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1

教學目標

1.懂得同學、朋友之間要建立真正的友誼,感受同學之間的友愛之情,體驗親密友誼帶來的快樂。

2.學會與同學正確相處,懂得以誠相待的道理。

3.能夠處理同學之間的簡單矛盾,學會彼此諒解。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3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第一課時 情境導入,激發情感內需。

第二課時 貼近生活,學會解決方法。

第三課時 互動參與,體驗友誼之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體驗夥伴之間友好相處的樂趣。

2.瞭解夥伴之間友好相處的行為和方式。

(一)設置情境,激發情感需要,引出主題

教師播放師生同去秋遊焦山時的錄像,引導學生看一看、説一説與同學一起秋遊的樂趣在哪裏。(學生七嘴八舌地説,可以看美景、吃好東西、可以不做作業、可以與同學做遊戲、與同學拍照片……)

* 你與同伴之間一起遊玩,有沒有感動人的事?

* 在遊玩中有沒有與同學鬧過彆扭,為了什麼事情鬧彆扭的?

* 這些彆扭使愉快的秋遊有些掃興,看來友好相處很重要。

(二)真情流露,體驗友好相處帶來的快樂

1.欣賞照片。

師:有沒有與同學在學習活動或遊玩時拍下的照片?快拿出來,在小組內欣賞,請你給小組同學做個介紹。

2.召開故事會。

師: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小夥伴,夥伴之間一定曾經發生過很多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召開一個故事會,大家來講述小夥伴之間的故事。不過,今天的故事會有個特殊要求,每位同學不僅要講一個故事,最後還要説明,為什麼這個故事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該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體驗美好友誼帶來的快樂。

(1)先聽教師講一個自己小時候與小夥伴之間令人難忘的故事。

(2)學生小組內輪流講。

(3)推薦代表上講台講故事。

(三)引導學生樹立互相尊重和願意與夥伴相處的意識

師:剛才每位同學都回憶了自己與夥伴之間令人難忘的事,老師都被有的故事感動了,真想加入到你們的行列中,你們歡迎嗎?(學生表示歡迎)

師:同學們,你們歡迎班裏所有的同學都與你交朋友嗎?咱們班誰的朋友最多?朋友多好不好?為什麼?

(教師總結)俗話説 “一個好漢三個幫”,朋友多了,多快樂。只要你與小夥伴友好相處,你的朋友會越來越多。

(四)課外作業

1.蒐集與小夥伴相處中的煩惱,這些煩惱自己解決了多少?沒有解決的矛盾打算怎麼辦?

2.學生歸納學習方法

可以去問父母、爺爺、奶奶,可以去圖書館摘抄,可以去網上查一查,可以與同學一起商量。教師根據學生的意見進行小結,讓他們選擇學習方法收集答案,提醒他們及時做好記錄、歸類。

第二課時 做人要誠實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懂得夥伴之間相處應當以誠相待的道理。

2.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和怎樣處理矛盾。

(一)課外調查

課外鼓勵學生通過詢問家長、老師和小夥伴,瀏覽網絡、翻閲圖書等方式尋求恰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主動探求的過程,就是幫助他們克服與人交往的心理障礙、主動與人交往的過程。這一過程既增強了學生與他人交往的信心,鍛鍊了交往能力,同時又可以幫助他們學會歸納、整理、掌握材料。

(二)傾訴煩惱,交流解決方法

1.説出你的煩惱,大家一起想辦法。

師:同學們與小夥伴相處,有時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與小夥伴鬧彆扭時都很煩惱。我們一起通過課餘時間,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有好的方法嗎?

師:先説有什麼彆扭的事,再將自己最好的辦法在小組裏向同學進行介紹,請他們進行評議,你的方法是否可行。

(學生分成四人小組,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到學生中間觀察指導,適時給予幫助。)

2.真情對對碰。

師:(教師引導學生)你們交流的辦法能解決實際問題嗎,大家在全班範圍裏交流一下。

(各個小組內選擇一個最具代表性、解決方法最好的案例與大家交流。有的小組採用表演的形式,如兩人搶着喝飲水機裏的水,結果把水潑了滿地,也弄濕了衣服,兩人應該互相謙讓;有的小組擺事實講解方法,如××同學借書給我看,可是我把書弄破了幾頁。借書給我看的同學很生氣,不理我,我應該主動向她賠禮道歉,請求她原諒,也告訴大家,提醒自己,要愛護別人的東西……學生之間雖然矛盾多、彆扭多,但在自我解決、自我剖析的過程中他們明白了,與人相處不能只想自己,要想到別人;與人相處要以誠相待,學會諒解;與人相處不能欺負人,要尊重別人……)

