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1

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注重讓學生了解科學的數學研究的過程。一堂課的知識目標是很容易達成,但是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或科學的研究方法,就提出了較高要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現在“百數表”中找規律,再再比100大的數中舉例驗證。通過“猜想——驗證——結論”三個流程進行研究,最後得到正確的數學結果。經過於老師的傾心評課,以下幾點問題需要思考實踐:

1、對學生已經發現的的問題不需再重複,這樣就可以節省出教學時間。

2、偶數的定義需要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對奇數的定義理解一定要講解透徹,為以後分辨質數打下基礎。

3、0,2,5排能夠被5整除的數要説説排序方法,以免丟漏數。

4、第一題的問題要求再明確一些,學生答題可能會更快。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2

《2、5、3倍數的特徵練習課》是一堂練習課,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5,3倍數的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以後學習分數,特別是約分、通分,需要以因數倍數的知識的概念為基礎,到進一步掌握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和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需要用到質數、合數的概念,而最基礎的就是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徵。從開始學習2,5的倍數特徵僅僅體現在個位數上,到學習3的倍數特徵時從只看個位轉向考察各位上的數相加的和,學生已經有了思路上的轉變,思維的轉折,觀察角度的改變,以此讓學生自主探索4的倍數特徵,但由於與2,5,3的倍數特徵又有些許不同,對學生依然有一定難度。

如果只是單一的做習題,勢必有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這樣子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保障,對教師的功底與教學策略有很大的挑戰。因此課堂伊始,我直接開門見山式的先對前面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梳理,接着利用學生感興趣也是正在使用着的工具——“手機”的鎖屏密碼為線索,通過提示讓學生解密碼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以破解後的密碼1080,導出本節課我們要重點探究的4的倍數特徵。讓學生帶着趣味,自主的去探索。由於有了前面探索2,5,3倍數特徵的基礎在,所以在探索4的倍數特徵時放手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思考從而有所發現,體驗探索的樂趣。接着通過計數器,讓學生明白判斷4的倍數特徵背後的原理。最後在練習鞏固中,逐漸熟練應用所學知識,感知數學知識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繫。如何讓練習課不僅僅只是做練習,讓學生能在練習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以及思維上實質的提升,仍然值得我在好好的去思考探索。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3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下冊17—1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經歷2和5的倍數的特徵的探索過程,理解並掌握

2和5的倍數的特徵,會運用這些特徵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和5的倍數;知道偶數和奇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自然數是偶數還是奇數。

力目標: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和

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的探索意識,進一步感受數學的奇妙。 教學重點 掌握2和5倍的數的特徵及奇數、偶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2和5的倍數的特徵及奇數、偶數的概念進行綜合判斷。

教學準備

教師為學生每人準備一張順序數字卡片。

學生每人準備一張十行十列的百數表。 二、教學設計

(一)情景創設,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數學遊戲嗎?我們今天玩一個數學遊戲。同學們可以隨便説出一個數,老師馬上就能判斷出這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如果同學們有疑問,還可以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學生分別報數:32、485、674、260??)

師:32是2的倍數,但不是5的倍數。485是5的倍數但不是2的倍數。674是2的倍數但不是5的倍數。260既是2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你們用計算器驗證的結果和老師判斷的一樣嗎?

生1:一樣。

生2:老師你是怎樣迅速判斷出來的呢?

師: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祕嗎?

生:(齊答)想。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2,5的倍數的特徵”(板書課題:2,5的倍數的特徵)。

(二)問題探究,解決問題

(媒體出示課本第4頁的百數表,學生拿出學具中的百數表。)

1、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能在百數表中找出5的倍數嗎?利用自己喜歡的表示方式在5的倍數上做上記號(可以用—、√、○、△等符號)。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現規律

(學生開始找5的倍數並做記錄。)

師:誰能説一説你找出了哪些5的倍數?

生:5、10、15、20、25、30、35、40??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你發現5的倍數有什麼特徵? 生1:這些數都相隔5。

生2:這些數個位上有的是0,有的是5。

師:(引導學生歸納5的倍數的特徵)你們説的都不錯,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師:(引導學生驗證舉例)剛才我們觀察的是100以內的數,也就是説觀察的是一位數或兩位數。那麼是不是任何一個自然數,只要是5的倍數,個位上一定是0或5呢?請同學們任意寫一個個位上是0或5的多位數,大家判斷一下。

(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組1:我們列舉的數有:500、4500、605、125這四個數,通過計算,發現都是5的倍數。

組2:我們驗證了5個數,得出結論:只要個位上是0或5的數一定是5的倍數。

??

