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精選10篇)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精選10篇)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1

學習目標

1、認識“尼、馱”等11個字。會寫“賣、售”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3、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麼送木雕給“我”。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麼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

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麼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

閲讀世界各國人民之間友好情誼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賣木雕的少年。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板書部分重要問題。

二、檢查預習,自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提問:認識這些字和詞嗎?讀一讀。(指名讀,學生邊聽邊正音)

2、哪些詞語不理解?結合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想一想:這課講了一件什麼事?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除了留心聽他讀得怎樣。

5、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小組討論,評評誰説得既清楚又簡單。指名説。

6、自由交流:通過昨天的預習,以及今天讀和聽,你還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自由談讀文後的感受,鼓勵學生表達個性化的感悟。)

三、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鞏固識記:分組交流記字的竅門。

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3、擴詞練習,檢查積累。

4、指導生字書寫。

5、小結寫字情況。

四、課後作業

1、聽寫本課詞語。(見詞語表)

2、進一步讀熟課文,找一找描寫賣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問題可提在筆記本上。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出示詞語卡片,認讀。

2、聽寫部分詞語,訂正鞏固。

3、回憶:這課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讀文感悟

1、提問:我與賣木雕的少年是什麼關係?

引導分角色讀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質疑:我是遊客,少年是賣木雕的,怎麼會是朋友呢?我們一起閲讀課文。

讀文,提出要求:邊讀邊用~~~~勾畫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3、與身邊的夥伴交流勾畫的句子,談談讀後的想法。

4、集體交流。

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部分(5—8自然段)

理解兩次出現的“遺憾”,想想我和少年為什麼感到遺憾。

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想想少年為什麼這樣説。

5、與學習夥伴讀課文,説説你的感受。

引導:課文體現了少年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導朗讀,深化認識

過渡:賣木雕的少年多可愛呀,你能讀出他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嗎?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體現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讀這些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

3、分組交流。

4、指名朗讀。

四、總結積累

1、想對那位黑人少年説點什麼?(自由發言)

2、學完課文,你有什麼發現?

自由説,內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寫作特點等。

引導找出四個字的詞語,並摘抄。

3、選做題。

剛才同學們對黑人少年説了許多心裏話,願意寫一寫嗎?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2

教學目標:

1.認識尼、馱等11個生字,會寫賣、售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教學準備:

1.請學生蒐集有關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2.教師準備一段介紹非洲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錄像及課文配樂錄音。

3.每個小組自制一套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一、資料共享。

1.老師請同學們蒐集的有關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找到了嗎?誰來給大家進行展示或介紹?(請學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師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錄像,請大家一同觀賞。看過之後請你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生觀看錄像後自由表達。

4.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詞。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小組合作學習。

a.小組長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帶領小組成員認讀生字,並想辦法快速記住字形。

b.認讀生詞卡片,討論詞語意思

c.輪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d.説一説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朗讀展示:誰願意讀哪段便站起來朗讀。

4.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感悟。

1.自主閲讀思考:

想想賣木雕的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

畫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反覆讀讀,結合上下文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2.同桌交流,談談自己的探究結果,相互啟發,一起再來深入探究。

3.集體交流。根據學生的彙報,相機出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引導學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機指導朗讀。

4.説説賣木雕的少年是怎樣一個人。

第二課時

一、品讀入情

1.激情導入:同學們已被賣木雕的少年那誠懇的態度、一心一意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質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深深打動了。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那動人的情景。(播放配樂朗誦的課文錄音)

2.請同學們睜開眼睛,此時此刻你最想説什麼?請大家暢談自己的'感受。

3.把你們深切的感受帶到朗讀中去吧!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全文也行,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讀也行,與別人分角色讀也可以。

4.朗讀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二、學習發現。

1.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課文,看看還能有什麼新的發現,跟小組內的同學説一説。教師巡視,瞭解學生的新發現。

4.每位同學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下面請大家大膽公佈自己的新發現。教師啟發學生從文章的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探究、發現。如課文裏有許多四個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寫在黑板上。

三、總結收穫。

1.想一想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穫。

2.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穫。

四、讀讀寫寫。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快速認讀。

2.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樣把這些字寫美觀。

3.教師範寫個別生字,如掏、辨、齒等。

4.學生練習書寫,同桌互評。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3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佈置你們蒐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默讀課文,瞭解敍述順序。

1、佈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

理清課文的順序: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四、學習生字

重點指導: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寫一橫;馱字右邊不要寫成犬;構端辨堆模可以讓學生先和以前學過的溝喘辮推摸字比較,注意不同之處。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

1、各種形式朗讀詞語。

2、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二、個性閲讀,突出重點

1、學生分小組學習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1)有感情地朗讀。

(2)説説從哪裏可看出少年的可愛?

