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橋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橋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橋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橋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橋教案 篇1

指導思想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圍繞口語交際課的基本目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開放、有活力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初步引導學生學會蒐集整理資料,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前準備

1、教師製作關於橋的課件; 2、學生蒐集橋的圖片; 3、學生自己設計的“未來的橋”圖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這幾天大家都忙壞了,又是蒐集橋的圖片,有是畫橋,那大家肯定 道我們今天這節課是與什麼有關的啦?

生:橋

師:好,那我們就給這節課起個名字叫:橋。(老師板書:橋)老師也蒐集了不少橋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呢? 生:想

2、播放有關橋的課件(課件演示橋的發展: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等)

師:剛才你們都看到哪些橋呀?

生:木橋,竹橋,石橋-------- 師:是呀,橋的世界真是太豐富了,在這麼多橋中,你最喜歡什麼橋呢?(先同桌練説,再指名説;引導學生先説喜歡的橋的名稱,再説喜歡的原因)

(引:1、她是怎麼把這座橋説得好的?2、她説的好這座橋有什麼祕密呢?3、她又是為什麼説的這麼好,引起了你們這麼熱烈的掌聲呢?4、她最獨特的地方是什麼?)

3、小結過渡:小朋友你們精彩的發言讓黃老師瞭解了你喜歡的橋,隨着科學的發展,橋也不斷在變化,同學們你們充滿想象力的小腦袋瓜裏,想想未來的橋是什麼樣的:呢?(板書:未來)請你們把設計的“未來的橋”的圖紙高高舉起吧!

二、語言訓練,傳授方法

1、指名介紹自己設計的橋,師生、生生模擬對話。

師:某某同學,你設計的橋是什麼橋呀?

生:我設計的橋,名字叫“避難橋”只有我們小朋友才看的見,每次爸爸媽媽打我的時候,我就躲進去吃零食,打電子遊戲、睡覺。

(下面的同學對他的設計提問)

生:它有什麼特點呀?(或什麼用途呀?)

生:我給你提一個建議,可以把它設計的更美觀一些!

(再找幾個同學説説,然後小組交流)

(1)我設計的橋,名字叫“動畫城橋“,如果你想見動畫世界裏的明星,就來我們的動畫城吧,它會讓你一夜之間美夢成真,與你的偶像零距離接觸,你瞧,這是蠟筆小新、哈里波特。

(2)我設計的橋,名字叫“美食橋”,橋身是用巧克力做的,橋欄杆是冰淇淋,其它部分都是各式各樣的美食——哇,香死我了!

(3)u f o橋,我在上面安放一個高科技裝置,瞧,就在這座橋的底部,每當發大水的時候這座橋就會向飛碟一樣飛起來。

2、引導學生歸納交際的基本方法:先介紹橋的名稱,再説橋的特點或用途。

3、在小組內評出“最佳設計者”

師:好,各位,下面我們將在這裏舉行一個隆重的,驚心動魄的奧斯卡橋樑頒獎典禮,下面所有的孩子都榮幸地獲得本屆奧斯卡橋樑比賽的入場券,在這樣的盛會上,我們可以頒什麼獎呢?各位,下面我們將在這裏舉行一個隆重的,驚心動魄的奧斯卡橋樑頒獎典禮,下面所有的孩子都榮幸地獲得本屆奧斯卡橋樑比賽的入場券,在這樣的盛會上,我們可以頒什麼獎呢?誰來提一提?

(1、你得意思是説給他平一個美觀獎;2、你想的太特殊了,黃老師備課的時候都沒想到這一點,黃老師把它記下來。3、你和黃老師想到了一塊,對於這些表現突出者我們一定要設一個特殊獎項,“小小橋樑的設計師”是不是也能代表你們心中的想法)

三、再創情境,擴展訓練。

1、師:在黃岡市長江河面上,不久還可能會建起鄂黃長江二橋,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設計推薦給市長伯伯呢?以小組為單位,把評選出來的“未來的橋”圖樣討論以下,該怎麼樣向市長伯伯介紹,才能讓他採用你們的設計方案。 2、各小組彙報,交流。

