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一年級《小松鼠找花生》課堂教學反思

一年級《小松鼠找花生》課堂教學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科學童話,語言活潑,富有情趣。但我認為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語言不算淺顯,但生動,吸引人,尤其是小松鼠的形象稚氣、可愛。如何讓一年級的小朋友既能掌握本課的字詞,同時能語言能力方面也有進一步的提高呢,這是我在本課中所要解決的。

一年級《小松鼠找花生》課堂教學反思

在今天的這堂課中,我力求實在,能讓學生在課堂中真的有所學,學有所樂。因而,整堂課,也努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自己成為課堂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做一個平等中的首席。問題的設計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順引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對一年級的學生而言,讓其讀出句子的美,體會用詞,是有相當的難度的。如在教學“花生已經開花了,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豔”這一句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自由説,然後讀句再説,提高的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對語言的感覺力,提升了學生的認識。然後出示“()的花生花”這一卡片讓學生説,既豐富學生的口頭詞彙,又為“鮮豔”的理解做了鋪墊。學生在讀讀説説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了句中的“一朵朵、格外、金黃色”等詞,學生在讀句時也就體會得更深了。在整堂課中,學生的朗讀也很出色,出現的亮點也很多。比如有個男孩兒,在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時,他就喊了,説他要讀小鼴鼠的話,自信十足,他説鼴鼠是男的,讓我們忍俊不禁。這種童言稚語給課堂增添了亮色。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才敢如此暢所欲言。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對學生語言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及時發現語誤,糾正語病,為學生學習語言創設一個開放規範的氛圍。

但一堂課中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我自己明顯感覺到的有兩處:

一是生字教學比較薄弱。比如在讀題時,只點了“生、找”兩個生字,而忽略了學生最易唸錯的“鬆”字;在生字檢查時,把寫有生字的花生一下子就獎給了學生,認讀生字的面非常小。雖説這些花生卡片的用途還有另外兩個,一是要有卡片的學生要給別的學生讀,檢查識字情況,二是為下堂課讓學生貼貼,知道花生長在哪兒。但在本課中,明顯地忽略了中下學生的識字情況。

二是關於評價方面的不足。在讀句子時,採用了競賽讀,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學生讀得非常棒,一次比一次有了提高,但我在肯定她讀得好時,卻忽略了她的進步,輕易地放棄了這一資源,只作了簡單籠統地評價。此時,如果再肯定這個女孩子自身的進步,再讓全班的學生學一學,讀一讀,就更有深度和厚度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4r94m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