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新人教版《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範文(精選7篇)

新人教版《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範文(精選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人教版《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新人教版《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範文(精選7篇)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晃”,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想象“我”在祖父園子裏的生活情景,感悟作者的情感表達方式。

3、體會“我”在園子裏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從具體生活情景表現出“我”在園子裏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

2、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感想的寫作手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同學們,一個普普通通的園子,對你我而言,或許印象模糊,或者壓根就留不下印象,但是,對於著名作家蕭紅來説,這個園子深深烙印在她心中,讓她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園子帶給她快樂,帶給她自由,帶給她美好的回憶,帶給她無限的遐想,這就是——《祖父的園子》,今天,我們就走進園子,一同感受她那美好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學生討論、交流初讀情況,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並點撥。

(1)根據檢查情況,教師指導難點、易錯點。

字音:瞎xiā鏟chǎn拴shuān瓢piáo逛guàng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指導。

易錯字:拔、瞎、承、瓢。

(3)主要內容:本文寫了作者回憶童年跟隨外祖父在園子裏“勞動”和玩耍時的無拘無束的生活場景。

3、文中的園子具有怎樣的特點?

(豐富多彩、生機勃勃、自由自在……)

4、文中寫了園中發生的哪些趣事?

(栽花、拔草、種小白菜、鏟地、追蜻蜓、澆水等)從發生的這些趣事中初步感悟“我”和祖父的性格。

5、思考:作者為什麼會寫這個兒時的園子呢?

三、小結

課後,請大家繼續讀課文,下節課老師將帶着大家繼續去感受那個令作者念念不忘的園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過渡:同學們,這節課讓我們更近一步走近蕭紅的童年生活的園子,走進她和祖父的園子,去感悟那令作者難以忘懷的園中景、園中事以及園中情。

2、上節課,我們已經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還記得哪兩個段落集中描寫園子嗎?(生舉手回答)這是個怎樣的園子呢?(生:豐富多彩、生機勃勃、自由自在)

二、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1、默讀課文,找出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情景,體會文中“我”的心情。(學生自主學習)

2、彙報交流:

(1)對園子總的印象。(第1~3自然段)

①出示第1~2自然段,從這兩個自然段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祖父的園子裏昆蟲種類繁多;昆蟲非常可愛;祖父的園子充滿生機、熱鬧而美麗;“我”對園子非常喜愛,難以忘懷。)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段落,讀出熱鬧和生機勃勃的感覺。

(2)“我”跟着祖父在園子裏幹活、玩耍。(第4~15自然段)

①默讀第4~15自然段,畫出“我”幹活和玩的句子,細細地讀讀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麼幹活,怎麼玩的。

出示句子:“哪裏會溜得準,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其實哪裏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鈎一陣……”“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我跑過去摘下來,吃黃瓜去了……”“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着:‘下雨囉!下雨囉!’”……

②討論:“我”在園子裏到底是玩還是幹活?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幹活就是玩,玩就是幹活,反正都充滿了歡樂。“伏在”“亂鈎”説明“我”的舉止天真、可愛,説明了園子是“我”童年的樂園。)

③選擇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我”的快樂。

(3)感受園子裏所有生命的自由。(第16~19自然段)

①朗讀第16~19自然段,思考:從這幾段話中你讀出了什麼?是從哪些句子讀出來的?

②課堂交流。引導學生關注下面的句子,在反覆地朗讀中體會院子裏的那份自由。

出示句子:“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

(寫園子裏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快樂心情;所以,在“我”的眼裏,園子裏的一切都是自由、快樂的,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③有感情地朗讀第17自然段,體會其中的自由和快樂。

④“我”在園子裏輕鬆舒適地入睡引導學生關注兩個“不用”説明“我”困了就睡,無拘無束。

3、有感情地朗讀16~19自然段,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三、佈置作業

1、從課文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或幾個自然段多讀幾遍。

2、課後讀一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去感受作者童年的美好。

[教學板書]

