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寓言兩則》語文教案

《寓言兩則》語文教案

【學習目標】

《寓言兩則》語文教案

1、會認5個生字,學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3、瞭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藴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瞭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説成語,引入新課

1、説説你們知道的成語。

2、導語: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中,成語是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們習慣用成語來表達意思,準確、生動、簡潔。知道嗎?許多成語都藴涵着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個成語故事。讀完故事,相信你會對成語有更深的瞭解。

二、熟字新解,引導板書

1、板書“亡、牢”:

你能説説你知道的關於亡和牢的詞嗎?通過這些詞,你知道它們通常表示什麼意思?

2、板書“羊、補”:

在亡羊補牢中,“亡、牢”又是什麼意思呢?認真讀書,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並在課文中找依據。

四、檢查自讀效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出示生字,認讀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彙報“亡、牢”的意思。可爭論,可查字典。

4、相機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進一步理解內容。

⑴ 第二段,要讀出勸説的'語氣。

⑵ 第三段,要讀出養羊人着急、泄氣的心情。

⑶ 最後一段,要讀出醒悟、積極補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六、交流體會,明瞭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麼?

2、全班交流。

七、總結

《亡羊補牢》這個寓言故事,情節簡單。它使我們明白了,做錯了事或出了問題,及時改正或補救,還不晚。所以人們常説:“亡羊補牢,為未晚也!”

八、學習生字,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

2、指導寫字。

3、比一比,組成詞語:

悔( ) 叼( ) 屈( ) 窿( )

梅( ) 叨( ) 窟( ) 隆( )

第二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戰國時期,魏王曾想進攻趙國。魏過的賢人季樑十分着急,就匆匆地去見魏王。為了開導魏王,他給魏王講了一個故事。你相知道是什麼故事嗎?魏王最終會不會打趙國呢?請你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彙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內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轅北轍、盤纏”兩個詞。

3、練習朗讀課文,講述故事。

四、創設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面對那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説什麼?

2、你相對哪個楚國人説什麼?

3、回到課文開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打趙國呢?為什麼?

五、總結

《南轅北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要是選錯了方向,無論怎麼努力,也是達不到目的的!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

“纏”右邊不要寫成“釐”。

3、抄寫詞語。

七、拓展活動

蒐集寓言故事,準備參加語文活動:講寓言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vkq9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