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三年級《找駱駝》的教學反思

三年級《找駱駝》的教學反思

《找駱駝》這篇課文以“找駱駝”為線索,起因、經過、結果十分清楚。課文在敍述中巧設懸念,引人入勝。開頭並不急於講明老人是根據什麼知道駱駝特點的,而是講老人詳盡地描述駱駝的特徵,激起讀者往下讀的慾望。

三年級《找駱駝》的教學反思

教學重點是瞭解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麼發現這些特點的。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情節簡單,對話較多,學生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方法,能夠運用方法讀通順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同時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這篇課文,我首先以“破案子”導入,充分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做一回警察,當一回偵查官,在破案子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對“認真觀察,仔細分析”這一點有了初步的認識,隨後,引出今天的課題——-“找駱駝”,和一個老人去幫一個商人尋找一隻駱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重點是學生自我學習。首先是學生對這篇課文的認識和熟悉。在初讀課文之後,我讓學生簡單地講述課文主要説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引出課文的主角“商人、老人、駱駝”。此後,我將這課的.幾個重點的字詞以小黑板的形式展出,三年級的學生字詞教學仍是重點,注意其中幾個字的讀音和寫法如“忿忿、跛、馱”等。

簡單的字詞教學後,進入文章的品讀過程。和學生的一段對話引出故事的起因——-商人的駱駝丟了很着急。這段對話重點在於朗讀指導。商人的着急,老人的穩重,不緊不慢等等情感的表現。

隨後,我以一個問題引出老人的發現————“老人沒有見過駱駝這麼會知道駱駝的去向呢?”學生思考交流。黑板出示相關句子“老人看見什麼了”“老人知道什麼了”。在熟悉老人的觀察和發現後,用“因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為”兩種句式進行轉換,如:因為老人看見了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所以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之所以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是因為老人看見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再進行句式的轉化過程中,學生已經充分熟悉了駱駝的特點,也感受到了,老人“觀察——思考——發現”的過程。經過老人的分析,商人果然找到了丟失的駱駝,這裏穿插一個小練筆“商人找到駱駝在回來的路上又遇見了老人,他會對老人説些什麼?”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總結出老人是一個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分析的人。結合板書和導課時的案子,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要做細心的人。此後進行角色的扮演,朗讀課文,將課文的重點進一步的鞏固。

在此次教學中,我也發現了幾點不足,如:導課的過程,語言過於繁瑣,沒能抓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指導“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轉換過程中,學生在一開始沒能很好的進入這個狀態,難度太大,可以以簡單的生活中的句子進行鋪墊,從而使學生對這種句式有更清楚的認識。

每一次教學的深思,都是一次改進的起點。不斷地發現和完善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dq22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