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種子的構造教學反思

種子的構造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種子的結構,初步樹立結構與功能是相統一的辯證觀點;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便是種子的構造教學反思,歡迎閲讀

種子的構造教學反思

種子的構造教學反思

6月21號,我代表密雲縣參加了北京市科學學科農村現場評優課活動。我執教的是首師大版科學教材第二冊《種子的構造》這一課,通過對這一課的教學,使我對如何提高科學教學的課堂實效性,以及在探究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下面就結合我上這一節課的實際情況進行如下的反思:

我認為本課的教學設計有如下的成功之處:

首先,教學環節比較清晰,引導學生經歷了一個探究過程

整個的課堂教學,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大的環節:首先引導學生根據菜豆種子的幼苗猜測菜豆子內部可能是什麼樣的,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觀察菜豆種子,看一看菜豆的構造。接着,再觀察其他種子的構造,對種子的內部結構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之後,再進一步猜想了解玉米種子的結構。最後,課下延伸親自觀察一粒種子的發育過程。可以説整個教學環節,老師引導學生初步經歷了一個探究的過程。

其次,結合農村學生實際,充分調動學生探究興趣

在課的導入部分,我利用與學生課前交流的時間,向學生播放了一段農村種地的情景,並讓學生看到了一粒種子種到土裏,最後長成一株幼苗的簡單過程。再加上教師的簡單介紹,學生探究的興趣很快被調動起來,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最後,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進行教學

本節課的教學實踐表明,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對於新知識的理解,而且還會使學生將新知識主動遷移到生活中,更好的促進學生對科學概念的建構和掌握。本節課,在學生看完錄像資料,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猜想了菜豆種子裏面的樣子,並用簡單的畫圖方式表示出來,讓學生首腦並用,使探究更有效。

不足之處:

一節課下來,通過自己的反思,我也切實發現了本節課存在的許多不足:

1、學生的探究不夠充分,該放手的沒放手。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只顧考慮到教學時間的問題,而忽略了本次評優課的'主題:如何提高探究教學的實效性。本節課中,老師引導的內容顯得過多,例如:對於解剖菜豆種子的方法,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讓學生嘗試着進行解剖,發現問題後再通過交流解決,這樣處理,學生會更容易接受,而且印象可能會更深刻。

2、在交流環節中,缺少生生間的交流。

本節課中,體現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但是生生之間的交流顯的比較薄弱。例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畫出自己猜想的菜豆種子裏面的樣子,就可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相的交流和質疑,從而引出下面的探究環節,這樣就會顯得自然流暢。

3、沒有將猜想與實際觀察進行比較。

在學生有了猜想,又進行親自觀察後,老師就急於向學生揭示相關的概念。如果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與課前的猜想進行比較,使它們找到矛盾,讓原有的錯誤經驗與實際發生衝突,然後再進行分析,這樣可能對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有更好的幫助。

4、教學材料的準備還應該注意有結構性。

本節課的教學材料,老師只注意到了選用學生比較熟悉的種子進行觀察,但是卻忽略了材料的結構性,重點表現在蠶豆種子的準備上,因為浸泡的時間不夠,所以導致了裏面的結構學生觀察起來不明顯,影響了學生的彙報和交流。而且,準備的種子數量有限,不利於學生進行觀察。

總之,本節課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認識到要想讓探究真正成為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達到科學探究的目的,增強探究的有效性,教師更要做到真正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既不要高估學生的潛能,更不能低估學生的潛能。此外還要讓學生充分地表達並且在表達的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理清自己的想法,從其他同學的表達中得到啟發,在傾聽過程中,發現與自己想法不同的地方,敢於質疑,使學生思維相互撞擊,加深理解。真正增強探究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ovm29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