2、全班交流

3、想象:找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並想想當時他是怎樣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把人物的對話語氣讀好。

四、誇誇那個黑人少年

五、學生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並運用。

六、板書設計

27、賣木雕的少年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

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放棄木雕

贈送木雕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4

第一課時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能讀通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第1-4自然段,體會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緻,並能感情朗讀。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首先教師談話導入:小朋友,你曾經到過什麼地方旅遊?引出到非洲南部遊覽一番。然後觀看瀑布的圖片,並交流看後的感想。藉機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發生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那裏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讀題,提問。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先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接着教師檢查學生的讀書的情況,讀生字表、詞語詞語手冊,然後讓學生分自然段讀一讀課文,讀完後留時間讓學生評價。

三、熟讀課文,瞭解大意

我以“非洲南部的什麼景物吸引了眾多遊客去觀光遊覽呢?”這一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經過交流得出是瀑布和木雕吸引了遊客。然後通過“瀑布、木雕又是怎麼樣的?”請小朋友用( )標出來,並想想你讀懂了什麼?

四、精讀描寫瀑布、木雕的句子

①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裏遊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品讀這句話,理解“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感情朗讀這句話。

然後是指名説木雕是怎樣的,邊出示:

②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品讀這句話,理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再出示投影圖片,讓學生觀看。最後感情朗讀這句話。

③攤點裏陳列的木雕琳琅滿目,各式各樣,想到朋友的叮囑,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地挑選。

讓學生自己讀讀這句話,再理解“琳琅滿目”、“各式各樣”,並進行想象説話,然後進行感情朗讀。

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去欣賞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美景和精美的木雕,賣木雕的少年和我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目標:

1、學習5-15自然段,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回顧導入

昨天我們以學習了《賣木雕的少年》這篇課文,不知道大家對課文的詞語掌握的怎麼樣(出示詞語),陳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

1、讀讀詞語

名不虛傳 遊人如織 十分壯觀 清晰可辨 (大瀑布)

琳琅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木 雕)

仔細觀賞 愛不釋手 五官端正 語無倫次 (人 物)

2、運用詞語

請你選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誇一誇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或那裏的木雕。

(將文中詞語內化成自己的語言練習表達,加深對詞語的理解,訓練組織語言的能力,讓學生積累好的語言,促其語言的內化。)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5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抄、積累文中的四字詞語,讀好長句子。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自學,體會“我”遺憾的原因。

二、教學重難點:

1、積累並學會正確使用四字詞語。

2、恰當運用文中的語言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要帶大家先去欣賞一些具有異域風情的景物。

1、介紹大瀑布

生觀看圖片,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指導學生讀通順,藉助詞語手冊引導初步瞭解大瀑布。

出示文中描寫的句子: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裏遊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引導理解詞語:名不虛傳遊人如織

2、介紹木雕

師:在這裏遊客除了欣賞世界上最寬大最壯觀的瀑布外,還能欣賞到琳琅滿目的`非洲木雕工藝品。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出示課件、圖片。

3、過渡:

師:在這個風景優美又充滿神祕氣息的地方,讓我們來認識一位生活在這裏的賣木雕的非洲少年。

4、板書課題,齊讀。

師:請注意看我寫“賣”;請你給“賣”找個反義詞?(買)

這是怎樣一個非洲少年呢?會發生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請打開書本再讀課文,注意讀通順、讀流利。

2、檢查反饋,落實生字詞。

(1)讀了課文你瞭解到什麼?

(2)出示帶生字的二字詞語,指名讀,相機正音。

(3)檢查四字詞語摘錄情況

①出示一生作業本,指名學生讀,相機正音。

②齊讀,完成作業本第四題。

3、還有一個長句子誰來讀,指名學生讀句子。

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裏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4、師:“遺憾”是什麼意思?(不稱心,感到惋惜)這裏是誰在遺憾?

過渡:文中的“我”和賣木雕的少年都很遺憾。可他們又為什麼感到惋惜呢?

