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1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我就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培養孩子的識字能力。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採取一下的方法。

一、在遊戲中識字。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孩喜歡模仿,更喜歡錶現。那麼,我在教學中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採用多種形式來教學,如開火車,猜字謎,找朋友,變魔術等,將這些遊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遊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二、比賽法。

小學低年級由於年齡比較小,能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間很短暫的。小孩子都是爭強好勝的。一提起比賽,他們就起勁了,所以在識字教學中,穿插一些比賽,既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後,開幾列小火車進行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準,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拿到冠軍的就能得到禮品。這樣的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創設情景幫助學生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繫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對於象形文字(日、月、山、水、),可用簡筆畫的方法,學生也就容易很快記住。又如教“左、右、前、後等字時,可讓學生做這些動作來辨認方位,從而讓學生記住這些字。

通過這些多樣形式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識字教學之中去。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2

人的一生當中,小學階段的'識字量是最大的,大約要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要求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義,並能正確地書寫運用。這2500個漢字,在一二年級就要掌握1200多個,佔小學識字量的一半。怎樣才能使這些剛上學的學生將這些比較枯燥的字,認得清,記得牢,而且能正確運用呢?在這方面,我進行了一定的探索與反思。

漢字分為四類,即象形字、會意字、指事字和形聲字。一二年級學生學的字按結構分為兩類,一類是獨體字,一類是合體字。獨體字大部分是象形字和會意字,合體字大部分是會意字和形聲字,在教學中以形聲字為最多。

在教獨體字時,我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認識事物簡單的特點,採用形象的教學方法,把事物原來的樣子臨摹到黑板上,看像什麼?學生看懂圖意後,再寫出這個字。如:———日、———月、———網、———刃。筆畫稍多一點的獨體字,如“鳥”,可以形象地告訴學生哪是鳥頭上的翎毛,哪是鳥頭和鳥身,“〃”是小鳥的眼睛。這樣的教法,學生很樂意學,學得又很有趣味。

在第一二冊掌握了大部分獨體字的基礎上,再學習三四冊出現的合體字時,就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這時可以採用多種方法進行合體字的教學,如用講故事識字法、肢解字形識字法、比較識字法、偏旁識字法(形聲字識字)、猜謎識字法、熟字帶生字等方法,不同生字可以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來教。下面再具體説説這幾種識字法的運用。

一是講故事識字法。把生字編成一個故事來學,如:一個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邊有棵樹,他就靠在樹上休息一下,這個字是“休”。再如:聞,有人聽到門外有動靜,他把耳朵貼在門上聽一聽。

二是肢解字形識字法。有些字看起來筆畫繁多,學生一見認為難記、難寫,如果把這些字分開來記,就顯得簡單明瞭,一目瞭然。如“鼓”,可分成十豆十又;“贏”可分為亡、口、月、貝、凡。有些字既可以肢解,又可在肢解的基礎上體現出這個字的意義,那就更易記住如:丸、享,可釋為丸子放在水裏煮發出香味就是“熟”字。

三是比較識字法。漢字中有許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義卻相差很遠,怎樣來識記區別這些字呢?可以用比較法學習,就是把這些字寫出來進行比較。如:青、蜻、清、請、晴、睛,這些字分別在二三冊中出現,可對這些字進行字音、字形、字義上的比較,再組詞,就易記住了。

四是偏旁識字法(形聲字識字)。在學生學過部分合體字的基礎上,學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義。如木字旁:大多是與樹木有關聯的字:如鬆、柏、樺、樹等,代表與水有關聯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代表與動物有關聯的字:如貓、狗、狐狸等,多與人手的動作有關聯的字:如提、抬、挑、擔等。這樣的形聲字有許許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義,看看聲旁,就大體知道了這個字的讀音和含義。這樣學生有了認字的積極性,有些字即使沒學也能大體瞭解字義和讀音。但也有個別字形旁與字義不符的,如學習“犧牲”這個詞,學生知道字義是指為正義事業獻出生命,有的學生提出:“老師,為什麼這兩個字是牛字旁呢?”我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得出:“犧牲”過去指殺牛、羊等來進行祭祀活動。學生馬上就理解這兩個字的牛旁的含義。

五是猜謎識字法。猜謎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遊戲。中國漢字,很多都可成為一則謎語,寓教於樂,不失為一種好的識字法。如:一字十一筆,無橫又無直,學生問孔子,孔子説無味———淡。會少離多———禽。

六是熟字帶生字法。有些生字可利用學過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變成一個新字。如:每加木是“梅”、蝌去蟲是“科”……還有許多其他教學生字的方法,如通過畫畫教學生字,藉助實物識字,動作演示識字,筆畫添加等。在教學中各種方法可結合使用,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趣味性,培養識字能力。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3

低年級的孩子喜歡有趣的學習方式,枯燥的教學方法往往使他們不能集中注意力,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平時,我通過自己的教學、聽其他的老師的課,以及參看別人優秀的教學生字的方法,找到了幾種學生樂於接受的識字方法。

一、在遊戲中識字

低年級孩子由於年齡小,喜歡有趣、生動的學習氛圍,所以在教學生字時,我會編一些兒歌讓學生更好的記住這些字,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記住了“喝”和“渴”,也很好的區分了兩個形聲字。

二、利用熟字加一加、減一減或換一換的方法識字

這類方法在教學中會經常用到,如“柏”是由“木”和“白”組成,“蘿”去掉“草字頭”再加上“竹字頭”就變成“籮”,在課堂上,我經常讓學生説説怎麼記住這個字,學生自然而然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記住這個字。

三、歸類識字

教材編寫就是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偏旁所表示的意思來記住這類字,如“木字旁“的字和樹木有關,“禾字旁”的字和莊稼有關,“竹字頭”的字和竹子有關,“草字頭”的字和草本植物有關。這樣的識字方法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四、在生活中識字,讀中識字

語文教學不單單是在課堂上,最終還是要回歸生活。我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路牌、文明標語,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不僅自己認識這些字,還能帶動身邊的同學擴充識字量,學生也非常樂於參與這樣的活動,積極性也非常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mvxn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