師:大家是用什麼方法發現5的倍數特徵的?

生答

小結學習方法:列數字——歸納特徵——驗證特徵

下面同學們就用這種方法去尋找2的倍數特徵。

3、自主探索2的倍數的特徵

(學生動手做。)

師:誰來説一説2的倍數有哪些?

生:2、4、6、8、10、12、14、16、18、20??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師:觀察上面的數,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生1:我發現個位上是2的數是2的倍數。

生2:我發現個位上是4、6、8的數是2的倍數。

生3:我發現個位上是0的數是2的倍數。

(板書: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師:(引導驗證結論)請小組內的同學任意寫幾個個位上是0、2、4、6、8的數驗證一下。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2的倍數的特徵。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偶數也叫雙數。 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奇數也叫單數。 師:誰來舉例説一下生活中的偶數和奇數。

生1:我今年12歲,12是偶數。

生2:我17日出生的,17是奇數。

生3:我們班有50人,50是偶數。

生4:數學課本107頁,107是奇數。

生5:珠穆朗瑪峯8848米,8848是偶數。

師:那麼0是偶數嗎?説出你的理由。

生:0不是奇數,0是偶數。

師:你能説明一下你的理由嗎?

生:因為個位上是0的數是2的倍數,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所以0是偶數,也是最小的偶數。

師:同學們説的非常棒,0是偶數。

4、深入探究

(教師出示下面的兩組數。112、25、248、60、72、90.) 師:仔細觀察上面的兩組數,你發現了什麼?

生1:60、90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師:什麼樣的數既是5的倍數,也是2的倍數?

生: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三)應用拓展

1、觀察、交流、合作。(學生的號碼從1——50)

(1)請號碼是2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

(2)請號碼是5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

(3)請號碼既是5的倍數又是2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

(4)請號碼是偶數的同學站起來。

(5)請號碼是奇數的同學站起來。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你發現了什麼?説出你的號碼,與同學們交流。。

生1:我24號,是偶數,也是2的倍數,站起來2次。

生2:我11號,是奇數,站起來1次。

生3:我20號,是偶數,也是2的倍數,同時既是5的倍數又是2的倍數,所以我站起來3次。

師:請站起來3次的同學説出你的號碼。

10、20、30、40.

師: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數的特點,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生1:它們既是2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個位上都是0。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4

《3 的倍數的特徵》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注重學生實踐操作,展開探究活動,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索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正確性。我是從教學環節維度進行觀課的,本節課有五個環節包括:一、複習舊知,直接導入。二、自主探究,合作驗證。三、總結提升,共同驗證。四、運用結論,鞏固訓練。五、全課小結,課後延伸。每個環節環環相扣,設計合理。下面就説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以舊帶新,引入新課。

趙老師先複習了2、5的倍數的特徵,為這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趙老師以學生原有認知為基礎,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利用學生剛學完“2、5的倍數的特徵”遷移到“3的倍數的特徵”的問題中,由此萌發疑問,激發強烈的探究慾望,因此學生很快進入問題情境,猜測、否定、反思、觀察、討論,使得大部分學生漸漸進入了探究者的角色。

二、親身經歷,探索規律。

本節課教師努力嘗試構建數學生態課堂,讓學生繼續利用小棒擺一擺,進而發現不止是3根、6根小棒能擺出3的倍數,9根也能“只要小棒的根數是3的倍數,擺出來的數就是3的倍數。”教師將“動手擺小棒”升級為“腦中撥計數器”,將“直觀性思維”昇華為“理性思維”,通過小組交流、集體驗證,學生的探索發現離“3的倍數的特徵”只有咫尺之遙。整節課讓學生經歷“動手操作——觀察發現——舉例驗證——歸納總結”的探究過程,實現課程、師生、知識等多層次的互動。

三、精心選題,鞏固新知。

習題的設計力爭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體現基礎性、層次性、靈活性、生活性、趣味性。本節課教師設計了3道練習題。在鞏固練習部分,第(1)、(2)題是基本題;第(3)題,教師努力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把數學和生活有機聯繫起來,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作用和價值,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樹立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志趣。

