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小班《分糖果》教學反思

小班《分糖果》教學反思

反思主要是指即指對自己所做所為或人生經歷的總結,並從中找出取得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小班《分糖果》教學反思 ,歡迎閲讀。

小班《分糖果》教學反思

小班《分糖果》教學反思1

1、運用身邊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識。課堂教學開始時,我引導學生向全班小朋友介紹自己小組的人數,體會人數不同不是平均分,把抽象的“平均分”的意義藴含在具體的生活中,使數學生活化。

2、創設情境,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意義,感受“分法的不同策略”。課堂中我創設了“分糖果”的情境,通過兩次“分一分”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雖然分的方法是多樣的,但是分的結果是相同的。

在解決分100塊糖果的問題時,在活動前我有意識地提醒學生明確分工,在活動時又有針對性地參與到各組的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在分較大數目的物品時,一次分不完,可以分步分,可以用表格記錄分的過程;每次不必一塊一塊地分,邊分邊根據剩下的數量來確定下次分多少更合適。在課堂中注重讓學生自己感受有效解決總是的策略與方法。

3、重視估計意識的培養。本節課,我結合教學內容,在每次動手分糖果時都設計了一個較好的小環節“觀察估計糖果的塊數”。特別是第二次估計一大包糖果有多少塊時,引導學生把它與20塊糖果進行對比,培養學生有依據地進行估計活動,創設了一次提高估計意識、增強數感的機會。

上完課後,我感覺到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策略,學生感知得還是不夠,特別是每次分多少,可以怎麼樣分。在分100塊糖果時,我是否可以這樣提問:“請小朋友先估計一下,每人大約可以分到多少塊?”因為學生具有100以內加、減法的知識,應該能夠説出“至少10塊”

小班《分糖果》教學反思2

“分糖果”是第三個“分一分”活動。在教學目標中明確的寫着:能力目標是體會物體分組有不同的策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情感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在教學例子時有些同學能很快的知道20塊糖分給5個小朋友,每人分到4塊糖。但也有很多同學是不知道如何分的,當我問同學們還有什麼方法時,同學們都搖頭,只有小靜同學舉手。當她把答案寫出來時,同學們都笑了還有的孩子喊出:“錯了。”我讓小靜説説自己是如何想的,這時孩子們才明白。於是有一些孩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會分了,可是還是有許多的孩子不會分。很顯然教學目標沒有完成。

事後和幾個平行班的交流,得出瞭解決的方法。1、讓孩子明白題意,讓他們知道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結果。2、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方法進行分析、比較,使學生從中探討出一些估算的方法。3、注意講清分得每一個步驟讓孩子有個清晰的思路。4、對既直接又簡單的方法應肯定,鼓勵,這樣孩子們在今後的生活中才會採用既簡單又方便的方法。

《分糖果》的教學反思

1、平均分是學生學習除法的基礎,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對學生學習除法有重要意義。因此本節課通過分糖果和分花生等活動,讓學生參與並體會平均分的過程,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在分糖果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指導學生把平均分的活動過程記錄在表格內,初步學習用表格記錄活動的簡單方法,培養學生理解、分析、概括及表達能力。

2、平均分較大數目時學生很容易出現錯誤,學生平均分產生錯誤後,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析錯誤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採取補救措施改正錯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不僅教給學生平均分較大數目的方法,還要教給學生補救失誤的方法,這對學生是受益無窮的。

小班《分糖果》教學反思3

《分糖果》這節課是通過對大數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具體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體驗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獲得試商的初步體驗,經歷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養合作意識和能力。

先用PPT展示主題圖,並讓全班齊讀題目,讓學生思考2分鐘。

我拿出20個糖果,請5個學生到台上來,再叫一學生分,這位學生便一人分4塊,沒有猜也沒有試,理由:四五二十,我心喜:學生能用乘法口訣來平均分,真不錯。但一回想,20數目不大,四五二十的口訣又是學生學過的,如何引導策略的多樣性,我轉念一問:“很多同學能用乘法口訣來平均分,真聰明,可對於還不懂口訣或沒想到口訣的同學,你又怎麼建議他來完成這題的呢?生紛紛舉手,於是我便依次另請5位學生上台,另請一位學生來分,呈現了每次分一塊,共分4次;每次分2塊,分2次;第一次分3塊,第二次分1塊這三種方法,我依次板書在黑板的表格裏,通過實物演示,演示與表格對應,學生一時間體驗了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感受了分法的多樣性。有了上面的師生合作,接下來的小組活動,我放手讓小組合作完成。

題目:把50根小棒平均分給你們小組的小朋友。

(1) 説一説可能怎麼分

(2) 分一分,把分的過程記錄下來

每個小朋友分到( )根,還剩( )根。

由於我班共31人,分組中有的小組5人,有的小組6人。通過小組討論,有的小組很快有了答案,我下去巡視,驚喜地發現學生合作能力遠遠超過我的想象。雖然每組人數不盡相同,但同學並沒有因此混亂。我發現學生合作很有步驟,在組長的組織下,他們先寫姓名,然後數出50根小棒,便開始平均分給組員,分完後再填表,每個小組的分法各不相同,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已慢慢學會了試商,由於小組活動後,學生對用表格記錄平均分有了切身體驗,因而本課的練習做得不錯,對於用表格來記錄平均分的過程掌握不錯。

深刻體會:往往我們會認為小組合作太浪費時間,有時為了節省時間,總省了小組活動,而用師問生答來代替,這樣表面看起來是節省了時間,但其實之後我們老師要花更多倍的時間來無休止地重複,學生還未必掌握得好,而讓學生通過自身操作、小組合作將事半功倍。因此提高課堂實效,小組活動必不可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j83l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