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1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節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節的由來。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語言生動優美,文章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濃濃的思親、思鄉的情懷。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形態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中應運用多種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端午粽的香甜滋味,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感受文中濃濃的親情。

教學目標

1.會認"端、粽、節"等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會寫"午、節"7個生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繫生活實際,瞭解"糯米、掀開、剝開、裹着"等詞語。

教學重點

會認"端、粽、節"等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端午節嗎?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你知道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嗎?【課件出示相關圖片: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葉、吃粽子等】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叫《端午粽》,你在端午節的時候吃過粽子嗎?能説説它的味道嗎?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播放情境課文《端午粽》。

二、初讀識字

1.範讀《端午粽》,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注意聽準生字詞的讀音。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2)第二遍:給自然段標上序號,並畫出不理解的詞。

(3)第三遍:邊讀邊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3.檢查自讀效果。

(1)在朗讀中你發現了哪些難讀的生字詞?找出來提醒大家。教師相機指導。

(2)課件出示生字詞,檢查讀音。

端午節粽子總是糯米中間分開

紅豆鮮肉帶去知道據説紀念

①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正音:"間"是多音字(jiān中間,jiàn間隔);"總"是翹舌音。

②去拼音讀。

③交流加點字的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編字謎、做動作)

形近字:端-瑞、粽-宗、綜。

④摘蘋果識字遊戲。

三、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

午節葉米真分豆

1.識記生字。

2.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書空。

3.教師範寫,重點指導"午、節、真"。

午:4畫,獨體字,注意兩橫的長短、間距,最後一筆豎要又直又正。

節:5畫,上下結構,上窄下寬,上扁下長,橫平豎直。

真:10畫,上下結構,上窄下寬。

4.學生描紅、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坐姿及握筆姿勢。

5.識字練習。

四、感知理解

1.指名分段讀課文。

①指生逐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②教師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A.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B.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後,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C.長大了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吃粽子,據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端午節外婆包粽子、送粽子及端午節的由來)

五、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查查端午節的資料,瞭解端午節。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2

教材分析:

1.課文以兒童的口吻,以家庭過端午節吃端午粽的事由,向學生介紹了端午粽的由來、樣式、色香味等,實際是一篇説明文。課文貼近生活,能很好喚起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學習,瞭解這個中華傳統習俗。

2.課文長句子較多,學生正確朗讀有一定困難,且讀好長句子是重點教學目標之一,應安排教學環節,給予足夠的時間落實。

學情分析:

讀好長句子雖然有一定困難,但是通過三個單元的學習,學生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因此,要通過學生實踐嘗試,然後發現問題進行指導,不但要培養學生不讀破句的能力,還要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語感。切不可採用範讀簡單的模仿來達到目標。

目標與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過程設計

一、複習引入,再現情境

1.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端午粽》的字詞,這節課我們先來做一個小遊戲:找動物。以小組為單位讀詞語,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準確。

(1)多媒體出示小動物的圖片:熊貓、山羊、兔子……

(2)小組派代表選擇喜歡的小動物,每個動物後面隱藏一個本課的詞語,小組同學認讀詞語,獲勝小組得到相應的小動物圖片。

2.師生共同齊讀課文。

二、誦讀課文,品味內容

1.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朗讀。

(1)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師提出問題:結合第二自然段內容説一説。外婆包的粽子是什麼樣的。

(3)學生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點。

(5)詞語填空讀課文。

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間有一顆________棗。

教師追問:為什麼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紅的”?

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朗讀比較有什麼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的棗。

指導朗讀:這樣AAB式的重疊詞更能體現出粽子的特點,各種顏色相間,色香味美。朗讀時彷彿讓人品嚐到了香甜的味道。

學生彙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品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課件出示:依據課文內容,説一説,端午節為什麼會有吃粽子的習俗?

三、指導觀察,正確書寫

1.創設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學們想不想吃?

