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通用10篇)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通用10篇)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探尋自己的生命歷程,瞭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2、瞭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教學準備】

1、調查訪談:

2、實物投影。

3、錄音機。

4、簡單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珍惜生命,永不放棄生的希望,這是對自己、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因為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會給許多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板書課題。

1、要求根據課前的調查訪談提示的準備,每人選擇其中一個選題,在所在的小組裏發言,並選出代表,準備在班裏彙報成果。

2、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實物(衣服、小手印……)、錄像、圖畫等介紹給組裏的同學。把自己在訪談過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講給小組同學聽,並談談經過這次調查訪談,自己有哪些感觸。

3、組長組織組員準備在全班進行彙報展示。每個小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將全組同學的資料進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裝展、錄像展、圖畫集、故事集等多種形式。

4、集體彙報展示、交流。

小結:自己能夠為他人帶來歡樂,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課件出示)

二、互動活動。

a、(乘上“生命”號列車)

1、活動準備:教師在教室中選擇不同的位置,分別代表一個人生命的不同時期,如生命的產生、來到世上、成長的各個時期(會爬行、學走路、上幼兒園、上學、戴紅領巾……)

2、提出遊戲規則:

①、學生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階段,組成乘車小組。大家作為列車員,各組列車員選出本組的列車長。同一乘車小組在教室裏表示自己所選的生命階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學生擔任“生命”號列車的駕駛員,沿着生命的軌跡行駛。

②、列車行駛到不同的階段時,有相應的小組為大家講解。

3、活動要求:遊戲中,教師就幫助列車長就列車行駛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其他同學交流。列車行駛完全程後,學生進行討論:考察我們的生命軌跡之後,有哪些收穫。各個列車長組織列車員用圖畫、書寫卡片、寫感受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展示。根據各位的表現,評選出最佳列車長和優秀列車員b、(製作成長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下面的方式中選擇一種或者幾種,製作一本成長冊,並給自己的成長冊起一個名字。(課件出示)

1、把家長講給自己聽的那些感人故事簡單寫下來,個人或者小組、小隊合作。編成一本故事集。

2、根據課前調查訪談的內容,將自己不同階段的成長情況用圖畫表現出來,製作一本連環畫。

3、找到能反映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幾個重要階段、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如出生、滿月、週歲、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天上學等的照片,來製作一本照片集。

5、採用其他更好的,你更喜歡的方法。

c、(關於生命的探討)

1、通過閲覽書籍、上網,瞭解人的生命過程。

2、我與老人話生命。尋找身邊年長的人,詢問他是怎樣看待人的生命的,對自己的生命有哪些想法,對自己生命的過程有哪些感受。

3、神話傳説中的故事。可以通過回憶故事,談談你對這些故事的看法,你認為可信嗎?生活中真的可能發生嗎?

d、(收集資料)

1、查詢一些資料,瞭解目前生活在自己身邊的人們,他們對社會上的一些公益事業的看法。

2、根據學生找到的故事或身邊發生的事情,召開“愛心使生命更美麗”的故事會。

e、(製作宣傳欄)

1、學生分組製作一期“獻愛心、延續生命”的宣傳欄。通過繪畫、詩歌、倡議書、剪報、照片等形式,展示出自己查找的資料,向大家介紹我國血液庫、骨髓庫、器官捐獻的情況,白衣戰士抗擊非典的感人事蹟,以及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2、在全校進行宣傳欄的展示,請其他班的同學參觀、閲覽。

三、知識鞏固練習和討論:

1、生命是否有限、是否只有一次的活動?

2、在抗非典中,我國的白衣天使是怎樣發揚捨己救人的英勇無私精神戰鬥在第一戰線?

3、①.[填一填]急救電話是;報警電話是;火警電話是。

②.[選一選]?如果你單身在家,遇到陌生人來敲門,你的正確做法是(abd)

a.不開門

b.打電話給父母

c.有禮貌地請他進門

d.告訴他父母馬上就回家?如果你打開家門時,發現家中煤氣輕微泄漏,你的正確做法是立即(ad)a開窗通風

b.開燈檢查c點燃煤氣灶d關閉煤氣開關?你知道打火警電話時應該説些什麼嗎?