(三)從“遺憾”切入,研讀感悟

第一部分:體會“我”的遺憾

1、師:讓我們先來看看,文中的“我”為什麼遺憾?

請同學們仔細研讀課文的1~7自然段,用劃出具體原因,可以標上序號。

2、全班交流原因:

引導學生回答:

(1)第一自然段:朋友“一定要”(叮囑)的兩件事:遊覽大瀑布和買木雕。一件已完成,飽了眼福。木雕沒買到,成了遺憾。

(2)木雕很精美。出示句子:

攤點裏陳列的木雕琳琅滿目,各式各樣。

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理解詞語“琳琅滿目”、“栩栩如生”,相機指導朗讀。

(3)我捧着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結合生活環境理解“愛不釋手”,嘗試説話練習。

3、填空,完整理解“我”遺憾的原因:

師:我們把剛才同學們提到的遺憾的原因歸納一下,請你先快速地瀏覽課文,用課文中出現過的合適的詞語,把這個原因説具體。(指名回答,齊讀)

朋友(叮囑)我兩件事,讓我遊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購買木雕工藝品。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那裏(遊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攤點裏陳列的木雕(琳琅滿目),(各式各樣)。其中象墩(構思新穎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愛不釋手)。但是因為象墩(沉甸甸的),我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只得放棄購買的念頭,因此很(遺憾)。

師:我們明白了“我”遺憾的原因,那賣木雕的少年又為什麼遺憾呢?下一節課再來學習。

(四)檢測練習,反饋

完成作業本第三小題。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6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並能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抄、積累好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體會人物感情;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3.感情態度價值觀:

體會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重難點,關鍵

1.瞭解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3.積累並學會正確使用四字詞語。

課時劃分: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大瀑布的掛圖、有關木雕的圖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投影大瀑布圖片

生觀看,師簡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師簡介這兒遊人、景色。重點詞:非洲南部、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

2.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發現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3.板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文。

(2)畫出生字,拼讀。

(3)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

(4)標出不理解的地方準備提出來討論。

2.生根據提示自學。

3.彙報、交流。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可自己彙報)

字旁:琳琅(láng)滿目沉甸(diān)甸

誠懇(kěn)賓(bīn)館

字形:“釋”左邊是米加“/”,不是“採”。

“豫”左邊不要寫成“矛”。

字詞意

名不虛傳:形容名氣與聽説的相符,一點兒也不假。

琳琅滿目:形容物品多,使人看的眼花繚亮。

栩栩如生:形容物品很逼真,就像活了一樣。

愛不釋手:很喜歡,捨不得放開手。

猶豫:指很難下決心。

遺憾:感到可惜。

(2)指出逐節讀文,正音。

(3)彙報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講的是“我”到非洲南部旅遊時,本想買件木雕木工藝品,但由於擔心行李超重而未買。後來,賣木雕的少年特意為我送來一個體積小、便於攜帶的木雕,但堅決不收我的錢。因為他説:“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思考: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來學習。

2.討論交流。

3.彙報。

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出發前,朋友告訴“我”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和木雕工藝品。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我”對幾個大象坐愛不釋手,但由於擔心行李超重而沒買,賣木雕的少年和“我”都和遺憾。

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晚飯後,少年送來一個小象墩,堅決不肯要錢,因為中國人是他的朋友,這讓“我”很感動。

四.小結

賣木雕的少年真的可愛,讓我們來朗讀課文,讀出對他的喜愛。

五、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設置情景、探究導入

教師一邊投放大瀑布和木雕的圖片,一邊娓娓提出問題:

作者來到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旅遊,帶着新奇與購買非洲木雕的願望,但自己最終選擇不買,卻意外收到一份禮物,少年為什麼沒有收錢,送她禮物的呢?帶着我們共同的疑問,一起繼續學習課文。

二.深入學習課文,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1.學習挑選木雕的`部分。

朗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想想作者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激發了她購買的慾望。

填空:

大瀑布真是(),這裏(),景色十分()。攤點裏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1)根據課文內容,恰當填空,體會所填詞語的意思。

(“名不虛傳”的意思是瀑布確實壯觀雄偉,不愧為世界三大瀑布之一,不是空有的虛名。“遊人如織”這時是一種比喻的説法,説明遊客很多,像織布機一樣穿梭。“琳琅滿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這裏比喻珍貴的東西很多。“栩栩如生”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這是指大象雕刻得很有生氣,吸引旅客,體現出非洲木雕名不虛傳。)

(2)帶感情朗讀,體會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3)請同學們再想一想,是否還可以利用其他詞語代替嗎?