師:現在你想對那些與你鬧過矛盾的同學説些什麼嗎?請你去跟他説一説你的心裏話。

(學生自由活動,自主解決與夥伴相處時的問題。既可以檢驗他們想到的方法是否可行,又可以鍛鍊和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學會彼此諒解。)

3.教師講一講名人高士其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認識你》。

故事梗概:高士其小時候是個學習非常認真的孩子。有一天上課時,他正在專心地聽老師講課,同桌拿出一個摺好的青蛙給他看。高士其像沒看見一樣,仍然專心聽講。下課了,他的同桌很生氣,責怪高士其為什麼不理他,高士其説:“上課時,我不認識你。下課時,咱們還是好朋友。”

(讓學生説一説聽了故事後,與小夥伴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學生得出結論:下課時,可以一同玩耍,上課時不能影響學習。)

4.師生交流名人關於交友的名言。

例如:

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是不容易的。友誼需要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諒解去護理。 ――馬克思

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有權受人尊敬。 ――蘇霍姆林斯基

無論誰,只要説一句謊話,他就失去了純潔的心。 ――貝多芬

(學生拿出自己課前蒐集到的名言,向全班同學推薦,並説出自己讀後的感受。)

(三)付諸行動,考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設置問題情境。

××同學很調皮,特別愛欺負人。有一次,他無緣無故地打了你……請問:你該怎麼辦呢?

出示答案僅供參考:(1)告訴老師;(2)告訴家長;(3)以牙還牙,跟他對打;(4)打不起,躲得起。

師:以上答案你選哪一個?為什麼?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2.小組討論:應該怎麼辦。

3.學生交流想法。

生:第三種方法不行,不能與他對打,與他對打,就跟他一起犯錯誤了。

生:第二種方法還可以,讓老師找他,或者讓家長嚇唬嚇唬他。

生:第四種方法也不行,你老躲他,他會以為你膽小,下次還會欺負你。

師:現在,這件事老師和家長都不幫你們解決,請你們自己解決。

4.小組再討論,出主意,想辦法。

生:我要與他先講道理,你打我,我並不怕你。你的行為不像一個小學生。你要對得起胸前的紅領巾。以誠相待,相信他會改正。

生:我會動員小組同學一起跟他講打人犯法的道理。

生:開一次團結友愛、與人友好相處的班會,讓大家來教育他。

(教師此時重點“扮演”好指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不急於肯定、否定,讓學生自己思考,找到他們認為合適的方法,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性。)

第三課時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增進同學之間的相互瞭解。

2.體驗同學之間的親密友誼帶來的快樂。

(一)小競賽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們先來搞一個小競賽,比一比誰對班裏同學最熟悉。誰在一分鐘內所説的班上同學的姓名最多,誰就獲勝。(學生爭先恐後)

(二)開展遊戲活動,加深瞭解

1.做“請你猜猜他是誰”的遊戲。

讓學生填寫“我的好夥伴”的表格。待學生填好後,教師指定一名學生宣讀自己的表格,其他學生猜猜他寫的是誰。(學生對自己的同學太熟悉了,都能一下子猜出是誰。)

師:老師也想參加你們的遊戲,請你們猜猜我説的這個人是班上哪位學生。

師:這是一個缺點很多的孩子。(學生一下子猜出是調皮大王×××同學。)

師: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不足,只要改正缺點,就是好學生。不要因為同學有缺點就疏遠他,要學會幫助有缺點的同學改正錯誤。你們會幫助他嗎?