(1)火災的地點。

(2)着火的對象、類型和範圍。

(3)自己的姓名、單位和電話號碼等。

四、課後延伸

在這節課的最後,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你對生命的感悟,把它寫在心形卡上,你可以把它留給自己作為你的生命箴言,也可以把它贈給同學和朋友與他們分享。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人的一生是個美麗的過程,通過談話、觀賞課件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遠大的理想。

2、教育幼兒珍惜生命,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活動重點

感知人生是一個美麗的過程,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的理想。

活動準備

製作課件、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觀看短片

播放短片,教師講解:

1、教師:動畫片講述的是誰的故事呢?(小種子)教師:它又學小鴨子又學小猴子是為了幹什麼呢?(尋找自己的理想)

2、小種子通過不懈的努力,最後找到了嗎?還長成了花,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它很開心的笑了。在它尋找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學習它的什麼精神呢?請小朋友們帶着這個問題再欣賞一遍:應該勇於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做一個堆社會有用的人。

二、播放幻燈片:出示一系列“美麗人生”的圖片,幼兒邊聽音樂邊欣賞,如:生日照,結婚照等。

引導幼兒感受人生的美好,要珍惜生命才能享受這個美麗的過程。

三、播放幻燈片:請幼兒欣賞教師的“美麗人生”。

老師也有我的美麗人生,小朋友願意和我一起分享嗎?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講解:

1、最後由:“而今後老師還會有很長的時間,還要去學習,繼續去實現自己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理想。”引出:小朋友們,你們以後會是什麼樣?你們有美好的理想嗎?

2、集體討論。

3、請個別幼兒講述。

四、給幼兒分組:把自己的理想在畫紙上表現出來。畫完了,如果願意,可以講給身邊的老師聽。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在媽媽肚子裏的成長過程。

2、培養幼兒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圖書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讓幼兒觀看大屏幕,提問,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師:貓寶寶是從哪裏出來的?

幼兒:貓寶寶是從貓媽媽的肚子裏生出來的。

2、讓幼兒説一説哪些可以從蛋裏出來?(雞、鴨、鵝……)

老師告訴幼兒從肚子裏生出來的寶寶叫胎生,從蛋裏孵化出來的叫軟生

3、在黑板上出示寫有“十月懷胎”的卡片,讓幼兒説一説十月懷胎是什麼意思?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怎麼一點點變化的?

4、每個幼兒一本圖書《奇妙的生命》,讓幼兒自己欣賞,看一看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是怎麼一點點發生變化的?

5、讓幼兒觀看大屏幕,從書中找出寶寶是怎麼一個月一個月長大的?(在書的14頁、16頁、17頁)

6、在黑板上出示十張(十月懷胎)圖片,請幼兒找一找第一個月什麼樣?第二個月什麼樣?以此類推,老師講解。

7、讓幼兒欣賞視頻,觀看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樣子。臍帶有什麼作用?(是一根生命的管道)

8、讓幼兒欣賞視頻,看看臍帶是怎樣剪掉的?幾天之後,臍帶就會自動脱落。

三:活動延伸:

老師再次講解寶寶在肚子裏的成長,讓幼兒加深對媽媽的愛。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在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物體:貓、狗、馬、兔、鳥等飛禽走獸;向日葵、花草、大樹等交通工具;還有我們眼睛看不到的很多的微生物,比如細菌······那麼,這些物品,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沒有生命的?它們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物體?設計這次活動,是想讓幼兒能正確地瞭解和區分生物與非生物,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並做到愛惜生物,不做傷害小動物和植物的事情。

活動目標:

1、能區分生命物和非生命物,初步理解生命的概念。

2、在活動中,幫助幼兒學習觀察、探索、實踐、表達對生命現象的認識和感受。

3、培養幼兒探索生命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常見的動植物、交通工具的卡片若干。

2、周圍環境佈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3、幼兒從小到大各個階段的照片。

4、錄有“蝌蚪生長過程“的錄像;”細菌繁殖生長“的錄像。

5、師生一起播種種子,記錄發芽及生長的情況。

活動過程:

活動一:我們長大了

1、幼兒觀看自己和小夥伴從小到大的照片,説説有什麼變化?以後會是什麼樣子?

2、引導幼兒説出人的生長過程:嬰兒——>幼兒——>學生——>成人——>老人。

3、啟發幼兒討論還有什麼東西在生長?

活動二:動物、植物也在長。

1、觀看蝌蚪生長過程的錄像,瞭解其生長過程;卵——>蝌蚪——>長後腿——>長前腿——>尾巴縮短——>變成青蛙。

2、討論:你知道還有什麼動物也是這樣由小到大地在生長?

3、觀看種植的植物,説説它的變化:種子——>發芽——>長出葉子。

4、小結:動物和植物也和我們一樣,它們也會由小變大,它們也是有生命的。

活動三:它們有生命嗎?

