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絕招》課文及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絕招》課文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絕招》課文及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絕招》課文及教案

《絕招》課文

村東頭的大樹下,四個孩子在比“絕招”。

三胖腆着大肚皮説:“咱們看誰一口氣憋的時間最長!”結果一個個先後都撒了氣,唯獨他,鼓着腮幫子,瞪着眼珠子,能憋比別人多兩倍的時間。夥伴們都豎起大拇指,連聲説:“絕招,絕招!”

福音站起身,空翻剛來一個,夥伴們的拇指早伸出來了。

楊苗子伸出兩隻手,大夥知道他這一手也是獨一份,每次當他把手指倒着踒到手腕上,連村裏的大人都圍上去看,覺得新鮮。

三個人表演完,都把目光投向瘦小的小咩子。小咩子的鼻尖出了汗,不知是誰説了句“鼻子尖出汗,一輩子白乾”,他聽了更覺得自己窩囊,忙低下頭在鼻子上抹了一把。表演什麼呢?他想起在家翻過眼皮,能把妹妹嚇得直捂眼,就用雙手掰了半天,把眼皮翻了過來,兩個紅包包一動一動的。

“嘿,那叫什麼玩意兒,看我的!”楊苗子用手在眼上一抹,兩個眼皮就翻過來了。果然比咩子的利索。

小咩子又想了想,站起身,面對大樹,兩隻胳膊一撐,雙腳靠樹來了個倒立。不料,福音給他來了個不靠樹的倒立!

小咩子覺得自己太丟人現眼了,偷偷地把眼淚嚥到肚裏,跑了。

小咩子蔫蔫地進了屋,見爸爸正在算帳。他坐在炕上,愣愣地看着爸爸。忽然他發現爸爸打算盤從來不用眼睛看,兩眼只是盯在左手翻的帳本上。這也夠絕的了,自己在學校學珠算時,眼睛盯着,手指撥着,嘴巴念叼着還出錯哩。難怪爸爸是全區會計中帳目最清的一個!如果自己有這麼個絕招,今天也不會丟人呀!

他感到肚子有點餓,進了廚房,從廚櫃裏掰了半個饅頭啃着,見奶奶在包餃子。呀!奶奶這一手也夠絕的,她一隻手拿着小竹板專管鏟餡兒,另一隻手拿麪皮專管攥餃子,不但攥得快,而且餃子圓鼓鼓的十分好看。要是自己會這一招,也能震他們一氣!於是,他奪過奶奶的小竹板,照奶奶的樣子攥,誰想到餡全跑出來了!

他問奶奶:“您這招是怎麼會的?”

奶奶要過竹板,説:“什麼招啊?”

“您一隻手攥餃子,還這麼快?”

“嘿,”奶奶邊攥餃子邊説,“這是硬逼出來的。過去你奶奶是伺(cì)候人的,一個人要做二十來個人的飯,人家還要求調(diào)換花樣吃,這麼着,天天就得往快裏練……”

小咩子不等奶奶説完,就説:“我爸爸為什麼打算盤那麼快?”

奶奶説:“那也是練出來的。你爸爸剛從學校出來那陣兒,也算不好,天天練到半夜,慢慢熟了,就快了。”

“那……”只要他聽明白了,不管奶奶想不想往下説,就接着問另一個問題。他問奶奶:“三胖、福音、楊苗子的絕招是怎麼得來的?”

奶奶説:“有的人,生來就特別,別人比不上。三胖長得胖,氣量比別人足;楊苗子從小骨頭就軟,長大了手骨還軟乎乎的;人家福音那是練出來的,你沒見他,見天跑幾裏地去體育場學體操?”

咩子覺得奶奶説得在理,看來自己想得到絕招,只有練。練點兒什麼?晚上他躺在炕上還在想,想着呼呼地睡着了。

第二天上學,想起昨天大樹下的醜事,小咩子還是那麼不好意思,好像全班同學都知道了似的。他低着頭,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數學老師舉出一張“12×15”的口算卡片,他也沒看見。

老師把他叫了起來。他的臉“唰”地紅了,一直紅到脖子根兒。他在腦裏裏列開了豎式,結結巴巴地説:“得150。”同學們笑了。老師讓他坐下,並且説了兩條,第一批評了他聽講不專心,第二批評他口算不過硬。小咩子聽了一愣——我為什不可以練這一招呢?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小咩子沒有一天忘記大樹下不光彩的表演,暗暗地在練自己的'絕招。

學期結束了,出奇的事情發生了:期末數學考試,小咩子交了第一卷,而且沒出一點兒錯。

暖屋裏,炕頭上,四個小夥伴又想起比絕招了。雖然只有福音來了個雙臂倒立外加“蠍(xiē)子爬”,別人都沒拿出新鮮招兒,但一個人表演後,別人還是學不來,也只好承認是絕招。又輪到小咩子了,三胖擠着肉泡眼説:“小咩子,今兒個你不會給我們學個羊叫吧?咩——”他自己先學了起來,逗得幾個人都笑了。

《絕招》教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絕招是練出來的,以及要練有用的絕招的道理。

3、激發努力學習本領,刻苦求知的願望。

4、培養獨立閲讀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受童真童趣。

【教學難點】激發努力學習本領,刻苦求知的願望。

【課前準備】發動學生準備自己的絕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導入:

同學們,先來欣賞圖片。看後你又怎樣的感受。

2、拿什麼是絕招呢?

