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光的折射優秀教案

光的折射優秀教案

(一)教材:物理通報編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試驗本第一冊

光的折射優秀教案

(二)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折射現象,掌握折射規律.

(2)使學生能作簡單的折射光路圖.

應達到的目標:①能説明什麼是折射現象;②掌握折射時的規律;③能作出簡單的折射光路圖;④知道光發生折射的條件(斜射入兩種媒質的界面上,從一種媒質進入另一種媒質).

(三)課型:規律課.

重點:光的折射規律.

教具:演示儀器:燒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盤,光源.

(注意:本課中的實驗需要在暗室進行.)

(四)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

(1)光在反射中有什麼規律?

(2)什麼叫做光路的可逆性?

2.引入新課:

(1)演示:①將一支筷子斜插入燒杯的水中,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處折了向上彎.

②再透過玻璃磚看一支粉筆時看到什麼現象:一部分同學看到粉筆的位置好像錯位了,由於位置關係,還有部分同學看到沒錯位.

③教師:筷子並沒折,粉筆也沒有錯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先來研究光的折射情況.引出課題——光的折射規律.

3.授新課:

(1)演示:在玻璃水槽內固定白色刻度盤,使水槽內的水面位於刻度盤的一半處,讓一束光線沿着刻度盤面斜射入盤中心O處的水面上.(為清楚看到刻度盤上的刻度及光線,可在水中滴幾滴紅墨水.)

(2)問:哪位同學來指明哪一束光線是反射光線?其特點是什麼?(提示:其特點是在O處又被反射回到空氣中).

問:進入水中的那束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在什麼地方開始偏折?

學生回答後引出板書: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媒質斜射入另一種媒質時,在兩種媒質的界面處發生偏折的現象叫光的折射.

強調定義中“斜”、“入”、“另一種媒質”及“界面”幾字的函意.

(3)①讓學生畫出實驗圖形,並指定一位同學將圖形畫在黑板上.

②教師介紹圖中各部分名稱,其中進入水中的光線叫折射光線,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折射角.由實驗可知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可同時發生.反射定律中説明了反射現象中的規律,那麼折射現象中有什麼規律呢?下邊我們來做實驗,觀察發現其中的規律.

(4)演示:

①入射光線斜射入中心O處的水面上但射線不沿盤面進行.觀察:折射光線在哪兒.

問:(對照板圖)若改CO為入射光線時,它在空氣中的'折射光線會在哪兒呢?(根據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其折射光線會沿着原來入射光線的路徑射出,即:OA.

問:此時,折射角還小於入射角嗎?(否)(如有條件在此可演示光從水斜射入空氣時的實驗,以證實:折射角不是總小於入射角.)

問:在什麼情況下折射角才小於入射角呢?(只有在空氣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質中時,折射角才小於入射角).(完善板書)

②光從真空(或空氣)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質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角小於入射角.

教師:綜合以上兩條即為折射規律.

(6)問:為什麼要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質中呢?(強調“斜”字)看以下實驗.

演示;讓入射光線垂直(沿法線)射入水中.

問:入射角等於多少?(0°),反射角等於多少?(0°),折射角等於多少?(0°).反射光線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線在哪?(傳播方向不變)説明這是反射和折射中的一種特殊情況.(板書)

注意:當入射光線垂直射入另一種媒質中時,其傳播方向不改變.

教師:到現在,我們就不難理解在看玻璃磚後面的粉筆時,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結論了,而這兩種結論都是正確的,只是觀察這一現象時所在的位置不同.當粉筆把反射出的光垂直射入玻璃磚裏時,在玻璃磚內仍按原來的傳播方向射至玻璃與空氣的界面上,因還是垂直入射的,所以其傳播方向仍不改變,如圖.若觀察者恰在這一光束的路徑上,逆着其傳播方向看去,則不會感覺到粉筆錯位了.那麼如何解釋“錯位”的感覺呢?請同學們課下討論研究.

4.課堂學習:(1)p19練習一,1、2題並訂正答案

(2)就書中的“想一想”,讓全班學生畫出光路圖,並令一學生畫在黑板上.全班訂正.

5.總結新課:

學生自己總結,教師訂正,同時強調:折射現象與反射現象中的區別;可以把折射規律中的第二條內容縮寫成“光疏密,折近法”説明其函意.

6.佈置作業;

(1)閲讀課文

(2)總結反射現象與折射現象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p20的第3題做實驗,並回答問題,寫在作業本上.

標籤: 折射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evngn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