1、出示交通工具及建築物等卡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討論:它們有生命嗎?

小結: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雖然能動,但不能生長,它們是沒有生命的。

2、觀看有關細菌的錄像,討論:它們有生命嗎?

小結:細菌也是有生命的,它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因為它很微小,所以簡稱微生物。

3、討論: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有生命的物體?

小結:我們要愛護生物,不做傷害小動物和植物的事情。

活動四:遊戲《長長長》

教師説出一種動物或植物,幼兒就起立模仿動物動作或雙手上舉做生長的樣子,邊做邊説:“長、長、長。”如果教師説出一種沒有生命的物體或自然現象(如桌、雲彩),幼兒就坐着不動,並説:“不長、不長、不長。”目的讓幼兒區分生物與非生物。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克里姆特作品《生命樹》,感受不同曲線所帶來的動感,探索運用不同曲線(螺旋線、波浪線等)表現舞動的樹枝。

2、在欣賞的基礎上,積累舞動的樹的姿態表象,並嘗試用自己的肢體表現這些舞動的樹的典型特徵。

3、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有計劃地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樹,有畫簡單樹的造型的經驗;欣賞過各種線條,表達過每種線條所帶來的不同感覺。

2、克里姆特的作品《生命樹》。

3、黑色卡紙,水粉筆,水粉顏料(黃色、橙色、金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樹的圖片,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

師:我們周圍有很多的樹,你看到的樹幹、樹枝分別是什麼樣的?

2、出示克里姆特的作品《生命樹》,進行比較觀察。

(1)通過欣賞作品,引導幼兒兩兩交流開表達曰已剛感受。

師:你看到這棵樹有什麼樣的感覺?它特別之處體現在哪裏?螺旋的樹枝會讓你想到什麼?你覺得這棵樹像在幹什麼?

(2)幼兒表達並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樹枝。

師:原來,這些扭動的曲線會給人帶來跳舞、運動的感覺。

(3)教師介紹畫家創作背景。

3、教師啟發幼兒思考並嘗試表達自己的創作設想,嘗試創作。

(1)通過教師啟發式的問題,幼兒思考自己的創作設想。

師:你覺得還有哪些線條也能給你運動的感覺呢?如果讓你來畫跳舞的樹,你想讓你的樹跳什麼樣的舞蹈?用什麼線條來表現舞動的樹枝呢?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4、幼兒欣賞作品,感受曲線表現的樹枝所產生的舞動的感覺。

師:你是用什麼線表現樹枝的?哪棵樹最像在跳舞?

活動建議:

1、活動延伸在幼兒學會運用多種曲線表現舞動樹枝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重點欣賞舞動時樹幹彎曲的動態,並嘗試用多種曲線表現樹枝。

2、區角活動美術區:提供各種造型的樹幹底圖,幼兒運用一些長短不一的毛線進行變形,創造性地粘貼樹枝。

3、環境創設在班級佈置一個以“樹林”為背景的展示板,幼兒用曲線添畫樹枝。

【評析】

該活動重點是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曲線,通過想象表現出大樹跳舞的姿態,體驗不同曲線的質感。在評價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集體或同伴互相欣賞作品,啟發他們大膽表述或評價。如教師可以問:“你感覺這棵樹在跳什麼舞?是從哪裏看出來的?”“螺旋線的`枝條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幼兒會自主地根據自己畫面中所運用的線條來大膽想象。在評價的過程中,幼兒不僅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或同伴的作品,還可以運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畫面中舞動的樹。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家用電器、交通工具、植物、動物(每組幼兒一套),再增加一套大的操作材料。

幼兒記錄用的表格人手一份(記錄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記號筆人手一支。

字卡:有生命的、無生命的。

白紙兩張,記號筆一支。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幼兒瞭解生命的含義。

能夠區分生活中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物體。

活動過程

1、出示操作材料,引起幼兒進行分類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好多物體的卡片,請你們按它們的特徵分類。"(請3--4位幼兒到前面進行操作)。

(2)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觀察幼兒的分類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分類情況,並説出自己是按照物體的什麼特徵進行分類的。重點:按照家用電器、交通工具、植物、動物這四個類別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理解什麼是有生命的、什麼是無生命的。

(1)引導幼兒説出植物的特徵,並用幼兒認為合適的標記記錄下來。(植物能夠長大、會呼吸、能夠繁殖後代、需要喝水、需要營養……)