四、回顧梳理,舉一反。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感受到掌握方法才能舉一反三,真正做到觸類旁通。最後一個環節設計了讓學生靜靜的回顧這節課的學習歷程“動手操作——觀察發現——舉例驗證——歸納總結”,使其在數學思想上做進一步的提升。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5

課堂總會有生成,不管一節課的教學步驟設計的有多嚴密、多緊湊,課堂教學中總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成功也有不足:

1、導入部分

不足之處:

應該説導入部分形式單一,顯得過於死板,如果通過一個小遊戲,讓學生考考老師,用教師的準確判斷激發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由此引出課題,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探索的問題拋給學生,激起學生探索的慾望,進而引導學生説出更大的數字,此時教師仍然能準確判斷,於是讓學生更為佩服老師,想進行探究的慾望會更濃,接下來的探究過程便水到渠成,課堂氣氛也會因此而高漲。

2、重點教學環節的設計

成功之處:

探索5的倍數的特徵,先引導學生找出2的倍數,並指導找的方法,然後發現、總結2的倍數的特徵。這樣學生有了一個探索方法,引導學生總結探究方法後,我便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5的倍數的特徵了,在合作交流中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同時也給了學生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一個交流互動的平台,也使他們獲得了學習數學的成功體驗。

不足之處:

課堂生成教師要及時準確地把握,並注意語言的藝術性,教師必須進入狀態,與學生融為一體。

3、教具學具的使用方面

成功之處:

我利用百數表,把1-100的數字中5的倍數,2的倍數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標出,給學生的感觀一個有力的衝擊。2、5的倍數的特徵變得更直觀,更明顯,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

不足之處:

點找的很準確,應用合理。但現在想想,如果把這個百數表製成課件,用多媒體演示出來,而且讓2和5的倍數用顏色標出,並在變色閃爍的過程中有聲音的提示效果或許會更好些。

教學後的思考:

(1)是否需要驗證發現的規律(2、5的倍數的特徵),在哪個環節驗證效果好。

(2)如何強化學生的知識,使重點更為突出,學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3)備學生很重要

在探究的過程中,課堂氣氛沒有預想的那麼好,在練習中學生才開始活躍起來。也許在對數學活動的探索中,學生不夠自信,只是試着説。教師需要做些什麼,得以改變學生的狀態。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6

2、3、5倍數的特徵我設計的是一節課,但上完這節課上完後,給我最大的感受,學生對2、5的倍數的特徵不難理解,對偶數和奇數的概念也容易掌握,但我由於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時間用到2、5倍數上的較多。以至於對3的倍數特徵探究不到位。

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課伊始,我設計了搶“30”的遊戲,目的是讓學生從中找到3的倍數,但我發現這個遊戲沒讓學生部明白要求沒有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意義不到。數學學習過程中應該是觀察、發現、驗證、結論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首先讓學生獨圈出寫出100以內2、5的倍數,獨立觀察,看看你有什麼發現?學生很容易發現他們的特徵,而這只是猜測,結論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但我對這部分的處理太過於複雜零碎。以至於用的時間過多。比如説2、5倍數與其他數位的關係,着就不是本節課的重點。

小組合作,發揮團體的作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覺得我們班小組小組合作還有很多部足的地方,比如説學生的之一能力傾聽能等等還需進一步訓練。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7

今天教學了2、5倍數的特徵一課,課前我們印製了百數圖發給學生並佈置了預習作業,讓學生在百數圖上分別畫出2的倍數和5的倍數,分別觀察2的倍數有什麼特徵,5的倍數有什麼特徵,因為這課的知識點的發現相對還是較簡單的,課始讓學生小組交流自己找到的數對不對,交流自己觀察到的特徵。全班交流時我發現大家説得都很好,找到了100以內2的倍數和5的倍數的特徵,教師提問:是不是隻要是2的倍數、5的倍數是否都有這樣的特徵呢?學生找了100以外的數進行了驗證,一致得出只要是2的倍數、5的倍數都有這樣的特徵。接着我讓男生出數讓女生判斷男生出的數是否是2的倍數或5的倍數並説明理由,這樣的遊戲也能讓孩子們高興一把,在這樣的活動中也能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對於奇數、偶數的概念教學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在學生印象中已有了單數、雙數的概念,我們這一課只要把學生已有的這一概念擴充到2的倍數都是偶數(雙數),不是2的倍數都是奇數(單數)就可以了,有些學生還總結出個位是1、3、5、7、或9的數是奇數。。但在補充習題上,讓學生寫出5個奇數,學生中出現只寫5的倍數如:5、10、15、20、25,或根據5的倍數來寫奇數如:5、15、25、35、45、55.第一種是明顯錯的,沒有審清題意,混淆了5的額倍數與奇數的概念,第二種寫法雖説是對的,但看着總有些彆扭,喊學生問了問,有些是懂得,有些還是如前面一樣混淆了概念。正如有些學生學了2的倍數、5的倍數的特徵後,還是不會運用這些特徵去判斷一個數是否是2的倍數或5的倍數一樣。學以致用才能體現出教與學的成功。

