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0篇)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將心比心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0篇)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篇1

《將心比心》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通過記敍兩個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來啟示人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將心比心,尊重老人,關愛孩子,讓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自讀自悟的方法進行課文學習,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上課,我先放課文錄音,讓學生們跟讀課文,目的是為了糾正生字的字音,模仿如何能講課文讀的有聲有色也就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進而瞭解課文內容。跟讀一遍課文後,學生再分段朗讀再繼續瞭解課文。

讀完課文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這時學生再一次快速瀏覽課文尋找答案。在這反覆的閲讀中漸漸的熟悉了課文內容,對問題自然應對自如。在交流問題時大家的表現很是讓我吃驚,平時課上幾乎不舉手的同學這節課舉了好幾次手,叫起他來回答的還很好,我想他讀懂文章了,有自信了,有勇氣在課堂上展示自己了,很替他高興。

課堂上你一言我一語,大家發言都很積極,説出了自己的見解,還有的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給大家講了一些例子來説明將心比心的意義。大家在對待老人和孩子方面也都提了不少建議,他們的建議都是發自內心的想法,很真誠,很温暖。看到大家這樣的表現我很高興,自己想要的不就是這樣的課堂嗎?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篇2

《將心比心》是一片略讀課文。是從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寫起,它反映的卻是人們的道德思想問題,意在呼喚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將心比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帶着“什麼叫將心比心?”這個問題,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受到遇事能推心置腹地想一想,應如何去做。

課文中講到一位阿姨為老奶奶推開沉重的大門,等老奶奶過去後才鬆開手,我抓住時機問學生:“她為什麼會這樣做呢?”問題一提出,平時表現一般的一個學生這樣回答:“阿姨的媽媽和這位老奶奶的年齡差不多,她只希望遇到這種情況也有人為她開門,阿姨這樣的目的既能喚起人們多一份關心和一份關愛,又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這位阿姨的一舉一動告訴我們什麼呢?這位同學接着回答:“説明阿姨心靈純潔,心地善良,是多麼的善解人意、關心他人啊!”與此同時使學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家裏,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遇事能將心比心,推心置腹地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兩個事例告訴我們同樣一個道理:物我一體,將心比心。

學完課文,我讓同學們做了這樣一個選擇:“對你而言,現在需要的是(請選擇:關愛、寬容、理解、鼓勵)。於淼及許多孩子選擇了“鼓勵”,原因時“每當我做錯事受到批評時,心情就特別緊張,後面的事都會搞得很糟糕。”還有很多其他選擇,最多的是“鼓勵”其次是“理解”“寬容”。看到這樣的答案,我陷入了沉思,我們成人也會有這樣的情形,上班遲到了很羞愧地繞着領導走,工作有疏漏心裏戰戰兢兢或慚愧。往往這時,領導的一句旁敲側擊,我們便立即對號入座,心裏的那份忐忑疾速增稠,最終濃到“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程度。心裏的那份惶恐不安可見一斑。

然而,如果此時我們遇到一位寬容大度、頗有韜略又明察秋毫的領導,事情便會“柳暗花明”有了新的轉機。本人有一回就遇到了這樣的“好事”,那天陪婆婆去醫院檢查,回來晚了,恰遇領導迎面而來,我正想着從哪繞過去,領導笑着過來輕輕地説:“家裏有事了?是不是婆婆又病了?”一句話讓我温暖到如今。看來,一句寬容鼓勵的話比一千次責備、批評收效更甚。從那以後,我總是想盡辦法處理好工作和家事間的關係,再未因家事而耽誤工作。

推己及人,對孩子們更是這樣。平時,我對淼兒是有些苛刻,以致於孩子曾有一次囁嚅着對我説:“媽媽,你是不是有什麼煩惱啊?不然為什麼這麼煩躁?“的確,我常對淼兒橫挑鼻子豎挑眼,也許因為是自己的孩子,感覺她的一點兒過失我都不能容忍。晚上,我蹲下身來告訴淼兒:”其實,在媽媽心裏你一直是最棒的。現在是,將來還是。只是,媽媽把這份表揚、鼓勵分開了、掰小了,因為怕你驕傲。是媽媽疏忽了你的心理需求。今晚,你要求獨立完成作業很好,不過,你告訴媽媽你將怎樣完成?對自己先提出要求,好嗎?”淼兒信誓旦旦告訴我:“多思、多讀、多記,書寫工整,行動果斷,決不拖沓。”

那晚,我沒有再多説什麼,只用鼓勵的眼神關注着淼兒。那晚,她的作業寫得很工整、很認真、用時很短。

其實,世間事大抵如此:留有餘地,海闊天空;以退為進,收效更佳。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篇3