3、小組間交流

(1)每組選一個向市長伯伯(一生扮演),介紹本組的“未來的橋”設計方案,介紹後將圖貼在黑板上。

(2)其他小組對他們進行質疑(從橋的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

4、頒獎儀式。

四、回顧歷史,昇華感情。

1、總結這節課,老師給學生寄予希望。

2、欣賞黃岡各地的橋(多媒體演示橋的圖片並配樂以及書法“橋”字)讓學生在音樂中即感受歷史,有能欣賞書法。

五、課後延伸

將自己設計的“未來的橋”方案介紹給家人或好朋友,並動手製作橋的模型。

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瞭解作者看橋美在何處

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藴的語言

通過對橋之美的領悟和薰陶,進而使學生能夠獲得一些簡單的審美方法,並培養自己健康的審美意識

教學方法:

在朗讀的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掌握關鍵句的方法來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並理解本文的主旨

比較閲讀法:

通過與中國石拱橋的對比閲讀,來進一步掌握本文在內容與寫法上的特點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欣賞《憶江南》一段視頻,視頻中的畫面是江南的各種各樣的橋和蘇州園林的各式橋樑,配合《憶江南》的曲調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同學們看了那麼多的橋,有什麼感受?(生回答,只要説出了感受就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配以導語:“垂虹玉帶”——姿態萬千的橋,地上的虹是橋雖沒有七彩,卻擁有永恆的生命,地上的玉帶地是橋,雖不能飄動卻使水更加靈動秀美。橋一向受文人墨客鍾愛,使橋樑專家放下了量尺鉛筆,用文字建築起了優美的中國石拱橋,現在畫家吳冠中又擱下了畫筆宣紙,用文字細細描繪起橋之美,那麼在畫家眼裏,橋,美在何處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大聲朗讀課文《橋之美》,抓住文章中的關鍵句。

二. 初讀課文,感悟意境

在畫家眼裏,橋美在何處呢?(抓關鍵句:)

1.小橋流水人家,固然具詩境之美,其實偏於繪畫的形式美。

2.我之愛橋,並非重於將橋作為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並非着眼於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樑的發展,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的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3.矛盾的發展促成了戲劇的高潮,形象的重疊和交錯構成豐富的畫面,橋往往擔任了聯繫形象重疊及交錯的角色。

4.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繫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

總結:在作者眼裏,橋的美並不着眼於橋自身的結構美,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三.品讀美文,欣賞美景

(1)為了説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

烏鎮石橋 密密的葦叢

江南石橋 細柳拂絲

長橋卧龍 湖水蒼茫

橋 環境

風雨橋 飛瀑流泉

畫中橋 街市頭

田野盡頭的小橋

鵲橋

(2)列舉的這些橋它們各自都美在哪,請你結合課文簡要的説説?(結合文中作者景物描寫的句子來談)

人家---房屋,那是塊面;流水那是長線曲線,線與塊面組成了對比美;橋與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變化,同時也是線與面之間的媒介,它是溝通線面間形式轉變的橋。

(點線面的對比美,變化美)

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那拱橋的強勁的大弧線,或方橋的單純的直線,都恰好與蘆葦叢構成鮮明的對照。

(寫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厚厚實實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形成空間上的對比美)

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着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細弱的柳枝拂着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裏有形體上的強與弱,輕與重之分,有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柳枝年 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的對比,差距之大仍能和諧統一)

湖水蒼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單純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現一座長橋,卧龍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幾百上千年的年齡。人們珍視長橋之美。頤和園裏仿造的盧溝橋只17孔,蘇州的寶帶橋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橋緩緩看一遍,你會感到像讀了一篇史詩似的滿足

(橋的長線打破了湖面的單調感,同時橋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出現在水面上,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它就有了靈性與美感)

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山區往往碰到風雨橋,橋面上蓋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橋下多半是急流,人們到此總要駐足欣賞飛瀑流泉,畫家和攝影師們必然要在此展開一番搏鬥。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峯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極目一片莊稼地,有些單調,小徑盡頭忽然出現一座小橋,橋下小河裏映着橋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雜草刺破。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出形與色的樂曲。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着和諧的韻律。)

