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蘇教版小學語文《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課時教案

蘇教版小學語文《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蘇教版小學語文《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課時教案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通過語言文字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

1、師: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王維是唐代一位大詩人,他寫過一首有名的詩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課文用人們最熟悉的一句作為課題。

2、生讀課題。師:課文是緊緊圍繞哪個詞來寫的?(思親)

3、過渡:詩人為什麼會思念親人?又是怎樣思念親人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讀中解疑

(一)講讀第一、二自然段

1、師:詩人為什麼會思念家鄉的親人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從中找出四個原因。

2、學生討論交流:(投影逐條出示)

(1)15歲那年,他就離開了家鄉,來到京城長安。

(2)時光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已經兩年了。

(3)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

(4)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王維看着家家户户歡度節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3、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4、師:王維15歲就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離家已有兩年了,恰逢重陽節到了,家家户户歡度節日,可王維獨自一人,感到孤單、寂寞,思鄉之情便油然而生。請同學們齊讀第一、二自然段,把這種感情讀出來。

(二)讀第三、四自然段

過渡:王維主要思念了哪些親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請聽錄音朗讀。

1、討論交流。

2、教師講述茱萸:一種有濃烈香味的植物,古人在重陽節登高時,將茱萸插在頭上,據説可以消災避邪。

3、師:其實王維還想了很多很多,但書上沒有全部寫出來,而是用了一個標點符號省略號來表示的。(投影出示帶有省略號的`兩句句子)

4、讀句子,小組討論:王維還會想些什麼?兄弟們還會説些什麼?各小組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句來説説。

5、師:詩人王維既想到了過去,又想到了現在;既想到了自己對兄弟們的思念,也想到了兄弟們對自己的思念,王維此時的心情可以用書上哪句話來表達呢?請讀第四自然段。

6、讀第四自然段,找出王維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指導感情朗讀。

7、師:於是他提筆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教師範讀引出全詩。

8、配上插圖,指導看圖,朗讀古詩。

9、結合前面的課文內容請同學説説全詩的意思。先同桌練説,再交流。

10、感情朗讀第三、四自然段,讀到讓自己感動的地方可以站起來讀。

三、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寫了唐代大詩人王維年輕時客居京城長安,在重陽節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親人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佈置作業

課後蒐集王維的其他古詩,準備下節課參加古詩朗誦大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9dgw0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