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1

識字教學不僅僅只是把教科書上規定的那幾個生字教給孩子,它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們能夠自主獨立識字。如何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呢?

第一,注重教給識字方法,逐步形成自主識字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因此,我特別注重將一些識字方法在平常的教學中滲透給學生,使之逐步形成自主識字的能力。在片段一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能夠熟練地運用已經掌握的各種方法來自主識字了。如,他們能聯繫已有知識、聯繫生活經驗識字,“編順口溜、猜字謎、找反義詞、換一換、加一加、減一減”等各種方法都成為了孩子們識字的“良方”。

第二,自主選擇識字方法,體驗識字過程中的快樂。

在識字教學當中,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願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方法去自主識字,體驗識字過程中成功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恆。在片段二中,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聯想、分析,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記住了“遊”字,孩子們在識字過程中表現得那麼積極、熱情、自主,他們完全成為了識字的主人。識字教學由枯燥變得有趣,由單一變得多樣,識字已經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2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識字太少,必然影響到今後的閲讀、寫話、習作。教師在課堂上應調動學生的口、眼、耳、腦、手等多種器官參與識字,將識字教學與詞、句訓練結合起來,要走入學生的生活中去。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識字太少,必然影響到今後的閲讀、寫話、習作。而低年級老師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常常採用機械記憶的辦法來識字,讓學生拼命地一遍又一遍地喊,一遍又一遍地寫。因此兒童識字負擔重,其實只是重在“聲帶”上,重在“寫”上,而沒重在思維上。本人認為教師在課堂上應調動學生的口、眼、耳、腦、手等多種器官參與識字,將識字教學與詞、句訓練結合起來,要走入學生的生活中去。

一、課後只識不寫的字一定要切實做到只識不寫,認真落實。一定要深入領會編者的意圖,保護兒童識字的積極性,不能為應試而加重學生的負擔;也不能為迎合家長、學校領導而讓學生寫這些不該現在寫的字。這樣就能讓我們孩子的小手不至於太累,就不會影響兒童識字的興趣。

二、教學中應遵循這樣一個原則:“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書上要認識的字一定要全部認識,這是底限。而“上不封頂”則是指學生應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能力盡可能地多識字。這是新課標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把“多識”認真落實到我們平時的工作中去。

三、採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如在班裏開展評選“識字小能人”“識字小標兵”“我真行”“識字小老師”等活動。再加上老師的引導和鼓勵,就一定能很好地激發學生課後識字的興趣。

四、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主動地到生活中去識字:

1、讓學生在生活中自己運用已有識字經驗、生活經歷獨立識字。

2、可以讓家長帶着孩子到生活中去識字。比如説家長帶孩子上街去,大街上的標語、廣告、店名、指示牌……隨處都是識字的課堂。每次只要不給孩子什麼任務,憑着他的興趣,能識幾個是幾個,一次、兩次……時間長了,很多字就潛移默化地被記住了。

3、讓孩子向他人請教識字。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字想認識,那麼就可以向當時在場的陌生人請教。怎麼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怎麼才能讓別人樂於幫助自己?學會了以後該如何感謝?剛好可以對孩子進行一次次實實在在、非常真實的口語交際訓練。把識字與表達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述這些學生識字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激勵、激勵、再激勵。讓孩子懷着濃厚的興趣,帶着一次次成功的體驗,充滿自信地到生活中去主動識字。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3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在教學時要重視掌握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可見,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要性,那麼,如何能讓學生樂學愛學?我覺得根據年級兒童的性格特點,再結合新課程標準,激發兒童學字的願望,採用形式多樣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才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學習效果。

一、根據教材特點與要求以讀代替輕鬆識字

課文中有很多字是要求學生認識並且會讀就行了,教學這種類型的字我主要讓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我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檢查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如同桌互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等方法讓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老師再根據學生的讀音進行糾正指導,特別是翹舌音,平舌音,後鼻音,前鼻音的讀法區別給予及時的指導。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讓學生認準字形並且在讀課文中加強認識,這樣學生就比較輕鬆地掌握了生字,效果比較好。

二、採用直觀的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複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如在教學時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錯的地方用紅色粉筆標出,再配上多媒體的演示,豔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三、利用遊戲激發興趣

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比賽,喜歡模仿,喜歡錶現。我在教學中就充分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通過開火車比賽的形式介紹自己認識的小動物名稱,通過開火車讀生字比賽誰開得快的形式鞏固識字的效果,通過看圖比賽舉卡片的形式鞏固識字等遊戲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識字的樂趣,對識字興趣盎然。

遊戲是以玩帶學,以玩促學的最好形式。識字教學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孩子容易厭煩,特別是低年級孩子,好動好玩,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而漢字的'掌握及識字能力的培養,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才能得到鞏固和熟練。因此,遊戲成了很重要的學習形式。遊戲活動使孩子們在活躍的氣氛中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提高了識字的興趣和識字的效果,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的意識等。

另外,剛上課時,我就告訴孩子們:老師要請最遵守紀律的、學習最認真的孩子做遊戲。這樣利用孩子參加遊戲的慾望規範了他們的行為,維持好課堂紀律。再者常採用的遊戲有:送信、找朋友、送生字寶寶回家、猜字、開火車、摘果子、猜字謎等,老師適時開展有利於促進教學的遊戲活動,以實現互動交流的合作學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體會。這樣,學生在遊戲中學會了動手,在遊戲中認識了生字,在遊戲中展示了自我,在遊戲中學會了合作,從而感受到自主識字的樂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的學習,才會在實際課堂中發揮主體的作用。

