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付飯錢的教學反思

付飯錢的教學反思

《付飯錢》這篇課文來自一則民間故事,寫聰明的阿凡提幫助窮人智鬥巴依,用錢袋裏錢的聲音抵償飯菜的香味,結清了帳。文章主要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寫一個窮人請阿凡提幫忙;第二部分寫阿凡提幫窮人“算”清了帳。

付飯錢的教學反思

針對課文特點,如何找準語言文字的訓練點,上出語文課的特點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所以,課前我努力鑽研教材,細讀文本;設計時,關注作者的行文思路,語言特點,充分挖掘教材內含的思維要素。

一、質疑釋疑,突破難點

課文的情節性很強,生動有趣,學生很容易就能夠體會到阿凡提的機智聰明,但是學生又很難説清阿凡提用付錢聲的方法來幫助窮人付飯錢,以此來對付蠻不講理的巴依説窮人吃了飯香就要付飯錢的妙處,這是學生的疑惑之處,也是學習本文的重難點之一。於是,我摒棄了以往先總結阿凡提的聰明再看他聰明在哪兒的這種演繹的方式,而是緊緊圍繞“吃飯香”、“付錢聲”這兩個疑點展開教學。

在導入課文時,我直奔難點,先請學生們完成一道連線題,當學生根據慣有思維完成練習,即聞飯香、吃飯菜、付飯錢、聽錢聲之時,出示老師的答案:吃飯香、付錢聲,並讓學生進行提問。“飯香是隻能用鼻子聞,怎麼能説吃飯香呢?”“應該是聽聲音,為什麼是付錢聲呢?”……看了這奇怪的搭配,一個個問題學生們脱口而出。

在學習第一到四小節時,我創設情境,老師來扮演巴依,讓學生扮演不願付飯錢的窮人來反駁巴依,扮演圍觀的人來説公道話。在“巴依”與“窮人”、“圍觀人”的對話中,逐漸理解巴依不講理地認為窮人聞了飯香,就是吃了飯菜,等於吃了飯香,這是在逼窮人付錢。那麼在結尾處學生對阿凡提用付錢聲的方法來付飯錢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這個過程正是學生逐漸釋疑的過程,同時也體會到阿凡提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對付巴依的聰慧過人。

二、品讀文本,學習表達

每篇課文的語言都有其特徵,有的流暢平直,有的樸素簡潔,有的華麗優美……根據不同的年段要求、不同的`單元目標、不同的語言特點,在教學中要設計不同的語言訓練。《付飯錢》的文字比較通俗,但不乏生動之處,尤其是幾處提示語的妙用、關聯詞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如學生初讀課文時,讓學生邊讀邊思:課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這些人圍繞着“飯錢”、“吃飯香”、“付錢聲”這三個詞發生了一件什麼事?理解了文中“窮人、阿凡提、巴依、卡子”在在維吾爾族語言中各是什麼含義後,在老師的幫助下逐漸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並總結:有時我們把文中的主要人物聯繫起來,就能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是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的開始,相信,在以後的反覆練習中,能夠使學生牢牢掌握。

又如在體會阿凡提答應窮人懇求時的爽快和巴依、卡子聽到錢聲時的迫不及待時,不僅引導學生抓住語句中的字、詞,而且幫助學生關注提示語的位置。讓反覆的朗讀、品位中體會提示語在後面,説的話在前面,説明內容連得很緊的妙用。

此外,在指導學生學習表達時,不僅要取方法於範文,在讀中指導寫,還要取材料於原文,在寫中促進寫。如文中出現了“一……就……”這個表示承接關係的關聯詞,理解卡子“看見”、“叫起來”是前後連續發生的兩個動作,體會卡子的迫不及待,也促進理解卡子的貪婪。在後文中,為了更好地理解巴依聽到錢聲後的迫不及待,設計這樣的訓練:“什麼?啊,聽到了,聽到了!”巴依一( ),就( )。用剛才學到的“一……就……”説一説。在説話訓練中,鞏固了這個關聯詞,也促進了讀,深化了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qrpq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