(學生表示會,有的學生説我願意與×××交朋友,幫他改正缺點。×××特別激動,坐得筆直。)

(三)實話實説,吐露心聲

師:班上有這麼多同學,你最想對哪位同學説説心裏話。你可以對他提希望、表達祝福,也可以指出他的不足,鼓勵他改正;也請他説一説聽了這些話的想法。

(學生互吐心聲,場面親切、感人。)

師:你想為班上的哪位同學做些什麼?(有的學生想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補課;有的想要幫助班上家境困難的同學;有的學生想送一本書給××同學讀,讓親密的友誼伴他成長,讓友誼永存。)

師:請製作一張心語卡送給他吧。

讓學生把心語卡珍藏在自己的成長資料袋中。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彼此諒解、友好相處。

2.學會彼此以誠相待。

3.初步掌握處理矛盾的簡單技巧。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以引言導入課堂教學,用枝繁葉茂的果樹象徵“友誼之樹”。

2.展示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形象的方法拯救友誼之樹。

3.總結全課,引導學生在自願的基礎上發表自己在“友情卡”上寫給好朋友的知心話,並伴以美好的音樂,以達到愉快交流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事先讓學生自願分組,和自己要好的同學坐在一起。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學習起來更有積極性、針對性;二是為本課的學習打下伏筆,讓學生體驗到友情的美好。)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今天大家都是和你的好朋友坐在一起的,對嗎?和好朋友在一起學習生活、玩耍,你有什麼感覺呢?

學生的回答除了快樂、幸福、高興、愉快等,還表示,生活中需要友誼,健康的友誼就像一棵繁茂的果樹一樣會帶給人陰涼,會帶給人清新的空氣和甘甜的果實。

教師將一棵“大樹”貼在黑板的正中央。

請學生討論:他們的矛盾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的事情不解決會對他們有什麼影響?

(將學生總結的內容如不遵守秩序、不誠實、記恨等寫在剪成黃樹葉、蟲子、壞蘋果形狀的紙上,再把這些紙貼到“大樹”上。)

師:你們瞧,夥伴間的友誼因為這些原因變得不再美好、牢固了,如果再不趕快補救,它就會像這棵大樹一樣枯萎死去。

(這個環節的設計運用了比喻的方法,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自私、不誠實等都是破壞友誼的重要因素,從而引起學生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師:快讓我們一起來動腦筋想辦法救救我們的友誼之樹吧!請同學們自選一個案例,先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將解決辦法寫在“綠樹葉”“紅蘋果”上。

(解決辦法可以是通過交流達成諒解、道歉承認錯誤、不記恨、誠實、謙讓等,再按照小組討論的方法模擬表演怎樣解決問題。表演時由組內一名同學在旁邊進行點評,説出本組主要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並用“綠樹葉”或“紅蘋果”覆蓋相應的“黃樹葉”和“壞蘋果”。)

師:剛剛同學們討論得很好,老師發現大家都能用聰明的頭腦和冷靜的思考幫助教科書中的同學解決問題。但是當我們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能不能還和剛才一樣呢?

師:(教師出示課前不記名調查結果的統計)調查顯示,我們班上多數同學都曾經與自己的夥伴發生過矛盾,很多同學能夠很快地解決矛盾,與夥伴重歸於好。但也有部分同學的問題至今沒有解決。老師已經讓他們把事情寫在卡片上,同學們願不願意幫助他們?請每個組的組長來抽取幾張卡片,與小組同學共同討論造成矛盾的原因和最佳的解決辦法,並寫在卡片上,由選出的代表向大家彙報,再請老師轉給被矛盾所困擾的同學。

(在教學實踐中,這個環節非常受學生歡迎,他們都興致勃勃地仔細分析事例。例如:有的學生説曾經因為小夥伴弄壞了自己東西而記恨他,失去了寶貴的友誼;有的學生説因為一次自己犯了錯誤,小夥伴向教師告狀,自那以後,他再也不理小夥伴了;有的學生説家長不讓他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玩,所以疏遠了夥伴。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為同學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充分體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他們從別人的事例中吸取教訓,進行自我教育。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事例的選擇一定要經過當事人的同意,並一定是不記名的,教師要承諾為學生保密。)

師:相信那些被困擾的同學一定會從同學們為你們提供的方法中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我們也衷心希望你們可以重新找回失去的友誼。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一定懂得了應該怎樣和夥伴相處。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把你們認為最重要的幾條寫下來。

(二)總結

師:請同學們根據所學的內容,給你最好的朋友寫一張“友情卡”,把你最想對他説的話寫下來,並親手交給你的好朋友。同學們可以自願將你寫的內容念給大家聽。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3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對家鄉民風舊俗的判斷能力,探究本地區存在的陳規陋習,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和各種迷信活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家鄉優良傳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自覺抵制低俗文化的不良影響。