2祖父的園子

祖父的園子:自由自在

祖父:寬容、慈愛

童年的樂土

精神的家園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以輕快、優美的文筆詳盡地展現了祖父園子的勃勃生機。整節課以學生自讀為主,並加強朗讀指導,讓學生通過朗讀文中孩童般的語言,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生通過自讀,大部分能理解課文內容,加上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學生朗讀時都富有情感,整體教學效果較好。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2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的園子裏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認識8個生字及“螞蚱、櫻桃、蚌殼”等詞語,摘錄描寫優美的句子。

課時安排

1課時

A案

教學過程

一、讀詩導入,揭示課題

童年是最純真、最令人難忘的歲月。上一篇課文,冬陽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今天,我們要走進《祖父園子裏》,與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園子裏的心情。

二、初讀課文

掃清文字障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按閲讀提示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文。

2.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先自己練讀,再讀給同伴聽。

3.想一想,你什麼喜歡自己讀的段落?有什麼感受和體會?

四、彙報交流

1.文章開頭的描寫:“我家有一個大花園……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花園裏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1)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

(預設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園子裏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我”對它們非常喜愛;作者描寫這麼細緻,説明祖父的園子給了“我”一個美好的童年,讓“我”對那裏的一切都難以忘懷。等等。學生回答後,追問從哪些句中體會到的。)

(2)有感情地讀這幾句話,要求通過適當的語氣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2.你覺得“我”在祖父園子裏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説説為什麼?

(1)預設學生喜歡的事情可能有:

①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有的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踢飛了。

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愛祖父的模仿行為;“我”的舉止很天真、幼稚;“我”的舉止很可愛;等等。

②其實哪裏是鏟;……把狗尾巴當做穀穗留着。

理由可以是:“伏在”“亂勾”,説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把“穀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這樣的舉止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乾的傻事;等等。

③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於是丟下黃瓜追蜻蜓了。

理由可以是:“我”“見異思遷”,是“我”對園子裏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都非常喜愛的緣故,這樣的事情,在孩子中間是經常發生,讀了這樣的句子,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我”在園子裏的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等等。

④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大喊着:“下雨囉!下雨囉!”

理由可以是:“我”很天真、頑皮;祖父對我十分寬容、喜愛和呵護;“我”在園子裏十分自由快樂;等等。

(2)作者為什麼能寫得這樣有趣?

在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的過程中相機歸納:作者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説的,如實地寫下來;哪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説,把孩子的天真、頑皮寫出來,具有真情實感。作者寫得很具體,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描寫的具體生動,使我們好像就看到“我”一樣。等等。

3.文章後面的幾段話:“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1)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預設的答案可能有:寫園子裏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的心情;“我”內心充滿了快樂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裏,園子裏一切都是自由、快樂,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2)有感情地讀課文的後面三段話,要求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五、朗讀全文,佈置作業

1.從課文的字裏行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純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畫,絢麗多彩;童年是一首詩,耐人尋味。讓我們齊聲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2.摘抄課文能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七個生字,理解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作者筆下的園子是一個豐富多彩、自由自在的園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三十年代有這樣一個人,魯迅先生稱為“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就是蕭紅。有這樣一本書,讓人讀着讀着,就不由得沉浸在爛漫的童年生活中,著名作家茅盾稱之為“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就是蕭紅所寫的《呼蘭河傳》。

(課件出示:蕭紅及《呼蘭河傳》的簡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呼蘭河傳》中第三章的一個部分,題目叫——《我和祖父的園子》。(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有一個良好的預習習慣會讓你終身受益。現在我就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1)生字(出示8個生字)

(2)範寫“帽”

2、接下來請同學們將生字詞帶入到課文中去,將課文大聲地讀一遍。

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分別找出相關段落。(園子裏的景象以及園子裏發生的趣事、分別是第2、13小節和第3——12小節)