《將心比心》是一篇很簡短的略讀課文,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自由閲讀,同桌,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將自己感動的語句畫出來並寫出感受,然後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同時,因為有一個問題讓我困惑:“將心比心”在字典上的解釋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着想。但課文中兩個例子,(阿姨幫助奶奶開門,是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母親寬容與體貼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她那即將當護士的女兒。)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幫助別人是希望別人也能給他們給予幫助。這與我們平常經常所説的幫助別人不求回報有一定的距離。在教學中,我們該如何處理比較恰當而不造成這種誤解?所以最後的總結應該定位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我個人認為文章雖然講了兩個小故事,涉及到了尊老愛幼,但我們在講授時不能僅限於文本本身,就將主題定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上,這樣的思維方式太侷限。會不會在引導上有誤?讓學生覺得只有老人和孩子是值得將心比心的,而其他年齡段的人是不是就可以不必了呢?所以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角度。

在教學中,由於教學機智不夠,出現了很多遺憾。如,請學生説説生活中將心比心的事情時,時間不夠,不能讓學生暢所欲言,對學生出現的突發問題也沒有及時的予以迴應和糾正。如果能抽更多的時間來解釋和引導學生的思路,相信對學生理解“將心比心”會更有幫助。

在教育意義上,我想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一定會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為他人着想,給別人多一份寬容和尊重。作為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學中也學會了將心比心,這是我更有價值的意外收穫。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篇4

這是一堂有關略讀課文的語文教學課,《將心比心》以兩個故事串起全文,圍繞“將心比心”的主旨展開敍説。為更好地使孩子們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的心靈領會。我在這堂課中主要採取讓孩子們自主閲讀,瞭解內容以及延伸拓展,讓孩子們聯繫生活實際進行理解與感悟。

以揭示課題、引入新課式的導入。帶着孩子們複習《尊嚴》一課內容及主旨,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人們的尊重。進而導入我們學習的本篇課文《將心比心》。暗示孩子,這也是一篇描寫人類美好品質的文章。這樣的略讀課文雖不是學期的教學重點,但是這也是提升孩子們課外閲讀能力的好材料。為了較好地使整堂教學流暢,我找到了一個突破點——温暖。孩子們自主閲讀課文,拿出筆在書上做好批註,找出那些温暖我心的地方。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孩子們找到的詞語、段落、句子會是零散的。在前期的備課階段,這種可以預見的困難擺在了我的面前,如何應對孩子們散亂無章的句子、詞語,我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經過組內幾位老師指點,我將孩子們可能出現的課堂回答都做了預設,針對每個句子設計了詳細的過渡語。這樣的方法,以不變應萬變,雖然內容紛繁,但是,我相信會讓孩子們在閲讀課上有更多的自主發言權。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孩子們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或讀或悟,或淺或深,自由表達了自己對課文見解,對將心比心的理解。

這類略讀課文讓孩子們有拓展空間,昇華情感的作用。如何將這種課文的情感昇華優勢發揮,我想,藉助必要的教學媒體手段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在教學中,此處的昇華設計,我的導入有些突兀了。如果讓孩子們根據兩個故事,在理解了“將心比心”的詞語意思及運用之後,那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這種情感體驗會更深刻些。關注老人,關愛孩子,關注他們這些社會的弱者,伸出雙手予以扶助,不正是將心比心嗎?試想,這種品質不正在“人”字,一撇一捺簡單筆劃中有了體現嗎?孩子們就“人”字談到了很多,人的愛心,善良,傳遞愛等等,這些都是他們在思維層面能領悟到的人之本質。回到文本,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兩位平凡的人物,做出感動人心的事情,怎不讓我們學習。伴隨着舒適,輕緩的鋼琴曲,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感悟生活。聯繫生活中的瞬間,聚焦身邊的點滴。此處的説話及談話,更多的,應該契合城市孩子的實際生活體驗,既引導他們善待他人,將心比心,又引導他們關注生活。

“我手寫我口”。在課文教學的最後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筆。孩子們經過了上一個環節的口頭訓練,這個環節的寫作讓他們有素材可寫,有話可寫,也自然愛寫。只是,在引導的時候,我將寫作的範圍侷限了,自然也約束了孩子們的寫作視野。最後,孩子們將自己的寫作內容進行分享展示,提升他們的自信,再次進行情感薰陶。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篇5