過渡:精美的木雕激發了作者強大的購買慾望,但她的什麼又放棄了呢?

2.個人朗讀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1)出示學習要求。

A.“我”為什麼選擇放棄買木雕?“我”的情緒發生了哪些變化?

找出有關語句體會。

B.賣木雕的少年什麼樣?他説了什麼,想象他會有什麼想法?

(2)分小組學習討論。

(3)彙報交流。

小組一:

因為我考慮行李超重,不能帶這麼重的象墩,所以只得選擇放棄,我的心裏變化:從愛不釋手--猶豫--語無倫次--遺憾。

點撥: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作者很遺憾?(“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面對孩子的誠懇相勸,作者的內心是非常矛盾的,而且這個小想墩自己都愛不釋手,使她很遺憾。)

小組二:

少年是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見作者猶豫,他誠懇地勸作者買,“夫人,您買一個吧!”“您是中國人吧?”少年望着作者,眼神也流露出遺憾。

點撥:通過對男孩的語句描寫,你讀一讀,看看自己有什麼發現?

(這個男孩很善良,開始“買一個吧!”表現出不僅是推銷,還有一層是把紀念品帶回欣賞,到後來男孩的猜疑“您是中國人吧?”能看出男孩對中國人的尊敬。)

(4)同學們你們知道男孩對中國人為什麼有這樣的尊敬嗎?(因為20世紀60年代中國援建了坦贊鐵路,在工程過程中,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現在你們領悟到男孩為什麼説“您是中國人吧?”(非洲人民感謝、尊敬中國人民。)

(5)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感受作者與少年不同的內心變化。在熟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上台來表演。

3.學習贈送木雕部分

(1)朗讀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體會發生了什麼微妙的變化?

(男孩在傍晚來等“我”,並交給“我”一個沉甸甸的小象墩。)

(2)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象墩?你從中體會出什麼?

(這個木雕象墩與白天的一模一樣,卻只有圈套大小,説明少年特意為作者雕刻的易於攜帶的同樣的小象墩,體會少年的質樸和他對中國人好感。)

(3)“我”和少年説了什麼?表現了少年怎樣的內心世界?

(“我要給他錢,他説:“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男孩除了“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帶遺憾回國,展現了非洲少年對中國人的情誼,從而也看出他的淳樸與善良。)

(4)讀一讀少年質樸的語言和動作。

三.總結全文,展開想象

1.學到這裏,我們才解開初學的疑問,正是由於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的友誼,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內心深處感謝中國人民給予的無私的援助。

2.(結合課後練習)你最想用什麼方式誇誇那個非洲少年?

(展開討論,激發興趣)

四.板書

27、賣木雕的少年

挑選木雕

放棄買木雕

贈送木雕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7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佈置你們蒐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

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默讀課文,瞭解敍述順序

1、佈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

理清課文的順序: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四、學習生字

重點指導: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寫一橫;馱字右邊不要寫成犬;構端辨堆模可以讓學生先和以前學過的溝喘辮推摸字比較,注意不同之處。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

1、各種形式朗讀詞語。

2、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二、個性閲讀,突出重點

1、學生分小組學習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讀。

⑵ 説説從哪裏可看出少年的可愛?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並想想當時他是怎樣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把人物的對話語氣讀好。

四、誇誇那個黑人少年

五、學生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並運用。

六、板書設計

賣木雕的少年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 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放棄木雕

贈送木雕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8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能夠正確讀“遊覽、名不虛傳、標準”等詞語。

2、積累並運用詞語,欣賞文章語言。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明白少年為什麼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中非友誼學習資料文本打印數份。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今天高老師要帶大家一起走進神祕的非洲,首先讓我們來欣賞一組圖片。

(課件播放圖片,師簡介非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根據屏幕上的提示,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件出示:

課文主要講了我在旅行時,想買一個為紀念,但卻因為所以放棄購買,感到很,後來,賣木雕的少年送了我,我很。

2、交流。

三、欣賞木雕,積累語言

1、故事圍繞着木雕發生,那麼什麼是木雕?木雕是什麼樣子的.呢?

