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密度教案範文

密度教案範文

(一)教學目的

密度教案範文

1.掌握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並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3.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二)教具

演示實驗用具:1分米3的木塊1個,小黑板1塊(畫有課本上的實驗表格),體積相同的長方鐵塊、鋁塊、木塊(4cm×3cm×1cm)各1個,體積相同的長方鐵塊、松木塊(4cm×3cm×2cm)各1個,托盤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碼1套,刻度尺1只。

學生實驗用具:每2人1個1cm3的木塊。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小學學過的體積單位

提問:小學數學在表示物體體積時常用哪些單位?

學生答:米3、分米3、釐米3。

教師出示1分米3的實物並讓每位學生觀察課桌上1釐米3的實物。指出1分米3=1升,1釐米3=1毫升。

提問:誰能記得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

(板書:體積的單位:米3、分米3(升)、釐米3(毫升),1米3=103分米3=103釐米3)

教師出示上節課所用的體積相同的長方鐵塊、鋁塊、木塊,告訴學生它們的體積都是12釐米3。提問:這三個物體哪個質量最大?哪個質量最小?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由此可見,不同的物體體積相同時,質量不相等。這是什麼原因?

教師接着出示體積分別為12cm3和24cm3的鐵。提問:由生活經驗知道哪個質量大?

學生答:體積較大的鐵塊質量大。

講述並引入課題: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體積增大,它的質量也增大;它的質量跟體積又有什麼關係呢?學了“密度”後我們就能知道這些問題。

(板書:三、密度)

二、密度的概念

1.演示實驗:研究同一種物質的物體,它的質量與體積的關係

(1)用天平稱小鐵塊的質量,將右盤所用每個砝碼的質量及遊碼的位置告訴學生,請學生算出小鐵塊的質量,填入小黑板的表格內。

(2)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尺量出該鐵塊的'長、寬、厚分別為4.0Qcm、3.00cm和1.00Cm,請學生算出它的體積,填入表格中。

(3)用天平稱大鐵塊的質量。重複步驟(1)。

(4)測大鐵塊的體積,與步驟(2)相同。

(5)用兩個體積不同的長方松木塊重做上面的實驗,將得到的數據填入表格裏。

(實驗表格見下)

(6)全班學生計算表格內“質量/體積”,將結果填入表中。

2.師生分析實驗表格,引出密度的概念

引導學生看錶格,得到下面的結論。

(1)鐵塊的體積增大2倍,它的質量也增大2倍,可見鐵塊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鐵塊1與鐵塊2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

(2)同理可得:松木塊的質量跟它的體積也成正比;松木塊質量跟體積的比值也是一定的。

(3)松木塊質量跟體積的比值與鐵塊質量跟體積的比值不同。

講解: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是單位體積的質量;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相同,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

(板書:1.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教師指出:理解密度的概念時,要注意:(1)單位體積就是有一定大小的體積,如國際單位制中的“1米3、1分米3、1釐米3等。(2)密度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如將鐵塊銼成鐵屑,鐵的密度都不變。

提問:課本練習2。

三、密度的公式

提問:知道物體的總質量和總體積,如何求出這種物質的密度?

學生答:由密度定義知道,算出這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就是它的密度。即密度等於質量跟體積的比值。

講解: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教師指出:要注意:(1)ρ的寫法、讀法。(2)密度只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

提問:課本練習3。

引導學生看課本,講解:解題思路與格式。

四、密度的單位

(1)單位的組成

提問:由例題看出:密度的單位由哪些單位組成?

答:由質量單位和體積單位組成。

講解:如質量單位用千克,體積單位必須用米3,密度單位就是千克/米3,讀做千克每立方米;如質量單位用克,體積單位必須用釐米3,密度單位就是克/釐米3。

提問:(1)克/釐米3讀作什麼?(2)克/釐米3與千克/米3之間有什麼關係?

(板書:3.單位:千克/米3,克/釐米3。1千克/米3=

提問:課本例題中鐵的密度是多少克/釐米3?

提出:同一種物質的密度用不同的單位,數字不一樣,可見,寫物質密度時一定要寫出具體的單位。

請二位學生上黑板完成課本練習1,其餘人在筆記本上完成。

四、複習小結,鞏固新課

五、佈置作業:章後習題2、3。

注:文中涉及課本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冊

標籤: 範文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wk3xw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