(2)課件出示:寫有生字的粽子圖片。

(3)導學:你們認識它們嗎?我們來學寫這幾個生字,寫得好的同學會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午。

(1)觀察生字外形,注意書寫時懸針豎不出頭。

(2)學生描紅書寫,在本子上寫兩個。

(3)同桌之間展示,同桌互評。

3.教師指導學習生字——節。

(1)觀察生字結構,教師在黑板上範寫,學生練寫。

(2)引導學生説一説了解了哪些中國傳統節日。

(3)通過對節日的闡述,給“節”字進行擴詞訓練。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米。

(1)導學:我們“品嚐”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來認識糯米的“米”字。

(2)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

(3)學生根據漢字“米”的字形演變過程,理解字義。

5.教師指導學習生字——分。

(1)反義詞對對碰理解字義:“合”的反義詞是“分”。

(2)書寫要領: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

(3)師生講評,展示學生作品,互相評價,激勵進步。

四、總結全文,情感昇華

1.引導學生説一説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穫。

2.教師總結:每年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今天通過學習《端午粽》,我們不僅“品嚐”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還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每當我們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時,不要忘記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作業設計

對父母説説端午節的習俗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3

一、教材分析:

《端午粽》是一篇有趣的兒童散文,通過對端午節品粽子的習俗活動向小朋友們介紹了美味香甜的粽子,讓小朋友們對端午粽有了深刻的瞭解。

二、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閲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學設計旨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三、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端、粽、節、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等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午、節、葉、米、真、分、豆”等七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

3、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四、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五、評價設計:

本課通過談話激趣導入新課,重點放在多種方法識字和指導朗讀上,通過反覆讀,讓學生體會“濃濃的親情”,並體會節日的氣氛。

六、教學準備:

生詞卡片、課件、字帖。

七、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背古詩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

生:端午節。

師:端午節都做什麼?

生:吃粽子,賽龍舟。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端午粽》這篇新文章。(板書課題:端午粽,相機指導端、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範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文章講了什麼事情?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交流識字方法。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節、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指名讀。(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交流識字方法。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午、節、葉、米、真、分、豆”,指名認讀、領讀。(四)分段學習課文。

1.出示第一段,指生讀。想一想第一段講了什麼?

2、學習第二段。

(1)外婆包的粽子是什麼樣的呢?自由讀,並畫出相關句子。

學生邊讀邊畫。教師指名回答。

(預設)生: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師:説得真好,通過“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這三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

(預設)生:粽子很誘人,特別想吃一口。

師:是啊,多麼誘人的粽子啊,請同學們帶上自己的感情讀一讀。

學生自由朗讀。指生讀,及時評價。

(2)師:這樣可愛的粽子聞起來是怎麼樣的?(清香)

你是從那句話中知道的?請為大家讀一讀。

指導朗讀粽子的“清香”。

(3)粽子看起來可愛,聞起來清香,吃起來怎麼樣呢?請用文中的詞語來回答。(又黏又甜)

(4)多麼有人的粽子啊,請同學們帶着自己的感情,自由朗讀這一段。指生朗讀。評價指導。

3.課件出示課文第三段。

師:外婆包的粽子不但好吃還有什麼樣的特點?(花樣多)

你從哪一句中看出來的?

練習句式“除了...還有...”

4.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學習第四段。瞭解屈原。

5.朗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真”字。

1.學生書空筆順。

2.注意事項。

3.教師範寫。

4.學生練寫。

八、課堂檢測:

九、板書設計

10端午粽

色香味

花樣多

 十、教學反思

1.教學伊始,直接導入,直接簡單,通過談論中國傳統節日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端午粽》這篇課文。

2.第二段主要從“色、香、味”着三方面學習外婆包的粽子。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去體會並反覆讓學生朗讀體會。效果較好。

3.教學第三段時,由於時間關係處理的略顯倉促,還有待改善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2x94yw.html
專題