四、正確書寫能讓學生更好的記住字形。

漢字書寫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正確的書寫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記住字形,也有益於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品味。若忽視書寫指導,可能會導致學生只能聞音知義而無法書其形,字形間架結構不準確,失去漢字的美觀。還可能使學生書寫不流暢或“多筆少劃”,這就為以後的習作教學埋下“禍根”——寫錯別字。

五、創設快樂氣氛,提高識字效率。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識字教學中在識字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兒童的讀、想、寫、用的綜合調控能力,不能簡單的重複,孤立識字;而要採取形式多樣的方法。比如在識字鞏固環節,我會採用把生字藏在詞語或句子中,請學生讀詞讀句後找出來,並模仿説句子,讓學生把學到的生字運用到組織語言中去。現在學生的説話能力明顯有進步。我還發現編順口溜識字、拆分識字、替換識字、開火車識字等形式在實際教學中非常有益。如:我在教“奇”字時就編成“大哥坐在可弟身”,這樣兒童非常喜歡記字。因此,兒童對識字的興趣特別濃厚。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並且每個學生都有任務。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讀讀、想、寫、用的學習方法,提高識字能力,有利於學生對生字的鞏固。

六、巧設作業,鞏固識字。

語文的識字教學,不是教師包辦代替,面面俱到,它是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的,為此,要讓學生多識字,快識字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在教學實踐中,精心的設置課堂作業,來鞏固識字。比如:“一字開花,詞語接龍,辯字形”等方式,就能讓學生多識字,快識字,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非常高。同時也採用“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形式來鞏固識字,理解字義,撐握生字的運用。象種將“字、詞、句”連為“一體化”的作業設置對低級學生識字的鞏固非常有效。

總之,課堂教學實踐證明,語文的識字教學採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優化識字教學。這些方法的確對提高低年級識字、鞏固識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採取行之有效的形式,把調動兒童的綜合識字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到識字給生活帶來幫助和樂趣,當然在教學中,也許還遇到許許多多的新問題,我將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教訓,爭取把低年級語學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4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我就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培養孩子的識字能力。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採取一下的方法。

一、在遊戲中識字。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孩喜歡模仿,更喜歡錶現。那麼,我在教學中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採用多種形式來教學,如開火車,猜字謎,找朋友,變魔術等,將這些遊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遊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二、比賽法。

小學低年級由於年齡比較小,能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間很短暫的。小孩子都是爭強好勝的。一提起比賽,他們就起勁了,所以在識字教學中,穿插一些比賽,既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後,開幾列小火車進行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準,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拿到冠軍的就能得到禮品。這樣的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創設情景幫助學生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繫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對於象形文字(日、月、山、水),可用簡筆畫的方法,學生也就容易很快記住。又如教“左、右、前、後等字時,可讓學生做這些動作來辨認方位,從而讓學生記住這些字。

通過這些多樣形式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識字教學之中去。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5

低年級的孩子喜歡有趣的學習方式,枯燥的教學方法往往使他們不能集中注意力,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平時,我通過自己的教學、聽其他的老師的課,以及參看別人優秀的教學生字的方法,找到了幾種學生樂於接受的識字方法。

一、在遊戲中識字

低年級孩子由於年齡小,喜歡有趣、生動的學習氛圍,所以在教學生字時,我會編一些兒歌讓學生更好的記住這些字,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記住了“喝”和“渴”,也很好的區分了兩個形聲字。

二、利用熟字加一加、減一減或換一換的方法識字

這類方法在教學中會經常用到,如“柏”是由“木”和“白”組成,“蘿”去掉“草字頭”再加上“竹字頭”就變成“籮”,在課堂上,我經常讓學生説説怎麼記住這個字,學生自然而然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記住這個字。

三、歸類識字

教材編寫就是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偏旁所表示的意思來記住這類字,如“木字旁“的字和樹木有關,“禾字旁”的字和莊稼有關,“竹字頭”的字和竹子有關,“草字頭”的字和草本植物有關。這樣的識字方法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四、在生活中識字,讀中識字

語文教學不單單是在課堂上,最終還是要回歸生活。我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路牌、文明標語,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不僅自己認識這些字,還能帶動身邊的同學擴充識字量,學生也非常樂於參與這樣的活動,積極性也非常高。

低年級識字教學反思6

識字是寫作和閲讀的基礎,也是學習能力的基礎。翻開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我們不難發現;低年級的識字量特別大,有1200多個,佔小學識字量的一半。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那麼,怎樣才能讓低年級的孩子認識並記住這麼多的生字呢?我們知道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在這方面,我進行了探索與反思。

一、遊戲是激發學生識字興趣的最佳途徑

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錶現。我在教學中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編字謎、編故事、找朋友、對對碰……這些有趣的遊戲將枯燥乏味的識字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對識字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二、方法是提高學生識字效率的最佳保證

低年級識字教學,要求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義,並能正確地書寫運用。教給學生一些必要的識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教學中我除了教給學生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外,我還教給學生用拆一拆、拼一拼的方法記字形,並鼓勵學生給要記的字編順口溜。如:月字變旁要瘦長,“沒”字去水換月旁——股;一隻大鳥落山上,山字變小鳥下藏——島……這樣的教法,學生很樂意學,學得又很有趣味。

三、鞏固是加深學生記字的最佳舉措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特別愛聽故事,也愛講故事,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鼓勵學生多看故事書。“寫十遍不如常見面”,單純的讓學生一遍又一遍的寫生字詞,既枯燥又乏味,倒不如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故事當中常和字寶寶們見見面,這樣既使學生在無意中複習鞏固了學過的生字,又在新的語言環境中學會使用這些生字,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各種方法要靈活運用,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趣味性,以此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mno9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