課的一開始,複習倍數的有關的知識,為新課學習作好鋪墊。接着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我不用計算就能很快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你們相信嗎?不信就請你們任意説出一個數來考考老師。這樣引入課題,不但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能激起了學生探索的慾望。下面通過呈現 “百數表”,讓學生從表中找出2和5的倍數,並用不同的符號分別圈出,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數,找出它們的特點。我在學生總結出2的倍數的特徵後,揭示偶數和奇數的含義。總結出5的倍數特徵後,緊接着又讓學生繼續觀察,找一找2的倍數和5的倍數有沒有相同的數,然後再看看這些數又有什麼特點。學生很快就發現了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特徵。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基本上是可以獨立發現的。教學中,我也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發現,學生在體驗中獲取了知識,有效地提高了學習的質量。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8

這節課新授知識較為簡單,很適合讓學生預習。所以課前我印製了百數表讓學生圈出5的倍數和2的倍數,並設計了兩個問題:1、觀察5的倍數,想想這些數有什麼特徵?2、觀察2的倍數,又有什麼特徵呢?一上課就小組交流這兩個問題,同學們興致高漲,足以看出預習效果是很好的。通過這樣的教學,節省了很多時間,課堂作業可以當堂完成。從作業情況來看,大部分同學做得還不錯。一小部分同學運用知識的能力欠佳,比如:寫出5個奇數是這樣寫的:5、15、25、35、45.雖然這樣寫不能算錯,但是這些學生可能對5的倍數與奇數的概念有些混淆。

在0、1、5、8,四張卡片中選出兩張數字卡片,按要求組成兩位數。

1、組成的數是偶數的有( )

2、組成的數是5的倍數的有( )

3、組成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有( )。

這道題部分同學答案不全,想想還是正常的,其實這道題對於中等以下的學生來説確實有難度的。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9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中所提出的“教師應當根據課程內容,設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這樣的活動應體現‘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驗證’過程,這個過程要有利於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活動經驗;要有利於提高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從這一段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建立模型是數學運用和解決問題的核心。

本節課,我首先設計問題情境,六一兒童節節目交誼舞、圓圈舞疊羅漢舞選人數,學生髮現人數必須是2、5、3的倍數,激發探究慾望。再結合導學案,學生觀察交流發現5的倍數只要是個位是0或5,從而在心中形成一定的模型,數的倍數的特徵首先應看個位。通過驗證,發現個位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新知的形成自然而然。另外,本節裏,總結出的2和5的倍數的特徵本身也是一個數學模型。學生利用模型,認識奇數偶數、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其實,每堂數學課均可以形成一個核心的數學模型。數學模型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就是師生進行探究的結果,是一種數學知識;數學模型在小學數學階段是由師生在課堂上構建出的數學認知結構。因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認真思考建模是建立一個什麼數學模型。課堂上構建出一個簡潔、清晰、應用性強的數學模型,會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數學的簡潔美。作為一線教師,理清數學模型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切實研究好每堂課中所應建立的數學模型,才能有效的設計好整個建模過程,讓學生真切的體驗數學的魅力。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10

《3的倍數的特徵》的教學是在第一次教學之後,學校組織縣級教學能手選撥賽時候第二次上,可以説是“一課兩上”。我在第二次備課時完全從另一個角度來處理教材,收穫頗豐。下面我就本節課前後兩次上課反思如下:

