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重陽節主題教案範文(精選7篇)

重陽節主題教案範文(精選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主題教案範文(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節主題教案範文(精選7篇)

重陽節主題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2、瞭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3、培養幼兒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培養幼兒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2、教學難點:瞭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活動準備

1、關於重陽節來歷、習俗的圖片。

2、配樂詩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磁帶。

3、老爺爺、老奶奶的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明天是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二、觀看圖片、瞭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三、聽配樂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感受詩人想念家鄉、親人的情感。

四、説一説:爺爺、奶奶平時怎樣關心你的,你會用怎樣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五、情境表演《讓座》。

1、請兩位幼兒分別戴上老爺爺、老奶奶的頭飾,扮演乘車的老人,請四位幼兒扮演乘客進行情境表演《讓座》。

2、討論: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尊老、愛老。

重陽節主題教案2

目標:

1、會欣賞兒歌,初步學習兒歌。學習詞: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準備:

1、課前幫助幼兒瞭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麼啦?(他們笑了)

師:他們為什麼笑呢?(請小朋友説一説)

師: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麼開心。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師:你們喜歡爺爺奶奶嗎?(請小朋友説一説)

師:老師也喜歡爺爺奶奶的,所以呀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師:小朋友,你聽到兒歌裏説了些什麼呀?(請小朋友説一説)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4、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兒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

爺爺奶奶哈哈笑,

我請他們吃甜糕,

媽媽誇我好寶寶。

重陽節主題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着關愛家中和周圍的老人,願意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表達自己的情感,感受和老人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班事先邀請爺爺奶奶參加活動,鵪鶉蛋、做花的材料、中班和社區聯繫慰問孤寡老人、孩子為老人準備禮物、大班聯繫北蔡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孩子為老人準備禮物、各年級準備表演的節目。

活動過程:

小班:

1、請爺爺奶奶代表説説他是怎樣愛自己的孫女的。

2、孩子們剝鵪鶉蛋給爺爺奶奶吃表示對爺爺奶奶的愛。

3、親子一起做花送給老人。

4、為爺爺奶奶表演節目。

中班:

1、由社區幹部帶孩子一起去孤寡老人的家。

2、問候老人,獻上愛心。

3、歌表演:為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孩子為老人們敲敲背、捶捶腿。

4、舞蹈:我是一個大蘋果、天上多少星星、大鞋和小鞋等。

5、親親老人,和老人道別。

大班:去敬老院看爺爺奶奶

1、表演節目:大合唱:和平鴿、舞蹈:阿哇人民唱新歌、歌表演:搖籃。

2、為爺爺奶奶送禮物、説祝福的話。

3、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爺爺奶奶説説知心話。

重陽節主題教案4

教學根本目的.:

1、讓孩子明白重陽節是民間傳統節假日之一,有其奇特的教學與習俗習慣。

2、明白“重陽節”的來源。

3、讓孩子明白“敬老愛老”是祖國的光榮傳統,要敬愛長輩。

教學預備:

1、VCD碟片“常回家瞅瞅”

2、剪輯中央電台夕陽紅欄目裏,百歲長輩美好生活的絕妙片斷

3、計算機教學課件《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與幼兒園退休幼兒教師劉子平長輩(孤寡長輩)獲得聯繫,到重陽節這一日將她請來。

5、孩子一人一份自制禮品

教學過程:

一、請孩子看VCD碟片“常回家瞅瞅”

交流:

1、剛剛你看見的是啥?(激起小孩們的感情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啥內容?

(小孩與大人一塊兒探望長輩,回家團聚的場景)

3、導出長輩節:我們孩子有自個兒的節假日,長輩亦有自個兒的節日,推薦(農曆9月九日)即是長輩節。

4、你們明白長輩節是怎樣來的嗎?

二、推薦重陽節的來歷:

1、長輩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叫恆景的名士,9月九日那一天,全家一塊兒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那時聽説這樣可避邪。所以,重陽節登高之後就漸漸構成一種習俗。打那之後,在九九重陽這一日有很多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教學課件:古詩《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他鄉為異客,每到過節就更加地想家;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1人。”讓孩子感受詩中重陽節插的習俗與詩人背井離鄉的兄弟牽掛之情。

重陽節主題教案5

活動目的:

體驗與老人同過節的快樂,培養幼兒關心老人的情感,增進藝術表現能力,學習運用學過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畫面,畫出爺爺奶奶的形象。

活動準備:

幼兒事先排練表演的節目,請爺爺奶奶來園參加活動,幼兒自備自己製作的小禮物,紙筆幼兒人手各一份。

活動過程:

1、節日引題。

以“今天是重陽節”為話題,引發幼兒關注老人、開展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討論:與爺爺奶奶過節要準備什麼?

教師總結,如帶上小禮物,準備好表演的節目等,會説關心和祝福的話語。

2、啟發幼兒與老人們交談,瞭解老人的生活。

3、舉辦聯歡會。

①、請爺爺奶奶講講他們年輕時的故事

②、組織幼兒將自己製作的禮物送給爺爺奶奶。

③、鼓勵幼兒為爺爺奶奶表演歌舞。

4、繪畫活動:我為爺爺奶奶畫張相。

引導幼兒合理佈局畫面,可以畫出爺爺奶奶的模樣,自己來打扮爺爺奶奶,也可以把爺爺奶奶的工作或幹家務的情況畫成連環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構思畫面。

5、活動延伸:

①、鼓勵幼兒回家為爺爺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講故事等。

②、請幼兒和家長協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戲、郊遊等,滿足老人的心願。

小知識: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繫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節主題教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兒歌,並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徵,表演出來。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課前幫助幼兒瞭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本分一、播放圖片導入活動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2、觀看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麼啦?(他們笑了)。

3、他們為什麼笑呢?(請小朋友説一説)

4、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麼開心。

基本部分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結束部分三、請幼兒説説平時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1、請個別幼兒扮演爺爺奶奶,其餘幼兒上來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兒歌:

九月九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誇我好寶寶。

教學反思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當今社會的孩子們,普遍都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寵愛中長大的。他們對尊老、敬老的意識越來越薄弱。有很多孩子不會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所以,設計這樣一節關於愛爺爺奶奶的活動非常重要。

重陽節主題教案7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瞭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老人的崇敬,表達對老人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幼兒通過蒐集資料瞭解重陽節的相關知識

2、選出十名幼兒列隊歡迎入園老人

3、在本班老師的指導下製作小禮品

4、老人自備開口上衣和鞋子一雙5、糖果若干幼兒園重陽節

活動過程:

1、幼兒列隊歡迎入園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來園時列隊幼兒邊念兒謠邊打節拍)"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日好,我們非常感謝您,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2、老人進入活動室後由教師提前安排好的幼兒為爺爺奶奶搬椅子請老人入座。

3、幼兒為老人表演節目。

4、請老人與幼兒一起看段視頻:

(1)請老人談談自己的感受;

(2)請幼兒説説聽了爺爺奶奶的話我們小朋友今後該怎麼做?

5、任選十名幼兒幼兒剝糖給老人吃並送上親吻

6、互動遊戲:每位爺爺奶奶身邊放一個置物袋,請幼兒幫爺爺奶奶穿衣穿鞋。

7、幼兒給老人送上小禮品(音樂-愛的奉獻)結束活動:

全體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表演《感恩的心》

教學反思:

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mmgy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