三、感悟園子

這令蕭紅魂牽夢縈的園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請同學們拿起筆,默讀課文的第二、第十三小節,把你想到的詞就寫在句子的旁邊。

1、學習第2小節

(1)交流讀後感受(相機板書)

(2)遷移寫法

這一小節寫的都是什麼?那麼它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詳細寫了什麼?蜻蜓、螞蚱作者一筆帶過,這種寫作方法就叫有詳有略。

2、學習第13小節

(1)這一小節又告訴我們這個園子是個怎樣的園子?(相機板書:、自由、快樂)

(2)蜜蜂、蝴蝶、蜻蜓、螞蚱,在自由地飛,倭瓜、黃瓜、玉米在自由地長,園子裏生機盎然。可以説(課件:出示引讀)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3)你最想做這自由的園子裏的什麼?

自由地説説你在這個園子裏怎麼快樂怎麼自由。

你們現在在什麼地方?你是什麼?

(若學生説到黃瓜時,順勢講解“謊花”:“謊花”你見過嗎?這個花只開花,不結果,向你撒了個“謊”,簡稱“謊花”。

(4)是啊:(引讀)

要做什麼,——;要怎麼樣,——,

我們在課堂上想打瞌睡就打瞌睡,想唱歌就唱歌,想玩就玩,想走出去就走出去,自由吧?

(話鋒一轉)可能嗎?不可能。倭瓜、黃瓜可能嗎?這就叫“自由”,這個自由是通過“願意……就……”的句式表達出來的,讓我們一起快樂自由地讀一讀這一小節吧。

四、分析寫法,練筆遷移。

1、讀着這麼優美的文字,我不禁在想:作者蕭紅女士運用了哪些寫法,才讓我們對園子的豐富多彩、美麗動人、温馨可愛、生機盎然、自由自在有這麼深切的感受的呢?請大家再讀這兩小節。

排比、擬人、比喻

6個“願意——就”

總分段式

2、練筆(用我們的筆也來寫一寫這個園子,看看這個園子在你的筆下有什麼不一樣的美。)

a 這園子裏蜂子、蝴蝶、蜻蜓…樣樣都有。蜂子嗡嗡地飛着,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的就跟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蜻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園子裏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鳥;蟲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文本語言的觸摸,感悟,還原語言的形象性,拓展學生的想象,豐富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表達的能力。多層次多角度地“看”園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理解“園子”的精神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有這樣一本書,讀着讀着,就讓人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爛漫的童年生活裏,這本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作者蕭紅。在書中,蕭紅通過一個四五歲女孩的視角,寫下了她童年的生活,以及對故鄉的記憶,讀起來非常動人。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園子。齊讀課題——

師:這園子裏蜂子——學生讀課文,出示第二段

(是呀,這園子真―(美、五彩繽紛、充滿神祕、充滿生機)

還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13節。(感受快樂和自由。)

▲師:誰來讀第13自然段[出示13節]

讀着讀着,文中哪種氣息撲面而來啊?(自由)

師:看看,你從哪兒感受到這份自由?

師:是啊,這是多麼美妙的感覺啊。你願不願意請個同學一起來幫你再讀讀這段話,把這份美妙的感覺讀出來?(生請)你是一起讀,還是請她讀?(生:請她讀。)你覺得怎麼樣?

師:還從哪裏感受到了這份自由?

生: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師:它是爬上架還是爬上房,由自己決定。黃瓜結不結果,由自己決定。玉米長多高,由自己決定。蝴蝶飛哪裏去,由自己決定。這是一份多麼自由的感受啊。

▲師:這段話寫得非常特別,看看哪個句式出現得最多?“願意……就……”不覺得羅嗦嗎?生:有一種自己決定的感覺,不覺得拘束。給人特別自由的感覺。

師:讓人感覺到那是從心底流淌出來的。怎麼能把這份隨心隨性的自由讀出來呢,

指名分讀(倭瓜、黃瓜、玉米和蝴蝶)

師:分不出誰更自由,它們都是那麼自由。

三.學習我和祖父在園中的段落。

▲師:是啊,在這個園子裏,彷彿連空氣都瀰漫着自由。花是自由的,鳥是自由,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那麼我呢?