(2)引導幼兒説出動物的特徵,並用幼兒認為合適的標記記錄下來。(動物能夠長大、會呼吸、能夠繁殖後代、會運動、需要喝水、需要營養……)

(3)引導幼兒找出植物和動物相同的地方。

教師小結:像植物和動物一樣,能夠長大、會呼吸、需要營養、會運動、能夠繁殖後代的物體,我們叫他有生命的物體。(出示字卡"有生命的")

(4)引導幼兒發現家用電器、交通工具是沒有生命的。

教師小結:像家用電器、交通工具一樣不能長大、不會呼吸、不會繁殖後代的物體,我們叫它無生命的物體。(出示字卡"無生命的")

3、引導幼兒發現我們周圍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物體。

師:"我們周圍還有許多物體,請你找一找哪些物體是有生命的,哪些物體是沒有生命的,好嗎?"請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延伸

請幼兒到户外找找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物體,並用記號筆把它們記錄下來。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學常識,並瞭解自己生命的生長過程。

2.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增加愛媽媽的情感。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氣球15個、圖片:ppt、1——10月胎兒

視頻:胎兒成長、剪臍帶、受精卵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瞭解胎生與卵生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區分胎生與卵生

談話:貓媽媽生的寶寶是什麼?雞媽媽生的是什麼?

小結:在媽媽的肚子里長大並出生的動物是胎生動物,媽媽生出蛋再孵化出來的是卵生動物。

2.談話:還有哪些動物是胎生的?哪些動物的卵生的?我們人是什麼動物?

二、瞭解自己的生命生長過程。

1.生命的形成

談話:你是怎樣生出來的?你為什麼會在媽媽的肚子裏呢?要待多久才生出來?觀看“小威向前衝”視頻

小結:爸爸媽媽結婚以後,爸爸把一種叫精子的東西送給了媽媽,和媽媽身體裏叫卵子的東西結合在一起,留在媽媽肚子裏面叫子宮的地方。在這裏面一天一天的長大,經歷了九個月(280天)左右,就從媽媽的肚子裏出來了。

2.成長經歷

談話:你們還記得在媽媽的肚子裏是怎樣的嗎?吃什麼?(觀看視頻:胎兒成長)(胎兒成長照片)瞭解成長每個階段的情況。

小結:在媽媽肚子裏的九個多月,隨着寶寶的慢慢成長,媽媽的肚子也會越來越大,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媽媽非常辛苦。

三、體驗

每位幼兒肚子前綁一氣球,聽指令做各種動作,感受媽媽保護寶寶的艱難。

小結:你們是在媽媽辛苦的保護下出生的。回家後每位孩子都説一句愛媽媽的話

或做一件愛媽媽的事,感謝媽媽的養育。

活動反思

1、教學內容的選擇新穎。富有挑戰性。性教育活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很少有人嘗試,因為進行性教育時既要如實相告。又不能太複雜:既要鼓勵孩子的求知慾,又要把一些具體細節很自然地延遲到孩子的未來生活中去了解,這個尺度較難把握。選擇“奇妙的我”這一教育活動,是我們對自己教育實踐的挑戰。活動結束後,我們認為挑戰較成功。因為通過活動,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又讓他們掌握了有關性科學、性道德和性文明的最初淺的知識。

2、通過多種形式激發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敲門磚。我們首先通過“找朋友”的遊戲調動幼兒對異性同伴的觀察興趣。之後出示男孩和女孩的身體圖片。將幼兒對身體器官的探索興趣提到了最高點,從而自主地參與到探索活動中來,積極討論,大膽發言。最後的圖片判斷題將幼兒的興趣及參與活動的主動性保持到了活動結束。

3、教學環節清晰。本次活動嚴格遵循幼兒年齡特點,教學環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重點突出。從找異性朋友人手,到討論男孩女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到認識生殖器官,再到如何保護生殖器官。最後運用掌握的知識來判斷是非。過程環環相扣,呈螺旋式上升。

4、教師的有效提問支持了幼兒有效的學習。有效的提問能幫助幼兒積極地去思考和主動地探索。在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我都設置了精煉的提問,以引導幼兒有效思考。例如:“男孩和女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男孩喜歡玩些什麼?女孩喜歡玩些什麼?”以及“男孩是怎麼小便的?女孩呢?為什麼?”“怎樣保護自己的生殖器官?”一系列有層次性的提問,讓幼兒很自然地去思考和學習。