(課件播放木雕圖片,師簡介木雕。)

2、看了這些木雕作品你覺得它們怎麼樣?

3、自己讀一讀課文的3——6自然段,用波浪線勾畫出描寫木雕的句子,並讀一讀。

4、交流。

用文中的詞語再來形容形容圖片上的這些木雕。(指導理解四字詞語。)

5、小結填空。

課件出示:

攤點裏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四、品讀言行,感悟形象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9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賣、售”2個生字。理解並積累“栩栩如生、琳琅滿目 、構思新奇、愛不釋手”等四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繼而讓學生感受愛是相互的,正因為中國人對非洲人的愛,所以讓非洲少年把我們當朋友。

【教學重難點】

一是瞭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

【教學準備】

佈置學生蒐集有關非洲行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讀〈〈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瞭解課文的背景;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在非洲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

2、教學“賣”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朋友認真讀讀課文,讀準課文的生字新詞,碰到自己不會讀的地方去請教拼音或同學和老師,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這事發生在誰與誰之間的事?(“我”與非洲少年之間的事)

板書:中國遊客 非洲少年

文章講了我們倆的一件什麼事?出示:

“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 做紀念,但是 ,只好放棄。後來非洲少年 。

三.研讀課文

(一)出示這段話。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裏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師:小朋友,這段話比較難讀,這裏有個長句子,你能讀好它嗎?

指名讀——齊讀

師:發現了嗎?“遺憾”在這段裏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少年遺憾,一次是——“我”遺憾。

(二)學習第一塊1—6自然段:體會“我”為什麼“遺憾”?

1、理解“遺憾”

什麼叫“遺憾”(不稱心,惋惜,可惜)

聯繫學生平時生活:你有過遺憾的經歷嗎?指名講兩三個。

師:老師也有遺憾的時候,那天咱們去温州樂園時,因為一時害怕,缺乏勇氣,結果就沒有去坐“翻天覆地”和“摩天輪”,後來聽着別的同學 和老師描繪説上面有小鳥飛翔的感覺,羨慕極了,現在就很遺憾當時沒有上去。

師:而這裏的我為什麼遺憾呢?

2、體會我為什麼會遺憾?

(直接從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為我不能帶走這件精美的工藝品)

3、請仔細讀讀課文的1~6自然段,拿出筆來找找劃劃,説説為什麼我會那麼遺憾,你從哪些詞句裏看出來了(具體原因)。

4、交流原因: 因為木雕小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令我愛不釋手。我為自己不能買下它而遺憾。

預設一:沉甸甸的 師適時教學“甸”字讀音。

生讀錯時,師:要在一般情況下你是對的,可是這個字在ABB式的詞語後面應該讀成第一聲。

師:既然沉甸甸的,就不要帶嘛?誰能説得再具體點?(生找描寫寫木雕的句子)

(1)理解“栩栩如生”(板書: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A誰來讀讀這個詞?(指名讀兩個)

B師:聽你的讀,讀得那麼有感情,我以為你懂了這個詞的意思。説説你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那活潑生動的樣子就像活的一樣)——齊讀

C.指名讀這句話。師:誰能把這個句子讀活了。

師:就因為它如構思新奇,栩栩如生,所以課文還用了一個詞來形容它——精美的工藝品。可看着這麼精美的藝術品只能看去不能買回去,真是一種遺憾哪。

(2)理解“愛不釋手”:

A“釋”是放下的意思。整個詞是説——喜歡得捨不得放下。

B想象説話:看着自己這麼喜歡的象墩,肯定是讚不絕口了,我會怎麼説呢?

師評:我要表揚你,你真是個用詞小專家,能現學現賣!

( 3 )理解“琳琅滿目” (板書 琳琅滿目 各式各樣)

A課文還有哪句話也形容了這些木雕?——“木雕各式各樣,琳琅滿目”

B “琳琅滿目”這個詞你在哪裏也聽説過啊?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美好的東西非常多,讓你的眼睛裏全是它們。

C可是小朋友們,書上插圖上也不就幾個木雕而已,我們來數數,才六個,怎麼可以用“琳琅滿目”來形容呢?

