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馬詩》教學反思範文

《馬詩》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馬詩》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馬詩》教學反思範文

《馬詩》教學反思1

古詩誦讀是鄂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編者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在反覆誦讀之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精粹,豐富語言積累,接受美的薰陶與感染。《馬詩》(大漠沙如雪)是唐朝詩人李賀的作品,在這首詩中,作者以駿馬自喻,抒發若遇知己定當一展雄才的遠大抱負。同時,表達自己對國家的憂患意識和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這幾種感情交織在一起,使得這首古詩文字雖少,但藴含頗深。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了邊疆戰場景色:連綿起伏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既是悲涼肅殺的戰場,也是志士報國之地。在悲愴冷峻之中又有些豪情壯志。三四句則是借馬抒情,直述胸臆:什麼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勛呢?強烈傳出無限期盼之情。這樣的詩,對於一年級學生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年代相隔久遠不説,詩的意思與意境都與學生生活經驗相去甚遠,情感更是難以產生共鳴。如何克服這些困難,落實古詩的價值呢?

一、讀是根本。

相對於現代文的教學,古詩教學對讀的依賴更強,這不僅緣於古詩的韻律特色,更因為古詩語言精練,幾個字往往表達複雜的。意思,深刻的道理,須仔細品味才能深究其中藴味。在一年級,古詩的讀可分為自主讀通讀順和教師指導讀好讀美兩個過程。讀通讀順必須先由學生自己獨立自主讀詩,哪怕花費較多的時間;然後識字,可以採取較多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識字,最後再來讀詩,爭取讀通讀順。這是一個明顯的三部曲。它是學生感受詩意,讀好古詩的前提與基礎。

讀好讀美是在初步感受詩意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幫助下,努力讀出一點詩的韻味,它需要反覆的涵詠,並達到熟讀成誦。

二、感受詩意的指導。

針對《馬詩》,必須提供一定的直觀形象。“大漠”學生也許還可以理解,但“沙如雪”則很難想象了,所以老師可以出示類似的圖片,幫助學生感知。“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這兩句只有*教師的描述和課堂創設的情景給與學生的一種感覺了,並在反覆朗讀中去感受詩意。

三、朗讀的指導。

讀好讀美古詩是古詩誦讀教學的重要內容,感受詩意與讀好古詩交織在一起,看圖、聽老師描述明白了一點意思,並爭取把這種意思讀出來;同時創設一定的情境,如場景的創設,音樂的渲染、烘托,也能幫助學生讀好古詩。教師的範讀尤為重要,因為學生對古詩的節奏、韻律都不是很清楚,老師的範讀能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但範讀不能濫用,否則學生都學成了老師的強調,失去了自己。另外,組織形式多樣的朗讀活動,比如比賽讀、輪讀、齊讀、配樂讀等,可以使讀書活動豐富而不枯燥。當然,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每次讀詩的目的要明確,讀書的層次要明顯。這樣,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就能逐漸讀好詩,從而達到熟讀成誦,這是水到渠成的功夫,也就無需再去指導學生背誦了。

《馬詩》教學反思2

在百度裏打入馬詩,李賀,跳出來的是一大段李賀的詩,仔細一看,我們所學的四句詩是其中的一部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其基本意思為:大漠的沙像雪一樣鋪天蓋地,燕山的月亮像一彎銀鈎(兵器)。什麼時候能夠給馬套上鑲金的籠頭,在涼爽的秋天飛快地奔馳在疆場。這是一種意境,表現的比較抽象,在網上查找了許多動畫課件,都是一些比較虛幻的一些畫面,如何讓孩子學習這首馬詩,如何使孩子儘快理解記憶呢?

一、聽

充分調動孩子的聽覺器官,集中注意力,表達自己所聽到的,可以是簡單的詩名、詩人名字,或最自己印象最深、最喜歡的一句詩。在第一遍欣賞時,孩子能説出詩名和詩人名字,但最其中的詩句還是模糊,沒關係,那就進行第二次傾聽,聽之前,提出要求,讓傾聽成為有目的活動,這樣,就比較容易的'記憶了其中有印象的一句或者幾句。

二、説

在聽的基礎上鼓勵孩子大膽的説,説錯了,邊上朋友幫助,在比較完整説出詩句後,再請孩子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説説對詩句的意思,同時,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和糾正。這些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欣賞古詩的能力,對古詩有一定的敏感度,因此,他們表達的古詩的意思有着自己的見解,很多時候表達能夠比較到位,這就對記憶有了很大的幫助。

一、記

記憶古詩,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但一開始,容易記了上句忘了下句,這個時候,如何提醒呢?我的方法是,用動作。根據每一句古詩意思,簡單的和孩子商量好用什麼動作表現,在孩子不記得的時候,只要稍作動作,孩子便能很容易的記得下一句。

二、比

這是我和孩子們在學習古詩中常用的方法。在孩子們基本掌握後,分男女組、小組、個別等進行比賽,比賽的要求很簡單:響亮、流利,而評委就是其餘的孩子,贏得勝利的總能得到一張小貼紙或者一顆愛心。孩子們興趣極高,很快就熟練掌握了古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7xgyk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