5、引導幼兒多維度地思考問題。雖然是健康教育活動,但我們在活動中仍然注重培養幼兒從多個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如在圖片判斷題中,有一幅圖的答案打“√”和打“×”都可以。孩子們在討論這道題目時開始有爭論,有的説錯,有的説對,我請他們分別説出自己的理由後,孩子們停止了爭執,因為他們知道了對待同一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會有不同的答案。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常見的幾種自然災害。

2、讓幼兒瞭解自然災害對人類傷害的程度。

3、讓幼兒掌握基本的避險應急措施。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抗震救災視頻資料,升國旗的flash動畫.大型圖片上畫有一小姑娘掉進40多米深的天坑.每個幼兒一面紅旗,一顆大五角星,四顆小五角星裏漿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叫地震嗎?發生地震後大地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幼兒説出各種不同的地震現象後,接着觀看錄像,發生地震的那一瞬間以及地震後大地那慘不忍睹的場面.

師:剛才你們都看了錄像,你們明白什麼是地震了嗎?對了,地震屬於一種自然災害,它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可大了,房子在一瞬間倒塌,大地即刻變成一片廢墟,人們在頃刻間變得無家可歸,甚至會有大量的生命將不存在;為了抗震救災.,那些戰鬥在一線的解放軍叔叔,白衣戰士和志願者都將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因為他們時刻會遭到餘震的襲擊.

師;他們為什麼不怕危險,還幫助那些受災的人們呢?

幼兒發表不同的意見.

總結:這些來自全國的叔叔阿姨不怕困難,不怕危險,戰鬥在抗震救災的一線;因為他們都是中國人,中國人都是一家人,在家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幫助他們,不怕吃苦,不怕危險,.甚至付出生命.

二、進入主題,瞭解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性

1、小朋友,你們知道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那你們還知道哪些屬於自然災害嗎?

2、小朋友互相討論,最後列舉:水災、火災、雷電等,老師補充,海哮、颱風等都屬於自然災害。

3、觀看錄像:洪水淹沒村莊、大火無情的燒燬房屋、樹木、森林,雷電燒傷人等。

4、總結:小朋友看到的這些都屬於自然災害,它是人們控制不了的,災害來臨的時候我們誰也不曉得,所以小朋友們從小要學會怎樣避險自救,掌握基本的應急避險知識以及自救能力。要知道,我們的生命是很寶貴的,我們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保護別人的生命。

三、災難來臨時我們應該採取那些應急措施

1、小朋友,自然災害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學會應急避險知識,掌握應急自救技能,我們就不會被這些災難嚇倒,那我們應該掌握哪些技能和方法呢?

2、分組討論後請幼兒踴躍發言。

3、總結:當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注意先找地方躲避,最好是先躲在桌子底下,或是彎曲身子靠在牆角,再找機會逃出去,發生餘震的時候要蹲在開闊的地方,不要呆在建築物底下;當洪水來臨時,我們應該往高處跑,土房屋頂上千萬不能呆,在十分情急時,可以把牀、板凳等紮成木伐子,大樹上還可以栓繩子,可以救命用。當火災來臨時,我們應該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這樣濃煙就薰不到我們,如果身上有火的話,就在地上打滾,這樣火就會熄滅。不要從樓上往下跳,栓住繩子後往下滑。當雷電天氣發生時,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離鐵的東西和電線杆遠點,以免人觸電燒傷;在打雷的時候,家裏的電器開關全部拔掉,窗户要關閉,以免屋裏起火發生火災。小朋友要掌握這些基本的技能和知識,在災難來臨時我們不要慌張,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把自己解救出去。同時利用所學的知識還要幫助別人。還有很多災害我們這裏是不可能發生的,像海哮、颱風等,但是我們也要了解他們的性質和應急方法。

四、面對困難,堅持不懈

1、小朋友,當我們遇到一些其他困難和災難時,我們應該怎樣自救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

2、出示畫有一小姑娘掉進40多米深的天坑的一組圖片,小姑娘是如何自救的,邊看邊講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小姑娘掉進天坑裏昏睡了幾天幾夜,當她醒來的時候,是又冷又餓又黑又怕,但是她在想辦法爬出去,可是坑壁懸崖峭壁,爬了無數次就掉了無數次。就這樣又過了幾天幾夜,她實在沒力氣了就休息一會,等有精神了,她就用手在坑壁上鑿洞做往上爬的石梯,就這樣她堅持了7天7夜爬出了天坑,當她爬到坑附近的同學家裏時,她一頭栽倒在同學的家裏,最後經過搶救,終於小姑娘得救了。