畫家們眼裏的索橋卻是一道線,一道富有彈性的線!一道孤立的線很難説有什麼生命力,是險峻的環境孕育了橋之生命,是山巖、樹叢及急流的多種多樣的線的襯托,才使索橋獲得了具有獨特生命力的線的效果。

(索橋是一道線,與周圍的景色形成線與面的和諧統一,山上的樹與索橋的顏色形成映襯對比美)

南京長江大橋遠看也是一道直線,直線美不美?直線是否更符合新的審美觀?不宜籠統地提問,不能籠統地答覆,藝術形式處理中,往往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為了畫長江大橋,我曾爬上南京獅子山,就是想尋找與橋身的直線相襯托、呼應、引申的點、線、面!為了畫錢塘江大橋,我曾兩次爬到六和塔背後的山坡上,但總處理不好那龐大的六和塔與長長的橋的關係,因而構不成畫面。雖然濱江多垂柳,滿山開桃花,但脂粉顏色哪能左右結構之美呢!成昆路上,直線橋多,列車不斷地過橋、進洞,出洞、過橋,幾乎是橋連洞,洞連橋。每過環形的山谷,前瞻後顧,許多橋的直線時時劃斷陡坡,有時顯得險而美,有時卻險而不美,美與險並不是一回事

(作者認為沒有找到合適的角度去畫南京長江大橋和錢塘江大橋,很難找到襯托呼應、引申的點、線、面,處理不了六和塔龐大的面和長長的橋的關係因而構不成畫面,不符合畫家的審美標準.)作者用反面的例子來説明畫家看橋的審美標準

總結:作者看橋有他自己獨特的眼光,橋之美,美在與周圍景色的融合、映襯、呼應,注意到點、線、面的搭配;和周圍景物 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同時作者在描繪的時候語言很有感染力,有抒情的色彩,做到了用心去描繪。

(三)吳冠中先生對橋之美的追尋對你有什麼啟發?

和諧才是美;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只要用聯繫的眼光來看事物就能從中尋找到美或是新的發現。橋之美,美在與周圍景色的融合、映襯、呼應,注意到點、線、面的搭配;和周圍景物 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橋之美,美在不同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四.拓展延伸

⒈ 我們從橋之美中體會到了橋的美感真是賞心悦目。同是寫橋的文章中國石拱橋與之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相同點:都以橋為説明對象,均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都用了舉例子的説明方法

不同點:內容上:《橋之美》從審美角度説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中國石拱橋》從建築功用角度重在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

語言上:《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説明性質的小品文,描寫抒情語言較多,《中國石拱橋》是較規範的説明文語言科學平實。

⒉的確,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本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即從事物之間的聯繫中尋求美。我們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橋之美”?

學生通過討論,可能得出的結論:

可以説看到的美景,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無形的“橋”

與同學發生矛盾經過調解成了好朋友,——溝通的橋最美

和家人有了爭執是老師的開導勸慰,代溝沒了 ,——親情的橋最美

失意時鼓勵的眼神,跌倒時有力的攙扶 ——友誼的橋兒最美

。。。

為民辛勞,滿身是泥,疲憊不堪卻是最美的人最有力量的人 ——弘揚一身正氣的橋最美

五.作業佈置

1、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橋名的由來,如西湖的斷橋名因何起。

2、收集有關橋的詩歌、對聯、謎語、俗語、諺語成語等。

3、收集有關橋的故事與傳説,如三國故事中的當陽橋。

教學反思

好的方面:

1、準確把握並激活學生的興趣點

説明文相對其他文體來説比較枯燥,《橋之美》為自讀課文,位於講讀課文《中國石拱橋》之後。兩篇課文同是寫橋,但《中國石拱橋》的作者茅以升是橋樑專家,而《橋之美》的作者吳冠中是畫家。他們分別從科學的角度和藝術的角度來寫橋。在課文導入中,由於講《蘇州園林》假山的堆疊中提到了橋的設計和中國石拱橋中的結構堅固,形式優美,但是都沒看到橋的美,於是在一段視頻中,讓學生感受到了這些美妙絕倫的建築,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文章重點研讀的環節中,也讓他們感受到了作者所舉的例子中的葦叢中的石橋、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形式獨特的風雨橋橋等讓學生有了直觀上的認識。這個環節結束後,整個班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因此我認為,教師必須準確地把握並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才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注重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