教學過程:

一、課前初探

1、師:上課之前,老師想調查一下,在我們班有多少小記者?你們有沒有采訪過別人?這次有個非常好的機會,不知大家想不想做一次真正的記者?其餘同學有沒有興趣?我們要以小記者的身份去尋找自己家鄉的民俗風情。

2、欣賞各地風土人情圖片,引出課題並板書:一起採風去。

3、討論採風的內容及採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二、課中探究,彙報展示,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活動內容,自由組合,可以分為“故事收集組”、“手工製作組”、“民間藝術組”等。制定計劃,分工探究,也可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活動。

2、反饋材料。感悟深化,提升認識,學習教材中的採風方法。請學生找找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幾種採風的內容。教師根據回答板書:蒐集傳説,找對聯、謎語,瞭解飲食,服裝,學民歌和地方戲,學小手藝,瞭解民俗習慣。

師:除了書本上向我們介紹的幾種採風內容之外,我們還可以去了解家鄉的什麼風情?

3、討論採風過程中將會遇到的困難和尋找解決的方法。

4、採風方法訓練。

師: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應當講禮貌,這樣別人才會接受你的採訪,樂意教你各種手藝。下面我們來演一演小記者蒐集故事和傳説的過程。師演被採訪者,學生當場採訪。

5、學生共同評議採風訓練過程中,學生行為表現的優點及不足之處。

討論並制定採風計劃

(1)分組。教師調查採風內容的意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向自由組成小組,並按小組就坐。

(2)制定採風計劃。

師:出去採風之前,先得制訂一個詳細的計劃,想想計劃除了要確定活動主題、活動時間之外,我們還得考慮哪些東西?

師小結:一個詳細的計劃除了必須有活動主題、活動時間、活動方法、成果表現形式和活動內容之外,還得有活動感想及小組成員等。

師出示表格:以“蒐集傳説”為例,填寫表格。

①確定活動主題“蒐集傳説”。

②討論活動方式:小記者採訪,看地方日誌、上網查詢。

③討論成果表現形式:講故事、談感想。

(3)各小組共同討論,制定計劃。

教師巡迴指導,特別指導“瞭解家鄉飲食、服裝、住房特點”的小組,教師提示學生可只選其中一個內容:飲食:可以瞭解平時的主食、菜與其他地區的不同之處。可以學做風味小吃。

服裝:可以調查本地區與其他地區服飾的不同。瞭解一下本地區有名的服裝企業。

住房:瞭解一下住房的結構與裝修特點。

課堂小結:師:出去採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我們得注意安全,等到下次採風歸來之時,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個小組的收穫,到時候我們將會組織一個“採風歸來”的活動。希望每位同學都能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並且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所學到的本領。

(4)生成問題,拓展延伸“採風歸來”活動,學生自告奮勇地彙報採風結果,在學生彙報時,教師有意識地把相同的內容安排在一起,並進行評價、指導。

①蒐集故事和傳説的,要求講講這一個故事或傳説,並談談自己的看法。

②調查飲食住房的,要求談飲食、住房的`特點,再談感想。

③收集民族習俗的要學唱民歌、地方戲,當場露幾手,談談自己的感受。

④學小手藝的當場表演,並談感受。

⑤調查風俗習慣用語的,把調查的結果講給同學們聽。

三、課後實踐

小結:同學們,從剛才的彙報情況來看,大家肯定花了不少的精力。老師相信,你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説不定以後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記者。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想對大家説些什麼?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4

〖本課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和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

2、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幫助他們能夠自信地學習、自信地做事,體會因進步帶來的喜悦和快樂。

3、使學生體會到自己的進步不僅是自己努力的結果,還包含着老師、家長和朋友的幫助,從而知道感激他人。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通過讓學生填寫一年級的試卷,幫助他們感受到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

2、通過讓學生對比現在和以前的作品、作業以及其他的個人資料,感受到自己是在不斷進步的。

3、通過教師、家長的鼓勵,使學習較差的學生也明白自己在這幾年的學習當中也在不斷進步。

4、在第一、第二環節的基礎上,開展“登上進步快車”的活動,使每位學生都去尋找自己的進步之處,樹立自信心,體驗進步帶來的喜悦和快樂。

5、開展“疊幸運星,存放願望瓶”活動,讓學生寫出自己對未來有哪些期盼,使學生確定努力的方向,併為此而不斷地努力。

〖實施過程〗

(一)展開活動,揭示主題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試卷,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吧!

