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找家

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找家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找家,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找家

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找家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活動中能細緻,有序地進行觀察,用清楚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活動準備:

課件(螞蟻及其生活習性的短片),歌曲《螞蟻搬豆》、頭飾、錄音機、磁帶、海洋球若干、放大鏡、課前組織幼兒捉螞蟻並進行初步觀察,並放在瓶裏供活動時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小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身小力不小,團結又勤勞,有時搬糧食,有時挖地道"。大家猜猜它是誰?(引導幼兒競猜,得出謎底螞蟻。)

二、説一説。你在什麼地方發現的螞蟻?找到它的窩了嗎?你是怎麼捉的?(捉的時候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傷害螞蟻,要用草葉、小樹枝等放在螞蟻的前方,待它爬上草葉、樹枝後再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瓶子裏。瓶內可以放些潮濕土壤和食物,用蓋子蓋好,放在陰涼處備用。要注意:一隻瓶內只能裝同一窩的螞蟻,因為不同窩的螞蟻會因"打架"而死傷)。螞蟻長得什麼樣?身上有什麼?吃什麼?怎樣走?

三、看一看:我們來觀察一下螞蟻的身體是什麼樣的。

1、在觀察時,我們可以先從整體上觀察一下它的大小、顏色,然後看看螞蟻的身體可以分成幾部分,再從前往後按順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細觀察螞蟻。看誰觀察的最細緻,最準確。(幼兒自由觀察後,討論結果:螞蟻有大有小,有黑色的,褐色的;有頭、胸、腹;在頭的下部有一對大"牙",胸部比頭部細,長着三對足。)

2、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螞蟻的生活習性。

1)、剛才動畫片中的螞蟻在幹什麼嗎?(螞蟻在挖洞做窩;搬運食物-稻粒;在搬運死昆蟲;在相互傳遞信息;在"打架")。

2)、討論小結:要想知道螞蟻是怎樣生活的?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我們就要仔細觀察: ①螞蟻都搬運哪些食物? ②找到螞蟻窩,輕輕把窩挖開,看看裏面貯存有哪些食物。 ③在螞蟻附近放上各種各樣的食物,觀察哪種食物上有螞蟻,哪些食物上沒有螞蟻。

3、引導幼兒分組觀察螞蟻怎樣爬行?

四、試一試。

1、倒出瓶中的螞蟻,給它周圍放上食物,觀察它喜歡吃什麼,並在黑板上的圖中打鈎。

2、請一名幼兒示範螞蟻爬,討論怎樣才能爬得又快又穩。

五、玩一玩。

分角色:教師扮媽媽,幼兒扮小螞蟻,各戴頭飾。放背景音樂《螞蟻搬豆》,師幼一起玩遊戲:螞蟻搬豆。

"孩子們,在山坡對面有許多豆豆,我們一起爬過山坡,鑽過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媽媽帶領下,小螞蟻分成兩組,快速爬過小山坡,鑽過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後跑回來,每隻每次搬一粒,直至將豆豆搬完,看哪組搬得最快。

六、在生活中進一步觀察螞蟻的活動。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能結合時節、結合幼兒園課題,整合科學、語言、社會、數學、美術等領域,利用多媒體、遊戲、討論互動、繪畫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充分以幼兒為發展主體,環環相扣,分解難點,幫助幼兒努力達到目的。在活動中,由於活動素材來自於幼兒的生活,所以幼兒的興趣積極、投入,我的問題比較開放,幼兒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如:吳佳棟説可以到月球上去過中秋節,要帶月餅、水去。趙越的畫告訴我們:小螞蟻在搬西瓜,它搬不動了,所以就坐下來休息,後來就睡着了。吉米畫的是:四隻螞蟻共同合作,搬了一個很大的月餅,四隻螞蟻神態迥異,有兩隻螞蟻是高高興興的;一隻螞蟻在留淚是它搬不動月餅了;還有一隻螞蟻是拉着臉生氣了,原因是毛毛蟲在它旁邊與它比美,説螞蟻不漂亮所以不開心。從孩子們的畫中可以看出他們想象的天空有多大,他們就是創造奇蹟的神筆。在孩子們的畫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孩子們對“一對”的概念還不是特別理解,以後還要更進一步的學習。螞蟻的三對足到底在哪個部位我們還要進一步的去觀察。在示範添加螞蟻三對足的標準圖案時可以是先老師示範再請幼兒上前示範,然後作一個比較,幼兒眼前就有一個標準螞蟻的圖像了。

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找家2

活動目標: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課件-螞蟻

2、餅乾屑、糖、調味品、飯粒等

3、記錄用的紙、筆

活動過程

一、投放各種物品,吸引螞蟻。

到屋外投放各種物品,吸引螞蟻。

二、觀察螞蟻的動態並記錄

1、觀察什麼地方螞蟻最多?螞蟻在幹什麼?

