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三年級語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學反思

上次的課,我沒做教學反思,原因是我太懶了,還好,我能及時醒悟,反思是讓自己進步的力量。英國作家托馬斯説:“我喜歡那種以微笑面對困境,能夠從挫折中積聚力量,通過反思而產生勇氣的人。”懂得反思,善於反思,也是一種能力。從現在起,我要慢慢培養自己的這種能力。

三年級語文《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學反思

一、過渡語不夠自然,有些形式化。

我自己感覺特別明顯的是海洋公園的這一段,當幾個學生説到海豚和海獅的表演精彩並進行朗讀以後,我説:“讓我們也來讀一讀吧。”這時,我忽然想起備教案的時候,想的那句過渡語挺好的:“看着這生動的畫面,讀着這有趣的文字,我們彷彿真的來到了海豚和海獅表演的現場呢。瞧”。課後,我想,當我説“讓我們也來讀一讀”時,孩子們已經做好了讀的準備,我後面一説,反而顯得多餘了,真是在“背教案”了。

還有一處是“齊讀這個自然段,你能不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美麗的夜景嗎?”剛開始幾個孩子説了燈的海洋、五光十色這幾個詞語,於是我提醒:“不再只關注了第5自然段,從課文的其它自然段去找找。”這時,小邱不負我望,把“璀璨”找出來了。現在,我想,如果當時都沒有找到,我又應該怎麼引導比較好呢?

二、課堂生成還不能隨機應變,過於死板。

課開始時,詞語讀罷,我問:“小朋友,讀了課文,你知道香港是個怎樣的地方嗎?”有個學生説:“我覺得香港是購物、美食和旅遊的好地方。”有個學生説:“香港是個萬國市場。”於是我提醒了,“書上有一個句子,是總的來讚美香港的,你能把它找出來嗎?”這時,孩子們開始翻課文了。我環顧了一下,發現小錢翻的正是這頁,看來他已經找到了這句話了。果然不出所料,他答對了。我覺得現在我設想的課堂還是蠻“理論”化的,停留在 “紙上談兵”階段。我是以教案為標準,拼命地把學生的回答往我預設的方向靠,不是“標準答案”的,我就過濾掉;是“標準答案”的,我就欣然用之。其實這反映出我還沒有仔細地傾聽學生的回答。在學生説的基礎上,再加啟發引導讓學生自己説出來,這就是本事了!

三、多次口誤。

第一次是在海洋公園的説話訓練那裏,小江同學説了“海豚的水上芭蕾”表演,我説成了“多才多藝的企鵝”。第二次,把小楊同學的當中一個字讀錯了,想來是當時太緊張,聲音有點顫攔,音發錯了。第三次,想叫的是舉手的“小謝”同學結果出口卻成了沒舉手的“小黃”同學。以後可要注意嘍。

四、課堂生成不深入。

“出示香港夜景的照片,看了這幅照片,你有什麼想説的?”學生自由回答。“你能不能用書上的句子來讚美香港呀!”我目的是想引出第一句:“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香港就成了燈的海洋”。結果孩子就讀起了後面的幾句話:港灣裏的燈光、馬路上的車燈、高樓大廈上的霓虹燈。於是,我靈機一動:“這麼美麗的燈光匯成了——一個燈的海洋。”這樣總算行了,但是我説出來的`。現在,我想,如果當時看着香港的夜景圖,讓孩子們説説這幅照片裏都有哪有燈光,香港被這些燈光包圍着,看起來像什麼,效果會不會好些?

我還想説:謝謝認真聽我試教、給我很多寶貴意見、我心生感動的師傅及朱老師;給我鼓勵、讚揚的熱情的聲音的老師們;抽出時間來聽我課的老師們。

你們是俺心中最可愛的人!現在,我還想聽到你們的聲音……

在本課教學中,我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二至五自然段的教學,我緊緊圍繞香港是“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遊勝地”和“燈的海洋”這些內容,引導學生讀、思、議、找,全面參與學習過程,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達到了閲讀教學中“自悟自讀”的境界。

但由於課堂上我對時間的把握不是很好,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讀課文,去從讀中感受香港這顆璀璨的明珠的迷人和繁華,這是本課教學上的一大遺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m4kq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