(教師發試卷,學生拿到試卷後開始做題。)

師:大家做得真快呀!同桌之間交換一下試卷,互相訂正,看看大家的成績如何。

(訂正答案,統計成績。)

(實物投影出示:一位學生在一年級時答的同樣的試卷。)

師:咱們再看看她現在做的這份卷子。

(教師通過實物投影儀顯示兩份卷子)

師:同樣一份卷子卻是兩種結果,這是為什麼?

生:因為她現在學的知識多了。

生:因為她長大了!

生:她把知識掌握得更牢固了!

生:同一年級相比,她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師生互動,深化主題

師:進步可真大!其實,每個同學的身上都發生了許多變化。不信,你們拿出你以前的作品來比一比吧!

(學生拿出以前和現在的學習作品進行對比,然後全班交流,通過實物投影儀出示學生的對比作品。)

(三)教師、家長的鼓勵

師:這麼多同學都有了進步,老師祝賀你們。咱們班的班主任,對咱們更加了解,你們想不想聽聽她怎麼説?(播放錄音:老師説的都是班裏較差學生的進步。)

師:在兩年的時光裏,老師記住了你們點點滴滴的進步。其實每位同學的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幫助,讓我們把心裏的感謝化做掌聲送給李老師(學生一起鼓掌)。不僅老師看到你們有進步了,你們的家長也看到了。你們想不想聽聽家長是怎麼説的?

(教師出示學生的全家福照片並放家長的錄音。)

師:聽了這幾位家長的話,我想採訪這幾位同學。聽了爸爸、媽媽的話,此時此刻你的心裏有什麼感受?

生:聽了媽媽的話,我感到我的進步給媽媽帶來了快樂。

生:我以後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

生:現在我長大了,懂事了,當然就不應該隨意耍小孩子脾氣了。今後,我會越來越懂事、越來越講道理的。

生:我要更努力地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生:我要感謝李老師,是她幫助我進步的。

生:我要謝謝爸爸、媽媽,我以後一定聽他們的話。

師:是啊,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進步,這些進步既包含着自己的努力,也有爸爸、媽媽和老師的功勞。大家看,“進步快車”已經進站了。

(四)開展“登上進步快車”的活動

(課件出示一列火車慢慢地開過來,上面寫着“我們天天在進步”的課題名稱。錄音播放:各位乘客請注意,31次“進步快車”就要出發了,請各位乘客做好上車的準備。)

師:看,“進步快車”上已經有幾位乘客了。他們是誰啊?(貼出一張“進步快車的座位表”,在表上貼上已經登上快車的學生的照片。)他們為什麼能登上這列快車呢?

生:因為他們都取得了進步!

師:其他同學是不是也想登上這列“進步快車”?那麼就來填填“進步快車”的旅客登記表吧!(學生填表時,教師巡視)

師:誰來把自己的進步説給大家聽一聽?(老師請幾位學生説一説,學生説過以後,在“進步快車”上貼上自己的照片。適時進行師生對話,給予讚揚)

師:看來,我們的家長為了我們能多學本領,付出了很多的辛苦,我們點點滴滴的進步都離不開家長的悉心幫助。同學們在老師、家長的幫助下,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下面就把你的進步在小組內説一説,讓大家評一評你有沒有資格登上“進步快車”,如果通過了,就趕快在快車上找到你的位置,貼上你的照片吧。(學生在小組彙報交流後貼上自己的照片。)

(五)期待未來,昇華主題

師:我們的每一點進步,不僅是我們自己努力的結果,還有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幫助,正是在他們的扶持下,我們才能認清自己的不足,通過不斷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播放舒緩優美的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

師:對於未來,我們都懷着美好的期待,期待自己取得更多的進步。同學們,你希望自己上三年級時會取得哪些進步呢?請把自己的期待寫在這一張張幸運紙條上,寫完後,把它疊成幸運星,放入老師的願望瓶中保存起來。等到我們上了四年級時,讓我們一起打開,看看誰的期待成為了現實。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5