是啊,被如織的遊人擋住了。(板書“遊人如織”並理解)

還有什麼樣的呢?你能用“這些木雕有……有……有……”來誇誇這琳琅滿目的木雕嗎?(出示:這些木雕有 ,有 ,有 ,真是琳琅滿目。)

(4)師:聽了你們的介紹,我想説不僅這裏的瀑布名不虛傳,你們口中的非洲木雕也真是——名不虛傳,值得我一買。(板書:名不虛傳)

5、填空,理解我遺憾的原因:

(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闖關遊戲,你可以用上老師黑板上的詞,也可以用用書上其他的詞,來説説我為什麼遺憾)

(1)齊讀詞語

(2)攤點裏陳列的木雕( 琳琅滿目 ),( 各式各樣 )。其中象墩( 構思新奇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愛不釋手 )。但是因為象墩( 沉甸甸的 ),我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只得放棄購買的念頭,因此很( 遺憾 )。

自由説——指名説2個。師:好,順利闖關!祝賀你們!

(三)研讀第二塊7~15自然段:理解少年遺憾什麼?

1、讀讀7~15自然段,用筆劃出寫少年的句子,想想少年遺憾什麼?

2、交流第一次對話部分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説:“夫人,您買一個吧!”“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測道。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裏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1)預設:自己的木雕不能賣出去。

教學生字“售”:“賣”這個詞,課文中有個詞與它意思相同,找找看。

(板書:出售 )。師講清“售”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師:你從哪裏讀出來的?出示這段話。

(2)師生對讀:誰想站起來讀讀少年的話?老師來讀我的話。

(誠懇地説該怎麼説。猜測的話誰來試試。)

讀不好的話,師評:怎麼像是哀求我啊?

讀好的話,師評:你的語氣充滿了誠懇的味道。

師:對於他的朗讀,你有什麼意見想提嗎?

(3)分角色表情朗讀。(誰想當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話誰想讀。看看你們最後能不能流露出遺憾的神情。)

(4)非洲少年僅僅是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所以遺憾嗎?還有別的答案嗎?

這位中國夫人這麼喜歡這象墩,不能給中國人帶回去真是個遺憾。

3、研讀第二次對話:

“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裏。啊!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少年連連擺手……説:“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説,“我們是朋友!”

(1)生找並説:他把中國人當成是朋友,因為朋友的遺憾而遺憾。

(2)説説少年想什麼辦法彌補遺憾。[ 從流露遺憾到彌補遺憾 ]

因為我是中國人,少年不想我帶着遺憾回國,所以大老遠地跑到賓館前——專門等我。因為我是中國人,少年不想我帶着遺憾回國,所以帶了一隻只有拳頭大小的象墩——等在晚風中。

(3)那天晚上,少年和“我”之間有一番怎樣感人的對話。

分角色朗讀:誰想站起來讀讀黑人少年的話,表達表達他的情意;誰想讀讀“我”的`話,感動感動!

(4) 讀到這裏,你有什麼疑問嗎?

是啊,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區遊人如織,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的遊客,賣木雕的少年為什麼卻特別喜歡中國人呢?想知道嗎?

(屏幕出示一段簡短的文字: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援建了坦贊鐵路,坦贊鐵路全長860公里,由中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勘測、考察、設計並幫助坦贊兩國政府組織施工。為建設這條鐵路,政府提供無息貸款9.88億人民幣,共發運各種設備材料近100萬噸,先後派遣工程技術人員近5萬人,高峯時期在現場施工的中國員工隊伍多達1.6萬人,在工程修建及後來技術合作過程中,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

這就是黑人少年特別喜歡中國人的原因。友誼是雙方的。中國建設者在坦桑尼亞播下的友誼的種子,在黑人少年的心中發芽開花了,開出瞭如此絢麗動人的花朵!

(5) 你從哪些詞裏感受到非洲少年對中國遊客的情誼,去讀一讀,圈一圈。

通過對“只有拳頭大小”、“送”、“連連擺手”、“不太標準”等詞的體會,體會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他不希望“我”帶着遺憾離開非洲。

A“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想我所想,憂我所憂。

師:是多大?(拳頭)是啊,這個拳頭大小的還僅僅是木雕嗎?其實是少年那顆真誠的心哪!你來讀讀它!(指名讀)

B“送”:是啊,這送來的是也不僅僅是象墩,而是——非洲人民的友誼

C“連連擺手”:之前那麼誠懇地希望我買他的象墩,他很需要別人買他的木雕,可現在反而不要錢,這是矛盾的,可又是不矛盾的。

D“不太標準”學習中國話,本身就是對中國的友好。

齊讀這段話:一塊木雕情繫中非兩國的友誼。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

(6)同學們,這一塊沉甸甸的木雕難道僅僅是一塊木雕嗎?它還是什麼?

