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精華】大班歌唱活動教案三篇

【精華】大班歌唱活動教案三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歌唱活動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大班歌唱活動教案三篇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理解歌詞的含義和情感,在學唱中表現進行曲雄壯、有力的曲式風格。

2、 嘗試用不同的歌唱形式(齊唱、領唱、分組唱)表現歌曲。

活動環節:

一、圖片導入 出示國旗。

提問:你在哪裏看到過我們的國旗?國旗什麼時候升起來?

小結:國旗是我們國家的象徵,是我們的驕傲。每個晴朗的週一早晨我們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太陽把雲朵的臉蛋照的紅紅的,於是國旗就升在美麗的朝霞裏。

二、完整欣賞,聽辨歌詞

1、 播放錄音,欣賞歌曲,説説自己聽到的歌詞。

2、 教師範唱,呈現ppt圖示。

3、 聆聽旋律,感受進行曲的曲式特點,再次表現。

三、表現歌曲

1、 齊唱

提問:齊唱怎麼唱?

2、 領唱

提問:領唱唱哪一句呢?

3、 分組唱(男孩女孩) 嘗試接唱

活動延伸:將完整的歌曲放在小舞台供幼兒選用。

音樂活動《國旗多美麗》教師觀察記錄表

一、在表現進行曲曲風的過程中,老師的引導方式有什麼?可以有哪些調整?

二、對於大班幼兒,在歌唱活動指導目標中,老師對於本次活動中運用到哪些,哪些適合? 1、愉快唱歌。

2、用自然的聲音歌唱。 3、有一定的情感投入。 4、口齒清晰。 5、正確唱出節奏。

6、小組或全班合作愉快。 7、嘗試領唱、分組唱。

8、樂意表現進行曲的曲風。 9、能根據圖譜提示唱歌。

三、記錄幼兒學唱歌曲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傾聽及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並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

2、積極參與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關於三隻猴子歌曲的圖片6張,節奏型卡片教師用2張。

2.《三隻猴子》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一導入,打招呼問好。

老師:小朋友,你好!(依次出現一些小動物圖片,請幼兒問好)

幼兒回答:***,你好!

請幼兒做動物動作,老師來問好!

二傾聽,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內容。

1播放《三隻猴子》的音樂,請幼兒傾聽。

1)提問:你聽到了什麼?歌曲裏有誰?有幾隻猴子?它們在幹什麼?

2)再傾聽歌曲一次。

3)幼兒回答提問,當回答正確時,老師唱着歌曲拿出相應的卡片。

師:猴子們為什麼在牀上跳,如果説我們跟着歌曲有節奏的跳,可能就不會摔跤了!

2.請幼兒聽着音樂,想象自己在蹦蹦牀上,邊聽音樂邊跳一段。

3.出示節奏卡,引導幼兒有節奏的跳。

師(邊出示節奏卡邊説):我們現在這樣跳,按節奏一拍跳一下,大家試試看。

4.1)請幼兒3個人組成一組,手牽手聽音樂來跳。

2)改變節奏型,老師唱歌,孩子拍手。

3)聽旋律,孩子牽手跳。

5.分組跳,一組幼兒在前面表演跳,剩餘的孩子和老師一起唱。

三.在充分傾聽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1.集體唱

教師:現在老師來播放音樂,我們一起跟着旋律來唱一次。

2.分角色唱。老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孩子,再交換

師:你們覺得小猴子在牀上跳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開心)一起用開心的.樣子唱一唱。摔了一跤後感覺怎樣?誰來學一學?媽媽在喊得時候 ,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師:那我們唱的時候,把猴子開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媽媽生氣的樣子表現出來是不是會更好聽呢?一起試試看。

3.觀看視頻跟唱。

4.表演唱

師:面向老師一起來唱一次。

四.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並滲透安全教育。

1.師:剛才三隻猴子跌下牀以後到哪裏去了?請你們聽一聽(老師唱)“你們看牀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牀上牀下都找不到,他們躺在醫院不能動了”他們都到哪兒去了?

2.遊戲:完整唱歌曲,當唱到不能動了的時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動。師:躺在醫院不能動感覺怎麼樣?(難受)以後還要不要在牀上跳啦?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熟悉七言古詩的基礎上,嘗試用黃梅戲《女駙馬》選段演唱七言古詩《詠柳》等。

2.藉助教師動作暗示感知樂曲中的附點並理解古詩內容。

3.體驗用新詩為樂曲填詞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熟練背誦七言詩《詠柳》等。

2.幼兒聽過黃梅戲曲調,對黃梅戲有初步認識。

3.《女駙馬》vcd選段及伴奏帶。

活動過程:

1.演唱黃梅戲《看燈》進場。

2.看vcd畫面,欣賞《女駙馬》選段,初步感知旋律。

師:音樂是一段……它和我們聽過的黃梅戲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3.再次欣賞,進一步熟悉旋律。

師:我們一起跟着這段音樂用“拉拉拉”來哼唱。

4.聽伴奏帶,在教師啟發下邊哼唱邊做動作,感知黃梅戲曲調拐彎繞的特點。

5.欣賞教師用七言詩演唱黃梅戲曲調。

師:你們發現這句歌詞是幾個字啊?我們學過什麼詩也是一句七個字。

6.再次傾聽教師演唱,並隨教師做動作。

師:你們聽我唱《詠柳》的時候,在哪個字是有點拐彎的,拐彎的地方我做了什麼動作?

7.跟隨教師聽琴聲念歌詞並做動作,體驗樂曲中“附點”部分。

師:你們發現最後一句哪個字重複唸了?怎麼重複的?

8.教師帶領幼兒聽琴歌唱。

9.在教師引導下替換歌詞,並聽音樂隨節奏做動作默唸歌詞。

師:你們還會什麼七言詩,我們一起不發出聲音跟着琴聲在心裏念。

10隨教師用新詩演唱。

11.幼兒散點站立,獨立用新詩演唱。

師:你們還想唱什麼七言詩?你們自己能唱嗎?如果不記得,你們怎麼辦?

12.帶領幼兒邊唱邊做“男生”動作。

師:剛才我們做的動作都是旦角的動作,黃梅戲中男生動作和女生不一樣,他的手是虎掌,腳是靠步,手指是劍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rw08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