3、討論,小姑娘是怎樣自救的,在災難面前,她表現的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4、總結:小姑娘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生命的最後依然不放棄,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活下去,活下去……一定想辦法爬出去。就是她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她堅持到最後,戰勝了困難。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觀看升國旗的flash動畫,讓幼兒知道自己出生在中國。五星紅旗代表中國,我們都是中國人,要愛自己的祖國,從小多學本領,長大後要建設自己的祖國。美工活動:幼兒粘貼五星紅旗,注意五角星的位置。

活動反思:

本節課之前,我充分閲讀教材、教學用書,上網查閲相關資料,備課比較充分。另外,我將錄播室的座次改成了有助於小組討論的形式,這樣,一是方便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探討;二是我在小組討論環節可以巡迴指導,關注到每一個小組,每一位學生。

導入環節,通過播放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進入本課的學習。

探究一體現了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程性質。本環節選擇學生真實的生活片段“體育課劇烈運動後”及對學生起外號的反應作為情景,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知道該如何從小事上愛護自己的身體。

探究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回顧以往的經驗,從而在以往的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總結,生生質疑,生生互助,生長出新的更成體系的安全知識與技能。

探究三通過正反兩個材料的鮮明對比,凸顯出精神發育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追求精神發育,重視精神發育,守護好自己的心靈,追求真善美。

探究四也是從學生實際生活着手,讓學生暢談精神的來處,並反思這些精神到底是什麼,從而引出我國民族精神的精髓,並指導學生通過閲讀經典等活動,守護好精神家園,傳承民族精神。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我們生存的世界有些東西是有生命的,有些東西是沒有生命的。

2、萌發探索生命現象的興趣,珍惜有生命的東西。

活動準備

圖片:常見動物、植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察圖片

動物-植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

請幼兒相互説説這些東西的名稱。

二、圖片分類。

指導幼兒將這些東西按有生命和無生命進行分類。

三、交流分類的情況。

1、根據幼兒的分類,進行討論。

(1)會叫的東西都有生命嗎?

(2)會動的東西都有生命嗎?

(3)不會叫、不會動得東西都沒有生命嗎?

(4)什麼東西是有生命的?

(5)你們還知道哪些東西是有生命的?那些東西是無生命的?

2、幼兒再次分類。

四、教師小結。

由小到大,逐漸成長,最後死亡的東西,它們是有生命的(動物、植物)。

而工具、用品,它們雖然能動、會叫、會壞,但它們是沒有生命的。

大班社會《珍愛生命》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學會區分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物體,進一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2、讓幼兒瞭解有生命的物體是不斷生長變化的,而無生命的物體則不能。

3、初步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愛護生命、保護生態環境、關心自己的生活環境。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有生命與無生命物體的錄像。

2、若干小貼紙標誌: 哭臉和笑臉

3、活動前佈置户外活動場地,放置相關有生命與無生命的物體,如:各種昆蟲、花草等。

活動過程:

1、播放多媒體讓幼兒觀察,引發幼兒進行分類的興趣。

(1) 播放兩組圖片,一組是有生命的物體,一組是無生命的物體,讓幼兒觀察比較兩組圖片的異同。在這一環節中,幼兒初步感知有生命體和無生命體的特徵,並加以區分。

(2) 滲透"有生命"與"無生命"兩詞,引發幼兒進行探索與分類的慾望。

2、教師講解用圖標分類方法,幼兒操作。

(1)教師出示標誌, 笑臉 代表有生命,哭臉 代表無生命,將有生命的物體粘貼上笑臉,無生命的物體粘貼上哭臉。

(2)組織幼兒在户外尋找有生命與無生命的物體,並進行分類、粘貼標誌。孩子們在户外盡情的尋找有生命與無生命的物體,併為其粘貼標誌户外的小草、大樹、毛毛蟲被粘貼上了小笑臉,滑梯、鞦韆、垃圾桶被粘貼上了小哭臉。

3、共同討論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區別及其概念。

(1)共同探討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區別:根據幼兒的分類結果,引導幼兒分別説出尋找到的有生命和無生命物體的特徵。

(2)教師進行小結:有生命的物體在不斷的生長變化,而無生命的物體則不能。

(3)帶幼兒一起檢查分類結果,並找出錯誤進行改正。

4、教育幼兒保護生命,熱愛環境。

(1)幼兒一起探討:我們應如何愛護有生命的動植物?

(2)帶領幼兒將大自然的動物放生。

延伸活動:

看幻燈片。感知鞏固有生命體和無生命體的特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zvoo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