事實上,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和實踐。古人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自子自知。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技能,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教學法。文字是情感的.載體,也是美的傳遞者,我讓學生採用了不同的朗讀形式重點研讀了課文的第四段,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橋美在何處。學生在閲讀中積極主動的理解和迴應,書本潛在的意義才能處於不斷的被創造性的流動之中,學生的心靈才能於書本中的世界融為一體。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依附於課文載體實現的。它的實現需要老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通過學生自己去體驗、去領悟。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充分關注教學對象的情感體驗,效果不錯。

3、重視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具體的實際生活中,讓他們能從書本的小語文走進生活的大語文,讓學生生活語文的意識增強,從而提高自己生活的審美能力和生活中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充分的認識的語言語文所彰顯的魅力。

不足之處:有些具體的知識點沒落實到位,比如在講解時候,有個學生找到了南京長江大橋和錢塘江大橋,他認為這也是作者所認為美的橋,我只是和學生否認了他沒找準確,卻美和學識討論為什麼不美。

學生分析到了映襯美,對比美,但畫面中並沒實際的標出什麼和什麼映襯,才是美的。什麼和什麼對比才美等,可能有些學生還不夠完全的明白,如果畫片中標記了,應該更到位。

橋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創編節奏的能力。

2、掌握集體舞中點踏步的動作要領,兩人動作配合協調。

教學重難點:舞蹈動作的協調。

教學準備:節奏卡、亮分牌、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磁帶、鋼琴。

教材分析:《倫敦橋》是一首4/4拍的英國兒歌,全曲共4小節旋律。雖然配有五段歌詞,但旋律與歌詞都重複較多,十分簡單。根據童趣盎然的歌詞,將《倫敦橋》歌曲設計成雙人集體舞。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1、音樂進教室,並按創設好的位置入坐,做好上課準備。

2、學生跟着老師做拍手動作。

創設一種有利表演的美好,輕鬆的音樂教學環境。

1、坐姿遊戲。

師:我已經感受到同學們無比的快樂和幸福,現在跟老師來做一個小小運動,同學們先把眼睛閉起來,用耳朵聽,照老師的話去做,看誰做的最好。

2、節奏遊戲(超級變變變)

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超級變變變”的遊戲,也來測一下同學們對節奏的掌握情況,男生女生來比一比賽。評委要注意觀察,然後給他們評評分。

3、男生女生比賽

(師:同學們現在閉上眼睛,等老師説超級變變變,最後一個變説完了以後,你們就睜開眼睛,然後馬上把他們重新組合的節奏打出來,看看哪一組打的又準有整齊。)

1、閉眼睛跟着老師的口令進行坐姿遊戲

2、把“節奏朋友”請進課室中間,每一個學生頭上帶一個節奏頭飾,站成一排,這樣就組成了一條節奏,請其餘的同學拍一拍,一組完了以後,同學們閉上眼睛,老師喊123變,這樣就學生又隨意又組成了第二條節奏。

3、男生給女生出題,女生給男生出題。

4、評委給分,分出勝利組後,勝利組的那邊做一個勝利的姿勢。

以遊戲的形式讓學生融入到音樂課練習中,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教學步驟

1、集體舞的含義

(師:同學們,你們誰知道什麼叫集體舞,你們想學習集體舞嗎?)

2、音樂欣賞

(師:聽完歌曲以後有沒有同學可以告訴我它是一個什麼情緒的音樂?)引導學生選擇:是歡快的,憂傷的還是其它的什麼?