第一次上課我是讓學生圈出100以內3的倍數,去觀察3的倍數的特徵,由此總結出3的倍數的特徵,然後實際應用,鞏固練習。效果一般。而第二次上課時我是這樣做的:使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產生認知衝突,在學習2、5倍數特徵的基礎上,讓學生猜測是不是3的倍數的特徵也要去看數的個位呢,進而產生新的探索慾望,讓後在百數表中圈出3的倍數的特徵,接着借助學生熟悉的計數器進行兩個實驗,實驗一:驗證3的倍數的特診,實驗二:驗證不是3的倍數的的數的特徵。最後實踐應用,課堂檢測。

整個教學過程突出了對學生“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能在猜想、操作、驗證、交流、反思、歸納的數學活動中,獲得較為豐富的數學經驗,也有助於創造性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具有創造精神,注重設計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學生的創造意識才能得以培養,個性才能充分發展。

反思這節課的不足我覺得在每個環節的過渡上要做的更加自然、一氣呵成會更好。由於本節課按照賽教要求只有30分鐘,時間的把握做的還不夠恰到好處。總之,教無定法,學海無涯,需要我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大力提高教學質量。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11

在學習這個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2、5的倍數的特徵。但是3的倍數的特徵與錢不同,2、5的倍數的特徵是看個數上的數字,而3的倍數的特徵不再是看個位上的數字,而是看各位上的數字之和。在學習了2、5的倍數的特徵的前提下來學習3的倍數的特徵很容易會跟2、5的一樣。根據這一初步的認識衝突,在課堂上我採取了以下教學措施。

課前預習

與教學“2、5的倍數特徵”類似,我要求學生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在附頁的方格紙上寫出1-100的數,找出3的倍數並塗上顏色,並觀察發現有什麼特徵,如下:

複習引入,設置懸念

出示:用3,5,6數字卡片擺成符合要求的三位數依次出示:

擺成2的倍數(學生回答356536並説原因)

擺成5的倍數(學生回答365635並説原因)

【設計意圖:回顧2,5的倍數的特徵】

擺成3的倍數(學生回答563,653,356,536並説原因:個位上是3、6;有學生提出質疑,產生衝突)

問:個位上是3,6或9的數是不是3的倍數?

學生驗證,發現這四個數都不是3的倍數。

問:3的倍數是不是看各位上的數呢它到底有什麼特徵?

合作探究

在100以內的數中,任意選取幾個3的倍數的數,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3的倍數有

各數位上,數的和

和是不是3的倍數

12

1 + 2 = 3

彙報交流:你發現了什麼?

得出結論:一個數各數位上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例如:54,因為5+4=9,9是3的倍數,所以54是3的倍數。

鞏固練習

1,基礎練習:

(1)判斷下列數是不是3的倍數(42 134 268 78)

學生回答:例

42是3的倍數,134不是3的倍數,

因為4 + 2 = 6,6是3的倍數,因為1 + 3 + 4 = 8,8-不是3的倍數

所以42是3的倍數。所以134不是3的倍數。

(2)師生互動猜數遊戲:老師説一個數,學生判斷是否為3的倍數;學生説一個數,老師判斷;同桌判斷,男女生判斷。

(3)在下面的方框裏填上一個數字,使這個數是3的倍數。

2,有關於2,5,3的倍數的特徵的比較,綜合練習。

反思

本節課能從認識衝突上找到突破點,再小組合作通過填寫表格引導學生去發現3的倍數的特徵,學生能夠清晰的區分和判別3的倍數,並與2、5的倍數作比較,真正理解和辨別這幾個數的倍數的特徵,學生的'掌握情況還是不錯的。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12

《3的倍數的特徵》是學生在學習過2.5倍數特徵之後的又一內容,因為2.5的倍數的特徵僅僅體現在個位上的數,比較明顯,容易理解。而3的倍數的特徵,不能只從個位上的數來判斷,必須把其他各位上的數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為3的倍數來判斷,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我決定在這節課中突出學生的自主探索,使學生猜想——觀察——再觀察——動手試驗的過程中,概括歸納出了3的倍數特徵。

一、猜想:讓學生回顧舊知,2的倍數和5的倍數有什麼特徵,學生們發現都只要看一個數個位上的數就行了,於是很順地設下了陷阱:同學們,那猜猜看3的倍數有什麼特徵呢?由於受2的倍數和5的倍數的特徵的影響,有學生很自然猜測到:“個位上是0,3,6,9的數一定是3的倍數”。

二、驗證::先讓學生在百數圖中找找看,顯然像13、16、19等等的數不是3的倍數,學生初步發現了3的倍數的特徵與2和5的倍數不同,不表現在數的個位上,那3的倍數究竟與什麼有關係呢。

三、探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百數圖中找出3的倍數的數,如果把這些3的倍數的個位數字和十位數字進行調換,它還是3的倍數嗎?(讓學生動手驗證)

12→2115→5118→8124→4227→72

我們發現調換位置後還是3的倍數,那3的倍數有什麼奧妙呢?