生:我也是自由的。

師:就請同學們去讀讀課文其他的段落,用上“在這個園子裏,我願意……就……”説説我怎麼自由?

師:同學們捕捉了許多我在園子裏自由自在的畫面。細讀出滋味,好好地去讀讀這些畫面,細細品品,讀着讀着,有什麼感受。

▲師:還清晰地記得昨天同學們在讀課文時,忍俊不禁,我知道,同學們已經被課文深深吸引,哪個鏡頭最吸引你?

生:第三自然段把我吸引了。

師:給大家讀讀。(生讀,出示段落) 你感覺哪裏最有趣?

師:真有意思,還有吸引你的畫面嗎?(12節)

生:把狗尾草當作穀穗留着,看着滿地的狗尾草,祖父是怎樣的神情?祖父笑夠了,才把我慢慢叫到他跟前,祖父雖然教我(出示11小節)

師:我發現這段話裏有一個字重複出現了很多次,數一數?

從那麼多“又”中,你讀出了什麼?能否讀出調皮、貪玩

小結:作者的語言很樸實,但卻那麼充滿着童真、童趣,勾起了我們對美好童年的回憶。

師小結:不管是瞎鬧,還是淘氣,即使是越幫越忙,或者是闖出點小禍殃,在蕭紅的記憶中,祖父的眼睛總是笑盈盈的。我能夠在園子裏這樣自由,這是因為……

師:是啊,正因為祖父的勤勞、他的寬容、他的愛,給蕭紅這麼多的自由。所以,我眼中看出來的一切也是——自由的。

師:其實,蕭紅的童年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這麼歡樂,母親很早就去世了,父親是個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蕭紅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篇文章中她這樣寫:從祖父那裏,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惡而外,還有温暖和愛。所以我就向這温暖和愛的方面,懷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出示鏈接)生讀。

師:讀到這裏,你能明白,為什麼蕭紅心中還是念念不忘那個園子?在她心中,這還是一個的園子。

師:學到這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題目不是祖父的園子,也不是我的園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園子。正如蕭紅在書中寫的:“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後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有人説:一個愛你的人可以給你一個天堂,在這個園子裏,祖父用他的寬容和慈愛,給了我一個天堂,在這個天堂裏,我的瞎鬧淘氣也曾帶給祖父許多的歡笑和快樂,這園子也是我用率真和可愛給祖父創造的天堂,所以作者稱:讀課題——————

師:在《呼蘭河傳》的尾聲中,再一次提到了這個園子。(出示鏈接。教師朗讀)

師:蕭紅忘卻不了,難以忘卻的是什麼?

師:你走進了蕭紅的心中。正是懷着對愛與温暖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蕭紅無論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與飢餓,無論她面對多少困苦與不幸,她都用大氣的文字寫着這份愛這份温暖、這份自由!讓我們一同懷着這種美好的情感,讀課題——

師:當我們輕輕走出這個園子,回眸看它的時候,你的心中留下了什麼?

師:蕭紅現在怎麼樣了?祖父的園子到底怎麼樣了?現在這個園子究竟什麼模樣?

師:同學們產生了太多新的疑問,好,帶着這些疑問,走出課堂,去解決它。相信你的閲讀視野也會不斷拓展。

師:你課後打算給自己一份怎樣的作業?

師:老師也有一個建議:文中祖父和我的趣事留給我們印象很深,相信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一定也有許多的趣事,學會捕捉,放大細節,你的文字也會像蕭紅那樣自然流淌出來,記下愛和温暖的故事吧,讓我們一同分享你的快樂童年。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在園子裏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感受蕭紅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產生閲讀其它作品的願望。

教學重點

體會“我”在園子裏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感想的寫作手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勾畫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通過查閲工具書,聯繫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詞語。

3.小組討論:作者回憶了童年時在祖父的園子裏經歷的哪些場景?