2、記錄各自的發現。

三、交流各自的發現。

1、交流各自發現螞蟻的情形。

2、討論螞蟻各自有沒有家,他們會把找到的食物怎樣搬運?他們怎樣通知朋友?

四、觀看課件後瞭解,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五、小實驗“螞蟻造家”。

將幾隻螞蟻放在裝土的瓶子中,先觀察瓶中的土是怎樣的?

然後用黑紙將瓶包住,數天後觀察土裏的變化?

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找家3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的幼兒已經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所以他們總是會問一些問題。本教學活動的設計旨在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一些規律和變化。同時,面對班裏的個別幼兒不大願意和其他幼兒交流,本活動也是力爭把他們拉入大集體,為他們創造交流的機會。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意識到小螞蟻搬家是為了躲避雨水淹沒它們的家。

2. 通過活動讓幼兒明白小螞蟻搬家的行為是大自然降雨前的一種徵兆。

3. 讓幼兒列舉其它大自然降雨前的徵兆。

4. 讓幼兒體會集體活動的快樂。

5. 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明白小螞蟻搬家是大自然降雨前的一種徵兆。

難點:通過小螞蟻搬家,讓幼兒列舉大自然降雨前的其它徵兆 ,畢竟幼兒的能力有限。

活動準備

透明無蓋大玻璃箱 、螞蟻、沙土、大水杯、水

活動過程

1. 開始環節

(1)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平日裏為什麼我們總能看見小螞蟻向高處搬家嗎?”然後,等待幼兒回答。

(2)組織幼兒向講桌靠攏,準備演示。

2. 基本環節

(1)向玻璃箱一端放置一堆沙土,然後,將螞蟻放在無沙土的一端。

(2)稍微等會兒。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誰能説説小螞蟻現在的活動情況呢?”注意引導幼兒,讓幼兒説出小螞蟻是滿箱亂跑。

(3)向玻璃箱無沙的一端開始加水,讓幼兒觀察。

(4)教師提問:“現在誰能説説小螞蟻的活動情況?”很明顯,幼兒的回答會是小螞蟻向沙土堆跑去。

(5)教師開始延伸。教師提問:“在大自然中,什麼情況下大地低窪處會被淹沒?”

(6)引導幼兒,讓幼兒説出下雨

(7)教師提問:“如果沒有沙土的那端玻璃箱猶如窪地,那麼我們往玻璃鞋中加水猶如什麼?”

(8)引導幼兒,讓幼兒説出下雨。

(9)再次引導。教師提問:“那麼,小朋友們,請你們現在告訴我小螞蟻為什麼搬家?”

(10)小朋友回答

(11)總結,小螞蟻搬家是為了躲避雨水淹沒了它們的家,它們搬家是大自然降雨前的一種徵兆。

3. 結束環節

(1)假設講台為沙土堆,其他地方為平地。

(2)教師喊:“天氣晴朗,小螞蟻們怎麼辦?”

(3)預示幼兒滿教室歡笑着跑。

(4)教師喊:“馬上要下雨了,小螞蟻們要怎麼辦?”

(5)預示幼兒跑向講台。

(6)在歡笑中結束

4. 延伸環節

下課前,教師向幼兒提問:“小朋友們,課後請大家多動動腦,仔細觀察我們的周圍還有其它那些小動物的行為是下雨前的徵兆呢?下節課我們一起分享大家的觀察結果”。

教學反思

1.大班幼兒已經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思考能力畢竟有限,所以幼兒教師的引導顯得尤其重要。 幼兒教師在整個活動環節中一定要掌握好乾預活動的度,要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這點相當重要。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當幼兒看到小螞蟻的活動顯得非常高興,大多數幼兒能主動參與到活動中。該活動能很好的讓幼兒對日常生活現象展開思考,鍛鍊幼兒對腦的開發。在最後的遊戲活動中,不願和其他幼兒交流的幼兒也參與到活動中,對他們孤僻性格的改善是有幫助的。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該活動是在掌握幼兒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個性的基礎上開展的,能夠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發展線索,也能夠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不過我個人認為在整個觀察活動中弱國能更具有趣味性則更好。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引導幼兒從教室實驗向室外大自然變化的過程中顯的稍微有些吃力,不過在後來的遊戲環節就好得多了。我個人考慮在實驗環節可穿插其它一些活動,幫助幼兒理解。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觀察一開始,幼兒顯現出很濃的興趣,但在最後引導環節,顯得有些缺乏趣味性。好在,最後的遊戲又引起了幼兒的興趣。今後,在引導環節,可適當運用多媒體、趣味活動,來幫助幼兒理解。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運用實驗加多媒體,來幫助幼兒理解,我會注重更多的細節,來保持活動的連貫性和趣味性。不過我個人認為最後的遊戲還應保留,畢竟幼兒喜歡遊戲。在整個活動中我會讓幼兒自己發現更多問題,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寓教於樂。