(絕招是自己最拿手的本領,如,彈鋼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術、甚至其他獨特的本領。)

3、在北方的山村中,有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絕招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16課《絕招》(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藉助拼音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3、誰來告訴大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學生彙報:

(課文講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夥伴比試絕招的故事。)

 三、根據閲讀提示,細讀感悟

1、他們都比試了哪些絕招,是怎麼比試絕招的呢?請大家根據閲讀提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

⑴默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麼?用筆勾劃出有關的詞句。

⑵小組討論交流。

2、學生彙報:

⑴我讀懂了三胖的絕招是憋氣。出示句子

三胖挺着大肚子讓我們一起讀讀三胖表演的句子,齊讀

他的絕招是怎麼來的?(因為他長得胖,氣量比別人大,所以他靠的是先天的稟賦,也就是生來就俱備的能力。)

⑵我讀懂了二福的絕招是空翻,他的絕招是怎麼來的?

(人家二福那是練出來的,你沒見他,天天跑幾裏地去體育場學武術。二福是靠自己的刻苦訓練,堅持不懈才練成的。)

⑶我讀懂了奶奶的絕招是做餃子。

⑷我讀懂了小柱子的絕招是做乘法口算,板書:口算,出示句子:輪到小柱子了,他蹲在炕上齊讀,你從哪裏體會到這個絕招很絕?抽讀,讀出對小柱子的讚歎。

⑸小柱子開始不是表演了個倒立了嗎?他為什麼還要練乘法口算的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呢?

(小柱子和小夥伴比本領,沒能取得好成績,感到很羞愧,回家後看見奶奶包餃子,在和奶奶的談話中受到啟發。於是他暗下決心要挽回面子,要練一種絕招。)(分角色朗讀小柱子與奶奶之間的對話)

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柱子始終沒有忘記大樹下的尷尬,暗暗在練自己的絕招。請大家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麼練的,在練的過程中,他是怎樣克服困難、虛心請教、持之以恆的。

3、看了三個夥伴表演的絕招,你最佩服誰的絕招?

四、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覺得絕招是怎樣來的?

2、小結:

絕招有的是先天的稟賦,但更多的是通過後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領。因此要想具有與眾不同的絕招,就一定要刻苦訓練,堅持不懈。板書:刻苦練習,堅持不懈。

 五、拓展

1、孩子們,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也有自己的絕招,請大家把自己的絕招也在小組內向夥伴們展示展示吧,讓我們來個絕招大比拼,看看誰的絕招最絕。

2、抽生上台表演展示。師採訪:你這個絕招是怎麼來的?

3、孩子們表演的絕招可真棒啊,希望大家在今後能刻苦訓練,堅持不懈,讓我們的絕招更上一層樓吧!最後把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説的一句名言送給大家: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絕招》教學反思

《絕招》這篇課文是新課標人教版第六冊第四組的略讀課文,課文描寫的是幾個小夥伴之間發生的趣事。講的是小柱子和小夥伴比本領,第一次輸了,感到很羞愧,於是他暗自練習絕招。結果,在他的努力下,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大家對他的絕招讚不絕口。這篇課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細緻刻畫的小柱子這個人物形象鮮活欲出,躍然紙上。可以説,他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學生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強,不服輸。因此,學生在閲讀課文時很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這節課我以各式各樣的絕活圖片導入,從而引出課題並讓學生理解什麼是“絕招”,然後引導孩子們根據本課“閲讀提示”自學。首先,學生讀書時先想一想孩子們都比了哪些絕招。其次,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在小組裏質疑並互問互答,合作學習。接着組織學生各抒己見,全班解決。

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板書了小夥伴們兩次比賽的絕招,然後讓他們去文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絕招的句子,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找到描寫絕招的句子,如:“三胖挺着大肚子………..憋的時間比別人長兩倍。”“二福曾經練過武術……..夥伴們就禁不住叫起好來。”我順勢出示相關句子,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有部分小朋友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字詞來談自己的感受,如:有小朋友抓住了三胖表演絕招時的動作“挺、鼓、瞪、憋”,但我沒有深層次地引導,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果當時告訴他們在自己寫文章時也可以抓住人物的動作進行描寫的話,我想孩子們的習作水平會有所提高。

在重點理解小柱子絕招時,雖然孩子們通過奶奶的話體會任何本領都是要通過勤學苦練的,但我對絕招的有用性只是一筆帶過,如果當時我引導學生們説一説,為什麼要練有用的絕招?哪些絕招沒用?哪些有用?讓學生明白要練最有用的絕招,那麼效果可能會更好。最後,我引導學生想象孩子們第三次比賽絕招的情景,到下課我才記起閲讀提示語中讓孩子們想象小柱子是怎樣練絕招的?如果能把想象第三次比賽的情景換成想象小柱子練絕招時的情景,就緊扣主題了。

自己上完這堂課,沒發現任何的亮點,甚至有重新上一次的念頭,在以後的課堂中我想我要更加周到到思考,更加認真、仔細地研究教材,哪怕他只是一篇略讀課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oedqy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