如果把3的倍數的各位上的數相加,它們的和是3的倍數。

四、驗證:下面各數,哪些數是3的倍數呢?

2105421612992319876

小結:從上面可知,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數,那麼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這樣結論的得出水到渠成。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13

《3 的倍數和特徵》一課是在學生自主探究2、5的倍數的特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我從學生的已有基礎出發,把複習和導入有機結合起來,通過2、5的倍數特徵的複習,設置了“陷阱”,引導學生進行猜想3的倍數的特徵可能是什麼,從而引發認知衝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經歷新知的產生過程。

一、引發猜想,產生衝突。

前一課時,學生在發現2、5的倍數特徵時,都是從個位上研究起的,所以在複習舊知時,我也特意強調了這一點。接下來我引導學生猜想3 的倍數特徵是什麼時,不少學生知識遷移,提出:個位上是3、6、9的數應該是3 的倍數;3 的倍數都是奇數。提出猜想,當然需要驗證,很快就有學生在觀察百數表後提出問題:個位上是3、6、9的數只是有些是3的位數,有些不是3的倍數;有些偶數也是3的倍數,而有些奇數卻不是3 的倍數。學生的第一猜想被自己否決了。既然沒有這麼明顯的特徵,那麼在百數表裏找出3的倍數,不少學生就開始了繁雜的計算,這個環節我給了他們時間慢慢去算,用意在於體會這種計算的不方便,從而去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去判斷一個數是否是3 的倍數。

二、自主探究,建構特徵

找3 的倍數的特徵是本節課的難點,我處理這個難點時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整節課中,始終為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探索並掌握找一個3的倍數的特徵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中自主獲取知識。

在完成100以內的數表中找出所有3 的倍數後,我引導學生觀察發現3的倍數的個位可以是0~9中任何一個數字,要判斷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不能和判斷2、5的倍數一樣只看個位,打破了學生的認知平衡,然後我提出到底什麼樣的數才是3的倍數這一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藉助計數器,於是我給學生準備了簡易計數器,讓學生多次撥數後,觀察算珠的個數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反應比較快的學生就有了發現:所用的算珠個數都是3 的倍數。在學生提出這個猜想後,全班學生再一次進行驗證第二個猜想,這個驗證也是在突破難點,學生在驗證中掌握難點。同時,我也讓學生對比了之前所用的方法,體驗這個新方法的快捷與簡便,讓學生的印象更深刻。這個教學環節在教師的引導下克服困難,解決了力所能及的問題,達到了新的平衡,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潛能。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探索,雖然用了很多時間,但我認為學生探索的比較充分,學生的收穫會更多。

三、鞏固內化,拓展提高。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雖然每個同學只操作了一兩次,但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歷了一個典型的通過不完全 歸納的方法得出規律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體驗,無論是方法層面,還是思想層面均將對後繼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

在初步感知3 的倍數的特徵後,我提出了問題:一個數,在計數器上撥出它,所用數珠的顆數是3的倍數,它就是3的倍數,對嗎?你是否認為我們研究出的結論對所有的數都適用呢?這兩個問題的提出,意義在於通過“更大的數”和“任意找”兩方面,使學生深切體驗了不完全歸納法的這一要義,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縝密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14

《3的倍數的特徵》的教學是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因數與倍數”中一個重要知識點,是學生在學習了2和5的倍數特徵之後的新內容。

3的倍數的特徵與2和5的倍數的特徵有很大差別,2和5的倍數的特徵僅僅體現在個位上的數,比較明顯,容易理解。而3的倍數的特徵,不能只從個位上的數來判斷,必須把其他各位上的數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為3的倍數來判斷,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我在本節課設計理念上,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方法為主線的原則,從現象到本質,從質疑到解疑。當然本節課也存在很多問題,下面我進行做幾點反思。