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本單元從學生日常生活的家庭、學校、社區三個生活場景切入,以兒童所熟悉的生活為教學基本內容,引導學生在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理解中,學會做人和做事。

2、知識體系:第一單元安排了三個主題,主題一,我愛我家;主題二,我的學校;主題三,我生活的社區。本單元的主題思想是:(1)、體會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增進對家庭愛的情感;(2)、瞭解學校的發展變化,感受校園的文化和歷史,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3)、瞭解都市型社區和鄉村型社區的不同特色,體驗社區公共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懂得要愛護公用設施,尊敬社區中為人們服務的人;(4)、學習通過多種方法蒐集資料和對資料進行簡單整理的方法;(5)、學習多角度、多側面分析和認識問題的方法

3、教材地位與邏輯聯繫:承上啟下;從前一課體會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增進對家庭愛的情感,到本課瞭解學校的發展變化,感受校園的文化和歷史,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到後一課瞭解都市型社區和鄉村型社區的不同特色,體驗社區公共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懂得要愛護公用設施,尊敬社區中為人們服務的人,逐步體現本單元主題引導學生在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理解中,學會做人和做事。

4、核心功能與價值:對三年級的兒童來説,學校是他們重要的生活空間。學校應該是一個充滿温情,具有文化氛圍,學生喜歡在這裏生活,能夠體驗到愛和尊嚴的地方,而不應該讓他們覺得只是受教育、受約束的地方。因此,讓學生了解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學校的環境,學校的文化氛圍、發展變化和取得的成績,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興趣,豐富他們的感受,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及學校與自己成長的關係,同時,讓學生充分感受校園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

學情分析

1、學生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些好的思想品德,也還有不足之處。這就使得他們多數人對這一門課程的學習充滿興趣和期待。

2、學生前面學過《我愛我的家》,學會了感受家的温暖,學會了體會愛和感恩,為學習本課感受校園文化的豐富內涵,在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的同時形成為學校感到驕傲自豪的情感創設了條件。

教學目標

1、結合自己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及學校與自己成長的關係。

2、通過觀看學校的櫥窗、展板、專欄、校園特色角等,感受校園文化的豐富內涵,在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的同時,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

3、通過了解學校的發展變化和全校師生取得的各種成績,形成為學校感到驕傲自豪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學生產生“我也要為校爭光”的願望。

4、初步瞭解一些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學校,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進對學校的認識和對未來學校的憧憬。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及學校與自己成長的關係。感受校園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

2、教學難點:從校園文化中,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產生為校爭光的願望。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自我展示,瞭解自己的特點,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體味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樂趣,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高興。

2.感受學習有苦也有樂。沒有最初的失敗就沒有後來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並願意嘗試新的學習。

教學重點:

讓學生懂得學習有苦也有樂,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成功了不要驕傲,失敗了不要放棄的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關鍵:

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教學準備:

每個同學找出這兩年做過的手工或畫的圖畫;這兩年獲得的獎狀或獎品,佈置成長回顧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非常聰明能幹。那麼,這兩年多的學習中,大家學會了些什麼呢?

二、學文明理

1.請同學説説自己學會了什麼。 (板書課題:我學會了 )

(1)看課文P26-27插圖,學生説説是怎樣做的(重點請同學説説做涼拌菜的過程。表演一下買文具。)

(2)為了能更好地表現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我們進行“成語接龍”比賽,看誰接得最快最好?

(3)太精彩太緊張了,我們唱一首歌來輕鬆一下。

(4)教師小結:我們學到的東西真不少。知識增多了,本領增長了,比過去更懂事了。

2.看課文P28-29的插圖,學生介紹:

(1)在學習這些技能的過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2)你是怎樣堅持學會的?

(3)你認為是什麼使你成功的?把你學習成功的經驗介紹給我們,讓我們學習學習。(板書:不怕困難,堅持不懈)

(4)成功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5)成功的快樂只有誰才能得到?

(6)教師小結:學習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有苦也有樂。只有不怕失敗,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三、教學延伸

1.我們來看王楠、馬琳、李菊、白楊等等乒乓球名將登台領獎的圖片。

2.討論一下:誰能説説這些名將為什麼能奪冠?(勤奮、不怕艱苦、不怕失敗等)

3.大家談談:他們是怎樣使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難,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等)

四、深化導行

1.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我們該怎麼辦?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學習中得到的樂趣。

3.教師深化教育:學習有苦也有樂。成功只屬於不怕困難,熱愛學習的人。

五、課堂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什麼?