《將心比心》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組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經過記敍兩個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來啟示人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將心比心,尊重老人,關愛孩子,讓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課文資料淺顯易懂,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自讀自悟的方法進行課文學習,到達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拿到課文後讀了幾遍,腦海中開始思考這節課的教學思路。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描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情,備課時是這樣設計的:學生讀熟課文後解決幾個問題,談談對這篇課文的理解。以往大多數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在滔滔不絕的講着,台下一雙雙小眼睛聚精會神的看着我,小耳朵豎着在認真聽,孩子們發言的時間很少。語文課上總覺得時間過的很快,時間不夠用,每每聽到下課鈴聲響起總覺得還有很多東西沒講到,感覺意猶未盡還想繼續下去,這時候卻沒有研究到學生們的感受。很多時候忽略了他們的想法,導致課堂效果不夢想。這節略讀課文讓他們自我去學習看看效果怎樣。

一上課,我先放課文錄音,讓學生們跟讀課文,目的是為了糾正生字的字音,模仿如何能講課文讀的有聲有色也就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進而瞭解課文資料。跟讀一遍課文後,學生再分段朗讀再繼續瞭解課文。讀完課文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這時學生再一次快速瀏覽課文尋找答案。在這反覆的閲讀中漸漸的熟悉了課文資料對教師拋出的問題自然應對自如。在交流問題時大家的表現很是讓我吃驚,平時課上幾乎不舉手的龐碩同學這節課舉了好幾次手,叫起他來回答的還很好,我想他讀懂文章了,有自信了,有勇氣在課堂上展示自我了,很替他高興。課堂上你一言我一語,大家發言都很進取,説出了自我的見解,還有的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給大家講了一些例子來説明將心比心的意義。大家在對待老人和孩子方面也都提了不少提議,他們的提議都是發自內心的想法,很真誠,很温暖。看到大家這樣的表現我很高興,自我想要的不就是這樣的課堂嗎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學生自我做不好,可我們給他們機會嘗試來嗎教學中我們應當大膽放手讓學生自我去探索文學殿堂中的奧祕,讓學生們的自主合作本事得到提升;其次,要注重閲讀本事的培養,在閲讀中領悟文章主旨;第三,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篇6

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

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後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

第三,作為排在本單元最後的略讀課文,我注重發揮其承上啟下的作用。開課時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結束時,又引導學生對整組課文進行簡單回顧,並安排課後練筆,使整個單元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當然不同體裁的略讀課文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就是同一體裁的略讀課文教學方法也有差異,但最主要的是要以學生自己讀懂,自己體會,真正增加語文知識的含量為目標來教學,這樣才能教學得法,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篇7

今天,作為新教師的我接受了教研室老師的聽課指導。本次我選擇的是一篇略讀課文——《將心比心》,這是一篇很簡短的小文章,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然後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看看哪一小組概括的既準確又精練?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縱觀整節課,我親切自然的教學語言、大方得體的教態、適當有效的評價、切實有效的學習效果得到了陳老師的肯定。但是在磨課、上課、評課的整個過程中也引發了我很多的反思。

略讀課文究竟該怎麼上呢?我只是粗淺地認為略讀課文也應該做到“精”、“略”得當。雖然略讀教學講究“簡”、“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則略讀就成了“泛讀”,那效率就低下了。由於受教學時間的限制,略讀課文中需“精”讀的點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我們需要反覆斟酌,尋找準確的着力點,從而使力氣真正花在刀刃上。正如《將心比心》中出現了兩個小故事,該如何把握呢?是兩個都具體展開還是選擇其一?在反覆的思考後我選擇了後者,我就課文中第二個故事而展開具體化,事實證明這樣既節省時間、不顯重複,教學效果又良好。

其次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更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不用過分注重朗讀等方面的重複指導,應給學生創設機會讓其大膽自學,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受拘束。最後在教育意義上,我想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一定會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為他人着想,給別人多一份寬容和尊重。作為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學中也學會了將心比心,這是我更有價值的意外收穫。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篇8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字淺顯易懂,所以在教學中,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本事,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領悟文中藴含的道理。

本文是從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寫起,它反映的`卻是人們的道德思想問題,意在呼喚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將心比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所以,我在課前先出示日積月累中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初步感受尊老愛幼的思想。

之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資料。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能概括文中兩件將心比心的事。意在鍛鍊孩子的朗讀本事和概括故事資料的本事。孩子們這個環節完成的不錯。

然後,讀中感悟思想,這是本節課的重要環節。我先讓孩子找出文中令人感動的句子,經過創設情境,分析人物性格,反覆朗讀並談感受體會,從而引導孩子揭示本文主題——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並順勢教育孩子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讓孩子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

最終拓展延伸環節,讓孩子聯繫實際,説出生活中將心比心的事,並出示情境,讓孩子談做法,從而體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深化了文章主旨。

作業佈置也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推薦相關文章,讓孩子課外閲讀《生命的藥方》並複述故事,意在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本事;並寫出身邊令人感動的事,意在鍛鍊學生的寫作本事。