4.全班交流:記憶中的園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園子裏幹活、玩耍(4-15自然段),園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園中玩累了,可以快樂地入夢(18-20自然段)。

5.交流課文主要內容:記憶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鮮豔,景物眾多,祖父經常在園子裏勞作,“我”也經常在園子裏“亂鬧”、玩耍,園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樂的。

二、細讀品味,體會文意。

(一)走進“園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園子裏,有一位小女孩,她頑皮可愛,讀文章相關段落,標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認真體會。

2.交流: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

預設一:“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在後邊,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這哪裏是在種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鬧。誰願意噹噹文中的小女孩,讀出作者的調皮勁兒。

預設二:“其實哪裏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鈎一陣。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穀穗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穀穗留着。”

“我”是在怎樣鏟地的?哪裏是在鏟地呀?這簡直就是幫倒忙。

預設三:“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裏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着:

‘下雨囉!下雨囉!’”

(1)同樣是澆水,我和祖父有什麼不同?從哪裏讀出來的?

(2)想象一下,小蕭紅大喊着“下雨囉!下雨囉!”的神情是怎樣的?(激動地、歡快地、開心地、天真爛漫地……)

(3)感情朗讀。你邊讀邊想象她的動作,神情。

(4)小結:本是澆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裏,就成了“亂鬧”的玩具。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作者的快樂和頑皮。

(二)走近祖父,體會祖父的慈愛。

1.作者在園子裏這麼淘氣,這麼調皮,祖父是什麼態度,閲讀5-----12自然段,細細體會。

2.重點體會:

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地還留着一片狗尾草,就問我:“這是什麼?”

我説:“穀子。”

祖父大笑起來,笑夠了,把草拔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説:“是的。”

我看祖父還在笑,就説:“你不信,我到屋裏拿來你看。”

我跑到屋裏拿了一個穀穗,遠遠地拋給祖父了,説:“這不是一樣的嗎?”

祖父把我叫過去,慢慢地講給我聽,説穀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卻沒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體會祖父對我的慈愛。

(2)抓祖父的笑:“大笑起來──笑夠了──還在笑”,從這三次笑中你讀出了什麼?

(3)祖父的笑裏隱藏着什麼?(慈祥、和藹可親、疼愛孫女的)

(4)分角色朗讀對話,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3.在這座園子中,孫女愛胡鬧,祖父從來不惱,正是有了祖父的慈愛,在他寬容、耐心、呵護下,我才可以如此地在園子中縱情嬉戲!那麼這座園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裏又是怎麼樣的呢?

這是一座樂園,更是一座愛園。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會認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並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仔細閲讀課文,瞭解內容,體會出我在園子裏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教學重點

體會我在園子裏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新課

童年冬日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下面這篇課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

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 找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 、聯繫上下文,與同桌探討,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4、 分小組討論,交流,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裏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5、 全班彙報交流,師根據學生交流。

板書:

觀賞小昆蟲,大榆樹

跟隨外祖父栽花,拔草,種菜,鏟地

誤把狗尾草當穀穗留下不剷除

在祖父的園子裏玩耍的情景:

摘吃黃瓜,追逐蜻蜓,捉玩螞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揚

沐浴陽光,感受花、鳥、果、蟲的自由

用草帽遮臉睡覺

三、 體會作者在園子裏的心情

1、 默讀課文,體會我在園子裏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用筆勾出相關句子,並在旁邊批註自己的體會。

2、 全班交流

讓學生通過找句子,談體會,有感情朗讀,體會到我在園子裏的心情,達成共識:我在祖父的園子裏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嚮往的。

四、 領悟表達特點

討論:作者為什麼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通過交流,老師點撥,使學生明白,作者留心觀察生活,並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寫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 課外延伸

課外閲讀有關寫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學習作準備。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我的樂園

