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南轅北轍》的教案設計

《南轅北轍》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南轅北轍》的教案設計

1、認識13個字,能寫好10個字。

2、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學會質疑讀懂故事,體會成語的意義。

教學建議:

課文依照《戰國策》體例,用對話形式敍述。正因為人物的對話形象性很強,所以學習本文應當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反覆朗讀,在讀中體味,讀中感悟。本文適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再進行表演。

在學生理解課文以後,可以讓學生想象:楚國在南方,而那個去去楚國的人卻往北走,結果會怎樣?學生有感而發,文章的`寓意也就在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啟發的過程中明確了。

課後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事情是“南轅北轍”?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讓學生當堂舉出例子可能比較難完成,這個問題可以暫時留下來,讓學生以後注意在生活中觀察,什麼時候誰發現了,就可以講一講,大家在一起評判。

在教學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的獨立性。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識字教學不再視為難點,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課堂上要騰出時間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學生能借助漢字的構字規律獨立識字。

拓展習題:

一、讀一讀,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 )地問 ( )地説 ( )跳

( )地笑 ( )地看 ( )走

二、照樣子,寫一寫。

馬雖然好,可這不是去楚國的路。

——————雖然——————,可——————。

相關資料:

魏王欲攻邯鄲

魏王欲攻邯鄲,季樑聞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君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是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鋭,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摘自《戰國策》魏策四)

精品教案

《南轅北轍》教學設計(一)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交流蒐集的成語故事。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南轅北轍》。

板書課題。

二、初讀識字

1、自己試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2、小組內讀書,交流識字方法。

3、檢查識字效果。

(1)讀詞語。

(2)讀生字卡片,可練習組詞。

三、再讀感悟

1、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師:我們要想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就應該弄清楚季樑跟朋友説了什麼,我們該怎樣來讀他們的對話呢?

3、學生分角色朗讀,師生評價。

4、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5、小組內分角色朗讀,並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

6、全班交流。

7、體會寓意。(無論做什麼事情,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方向錯了,就會適得其反)

四、指導寫字

1、認讀要求寫的字。

2、説一説哪個字最難記?你怎樣記住?

3、教師指導。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rw399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