3、舞蹈動作教學。

1、回答提出的問題。

2、基本舞步:

點踏步:兩拍一步,先出左腳,右腳立即跟着左腳點地。

基本動作:拍掌、兩人雙手手掌相壘,手向兩側擺動。舞步和動作是同時進行。

開始位置:兩人一對,面對面雙手相拉。

第一段:1~3小節:點踏步加雙手在耳兩旁拍掌。

4小節:兩人相互敬禮,女孩行提裙禮,右腳後點踏步半蹲,雙手提裙。男孩行右手扶胸禮,右手扶胸,左手背後。

第二段:1~3小節:兩人面對面,雙手相互拍手。

4小節:手保持姿勢不動,相互面對擺頭對唱。

第三段:同第一段。

第四段:同第二段。

第五段:一對小朋友原地站立搭起拱橋,其餘的同學在下面小碎步穿過。音樂結束時,拱橋落下,套住一個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就要表演一個節目,唱歌、跳舞都可以。

教通過教師引導示範,讓學生自如的投入,體會舞蹈的樂趣。學形式靈活多樣,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題地位,教師充當“主持人”的角色。引導學生律動練習。

情節高潮

1、引導並協助學生完成相應的動作。

2、播放

橋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4、欣賞課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理解。

2、學生蒐集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

3、老師準備古詩文《天淨沙》。

【教學過程】

一、《天淨沙、秋思》導入

提前板書《天淨沙·秋思》這首詞。讓學生自由讀這首詞。

師:讀完這首詞,你的頭腦中浮現出怎樣的畫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謝冰瑩的家鄉,去看看那裏的《小橋流水人家》。

(板書課題。)

二、導題

這篇以古詩句為題的文章寫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翻開書讀一讀。

1、初讀,把握課文主旨:

⑴ 自主學習: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⑵ 同伴互助:

同桌輪讀課文,相互正音,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⑶ 全班交流:

①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② 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説説課文表達的情感。

2、交流,探究表達方式:

⑴ 默讀課文,想象文章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註。

⑵ 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⑶ 展示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

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中心發言人彙報探究學習中的發現和體會。

⑷ 據學生髮言,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思鄉之情的方法:

① 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着,發出悦耳的聲音。

(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溪邊飄動的柳枝、小鳥的叫聲、溪水流動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景物的喜愛與讚美。)

② 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採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先寫了橋的樣子,再描繪在小橋上丟花的情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③ 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卧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那是一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

(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農家卧室與書房的不同特點,讓人感到家的親切,引發美好回憶。)

④ 大家過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用三個成語概括了農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點,深深地印在表達了作者對它的留戀和熱愛。)

3、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

師:你能舉例説説你是從什麼地方體會出作者對家鄉的懷念嗎?

生1: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但我非常愛它從這幾句話中體會到作者很愛家鄉,雖然他家的房子並不好,但是作者依然愛它,只因為這是他的家鄉。

師:可見,他愛家鄉是不須任何理由的,愛他沒商量。

生2:課文的第一段寫了家鄉的美麗景色,我能感受到作者對家鄉的愛。

師:他把家鄉寫的像詩一樣,像畫一樣,家鄉在他眼裏是那麼美,可見他是多麼的喜歡家鄉。

生3:從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後山上的樹叢裏鑽出來,依依多情的楊柳從這幾句話中可以體會到。

師:在他眼裏,家鄉的日出是美的,家鄉的清風是美的,家鄉的小溪、小橋、楊柳是沒的,家鄉的一切都是美的。

4、師小結:

看,感情原來可以這樣表達。直接抒發感情的句子,我們讀一讀就能明白,間接抒發感情的句子,我們只有細細品位,才能體會的到,讓我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1、抒情朗讀:

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3、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句。

四、拓展

你知道哪些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讀一讀,説一説。

【板書設計】

小橋流水人家

婀娜(1~2)流水 水鳥站在腰上歌唱,流水也唱和着

點綴(3~4)小橋 丟野花 摘茶葉

唱和(5~6)人家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橋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浙教版小學語文第9冊第15課《古詩四首》之《山行》與《楓橋夜泊》

【教學目標】

1、藉助註釋,理解詩義。

2、透過意象,感受詩情。

3、比較閲讀,體驗意境。

【課前準備】

蒐集秋詩、秋詞。

【設計意圖】

課程標準認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古詩以其凝練的語言,生動的意象,真摯的情感,優美的意境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富有意趣的對話空間。本課試圖利用詩歌文本特點,搭建師生對話平台,引領學生走進詩人內心深處,進行一次充滿情趣和美的對話。