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表達感受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如何表現“我”在園子裏的心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了解作家蕭紅,讀一讀她的有關文章。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隨着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時光。今天,就讓我們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蕭紅,走進《祖父的園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思考:你覺得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試着用一個詞語概括,並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談談理解。

(本課清新活潑的筆調定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定會對祖父的園子產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

三、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體會“我”的心情。

(學生自主學習)

2.彙報交流:

(一)對園子的印象(1—3小節)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裏什麼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花園裏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1)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祖父的園子裏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祖父的園子充滿生機、熱鬧、美麗……我對園子非常喜愛,難以忘懷。)

(2)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熱鬧和生機勃勃的感覺。

(二)“我”跟着祖父在園子裏幹活、玩耍。(4—15小節)

“伏在”、“亂鈎”,説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説明了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大課堂。

(這幾個小節圍繞着“我”錯把穀穗當野草割掉的趣事展開,通過對話表現“我”的年幼無知和天真頑皮,也表現出祖父對“我”的喜愛和呵護。一老一少,形象鮮明,語言生動,特別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尋味。教學中,還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發興趣、豐富內容、加深體驗。)

(3)小結:“我”在園子裏到底是玩還是幹活?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我”在園子裏幹活就是玩,玩就是幹活,反正都充滿了歡樂。)

(4)選擇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我”的快樂。

(“撿了這個,扔了那個,心裏卻又想着另一個”,這種微妙的心情,是每個孩子共有的心理特點,因此,這一環節應重視孩子的朗讀體驗,讀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愛。)

(三)感受園子裏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節)

(1)思考:從這兩段話中讀出了什麼?是從哪些句子讀出來的?

(2)交流、討論:

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

(寫園子裏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快樂心情;所以,在“我”的眼裏,園子裏的一切都是自由、快樂的,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3)重點朗讀17小節,體會其中的自由和快樂。

(理解作者在這一小節列舉了大量事物,花費大量筆墨細緻描寫的用意,充分感受園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4)有感情地朗讀後面三段話,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四、迴歸全文,領悟寫法

質疑:作者為什麼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並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説的如實地寫下來。這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説,具有真情實感。作者的描寫具體生動,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使我們好像真正走進了園子,看到了“我”一樣。因此,我們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這篇課文為什麼能給人帶來強烈的震撼,使人心馳神往?緣於作者敏感的心靈,細膩的筆觸,她選取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卻往往最易打動人,印證了“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對我們的寫作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五、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3.課外閲讀有關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爾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案7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二、自學生字(課前完成,檢查)

1、讀準生字詞(分辨多音字)。

2、形近字對比組詞。

3、分析難寫字和易錯字。

4、理解難懂的詞語( 聯繫上下文、查詞典)。

三、初讀課文,知大意。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找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想想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裏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1 觀賞小昆蟲,大榆樹

2 跟隨外祖父栽花,拔草,種菜,鏟地

3 誤把狗尾草當穀穗留下不剷除

在祖父的園子裏玩耍的情景:4 摘吃黃瓜,追逐蜻蜓,捉玩螞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揚

6 沐浴陽光,感受花、鳥、果、蟲的自由

7 用草帽遮臉睡覺

四、理解課文,

1、課文中哪些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畫出有關的句子,並説説原因。

2、説説“我”在園子裏的心情怎樣,從哪兒體會到的。

滿足,得意,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3、有感情的朗讀你喜歡的部分。

課後反思 :

祖父的園子是一幅明麗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中有樹、有花、有菜、有莊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螞蚱、有小鳥、有風、有雨,還有太陽的光芒、雲朵的影子。

資料交流:學生出示自己課前準備的作者的資料,以瞭解蕭紅短短一生的文學成就,以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體會作者的情感。

因為是略讀課文,所以我讓學生結合課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讀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並在讀書的基礎上 ,交流(1)“我”在園子裏心情是怎樣的?

(2)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交流中引導學生讀有關的段落,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lnm9w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