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找家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輪廓線表現螞蟻的結構,並通過頭和身體的方位變化表現螞蟻的各種動態。

2、創造性地想象螞蟻過冬的有趣情景,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張“螞蟻的家”、紅黑藍三色粗細筆。

2、欣賞作品三張:螞蟻搬花生、螞蟻宴會、蟻后生寶寶。

3、展示板背景:螞蟻過冬。

活動過程:

一、導人情景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動物們開始準備過冬了。每種動物都有自己過冬的好辦法。今天我們來做地下考察隊,一起走到地下去訪問小螞蟻。

二、欣賞討論

1、出示背景“螞蟻過冬”。

小螞蟻的家在地下的洞裏,一個螞蟻洞有許多洞穴,四通八達,進出非常方便。現在,我們一起走進小螞蟻的家裏去看一看,好嗎?

2、打開一號家。

這是一羣工蟻的家,工蟻們在幹什麼呢?(工蟻們在搬一顆花生)小螞蟻搬的花生怎麼這麼大?(因為我們人很大,看上去這顆花生很小,可是小螞蟻很小,看上去這顆花生很大)這麼大一顆花生,工蟻們是怎麼搬的呢?(有的用頭頂,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還有的用手拉)你認為哪個工蟻用的力氣最大?(用頭頂的工蟻)(教師邊演示邊提問)螞蟻的身體哪一部分不是用圖形來畫的?(身體部分是用彎彎曲曲的線來畫的)螞蟻有三對足,第一對足是從頭和身體連着的地方長出來的,就像人的手一樣;第二對足是從腰間長出來的;第三對足是從身體下面長出來的。腿是筆直的嗎?(彎彎的,前腿朝後彎,後腿朝前彎。)大家一起用力氣,這羣勤勞的工蟻從秋天開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還可以搬什麼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蟲子等)現在家裏的食物堆得滿滿的,足夠螞蟻們吃上一個冬天了。

3、打開二號家。

這是一羣兵蟻的家,兵蟻們正在舉行宴會,它們是怎樣開宴會的呢?(它們坐在桌子邊,有的螞蟻舉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着的螞蟻和站着的有什麼不一樣呢?(坐着的螞蟻第二段身體應該彎彎的,站着的是平平的)(演示頭和第一段身體)畫第二段身體老師也覺得有點難,該怎麼畫小螞蟻才會坐下呢?(幼兒:該把身體橫過來畫)兵蟻的家裏真熱鬧。

4、打開三號洞穴。

蟻后生小寶寶了,螞蟻家族又添了許多新成員,螞蟻剛出生,蟻后正在照顧小寶寶呢!蟻后、螞蟻過冬。

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找家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自主探索、討論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在活動中體會螞蟻團結協作的精神。

3、嘗試表現螞蟻王國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範畫一張(上面有用白色油畫棒畫的螞蟻),自制魔術棒一支(在水粉筆的另一頭貼上一顆星星)。

2、每組一張白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3、螞蟻圖片(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題激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就藏在這張白紙上,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現在楊老師就把它變出來好嗎?(變出小螞蟻)

2、哦!原來我們的新朋友是螞蟻,請小朋友看看螞蟻是什麼樣的?

二、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徵

1、師:請小朋友來説一説螞蟻是什麼樣子的?

2、螞蟻的身體有幾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兒的描述,同時給出科

學的名稱---頭、胸、腹三部分)

3、螞蟻的頭上長了什麼?(一對觸角、眼睛、嘴巴)

4、螞蟻有幾條腿?長在哪裏?(請幼兒點數)

小結:原來小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着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體上長着六條腿。

5、師:小螞有不同的顏色,你們見過什麼顏色的螞蟻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瞭解螞蟻生活習性。

1、螞蟻的食性

師:原來螞蟻有不同的顏色,你們知道小螞蟻喜歡吃什麼嗎?(幼兒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觸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隻小螞蟻出去找吃的,它剛出去沒多遠就找到一塊大蛋糕,可是這塊蛋糕比螞蟻大,它怎麼也搬不動。它想請它是好朋友來幫忙,可是螞蟻又會説話,哪它會怎樣告訴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幫助呢?(用觸角)