六、佈置作業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過程寫下來,讓同學們學習。

板書設計:

1、我學會了

學習中有苦也有樂

成功

不怕困難、堅持不懈

小學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7

〖本課題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體驗到在集體活動中分工與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合作成功的快樂,認識合作的條件,初步掌握一些與人合作的方法,初步具有合作意識和能力。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教學結構整體設計分成三部分:

1.看錄像,對事例進行分析。

2.進行兩次分組實踐活動:搭建“成功塔”。

3.關注社會生活中需要合作的事情。

〖實施過程〗

(一)課堂導入

從學生都經歷過的做值日的活動導入課堂教學。學生通過看錄像,分析兩種做值日的態度及結果,並發表自己的看法,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要想把值日做好,需要合理的分工與全組成員的通力合作。

做值日是每位學生都經歷過的,他們對應該如何做值日有自己的經驗,每位學生都有發言權,也容易發現問題,達成共識。學生通過觀察並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指出錄像中學生不利於做好值日的行為,並總結出做好值日的方法,初步認識到做值日這樣的小事也離不開團結合作的道理。

(二)開展搭建成功塔的比賽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易拉罐進行搭建成功塔的比賽,比賽分兩次進行。

該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會到合作的重要,學會合作成功的方法,認識到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感受合作成功的快樂。活動之所以採取比賽的形式,是因為學生年齡小,具有喜歡錶現自己、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往往在遊戲中會充分表現自我,將平時的習慣、情感真實地暴露出來,教師能借機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及時有效的教育和引導。

活動準備:每組30個易拉罐。

活動步驟:

第一次:

(1)學生按5人一組進行搭建成功塔的比賽。

(2)限時兩分鐘。

(3)開始比賽。

(4)賽後,請搭得最高的小組的學生説説自己在比賽中是怎麼做的,再請搭得最低的小組的學生説説失敗的原因。

(5)各小組總結自己存在的問題。

因為在活動前我沒有對搭塔的方法進行任何提示與指導,因此在活動進行的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完全是自主的、真實的,每位學生的個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們有的出謀劃策,有的堅持己見,有的忙着搭塔,有的在互相埋怨,有的在一旁承擔起指揮的任務,還有的在一旁觀望。看得出,每個小組在比賽前都沒有經過周密的分工與協商。各小組的成果也不盡如人意,有的雖然搭起了塔,但不符合要求;有的只搭了一半;只有一個小組獲得了成功。由於每個小組的成果都在學生的視線內,所以他們都很關注獲得成功小組的經驗和遭遇失敗的小組的教訓。在此基礎上,教師有目的地對正確的做法給以肯定和引導,以此起到互相交流和自我教育的目的,使每個小組的學生在傾聽中借鑑他人的經驗,再經過對自我行為的反思與總結,每個小組成員都很團結,開始共同探討搭建成功塔的正確方法。

當進行第二次比賽時,各組成員聚在一起商討搭建成功塔的最佳方案。在搭建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許多學生還能夠認真對待與自己相悖的意見。在這一活動結束後,學生自己總結出了合作成功的條件和合作不成功的原因。許多學生認為,合作成功的條件是事先商量,大家心要齊,要互相幫助,不能相互埋怨,要合理分工,互相謙讓;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是事先不商量,大家想怎麼幹就怎麼幹,誰也不管誰,互相埋怨、拆台,分工不合理等。這説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通過自己與他人在合作中的摩擦與磨合,學會了與人合作的正確方法。

在學生感悟到合作重要性的基礎上,把他們的視線引向社會,利用社會資源使他們意識到,學會合作的本領將關係到今後的生活,並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合作,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我要很好與他人合作的願望。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請學生觀看了我國建國50週年閲兵式、學生集體跳繩等活動的錄像片斷,並利用教科書上的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經驗,幫助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需要合作及合作帶來的好處,使學生感受到,合作可以產生超過個人的力量,合作能夠幫助我們戰勝困難,合作能為集體贏得榮譽,合作能給我們帶來愉快的體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9x7o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