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車軸》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車軸》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車軸》含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車軸》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瞭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干;

2、圓形硬紙卡人手兩張,木棍或牙籤、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找一找,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自己選一件玩具,玩一玩,看一看,找一找,在玩具上找一件神奇的東西,它可以連接車輪使汽車平穩地向前開動,它是什麼呢?

(幼1:是輪胎)

(幼2:是車子裏的方向盤)

(幼3:是裏面的發動機)

(幼4:是輪胎裏面的棍子)

師:到底是什麼神奇的東西呢?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先看老師手上的車子。

(評析:活動的導入部分通過老師富有懸念的提問,將幼兒引入自發的探究環節中。本環節中,孩子始終帶着問題在玩樂。通過自己不斷的動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曉中。)

二、觀察老師的組合玩具車,初步瞭解車軸的作用。

1、師:老師這裏有一個汽車,它缺了什麼呢?(車輪)

把車輪放上去就能開動嗎?(老師把四個車輪“放”到車身上去,鬆開手滾動,車輪四散滾開)

為什麼有了車輪它還不能平穩地向前開動?

(幼1:因為它沒裝好)

(幼2:車輪沒有連起來)

(幼3:中間少了一根連起來的棍子)

2、師:車輪怎樣才可以連起來,讓它平穩地向前滾呢?

(請一個幼兒上前和老師一起將車輪用車軸相連並拼裝到車身上去,拼接好後開一開,滾一滾)

現在玩具車可以開給你開給我,老師用什麼東西把兩個輪子連起來,讓它不散開,能平穩地向前滾動的呢?它叫什麼名字呢?它究竟有什麼奇妙的作用?

3、學習“車軸”的名稱,瞭解車軸連接車輪,促進車子平穩前行的作用。

(評析:本環節的三個部分是不斷遞進的。在本環節中,通過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包袱”,使幼兒關注到連接車輪的車軸,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操作實驗和討論交流。

1、實驗

師:車軸到底有沒有那麼大的作用,讓車子平穩地前進,我們用圓紙板做車輪,牙籤做車軸做個實驗好嗎?

實驗1:滾動一塊圓紙板,觀察滾動的情形。

實驗2:用牙籤將兩圓心相連後滾動,觀察滾動的情形。

2、討論和交流:

師:一塊圓紙板滾動是怎樣呢?兩塊圓紙板用牙籤連起來又是怎樣滾動的呢?

(幼1:我滾一個小車輪的時候,滾不起來,兩個連起來就好滾了)

(幼2:一個車輪滾一會兒就倒了,兩個車輪連起來可以一直滾)

(幼3:一個紙板滾得不平衡,兩個串起來就平衡了)

師:哪種方法可以使車輪平穩地向前滾動呢?為什麼呢?

(幼兒自由發表見解)

總結:圓紙板有了牙籤相連所以能平穩地向前滾動,所以車輪是因為有車軸相連才可以平穩地前進。

(評析:本環節是活動的XX部分。幼兒通過圓紙板和牙籤的兩個小實驗,瞭解了圓紙板平穩向前滾動的原因,從而遷移了相關的經驗。)

四、擴展和想像

師: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車軸的呢?(依維柯、三機、大客車、皮卡、小轎車……)

假如車子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車軸沒有了,想一想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幼1:車子開着開着,“嘭”一聲,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沒有車軸了,輪子就到處散開了)

(幼3:車子會撞到一塊兒去,會起火,會爆炸)

(評析:本環節充分擴展了孩子的想象力,雖然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顯見的,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對車軸作用的認識。)

五、遊戲:找車軸

再一次挑選自己喜愛的的玩具車,找一找它的車軸在哪裏,向老師和同伴談談它的作用。

(評析:從尋找到了解,然後再尋找,孩子們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延伸:

1、觀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車輛是不是都有車軸。

2、與爸媽討論車軸的用途。

3、在手工區提供廢舊紙盒,牙籤細木棍或細鉛絲,若干圓卡紙板,製作可以滾動的紙盒小汽車。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幼兒感興趣的車軸問題入手,利用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實驗活動,來探索、驗證了車軸的作用,使師生共在玩樂中,共享了經驗,交流了情感,激發了智慧。

2、本次活動內容來自幼兒日常的生活,從一個幼兒的提問,從兩個孩子為車輪車軸的爭執,及手工區內材料的提供中,我們找到了本次課題的教育契機。針對車軸這一具體事物的作用進行探索和驗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慾望”。

3、在活動環節的設置上,我充分考慮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幼兒實驗為重點,提供幼兒豐富的感興趣的操作材料,實驗步驟難簡相宜,討論交流輕鬆愉快,使抽象的物理知識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來達到詮釋的目的,不僅“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設寬鬆的環境”,也“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

4、通過一系列環節的設置,本次活動目標達成度較好,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驗和老師的示範提示,瞭解了車軸的名稱和作用,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參與積極,主動性強,對車軸(牙籤)相連輪子(圓紙板)使之能平穩滾動的感受頗深,整個活動也一直處在一種幼兒感興趣且非常投入的氛圍中,活動效果凸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yglq2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