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園中班冬天教案:《冬天的禮物》

幼兒園中班冬天教案:《冬天的禮物》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冬天教案:《冬天的禮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冬天教案:《冬天的禮物》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冰的特點,無色無味、遇熱融化。

2、遷移已有經驗,探索冰中取寶的方法。

3、增強自信心,體驗成功感。

活動準備:

1、16份冰有禮物的冰塊,8條毛巾,一盒木頭、一個熱水袋、四根吸管、一盆温水。

2、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冰的特點。

1、出示禮物。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想知道是什麼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老師出示禮物,拆禮物)

2、教師:看,這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冰是什麼樣子的?

3、引導幼兒用手摸摸冰,感覺怎樣?(滑滑的,很冷)。拿在手裏用鼻子聞一聞,有什麼氣味?用嘴嘗一嘗是什麼味道的?(無味)。看一看是什麼顏色的?(無色)。(到幼兒面前提問)

幼兒1:冷冷的。

幼兒2:滑滑的。

幼兒3:白色的。

小結:冰是無色無味,摸上去冷冷的、滑滑的。

(環節簡析:幼兒在用手感知冰、用眼睛觀察冰、用鼻子聞一聞冰的味道的.時候出現了一些錯誤的感知,有幼兒説冰是白色的,在這裏白色和透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我通過讓幼兒透過冰看老師的實驗感知冰透明的特點。還有個別幼兒摸着冰説冰是暖暖的,這個也是錯誤的,因此我鼓勵大家一起再一次用手摸一摸,以便準確地判斷冰是冷冷的而不是暖暖的。)

4、教師:小朋友看,老師手上怎麼會有水?(幼兒)原來冰遇熱會變成水呢!

(二)探索活動"冰中取寶"

1、教師:其實老師有一個祕密要告訴你,真正的禮物不是冰塊,而是藏在冰塊裏面!你有什麼好方法能取出冰裏的禮物呢?

幼兒講述方法。

幼兒1:用熱水捂,就像捂牛奶一樣。

幼兒2:用電吹風吹。

幼兒3:用榔頭敲碎。

幼兒4:砸碎它。

2、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出示材料(木塊、吸管、温水、熱水袋)。教師:請你用這些材料來幫忙取出冰裏面的玩具。

教師:(要求)四個小朋友一組,到桌子旁邊選擇你喜歡的材料,注意別把衣服弄濕,桌上有毛巾可以擦擦手。老師已經把你們的禮物放在了桌子上,大家開始行動吧。

(環節簡析:幼兒在進行冰中取寶的操作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為了讓熱水袋保持比較高的温度,可以讓冰融化的比較快一點,我們再準備的時候給熱水袋灌滿了水,選擇用熱水袋取寶的幼兒發現冰在熱水袋上很容易滑下來,因此用了比較長的時間冰還是沒有完全融化,這些幼兒很快自己選擇了其他比較快速的溶解方法—熱水。這裏教師在準備操作材料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預想出現了偏差。)

3、幼兒自由取寶。

教師:把你們的禮物舉高給我看看,請大家把禮物放在自己的衣服口袋裏,讓禮物暖一暖。

4、經驗交流梳理:請幾個幼兒説一説,你是怎麼取到禮物的?幼兒一邊説的時候老師根據幼兒説的方法貼上相應的圖片(把冰放在水中融化,把冰塊敲碎,知道冰易碎的品質,用熱水袋捂,用吸管吹,通過吹出來的熱氣將冰融化)

總結:記錄記錄表。

5、教師:我們小朋友很聰明自己想辦法把禮物取出來,你們想看老師大冰塊裏面的禮物是什麼嗎?(老師選取一種辦法當場試驗,取出禮物)

(三)分享禮物。

教師:拿到禮物你們開心嗎?現在讓我們拿起禮物回教室分享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93y4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