【教學流程】

一、誦秋感愁,渲染氣氛。

師生交流秋詩、秋詞,這些詩詞中瀰漫着一種較為普遍的悲秋情緒。學生寫“愁”字,説説“愁”字上頭為何是個“秋”字的理解,建立秋景與秋思之間的聯繫。

二、《楓橋夜泊》,品悲秋滋味。

1、小組合作,藉助註釋理解詩意。

2、展開想象:詩人是怎樣通過景物來表現愁思的。大膽猜想:詩人為什麼而愁。意象統整: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朗讀感悟:情境描繪中朗讀,詩歌朗讀中悟境。

三、《山行》,悟秋色可愛。

1、描繪詩人眼中的秋色。

2、比:杜牧的心境跟張繼是否一樣。賞:欣賞紅葉圖片,談感受,誦詩句。悟:從一、二兩句詩中體悟詩人的愛秋情懷。

四、整合拓展,昇華詩意。

1、同樣處在深秋,同樣不得志,為何心境會如此迥然相異。

2、假如杜牧遇上張繼,會對張繼説些什麼。

3、補充一些愛秋詩,如,《贈劉景文》、《秋詞二首》等。

橋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學習字詞。

2、品味文中作者用詞的準確以及體會文中適合文本情景的言語形式。

3、以災難面前村民與老漢舉動的不同為主線,研讀關鍵詞句,體悟老漢作為黨支部書記的責任。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整體感知

1、課前談話

認識我嗎?怎麼稱呼我?知道我來自哪裏嗎?是的,我的家鄉在桐廬。我們桐廬有一條江,知道是什麼江嗎?富春江。你們這裏也有一條江,叫錢塘江。有江就會有——橋。(板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叫“橋”的課文。可是這座橋不是現代化大橋,而是一座——窄窄的木橋。可就是這麼一座木橋,卻挽救了一個村莊裏的100多號人。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來,拿起課文,大聲地自由地朗讀課文吧。

2、學習字詞

板書:放肆。一起讀。讀得不夠放肆。你們真夠放肆的!課文中講誰放肆?

板書:祭奠。一起讀。什麼意思?(為死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這兩個詞語中,有三個生字都比較難寫,請拿起筆認真書寫一遍。

課件出示:

咆哮勢不可擋獰笑沒腿深

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

擁戴清瘦沙啞 揪 出

這是課文中的幾個詞語,誰願意來讀一讀?

大家發現沒有,第一排詞語都是描寫——洪水的,第二排詞語是描寫——村民的,最後一排是描寫——老漢的。

是啊,這是一場怎樣的洪水啊,一起讀——咆哮勢不可擋獰笑沒腿深

就是這樣一場洪水,使得村莊裏的100多號人——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

於是,在這個關鍵時刻,老漢出現了,一起讀——擁戴清瘦沙啞 揪出

3、直觀感知洪水

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洪水呢?請看大屏幕。

洪水怎麼樣?

二、把握主線,體悟責任

1、聚焦村民的舉動

①是啊,洪水勢不可擋,此時此刻,在場的每一人都會有逃生的慾望、逃生的本能。那麼,村裏的一百多號人是怎樣逃生的呢?拿起筆把描寫當時人們逃生的語句劃出來。

課件出示:

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牀,卻一腳踩進水裏。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

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橋擁去。

②請你們認真讀讀這兩段話,用心體會體會,你讀到了哪一個詞,讓你特別揪心?由這個詞,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是啊,作者用三個詞語形容當時人們逃生的狀態。——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

③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形容人們此刻的情形,你想到了哪一個詞語?——驚慌失措、大驚失色、提心吊膽、魂不守舍、心急如焚

那作者為什麼不用你們説的詞語呢?

