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反思推薦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反思推薦

這節課共涉及到了三個實驗,我考慮到這三個實驗的目的都是讓學生明白熱傳遞的方向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如果就這樣按部就班的做完三個實驗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缺乏探究精神。經過一番認真思考,我打算先給這三個實驗一個定位:第一個實驗為導入,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白熱是可以在物體之間傳遞的,從而引入這節課的主題“熱究竟是怎樣傳遞的?”第二個實驗為探究部分,讓學生通過親自實驗,知道熱在銅棒上的傳遞方向是從温度較高的一端逐步傳遞到温度較低的一端。第三個實驗是進一步研究,通過觀察金屬片上蠟的熔化情況,進一步總結出熱傳遞的這個重要性質: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並且認識到熱傳遞是一個從熱源中心向四周各個方向逐漸擴散的過程。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反思推薦

在設計導入實驗的時候,我想如果直接叫學生把鋁棒放入熱水中加熱,這樣的設計感覺是老師在牽着學生走,會禁錮他們的思維。於是我想到了先問同學們:誰能使我手裏的鋁棒熱起來?這一問同學們果真踴躍回答,接着問鋁棒為什麼是熱的,這樣很自然地引入新課題。

第二個實驗是讓學生能看到或感覺到熱的傳遞方向。在設計這個實驗的時候,老師也費了不少功夫。因為書上的實驗是用兩個鐵架台中間拉一根鐵絲,在課前我動手試過,發現這樣做有幾個缺點:第一,用兩個鐵架台桌子小不好擺。第二,鐵絲拉在中間很不容易拉直,會影響到實驗效果。現用細鐵絲,效果不行,然後改為粗鐵絲,效果還是不明顯,最後決定粗鐵絲換成了銅棒,因為銅棒較粗夾在一個鐵架台上就行了,然後自制臘環,,發現改造後的實驗裝置效果很不錯,我就事先為每組準備好了這些材料。為了讓學生既動了腦筋又能圓滿完成實驗,我提出讓孩子們先小組討論怎樣利用桌上現有的材料設計一個實驗,使我們能觀察到熱的傳遞方向?通過前一個實驗,同學們已有了較濃厚的.興趣,這次更是積極地想辦法,在彙報中,我並沒有直接指出他們的不足。讓其他組的同學更清楚地意識到做實驗時還得更加細心,我覺得孩子們的收穫不小。

第三個實驗是通過觀察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方向,進一步研究熱傳遞的方向,書上設計有兩個實驗:1、從金屬片的中心處加熱。2、從金屬片邊緣的一個點加熱。,觀察蠟的熔化情況,並思考熱在金屬片中是怎樣傳遞的?有前面實驗做基礎,我充分相信孩子們能很圓滿地完成實驗,在輕鬆、愉快的交流中,學生很輕鬆、自然地就總結出了熱傳遞的這個重要性質: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得出了熱傳遞的概念。

縱觀本節課,我認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1、在做每個實驗之前先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想辦法,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特別是第二個實驗先讓學生充分預設在加熱後,哪一個臘環會先掉下來?然後通過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測,得出科學的結論,起到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仔細觀察積極參與其中的樂趣。通過實驗結果與之前猜測的異同,使學生真正獲得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達到了感性到理性的昇華。通過學生親自實踐,能最終總結出這一課所要揭示的科學概念,可見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已經“消化”了。

2、在上本節課之前,由於教師作了較充分的準備,幾個實驗都親自實踐了一下,所以發現了實驗裝置的一些不足,及時做了修改,使實驗現象更加明顯,也更便於學生實際操作,因此本節課的三個實驗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3、在實驗中,老師充分考慮到安全因素,及時提醒學生注意使用酒精燈的安全及加熱時的安全,控制了不安全的因素。教師還提示學生不臘油滴到桌子上,用白紙接注。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4、整堂課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實驗中學生敢想、敢做、敢説,達到了實驗的真正目的。

不足之處:

由於實驗桌擺成一字形,不利於兩邊的學生參與實驗。整個過程時間沒把握好,先鬆後緊,教師的語言表述不夠精練。學生交流的時間不充分,如果克服了上述問題,效果會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pwdy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