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精選7篇)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精選7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慈母情深教學反思(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精選7篇)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1

通過《慈母情深》一課的教學,也使我深切感受到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用課外拓展架起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橋樑,使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在進行課外拓展的時候要切記課外拓展要為教學所服務,不能遊離於教學之外,純粹為了拓展而拓展是萬萬不可的。這一課的教學,我雖注重了課外拓展,例如讓學生在歌曲《燭光裏的媽媽》朗誦《母親頌》,但也只是浮在表面,學生不理解一元五角的價值,文中的作者去媽媽工作的車間要一元五角買自己夢寐以求的《青年近衞軍》時,一元五角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講是難以理解它所承載的份量的,他們是遠遠不能體會當時的艱苦的,一元五角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説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應該讓學生對一元五角有個清晰的概念,在教學那個年代多數工人一天的工資就幾角錢,一個月也不過二三十元,還要養家餬口。這一元五角在那個年代的份量,沒有與母親掙錢的不容易聯繫起來,如果那時我能補充樑曉聲的原著《母親》中的幾段文字:“最堪憐是中秋、國慶,新年、春節前夕的母親。母親每日只能睡上兩三個小時。五個孩子都要新衣穿,沒有,也沒錢買。母親便夜夜地洗、縫、補、漿。/soft/若是冬季裏,洗了上半夜搭到外邊去凍着,下半在取回屋裏,烘烤在煙筒上。母餘不敢睡,怕焦了着了。母親是太剛強的女人,她希望我們在普天同慶的節日,沒條件穿件新衣服,也要從裏到外穿得乾乾淨淨。儘管是打了補丁的衣服,還想方設法美化我們的家。……”定會幫助學生身臨其境地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也會設身處地地體會到母親的不容易,賺錢那麼辛苦卻依然支持兒子看書,對母親的崇敬之情定會油然而生。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2

在上《慈母情深》這節課時,我依然決定把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上,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和小組協同合作的能力,課上我積極引導起學生去挖掘、品味文中的語言,指導其抓住文中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體會慈母情深,感受“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在我的啟發引導下,學生的理解達到一定的高度,但還是挖掘的不夠深入,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對於自學提示中的問題,大家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可怎樣讓孩子理解作者淡描後的濃情呢?應該幫助學生蒐集更多的背景資料來幫助他們理解課文的內容。

其次,在處理“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這個問題時,學生找到了相關的語句,但我沒有組織學生進行深入討論,談出他們自己獨特的理解,沒有適時引導,以至於像常志澤、龔宇軒等同學最後也沒能夠深入的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我所提的問題學生們都能夠回答出來,而且都很準確。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小問題,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有一個小組中的“肖彤”同學,她的想法總是會和大家不一樣,會有個性,見解獨特。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可以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見解,並表達出來,如果理解的有偏頗可以讓同學們幫助她糾錯,帶不要扼殺她想要表達的想法和獨特的見解。

當學生的感情投入,與作者產生了共鳴時。很多精彩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我和孩子們一起經歷了母愛的洗禮。表面上看,課是比較順利地上完了,其實,我心裏很清楚,還有很多的細節處理得太粗糙,還有許多的地方沒有深入研討下去,還有一些情感沒能被激發出來,還有很多的機會沒有留給學生,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彌補。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3

《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樑曉聲在少年時代渴望得到一本心愛的長篇小説,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用龜裂的手指掏出了一大把毛票,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去買《青年近衞軍》。作者深為不安,他用這一塊五毛錢給母親買回了一瓶水果罐頭,結果遭到一頓數落。爾後母親又湊齊了一元五角,作者擁有了平生第一本小説。從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深沉的母愛。文章描寫細膩,情感真摯,語言淺顯易懂。

課文中買一本書、一聽罐頭花了一塊五毛錢,在現在看來一塊五毛錢是非常少的,連一杯奶茶都買不了。現在的孩子肯定體會不到樑曉聲那個連年自然災害時代的生活困境,為了讓學生對那時的生活狀況有所瞭解,我事先要求學生向爺爺奶奶瞭解過去的生活,並在課堂上將那時的生活做了對比:那時的工人一個月只掙十幾塊錢,一支鉛筆2分錢,這一本書一塊五,應該是多麼大的一筆錢啊!母親要辛苦工作多少天才能掙一塊五呢!讓孩子體會母親工作和支撐家庭的苦楚,引導學生體會朗讀寫母親工作的部分。

