外,教學中應該體現中華民族文字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詞語的同時應該放在語言文字中來理解,領悟文字的內涵。對於零知識,老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從語境、從本義和引申義來理解,做到工具性與文學性的統一。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4

《永遠的白衣戰士》講述的是2003年春天,護士長葉欣冒着“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地全力搶救非典患者,並身先士卒,真情無悔地選擇了保護同事,自己迎戰的感人事蹟。課文語言飽含深情,表現人物品質時又涉及到了“非典”知識,對四年級學生來説,這是一篇理解起來並不輕鬆的課文。

在教學設計中,我考慮了三點:

1、感受人物形象由表及裏。在教學中首先引導看人物照片,從她温暖親切的笑容走向課文對她笑容描寫的句子。當葉欣的外在形象在學生眼前清晰後再學習人物的故事,使人物形象更豐滿。

2、葉欣抗擊非典的三個小故事,即4、5、6三個小節是感悟重點,通過設計值得探索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對文字的感悟。第一個事蹟是身先士卒加班,拒絕接聽家人電話。這裏引導學生探究的問題是:她拒聽家人的電話是不愛家人嗎?探究使學生體會到病人的急劇增多,使她連一丁點兒的空閒時間都沒有。在病人與家人之間,她選擇了棄小我,顧大家。而這樣的工作狀況,體現出她的工作特點就是第四節中所寫的句子: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着,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第二個事蹟是她救護重症患者樑先生。“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監測心率、血壓、呼吸……”“兩小時過去了……”讀完這些內容,請學生探究的是:救護重症患者與普通病人比,會遇上哪些困難?請想象細節,這樣的探究,使學生又一次體會了她的工作特點:“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的第三個事蹟是面對危重病人的護理,她總是斬釘截鐵地説:“這裏危險,讓我來吧!”,同時“毫無商量地把同事關在門外”。感悟這一段時,放手讓學生去向葉欣質疑,人物超越常人的舉動,使學生紛紛產生了疑問:在最危險的時候,最危險的地方,你挺身而上,你難道不怕死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弄明白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那就是她把救死扶傷看成醫務人員的天職,誰不珍愛生命,她用自己的生命,去救護更多的寶貴生命,她用自己微弱的生命之火,去燃亮別人的生命之燈。通過這樣的探究感悟,葉欣救死扶傷、捨己為人的崇高形象,逐漸清晰起來,學生們眼前浮現的是一個笑容親切的白衣天使,是一個甘願犧牲自己,救護病患的偉大戰士,她奮戰在抗非典的戰場上,真情無悔。

3、引導學生朗讀重點句子,進一步體會感受文本。如“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着,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這一重點句子隨着事蹟的學習,多次朗讀;再比如“這裏危險,讓我來吧!”設計了四次朗讀,第一次,讓我們聆聽葉欣的話語,讀它;第二次,這話是那樣斬釘截鐵,讀它;第三次,這不是普通的話語,是戰士臨危不懼的誓言,讀它;第四次,這也是戰士捨己為人的高尚靈魂的真情表白,讀它,這樣迴環往復的朗讀,一次比一次震撼,而人物的形象也愈發高大,文本所傳達的教育意義,也通過深情並茂的朗讀傳達出來。

但在真正上課時,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整節課我的思維很清晰,引導也很好,但學生的話、學生自己的思維似乎少了些,沒有很好的引起共鳴,這可能是由於學生缺少那樣的情感體驗,所以《永遠的白衣戰士》一課雖然上完了,但是留給自己更多的是反思。

《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反思15

《永遠的白衣戰士》一課主要描述了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抗擊非典的戰鬥中,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蹟。這是一篇令人落淚的課文,然而教學本課時學生的情感並沒有得到太多的觸動,朗讀時感情出不來,學生不能和老師產生情感的共鳴。學生不盡人意的表現令我困惑不已,經過反思,發現本課教學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1、導語感染力不夠

本課是情感型的課文,老師運用豐富、感人和語言帶領學生進入情境非常重要,在教學設計中,我在這方面的設計欠佳,在上課的時候導得不夠,學生的思路沒有被打開,課堂氣氛不活躍,影響教學質量。

2、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夠

“非典”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對於我們教師來説並不陌生,可對於今年讀四年級的學生來説是陌生的,他們早已把這事忘記。 新課開始我本來想引導學生説説各自所見所聞的關於抗擊“非典”的故事,但學生除了粗略知道課文中所介紹的葉欣的事蹟外,其它的一無所知。儘管我在課堂上補充介紹了一些葉欣的其它事蹟,但是學生還是不能順利地進入課文情境。美國教育家杜威説過“教學決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告訴,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歷,一種體驗,一種感悟,而經驗是體驗的基礎。”

學生對這場災難的不瞭解,缺乏情感體驗這是不能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主要原因。教學這篇紀實文章,課前幫助學生篩選資料自由閲讀是非常關鍵的。這也提醒我以後上課要注意這些。

3課堂上眉毛鬍子一把抓

由於對教材把握不深,學生説到哪,我就講到哪,導致課堂上出現了前鬆後緊的現象,使得學生對於課文中的一些感人的句子理解得不夠透徹,對葉欣的精神品質的理解只是浮在表面,沒有深入理解,沒有達到預定教學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rdrjr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