當然在課堂中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指導朗讀方面不是很到位。對學生的評價語不夠豐富,激勵性不強。以後我會注意這些方面本事的提高,努力打造優質課堂。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篇9

今天是實習生的第一節課。小孫,一個陽光帥氣的男孩。他講授的課文是《將心比心》——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很簡短的小文章,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文章語言精練,故事情節直白、主題明確,小孫雖是第一次講課,但他像一個老教師一樣,課前跟同學們有一段親切幽默的交談,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上課了,課題的導入意外地出現了“神回覆”。小孫導入課文提出了兩個問題:假如一次雨天,你在路上走着,路過的汽車把積水濺到你的身上,你會怎麼做?假如你在教室裏寫作業,你的同學不小心碰了你一下,作業寫花了,你會怎麼做?這樣兩個問題一提出,同學們反應積極,但是回答的結果卻讓人吃驚。“我會罵那個開車的”“我會追上那輛汽車,把他的車玻璃砸了”“我會揪着他的領子,揍他”“我會把他從二樓扔下去”答案依此種種,叫了五六位。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會出現如此奇葩的回覆?這幫孩子真是沒救了!我在下面一邊氣憤地記下他們的名字一邊恨恨地想。終於,最後一位女同學牛瑞霖説:“我會把作業重寫一遍,不會怪他,因為他不是故意的”。

現在的孩子這是怎麼了?他們真的一點寬容之心都沒有?他們真的覺得打架之類的暴力遊戲那麼好玩?其實,生活中如果真的遇到這種事,孩子們也未必會這樣做,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回答或許是真的出於好玩。

課堂上出現意外不是壞事,相反,如果教師處理得當,更能顯示他的教學機智,也會使課堂更加出彩。小孫畢竟是新手,對於孩子們的回答,並沒有什麼反應,也沒有評價和引導。只是簡單地當做一個問題答完了。其實這兩個問題可以在學完課文以後,讓同學們回顧上課初幾個同學的回答,討論一下這幾個同學的做法對不對,然後再讓這幾個同學談談到底該怎麼做。這樣的一節課,可以説很成功了。

以下小孫的反思:

“對於同學們的積極參與,我很開心,但是這樣的回答卻讓我思考他們對於課文主題的理解能否到位。雖然課堂講解比較徹底,不過,在課堂結束時,我卻忽視了對於課前提出的問題進行一次反饋引導,應該引導學生對於生活中別人的一些無意之舉,要做到寬容理解別人,真正做到將心比心。這個“課後指導反饋”的點原本的教案中是有的,後來考慮到時間的問題,我刪掉了這部分,我感覺這是這節課的一個遺憾,如果這個做好了,至少是一個點睛之筆。”

課堂猶如河流,他是流動的、發展的;學生猶如魚兒,他是自由的、隨時代成長的。馬卡連柯曾經指出,“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徵之一就是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有了這種品質,教師才可能避免刻板公式,才能估量此時此地的情況的特點,從而找到適當的手段並且正確地加以應用。”所以,每一位教師都要具備這樣的教學機智,課堂上因勢利導,注意發現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意義,然後順勢把學生引向正路,或逆勢把學生拉向正軌。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篇10

課文《將心比心》中有兩個情節特別感人。其一,一位阿姨為一個老奶奶推開沉重的大門,老人感謝她時,她卻説:“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遇到這種情況,也有人為她開門。”其二,作者的母親打點滴時,遇實習護士,兩針都未扎入血管,母親仍平靜和藹地鼓勵實習護士“沒關係,再來一次。”這份寬容和鼓勵緣自一位母親對孩子的關愛——她希望讀醫科大學的女兒將來也能遭此禮遇。

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這兩個故事都告訴我們同樣一個道理:在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學生在具體的感悟中,能夠密切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比較透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後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學生通過讀書體會到:透過母親“平靜的眼神”和“輕輕的話語”,可見母親把那位護士當作了自己的孩子,在鼓勵她,支持她,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女兒在將來的工作中也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鼓勵。在這樣有層次的導學中,學生深層次地感受、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促進思維發展,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產生“一處傳神,境界全出”的境界。

第三,課後,我反思自己,同時我也對略讀課文的教學再次思考,覺得略讀課要上的精彩需要注意這幾點:

1、略讀課教學應關注閲讀提示,讓提示成為學習課文的切入點。

2、略讀課文的自讀自悟的“度”要把握好,教師應在關鍵之處做有效引導。

3、簡簡單單上略讀課,能讓學生感知課文大意、收集文本中關鍵信息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説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字字句句去品析沒有必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mvxl9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