3、螞蟻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螞蟻請來了朋友幫忙一起把這塊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裏走了,小螞蟻不知道回家的路怎麼走了,你們想想它們怎樣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哦!螞蟻有特殊的本領,每次螞蟻離開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時候,它就會釋放一種氣體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螞蟻離開自己家多遠,都會跟着這個氣味找到自己的家。

4、螞蟻的家

(1)師:螞蟻聞着氣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們一起來看看螞蟻的家在哪裏?它是家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

(2)螞蟻是一個人住呢?還是很多人住?(羣居)螞蟻喜歡羣居,它們的家會有什麼樣的建築(育嬰室、國王的宮殿、儲藏室 、休息室等等)

5、螞蟻的分工

螞蟻的家真大呀!那你們知道螞蟻的家裏都有誰嗎?它們分別是做什麼的!(分別引出母蟻、父蟻、工蟻、兵蟻)

母蟻(蟻后):螞蟻家族中體形最大的,蟻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蟻寶寶後它的翅膀就會脱落。

父蟻(雄蟻):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飛行,和母蟻交。

工蟻:負責找尋食物,照顧蟻寶寶。

兵蟻:負責保護螞蟻家,防止敵人來侵入它們。

小結:原來螞蟻的家是一個大家庭,人們都喜歡叫它“螞蟻王國”。

四、螞蟻王國。

螞蟻王國裏真熱鬧呀!現在請小朋友們也來設計一個熱鬧的螞蟻王國好嗎?

1、交待繪畫步驟。

大班科學教案螞蟻找家6

名稱:螞蟻找家

目標:

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準備:1、餅乾屑、糖、調味品、飯粒等

2、記錄用的紙、筆、

3、螞蟻的課件、黑紙、瓶

過程:

一、投放各種物品,吸引螞蟻。

到屋外投放各種物品,吸引螞蟻。

二、觀察螞蟻的動態並記錄

1、觀察什麼地方螞蟻最多?螞蟻在幹什麼?

2、記錄各自的發現。

三、交流各自的發現。

1、交流各自發現螞蟻的情形。

2、討論螞蟻各自有沒有家,他們會把找到的食物怎樣搬運?他們怎樣通知朋友?

三、觀看課件後瞭解,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四、延伸活動:小實驗“螞蟻造家”。

將幾隻螞蟻放在裝土的瓶子中,先觀察瓶中的土是怎樣的?然後用黑紙將瓶包住,數天後觀察土裏的變化?

活動反思:

幼兒對昆蟲比較感興趣,用請小客人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很多小客人,我們一起把他們請進來吧!幼兒戴昆蟲頭飾做動作進教室,教師和幼兒一起看一下都有哪些昆蟲來做客了。組織幼兒和小昆蟲一起聽音樂跳舞,這時扮演小昆蟲的幼兒站起來提問:“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家在哪嗎?”請幼兒逐個説一下在場小昆蟲的家,然後教師總結:原來昆蟲的家都在不懂的地方,有的在森林裏,有的在水裏,有的在人的家裏,有的在樹上的鳥窩裏,有的在泥土裏。再請一個扮演小昆蟲的幼兒起來提問:“小朋友,你們還認識那些小昆蟲嗎?”昆蟲卡片的出示,引起了個別幼兒的興奮,他們有的無意地玩弄小卡片,有的交頭接耳地講述自己在卡片中獲得的樂趣。講述時雖然幼兒的表達很積極,但紀律很鬆散,回答問題無規則。在幫助昆蟲找家的過程中,小朋友對常見的昆蟲比較瞭解,能很快地找到,也有的兩棲昆蟲讓他們很犯難,不知放哪裏,所以都問起了老師。遊戲昆蟲找家是小朋友最快樂的,每次當發現小昆蟲走錯地方時,老師都會及時的講評和糾正。但是,本節課涉及到的知識面很廣,有些地方沒給有孩子們講清楚,如:生活在水裏的昆蟲可以分為兩種:有海水裏面的和淡水裏面的,還有個別知識點講得不夠準確

在活動中,教師能注意幼兒的興趣點進行設計活動,由易到難,過度自然,小朋友的參與興趣很高,但活動中讓老師覺得不足的是開始部分,幼兒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否內容簡單些,或直接讓幼兒分組討論,交流,然後鼓勵幼兒把自己不懂的提出來,和老師一起解決。這樣的處理是否能讓幼兒的學習更加主動些。建議下次教學,可以試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xg9nk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