(非洲人民對我們中國人的友誼)出示:這木雕還是 。

4、現在我和非洲少年還遺憾嗎?板書:不

四.作業

1.寫話

屏幕出示提示:那天晚上,“我”和賓館裏的各國遊客,以及許多當地人都對這個黑人少年讚不絕口,大家紛紛誇起了這個黑人少年。人們會怎麼誇他;你作為其中的一員,把你誇他的話寫下來。你可以從黑人少年的外貌、心靈、所賣的木雕等幾個方面去考慮。注意用詞準確、句子通順。

2、抄寫文中四字詞組。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售”和“馱”。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我”的心情變化。

教學重點

會認11個生字,會寫“售”和“馱”。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教學難點

瞭解“我”的心情變化。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呂老師要帶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嗎?那讓我們坐上飛機出發吧。飛機在藍藍的天空中飛翔,穿越過南海,飛過印度洋,我們來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有名的景物呢?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

(課件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木雕)

3、領略過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説説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⑴ 瀑布:

① 為什麼這個瀑布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 這個瀑布有一個很長的名字,誰能來叫叫它的名字?

③ 誰能用這句話來介紹一下瀑布?

課件出示:真是名不虛傳。這裏遊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兩個新朋友:名不虛傳、遊人如織。

你怎麼理解這兩個詞語?

是啊,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那麼壯觀,確實吸引了一大批遊客。齊讀。

⑵ 木雕:

① 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給你留下的印象。

② 老師這也有兩個詞:

琳琅滿目、各式各樣。

③請你用上這兩個詞,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一下非洲木雕。

4、今天我們就要走進非洲,去看看發生在那的一件事。

5、出示課題:

賣木雕的少年。看了課題後,你有什麼疑問?

⑴ 少年為什麼要賣木雕?

⑵ 少年是怎麼樣一個人?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小朋友提了那麼多問題,現在請你們帶着這些問題來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詞語,並能把課文讀流利。

2、教師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馱着 象墩 猶豫 沉甸甸 語無倫次 遺憾 賓館 吹拂 標準 誠懇

⑴ 看拼音讀;

⑵ 去拼音讀;

⑶ 單獨出示生字讀;

⑷ 齊讀。

3、課文《賣木雕的少年》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研讀“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1、“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吳晴,帶着朋友的叮囑,想挑選一個木雕帶回國。請小朋友再來讀課文,找一找在課文中“我”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2、“我”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愛不釋手──猶豫──遺憾──高興──感動

3、請你第三次讀讀課文,你從哪裏看出了作者的心理變化:

⑴ 愛不釋手:

① 出示句子:

我捧着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② 為什麼這個象墩會讓“我”愛不釋手:

出示句子: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這裏有兩個四字詞語,我們來讀一讀。

這個木雕設計的與眾不同,雕得又是那麼逼真,難怪作者會那麼愛不釋手。

③ 如果你是作者,當你看到這個象墩,你會怎樣來表現你此時的心情,誰願意來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專注。

你的表情告訴我,你非常喜歡這個象墩。

看木雕的時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讓人覺得你真的很喜歡。

④ 誰能把作者此時的心情,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現?

⑵ 猶豫:

① 你從哪裏看出“我”很猶豫?

出示:正要掏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麼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作者此時的心裏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經超重了,可“我”又那麼喜歡象墩,是該買還是不該買呢?誰能把我當時矛盾的心理讀出來?

② 你還從哪裏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 ,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什麼是語無倫次?

是啊,想買又不能買,這讓我的內心非常複雜,加上少年那麼誠懇地讓我買一個,更讓我語無倫次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⑶ 遺憾:

① 哪句話能體現作者的遺憾?

出示: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② “我”到底為了什麼而感到遺憾呢?

③ 是啊,那麼美的工藝品,我多麼想把它帶回國,但我又不能,確實讓人挺遺憾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4、“我”高興什麼,遺憾什麼,從哪裏體現出來,我們留到下節課再講。

四、寫字指導

1、這節課我們要來寫“售”和“馱”。

2、看到這兩個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麼呢?

3、教師範寫,學生仿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v8mo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