在感悟文本的時候更注重的是走入作者的內心世界。教學中,我將家庭境況,母親的艱辛與母親對孩子的愛和希望放在一個矛盾卻又和諧的教學背景下教學,我引導學生對比感悟,對比讀,讓學生反覆地,用各種形式去讀,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樣一種無痕的指導,不露聲色地使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的對話,與作者對話,與文中人物對話。一層層的深入,使學生內心感情的湧動在老師的鼓舞下變成了讀和説,使整堂課充滿了生氣與激情。慈母的形象也就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每個學生的心目中打上烙印,最後自然而然就悟出了母愛究竟是什麼。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4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樑曉聲的小説《母親》裏的片段。記敍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支持和鼓勵"我"讀課外書的往事,表現了慈母對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1、我在教學中首先抓重點句子,讓學生通過慈母情深的重點句進行討論,交流,體會母親掙錢的艱辛,感悟慈母情深的意義。這樣以句帶篇,以點帶面的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歸納能力,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而且,在課堂上的討論與交流,營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研討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切磋中激發出創新的靈感,在交流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讓學生成了課堂的小主人。

2、在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個人差異,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昇華情感,提高閲讀能力。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句子,來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3、由於學生的生活背景與當時反差較大,在加上課堂上指導朗讀得還不夠細緻,學生讀的得還不夠多,因而學生讀得還不夠生動,投入,致使氛圍不夠,情感不能得到提升。

4、另外在課堂中把慈母與生活中的母親密切聯繫相互比較,由於時間關係卻忽略了着力於教育啟發孩子,培養學生感性認識,和愛的教育相結合不夠充分。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5

本文是一篇表現母愛的.文章,是一篇略讀課文,應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這位平凡的母親,辛勞的母親,貧寒的母親,在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的深沉的母愛,給人留下了何等難忘的印象。因此,我着重引導學生通過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在文章學習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尋找母親感動你的地方。學生找到了許多細節:破收音機”都“已經賣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們吃進肚子裏了。”“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有事快説,別耽誤媽幹活!”“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麼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抓住這些感人的句子去讀,再讀中感悟母子情深,效果很好。

但是在朗讀指導的時候,沒有過多地時間讓他們感悟,這點希望下次改進。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6

在上《慈母情深》這節課時,我積極引導起學生品味文中的語言,指導其抓住文中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體會慈母情深,感受到“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雖然課堂上我認為自己的引導啟發做得比較到位,但是總覺得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對於作者的寫作背景沒有讓學生充分去搜集資料,沒有讓學生了解當時的中國普通百姓家庭生活狀況,沒有讓學生去了解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狀況,去認識那個時候一分錢都很有用處,知道一元錢可以做很多事情,讓學生的心靈去走近那個時代,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生活的艱難。如果這樣學生會更能好地瞭解“母親”掙錢的不易,毅然給錢,足見慈母情深。

二、在處理“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這個問題時,學生找到了相關的語句,但我沒有組織學生進行深入討論,談出他們自己獨特的理解,沒有適時引導。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母愛的慈祥,母愛是深沉的,母愛也是偉大的、無私的。這種愛,作為子女永遠也報答不了,正如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教學過程中,我所提的問題學生們都能夠回答出來,而且都很準確,很多精彩答案很出乎我的意料。課是比較順利地上完了,其實,我心裏很清楚,還有很多的細節處理得太粗糙,還有很多的機會沒有留給學生,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彌補。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7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小時候,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衞軍》的事。由於本課課文文字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課前,關注預習中的讀。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閲讀基礎,放手讓他們在課前進行有效地預習是必要的。學習生字,掃除障礙,讀熟課文,感知大意,尋找疑慮,設法釋疑,課前的預習自然能做到有效地讀。在初讀課文後,我又採取多種形式讓學生盡情地去讀,做到朗讀流利。在學生讀通讀熟的基礎上,讓學生以默讀的形式,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

閲讀課的生命就在於教師為學生與文本之間創設橋樑進行對話。在學生彙報讀書所得時,我也不時地引導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去感悟文本中藴含的豐富情感,如:當學生彙報:“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周圍幾隻燈泡”,我相機引導:哪個詞語是重點,學生説出“極其瘦弱”,於是讓他再讀,語感一出,體會也就到位了。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使學生在交流中理解了課文,從中也看出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可見對一些略讀課文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後,再採用交流、互相解決疑難的方法檢查學習所得,有利於培養自學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mwgnk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