1、瞄準目標,把握關鍵

在導入環節,我通過複習舊知識進行“熱身”。由於學生已經掌握了2和5倍數的特徵,知道只要看一個數的個位就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因此在學習3的倍數特徵時,自然會把“看個位”這一方法遷移過來,儘管是負遷移。實際上,鮮明的衝突讓學生髮現卻不是這樣,於是新舊知識間的矛盾衝突使學生產生了困惑,有了新舊知識的矛盾衝突,就能激發起學生探究的願望,這樣有利於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有效的將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還有利於培養學生深入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2、經歷過程,授之以漁

猜想3的倍數特徵是基礎,在學生得出猜想後,我便引導學生找出百數表中3的倍數去驗證,並在驗證中推翻了剛才的猜想。驗證也是有技巧的,30以內即可發現3的倍數中,個位上可能是10個數字中的任何一個,之前的判斷已經站不住腳。之後繼續探究,在100以內,基本可以發現規律,但為了嚴謹,必須跳出百數表,在100以上的數中去驗證這個規律。最後,引導學生理解這個結論背後的原理,為什麼它的規律和之前的規律不一樣?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學會本節課知識,更掌握了科學的探究方法。

3、追求本真,知其所以然

本節課的目標定位上,我考慮到學生的已有認知基礎,我決定引導學生探索3的倍數的特徵背後的道理。這一嘗試建立在我對學生學情把握的基礎上,因為3的倍數的特徵的結論一但得出,運用起來沒有難度,後面的練習往往成了“休閒時間”,而進一步提升探索難度,無疑是開發思維的良好契機。我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逐步深入,最後還是把話語權留給學生,這樣就給予不同學生各自適應的個性化學習方略,真正做到了讓每位同學在數學上都得到發展。

倍數的特徵教學反思15

3的倍數的特徵比較隱蔽,學生一般想不到從“各位上數的和”去研究,本課注重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上課開始先讓學生回顧舊知,2的倍數和5的倍數有什麼特徵,學生們發現都只要看一個數個位上的數就行了,於是很順地設下了陷阱:同學們,那猜猜看3的倍數有什麼特徵呢?猜測是一種常用的數學思考方法,讓學生猜測3的倍數有什麼特徵,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於受2的倍數和5的倍數的特徵的影響,有學生很自然猜測到:“個位上是0,3,6,9的數一定是3的倍數”,還有學生猜測:“各位上的數字加起來是3,6,9一定是3的倍數”,能想到這點應該説是了不起的。本課到這裏都很順利,因為完全在我的預設之中。

下面進入驗證環節,先學生判斷自己的學號是不是3的倍數,再在這些學號中挑出個位上是0,3,6,9的數,通過交流這些數不一定都是3的倍數。學生初步發現了3的倍數的特徵與2和5的倍數不同,不表現在數的個位上,那3的倍數究竟與什麼有關係呢。於是進入到動手操作環節,在此基礎上,利用計數器轉移探索的方向,讓學生用3顆算珠在計數器上任意擺數,得出結果:擺出的數都是3的倍數,到這裏有幾個學生顯得很興奮。隨後用5顆算珠實驗,發現擺出的數都不是3的倍數,到這裏學生中已經有一些議論,他們都有了發現。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看出其中的神奇,我將自主權交給了學生們,自己選擇算珠的顆數進行了第三次實驗,然後板書出每組的實驗結果,從結果的數據中,學生們都很興奮地發現了所用算珠的顆數是3顆,6顆,9顆,撥出的數都是3的倍數,每個數所用算珠的顆數,也是每個數各位上數的和。把算珠顆數抽象成各位上數的和,是理解3的倍數特徵的關鍵。

“試一試”是教學的第三步,如果一個數不是3的倍數,那麼這個數各位數的和不是3的倍數。利用反例進一步證實3的倍數的特徵,體現了數學的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可惜在這一點上,我很倉促地指着黑板上算珠顆數是4顆,5顆,7顆,8顆時,所擺出的數都不是3的倍數,直接告訴了學生,而沒有讓學生自己舉出反例。隨後設計了一系列習題,使學生得到鞏固提高。

整節課只能説順利地走了下來,對於教者我來説從中發現了自己教學上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及時總結,虛心請教,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

標籤: 倍數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g92wd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