請看:

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牀,卻一腳踩進水裏。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號人跌跌撞撞地往南跑。……人們又你擁我擠地折回來。

人們瘋了似的向那座木橋擁去。

發現了什麼?這樣行不行?(點擊課件,將發現的詞語變成紅色)請你再回到課文中去,用心讀讀,想想為什麼不行?不符合當時的情景。程度越來越深。教師重新將詞語換回來。可見作者用詞的準確,看看,這三句話中還有哪三個字也用得很準確。——跑、折、擁(程度越來越深,人們越來越驚慌)

④通過這樣準確的用詞,有層次的描寫,讓我們感到當時形勢越來越緊張,情況越來越危險,人們的生命危在旦夕啊!教師引讀:(紅色字體的語句)

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牀,卻一腳踩進水裏。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

東面、西面沒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橋擁去。

2、聚焦老漢的舉動

同學們,村民們是那麼驚慌失措,那麼跌跌撞撞,是正常的反應嗎?可是有一個人卻和他們不一樣。誰啊?——老漢

請看:

木橋前,沒腿深的水裏,站着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説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請你們自由讀讀這兩段話。你發現了老漢的哪些舉動與村民不一樣?

老漢的站。

①(這些村民都在逃,都在跑,可是老漢卻站着)。當你讀到“站着”這個詞的時候,你是不是有問題想問老漢了?(老漢,洪水來了,村民們都在逃命,你為什麼不逃啊?)

——板書:為什麼不逃命?

②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讀讀這句話。

出示: 木橋前,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站着沒腿深的水裏。

木橋前,沒腿深的水裏,站着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女同學讀上一句,男同學讀下一句。然後交換再讀。同學們,老師這樣改,可以嗎?

(不可以。)怎麼不可以?句子也很通順啊。(老師的這句話很平淡,讀起來沒有層次感。而書上的句子很有層次)。帶着你的理解,讀讀這句話。

(作者把“沒腿深的水裏”放在前面,強調了情況的危險,而老漢卻依然站着,更讓人感受到老漢的勇敢與為責任)

③同學們,文章後面有一句話“人們停住腳,望着老漢”。從這句話,我們知道此刻人們也是站着,那麼,你覺得此刻人們的“站着”和老漢的“站着”一樣嗎?(教師評價:站出了什麼)

④同學們説得真好,老漢,僅僅是在“沒腿深的水裏”站着嗎?

不是的,當水沒腿深的時候,老漢站着;當水放肆地舔着人們腰的時候,老漢依然——(站着);當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老漢還是——(站着)。

⑤可見,書上的這句話,重點要強調的一個詞也是——站着。讓我們帶着這樣的理解,再次讀讀書上的這句話。(齊讀)

⑥是啊,站着,洪水來了,就這麼站着,這又回到了前面的那個問題,老漢為什麼不逃命?難道他不怕死嗎?

(他是村裏的黨支部書記,他有責任保護村民的性命)——板書:責任

老漢的盯。

一個“站着”與村民的跑、擁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還有哪一舉動和村民們不一樣?

(他不説話,盯着)

你覺得此刻,老漢的“盯着”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威嚴,鎮定、冷靜)分別讓學生朗讀。

面對這羣驚慌失措的村民,老漢默不作聲,只是盯着,可是他心裏也沒有説話嗎?你知道他心裏在想些什麼嗎?請拿起筆寫一寫。

課件出示:老漢不説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心想: 。

生寫,交流。

老漢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於是,老漢下了一道命令,什麼命令?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

分別就幾個學生讀此句。好一句“黨員排在後邊”,誰排前面?老漢始終把羣眾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始終牢記着一名黨員的責任。讓我們一起替老漢下這道命令吧。(齊讀)

3、回扣村民與老漢的舉動

同學們,老師把文中描寫村民和老漢的段落,打在屏幕上,讓我們一起跟着音樂,用我們的朗讀,再去尋得一份心靈的感動。

配樂朗讀。

三、課後延伸,質疑責任

老漢的威嚴,老漢的責任,讓村民信服,讓我們感動。他們相信老漢一定能帶給他們生的希望。一百多號人很快排成隊,依次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可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有一個小夥子竟然想插隊,老漢毫不猶豫地揪出了他。而這個小夥子竟然是老漢的——兒子。老漢為什麼要揪出自己的兒子?——板書:為什麼揪出兒子?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兒子從生命線上拉到死亡線上?難道他不愛自己的兒子嗎?如果説他不逃命是在履行一名黨支部書記的責任,那麼他揪出自己的兒子,難道是作為一位父親應該履行的責任嗎?——在第2個責任上打一個問號。我們下節課再學。

標籤: 六篇 教案 模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glme7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