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根據新大綱、新教材的精神,三年級以段的教學為重點。那麼,怎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大綱要求呢?我的經驗是應切實抓好段的讀、説、抄、寫訓練。

一、讀段

在段的讀、説、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應抓好三個環節的讀。

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在此基礎上,才轉入講讀,指導理解課文內容。

二是講讀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如《富饒的西沙羣島》第四自然段,第一遍讀,初步瞭解整段話寫什麼;第二遍讀,概括每句話寫什麼;第三遍讀,抓住重點詞理解句子意思,如第二句,這句話寫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是寫魚的多。)第三句話寫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可以知道魚的數量多。)第四遍讀,概括段意。

講讀後的讀,要突出"熟"字,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

二、説段

説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或順應`的基本訓練。剛開始説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説,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説。《美麗的小興安嶺》第2自然段,在指導説段時,先複習。"樹木""積雪""小溪""小鹿""木排"等詞,然後説説這段寫了什麼季節的景物,反映了什麼?(這段寫了小興安嶺春天景物的特點,反映了小興安嶺春天生機勃勃的特點。)在指導説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説和具體地説結合起來進行。

三、抄段

抄段,可以加深理解和強化記憶。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選擇好抄學的段落,二是要指導抄寫的方法。

所抄寫的自然段,應是在表達方面有特色的典型段落`,並且容易被學生模仿的。如《趙州橋》第二自然段寫橋的堅固,但第三自然段寫橋的美觀,兩段均有特色,但第二段結構比較複雜,文字較枯燥,而第三段總分關係明顯,文字優美,兩相比較,應把第三段作為抄內容。

在抄寫過程中,要力戒看一個字抄一個字,看一詞抄一個詞也不行,應做到至少是抄句。即看一句抄一句,逐步過渡到抄段,即熟讀後抄下來。抄好後應認真檢查一遍,漏了的詞要補上,多了的詞要刪掉。一般來説,遺漏或隨意增加的部分都是不甚理解的表現。因此修改後應再讀一讀,想一想,加深理解。

四、寫段

三年級作文重點是練習"寫出內容比較具體的片斷",在實踐中,我把寫好總分段作為寫段的基本訓練。並堅持寫好總分段的幾條具體要:

1、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

2、集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敍;

3、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

主要練習形式有板有眼種:

1、補段。補總述句和總結句;或補分説句。

2、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如學了《翠鳥》一文,要求用總分段式寫翠鳥的外形(根據第一段的意思寫)。

3、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

此外,我還經常訓練另一種段式,即在一段話裏要含有時、地、人、事四要素,對"事"要用幾句話寫明白。寫好這種方式,對學生初步掌握記敍文的要求是非常有益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一新時期的教育形勢下,小語專家們及時抓住機遇,對小學生語文教材進行了全面修改。我做為一名剛剛踏上教育崗位的新教師,這學期拿到三年級的語文教材時,感到尤為新奇,教材內容的多樣化,使我為之振奮。然而,我又擔心起來,自己應怎樣吃透新大綱精神,把握新教材內容,充分發揮新教材的精湛之處呢?

翻閲新教材,通過整體感知,我感覺它在教材的編排上有這四大“重”:

1、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2、練習形式多樣,重學生知識的積累。

3、重思想教育的滲透。

4、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

為了使新教材真正發揮作用,我對具體實施新教材有了初步的構想:

一、以寫字教學為切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語大綱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而新教材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在教材的開始,不再急於講授課文。而是打破了常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學期初,我就注重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通過觀察、模仿、練習,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利用寫字歌:“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要心靜”,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求學生寫字時,一定要跟寫字歌進行對照。老師隨時進行督促和指導。一週下來,學生寫字時已是個個端坐。除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寫好字。每課後的描紅練習,不可忽視,每天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必須耐心細緻、精心地指導,並嚴格反覆長期的訓練,從而讓學生把字寫端正寫漂亮了。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穫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把握訓練訓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説吧,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説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天地,想怎麼説就怎麼説,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説”和“演”的訓練。如,我在教第九課《亡羊補牢》時,根據書上的插圖,實地模擬進行表演,這樣使學生的形象感知變得直觀化。學生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下,相互之間對起話來頭頭是道,不但“説”得到了鍛鍊,也使學生感悟了許多道理。

四、多讀、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

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有時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裏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我認為平時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為這與學生的學習有着直接的聯繫。如:我在教《讓我們蕩起雙槳》這課時,有位學生提出:老師你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北海公園嗎?當時,我真為自己慶幸,幸虧課前看了參考書,豐富了園林知識。由北海公園的位置講到北海公園的每處景觀,使學生聽得身臨其境,給學生學習課文也帶來了方便。淵博的知識,是每一位老師教好書的關鍵所在。

總之,新教材充滿着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法上如何去創新。努力幫助學生從小練好語文基本功,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體現新教材的真正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gj47m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